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語言多樣性保護中國在行動
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現場
曹超攝
參加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的各國人士
曹超攝
「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展覽」圖片
「語言多樣性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作用。語言各具獨特之處,豐富了人類智慧。學習了解多種語言,有助於觸發好奇之心,增進相互理解。」9月19日至20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部等聯合主辦的「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為大會發來的賀信中提出的上述觀點正契合本屆大會所討論的主題——「語言多樣性對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作用:語言資源保護、應用與推廣。」
首次舉辦的「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旨在世界範圍內重申對語言資源保護問題的重視和關注,促進各國家(地區)進一步形成保護語言多樣性的共識。在與會嘉賓看來,語言文化多樣性構建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全球每兩周消失一種語言
奧德蕾·阿祖萊談到語言多樣性時強調:「語言不僅僅是一種交流工具,語言還是人類的基本條件。在語言中,積澱著我們的價值觀、信仰及身份認同;語言還傳遞著我們的經驗、傳統與知識。語言多樣性反映了我們豐富多彩的想像力和生活方式。」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瀕危語言地圖(2018)》,在世界現存的約6700種語言中,有40%的語言瀕臨滅絕。當前,全球平均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消失。
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曹志耘認為,語言越使用就越有活力,不用就會死亡。「語言變得『無用』,有些是客觀原因,例如城鎮化、進入網絡信息社會等;有些是人為原因,例如語言政策支撐不力、對語言的文化價值重視不夠等。」 曹志耘說。
「每一種語言都是人類的寶貴財富,而一種語言的消亡,則意味著人類失去了一種文化,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杜佔元說。
語言瀕危、語言多樣性、語言資源保護等相關問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廣泛關注。在保護語言資源之路上,全球正在共同努力。就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語言地圖」項目、歐洲瀕危語言記錄項目、中國的「語言資源保護工程」 等,都進行了探索與努力。
「未來,還需要各國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世界語言資源保護,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文化基礎。」杜佔元說。
今年底完成1491個調查點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漢藏、阿爾泰、南島、南亞和印歐五大語系的130多種語言,10大漢語方言,方言土語難以計數。同時,中國的語言資源保護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對多樣化的語言和方言進行調查記錄,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周代就開始了。漢代的揚雄編撰了《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這是中國語言學史上第一部對方言詞彙進行比較研究的專著。
新中國成立不久的上世紀50年代,開展了全國範圍的語言普查,奠定了中國漢語方言研究和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的基礎。
但隨著現代化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方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變化,一些語言、方言趨於瀕危或面臨消亡。
2015年,中國教育部、國家語委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這標誌著中國政府從國家層面開展語言資源保護工作。工程計劃在2015年至2019年期間,按統一的規範標準實地調查保存全國1500個地點的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調查數據將匯聚成為中國語言資源庫。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該工程已經完成總體規劃的72%。預計到2018年底,將完成1491個調查點,達到總體規劃的99.4%。截至目前,全國有超過350所高校和科研機構、1000多個專家團隊、45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了該工程的建設。同時,工程的標誌性成果之一《中國語言文化典藏》已出版發行 。
為語言資源保護貢獻力量
據杜佔元介紹,相比其他同類項目,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涉及範圍最廣、投入資金最大、參與人員最多的語言資源保護項目。
「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規模很大,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在語言多樣性保護方面,中國做得很棒。」維德角共和國駐華大使塔尼亞·羅穆阿爾多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如是評價中國的語保工程。
在本次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上,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相關領域的專家與會,他們分享了各自國家(地區)的語言多樣性保護的經驗。其中,杜佔元提到:「中國的語言資源保護始終是在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鑑中進行的。我們珍視全人類的語言資源,努力加強外語服務,支持公民學習外語……目前高校的外語專業已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的語種。」
就此,聯合國經濟社會事務部包容性社會發展司官員錢德拉·羅伊·亨裡克森回應說:「當杜部長講到中國的雙語以及多語言教育時,我想說,中國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值得大家借鑑。此外,中國是一個多語言國家,在保護語言多樣性方面,可以說是一個範例。我們也可以分享其中的經驗。」
曾到中國一些省份考察過的越南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阮氏泰通表示:「可以借鑑中國的語言多樣性保護經驗。比如,我到了貴州之後,發現有專門的博物館保護當地的語言文化,這是很好的保護措施。」
趙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