詮釋國樂文化 描繪敦煌印象

2020-12-21 人民網

從壁畫上走出來的藝術
詮釋國樂文化 描繪敦煌印象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2014年04月19日23:32


人民網上海4月19日電  由著名導演王潮歌執導的中央民族樂團民族樂劇「敦煌之夜」——《印象·國樂》將於4月26日、27日在上海文化廣場上演。據悉,這批仿敦煌壁畫樂器共61款80餘件,均由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研發製作。

屆時,在唯美的音樂旋律下,篳篥、花瓣二胡、鳳首阮、蓮花琴、瑟、葫蘆琴、雷公鼓、五弦琵琶等吹、拉、彈、打類別的仿敦煌壁畫樂器,將在變幻多姿的中國水墨畫中得到極致展示。藝術家用指尖彈開厚厚的塵埃,帶領觀眾穿越到遙遠的古代,到敦煌的莫高窟中,與先人傾談。

中國民族音樂的最高殿堂——中央民族樂團傾六年心血籌劃、三年時間磨鍊,攜手世界著名導演王潮歌傾力推出「印象」系列演出宏篇巨製——《印象·國樂》。該劇目創意誕生自2007年,出品人、總策劃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希望創作一部能夠體現中國民族音樂厚重的文化歷史與創新的民族器樂表演劇目。從那時起,中央民族樂團開始著手與國內眾多敦煌研究學者、音樂學家以及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籌劃共同研究復原數千年前的中國古老樂器。

終於,2013年,「印象」系列演出的總導演王潮歌也懷著一顆傳達真正中國音樂的理想以及讓民族音樂走向世界的心願投入到了創作團隊,與中央民族樂團一道傾盡心力於2013年最終創造出首部進駐高雅藝術殿堂的非傳統劇目——《印象·國樂》。在這個舞臺上,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要講臺詞、做表演,講述自己真實的故事,還音樂以人格特徵。這臺音樂會以創新為手段、大膽越界、突破國樂的常規演出模式、第一次把演奏家引入劇情。目前,《印象·國樂》已經在全國上演了12場,得到了社會大眾以及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印象·國樂》的演出是從劇場外的通道上開始的,在通道上、電梯旁、咖啡廳,《印象·國樂》的音樂在觀眾身旁不經意地流淌。導演以行為藝術的手段營造一種氛圍或者說是一種語彙,試圖告訴人們:音樂可以在你耳邊划過,也一定能夠從你心尖雕刻;音樂無法替代你為生計奔波的步履,但它可以挽留你的匆忙,讓你的心停靠稍息。

4月26日、27日,民族樂劇「敦煌之夜」——《印象·國樂》即將在上海文化廣場上演。而61款80餘件仿敦煌壁畫樂器也將再度亮相,在演奏家的演繹下,讓最有魅力的中國音色能夠在今天被人們聽到、看到,為上海市民帶來精彩的藝術盛宴。(龔莎) 

(責編:龔莎、韓慶)

相關焦點

  • 《印象國樂》再現「千年敦煌琵琶譜」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訊(記者平麗豔)12月5日晚,曾因著名導演王潮歌「一元錢」執導而聲名大噪的民族樂劇《印象國樂》,在蘭州黃河劇場為金城樂迷揭開神秘面紗,從極其顛覆、首次把演奏家引入劇情的演出形式,到以時尚、創新姿態出現的民樂和美到極致的舞美,無不讓現場觀眾耳目一新,尤其是龍鳳笛、蓮花阮等由中央民族樂團復原的50多種、80多件敦煌古樂器,更是以《
  • 《印象·國樂》呈現民樂新印象(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印象·國樂》呈現民樂新印象(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發表時間:2014-06-17   來源圖為《印象·國樂》劇照。舞臺的主角不是歌唱家,而是阮、篳篥、箜篌、雷公鼓……這些從敦煌壁畫上走下來的古樂器,演奏著古老的樂曲,帶來不一樣的民樂體驗。這就是《印象·國樂》。  一方面深耕傳統,復活古樂器古曲譜,另一方面創新形式,《印象·國樂》賦予民樂全新的包裝與形象。
  • 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印象·國樂》 呈現民樂新印象
    舞臺的主角不是歌唱家,而是阮、篳篥、箜篌、雷公鼓……這些從敦煌壁畫上走下來的古樂器,演奏著古老的樂曲,帶來不一樣的民樂體驗。這就是《印象·國樂》。 一方面深耕傳統,復活古樂器古曲譜,另一方面創新形式,《印象·國樂》賦予民樂全新的包裝與形象。
  • 《印象·國樂》 呈現民樂新印象(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舞臺的主角不是歌唱家,而是阮、篳篥、箜篌、雷公鼓……這些從敦煌壁畫上走下來的古樂器,演奏著古老的樂曲,帶來不一樣的民樂體驗。這就是《印象·國樂》。  一方面深耕傳統,復活古樂器古曲譜,另一方面創新形式,《印象·國樂》賦予民樂全新的包裝與形象。
  • 敦煌國樂 絲路流芳 記「敦煌國樂」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系列活動
    正是在這種契機下,2018年7月16日至7月22日,由剛剛度過60華誕的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榮譽出品,中國樂器協會、敦煌市委宣傳部、敦煌國際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敦煌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北京華夏璇音藝術傳播中心全程策劃執行的「敦煌國樂」大型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系列活動在敦煌成功舉行。
  • 民族藝術視聽盛宴《印象·國樂》感動蘭州
    原標題:民族藝術視聽盛宴《印象·國樂》感動蘭州  蘭州晚報訊(記者張帆)12月6日晚,一曲曲美妙的音符響徹金城夜空。由著名導演王潮歌聯袂中央民族樂團新創的大型民族盛宴《印象·國樂》在黃河劇院上演,正式拉啟了國芳百貨「中國式聖誕」的華彩序曲。
  • 《印象·國樂》將在滬上演 把敦煌壁畫中樂器搬上舞臺
    東方網4月21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4月26日、27日,由導演王潮歌執導的中央民族樂團民族樂劇「敦煌之夜——《印象·國樂》」將在上海文化廣場上演。讓觀眾頗為新奇的是,舞臺上,篳篥、花瓣二胡、鳳首阮、蓮花琴、雷公鼓等仿敦煌壁畫樂器,將在變幻多姿的中國水墨畫中得到極致展示,這批古韻悠長的仿古樂器共61款80餘件,由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研發製作。
  • 《印象·國樂》首演:聆聽關於國樂的信仰
    《印象·國樂》以顛覆為關鍵詞,中央民族樂團駐團作曲家姜瑩突破了傳統的民族管弦樂音樂會段落式的寫作模式,而是以戲劇串聯曲目的方式呈現演出,從頭至尾一氣呵成,猶如詩篇,宏偉壯麗。整臺音樂會主題鮮明、旋律優美動聽,貫穿始終。在音樂會上,演奏家直面觀眾,講述自己的音樂人生,以真實細膩的口吻和感觸撥動觀眾心底的樂聲。
  • 民族樂劇《印象國樂》將展示敦煌壁畫古樂器
    作為2013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參演劇目之一,由中央民族樂團攜手著名導演王潮歌共同打造的民族樂劇《印象-國樂》將於8月26日、27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印象-國樂》由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擔任總創意、總策劃,以突破民樂的常規演出模式,第一次把演奏家引入劇情。作為整場音樂感受的內容組成部分,演奏家將首次向觀眾陳述自己,講述自己的音樂人生。  以「一元」稿酬執導該劇的王潮歌表示,要創作一臺體現中國民族音樂厚重感、具有當代民族音樂創新精神的民族樂劇,讓最有魅力的中國音色在當今的文藝舞臺上展現,為民族音樂的傳承盡力。
  • 甘肅文化惠民演出季大幕開啟 《印象·國樂》亮相黃河劇院
    甘肅文化惠民演出季大幕開啟  《印象·國樂》亮相黃河劇院  記者李鵬  每日甘肅網-科技鑫報訊昨日,作為「甘肅文化惠民演出季」活動重要演出的、由中央民族樂團攜手著名導演王潮歌打造的民族樂劇《印象·國樂》在蘭州黃河劇院正式上演。
  • 首屆河北傳統文化藝術周啟動 《印象·國樂》石家莊上演
    河北新聞網6月15日訊(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記者劉燕、王峻峰)輕柔的音樂流淌出經典旋律,雅致的服飾散發出古樸的風韻……今晚,中央民族樂團民族樂劇《印象·國樂》河北行首站演出在石家莊人民會堂精彩亮相。同時,它也拉開了我省首屆傳統文化藝術周的序幕。
  • 《印象-國樂》民族樂劇在京舉辦媒體見面會
    《印象-國樂》演出現場  8月14日,《印象-國樂》民族樂劇在京舉行媒體見面會。她執導的《印象劉三姐》、《印象西湖》、《印象麗江》、《印象海南島》、《印象大紅袍》、《印象普陀》、《印象武隆》、《又見平遙》八部印象系列演出,開創了「實景演出」先河,成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標誌性作品,八個印象作品每天都在同時演出,十年累計觀眾超過3000萬,這在中國演出史上絕無僅有,在當今全球範圍內也無人能比。
  • 《印象•國樂》亮相國家大劇院 演出形式創新(圖)
    《印象•國樂》概況  中國民族音樂的最高殿堂——中央民族樂團傾六年心血籌劃、三年時間磨鍊,攜手世界著名導演王潮歌傾力推出「印象」系列演出宏篇巨製——《印象•國樂》。  該劇目創意誕生自2008年,出品人、總策劃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希望創作一部能夠體現中國民族音樂厚重的文化歷史與創新的民族器樂表演劇目。
  • 「國樂很棒」——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驚豔臺北
    原標題:「國樂很棒」——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驚豔臺北  新華網臺北1月15日電(記者許雪毅 陳斌華)15日晚,作為臺灣巡演音樂藝術周的重頭戲,中央民族樂團在臺北為島內觀眾帶來民族樂劇《印象·國樂》。精彩的演出讓全場觀眾為之驚豔,不斷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您是誰?今天為什麼來這裡聽音樂會?
  • 《印象-國樂》復活傳統樂器 王潮歌演繹國粹
    由著名導演王潮歌傾情編劇、執導,中央民族樂團精彩呈現的大型民族樂劇——《印象-國樂》自2013年8月在北京首映後,以時尚與創新姿態引起驚豔,在業界引起強烈的反響。篳篥、箜篌、鳳首阮、葫蘆琴、蓮花琴、瑟、雷公鼓……這些存在於莫高窟壁畫中的敦煌古樂器走下壁畫,演奏家通過61款76件仿古樂器,演繹一場最富魅力的「中國聲音」。
  • 王潮歌一元執導《印象國樂》 蒙牛公益向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軍
    國樂》以顛覆為關鍵詞,中央民族樂團駐團作曲家姜瑩突破了傳統的民族管弦樂音樂會段落式的寫作模式,而是以戲劇串聯曲目的方式呈現演出。胡曉泉、曾格格等藝人極富靈氣的演奏,讓整場演出充滿飽滿的東方元素,中國民族美學和民樂文化被發揮到淋漓盡致。最為獨特的環節是在音樂會上,演奏家們直面觀眾,講述自己的音樂人生,以真實細膩的口吻和感觸撥動觀眾心底的樂聲。
  • 《印象·國樂》上演 話劇手法表現民樂故事
    4月27日,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在演奏敦煌五弦琵琶譜《品弄》片段。新華社記者 裴鑫 攝    4月26日至27日,中央民族樂團民族樂劇「敦煌之夜——《印象·國樂》」在上海文化廣場上演。《印象·國樂》打破了傳統民族音樂演奏會的格局,不演奏《二泉映月》等經典曲目,而是由藝術家和演奏員走到前臺,用話劇版的表現手法深情講述各自音樂故事。
  • 《印象國樂》杭州亮相 千年古樂走近尋常百姓
    由著名導演王潮歌傾情編劇、執導,中央民族樂團精彩呈現的大型民族樂劇——《印象-國樂》自2013年8月在北京首映後,以時尚與創新姿態引起驚豔,在業界引起強烈的反響。篳篥、箜篌、鳳首阮、葫蘆琴、蓮花琴、瑟、雷公鼓……這些存在於莫高窟壁畫中的敦煌古樂器走下壁畫,演奏家通過61款76件仿古樂器,演繹一場最富魅力的「中國聲音」。
  • 請讓這樣的聲音永遠流淌下去——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之印象
    原標題:請讓這樣的聲音永遠流淌下去——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之印象  新華網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周瑋)中央民族樂團排演的民族樂劇《印象·國樂》,26日下午舉辦媒體專場,記者欣赴這一視聽盛宴。  中央民族樂團的知名演奏家們,代表著中國國樂最高水準,對他們來說,國樂是一種使命;對觀眾來說,《印象·國樂》是一次認知——那些或圓潤、或低沉,或高亢、或悠揚的聲音,曾經在我們偉大民族的血液中積澱流淌,那麼請讓這樣的聲音永遠地流淌下去吧。
  • 《印象國樂》再次來襲 造型師周毅跨界創作
    《印象國樂》資料照片此次是周毅作為造型師首次跨界到民族樂劇的領域,對於王導的信任,他表示非常榮幸,也很高興參與其中為弘揚國樂出一份力,希望通過這次的聯合創作,能帶給大家一場神秘、悠遠的視聽盛宴,領略國樂的偉大精髓。  《印象•國樂》是一場由中央民族樂團聯合多位擁有國樂的最高演奏水準的知名演奏家共同傾力打造的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