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美協主席郭線廬先生題詞
由陝西省美術家協會、西安美術學院、蘇州美術家協會、太倉文體廣電旅遊局、宋文治藝術館(太倉名人館)聯合主辦的"丹青鑄史一張義潛美術作品展」將於10月13日~11月13日在太倉名人館展出。此次展出匯集社會同仁珍藏品58幅。
張義潛 (1936~2001),西安市人,自幼習畫,天賦異稟,15歲入美協,17歲考入東北魯迅美術學院,20歲任教於西安美院並參與組建國畫系,25歲創辦私立藝苑美專,桃李遍地,下自成蹊,被譽為中國歷史人物畫家及美術教育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曾任陝西省政協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美院客座教授,陝西書畫研究院院長,陝西省藝術研究所研究員,西安外國語學院東方藝術研究所所長、教授。擅長中國人物畫。作品有《華佗行診》、《東徵》、《林則徐》、《京郊之戰》、《絲綢之路起長安》、《我們的劉志丹》等,《李闖王》入選第四屆全國美展。
(創作臨潼華清池大型壁畫《楊玉環奉詔溫泉宮》1986年)
著名作家賈平凹曾說:「他的一生,多畫兩種題材,一是歷史人物,一是馬。歷史人物畫是他終生人格的追求,馬是他支撐自己在寂寞年月完成自我夙願的精神支柱。
(重任在肩 180x96cm 1978年創作毛主席紀念堂收藏)
鍾明善老師寫道:他一生用恢弘的筆觸畫歷史畫、畫主題畫,為千古風流先賢造像,在他筆下,巜我們的劉志丹》被中國美術館收藏,60年代創作的工筆重彩《林則徐虎門禁菸》獲全國創作二等獎,被認為是60年代中國畫壇上表現重大歷史事件的人物畫三大巨製之一,並在全國發行,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巨幅宏制《楊玉環奉詔溫泉宮》在華清池畔引起國內外各界人士關注,《重任在肩》在毛主席紀念堂陳列,《絲綢之路起長安》為鹹陽機場政務廳收藏,他繪製了《京郊之戰》、《慧梅之死》、巜孔子列國碰壁記》等40餘部連環畫小人書出版發行。幾十年來,他的命運也隨著我們國家命運的波瀾而跌宕起伏,強烈的歷史使命感與平實質樸的藝術風格是他繪畫最感人和成功的所在,他的胸中激蕩著史詩般的旋律。
張義潛是一位深懷教育情結的美術教育家。1957年他籌建西安美專(現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為學校擬定了中國畫系教學方案和教學大綱並任系主任,對西安美院中國畫教學起到了奠基作用。1961年底,他順應形勢毅然走出學院創辦西安私立藝苑美術學校,使學院教育從象牙塔中走向社會,賦予它更直接、更自由的因材施教的形式。這在當時是很大膽和有創意的行動。當今活躍在畫壇的許多名家如崔振寬、王子武、高民生、喬玉川、郭線廬、李青等,都曾是他在西安美院的學子。他引導學生掌握紮實的基本功並找到自我,發揮藝術個性,探尋自己的藝術之路。這些學生成材後的藝術面貌與老師迥異,完全符合如齊白石先生所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教學原理。
(攻城圖 360x140cm 1987年創作)
美術評論家邵大箴先生文記:張義潛65歲離開了人世,那正是他藝術創作的旺盛期。雖然如此,他仍然給我們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的文化遺產。他藝術中體現的對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覺與自信,他活躍的藝術創造精神和卓越的繪畫實踐成果,將在中國繪畫史上留下永久的足跡!2016年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以《時代影響力》為題進行了專題報導,業內人士飽含深情紛紛追憶其人格魅力及筆墨精神,原政協副主席陸棟先生通篇撰文,緬懷張義潛藝術人生。正如他的朋友,西安美院陸楣教授詞述《水龍吟一一紀念張義潛》
寧可東籬自醉,不肯折腰事權貴。謫仙遺風,天生奇才,率性而為;東坡平生,瀟灑煙雨,把酒一揮;只布衣本色,有口皆碑,總關情,蒼生淚。
須看張公膽識,得意處,力透紙背。秦月漢關,魏風晉骨,吳頭楚尾;青牛頂角,烈馬嘶風,山鷹振飛;任命途多舛,丹青鑄史,神筆永輝。
(林則徐 160x120cm 1963年創作 中國美術館藏)
古風獨立,肝膽照人。
一王子武(著名人物畫家)
義潛是一個最有人格魅力的藝術家,在書畫界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一鄒宗緒(著名書畫家,原陝西省美協副主席)
胸中史實,筆底煙霞。
一一鍾明善(原中國書協副主席,西安交大藝術系教授)
謳歌正義,禮讚文明,用多面手的才氣描繪瑰麗的現實和千古人文。
——許勇(魯迅藝術學院教授)
張義潛在坎坷中圓滿了他的天才,他畫素描惟妙惟肖,他的那些小品完全是八大山人、吳昌碩的筆墨。
——賈平凹(著名作家)
張義潛的生命主題是祖國,藝術主題也是祖國,他理想中的祖國是由英雄人物構成的,而英雄人物都熱愛三樣東西:美酒、美人和駿馬。
——邵養德(美術評論家,西安美院教授)
張義潛具有正統畫家所遭遇的藝術不公,他的藝術不是個人恩怨的宣洩,而是根植於人性的崇高。
——孫振挺(著名油畫家,原陝西美術出版社總編)
七十年代,我每期都在鐘樓下觀看張老師的大批判專欄畫,那恢弘的場面,極致的用筆和準確的構圖都使我受益終生。
——楊曉陽(中國畫院院長)
藝壇傷早逝,丹青鑄千秋。
——茹桂(著名書畫家,西安美院教授)
三秦書壇盛,誰不念張君。
——吳三大(著名書法家)
長樂比橘色,大為有竹風。
——趙步唐(西安美院教授)
應從學術的高度品評張老師,他不但是成功的畫家,更是出色的美術教育家。
——高民生(著名人物畫家)
一提起老師,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義潛,無論是人品,抑或藝品。
——喬玉川(著名人物畫家)
張義潛對厚重歷史題材畫的創作以及駕馭恢弘場面的準確造型能力,奠定了自己在歷史人物畫壇的地位。
——陳忠志(著名畫家,西安美院教授)
德馨藝重留芳名,不朽業績名畫卷。
——李步雲(詩人,陝西省藝研所研究員)
張義潛以獨到的目光,積極的思想和崇高的歷史感,顯示了他那光明瑩潔超凡入聖的人格美,以彌滿真力,造化之情,創造著藝術生命的光輝,豐富了歷史人物畫廊,對中國繪畫藝術作出了貢獻。
——馮立(美術評論家)
張老師具備了真正藝術家的氣質、激情、才氣、浪漫、率真;他更是以為具有真正使命感的畫家。對於朋友和學生,他充滿了天真般的熱情和深沉的愛。
——王炎林(著名畫家)
當今畫壇,一定要有張義潛老師的一席之地,無論宏幅巨製,抑或小品隨筆、素描、水粉都是大家風範。
——蔡昌林(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研究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趙振川(著名山水畫家)
作為一位歷史人物畫家,他的作品始終充溢著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民族責任感。他用手中的畫筆,為人們形象地詮釋了從古到今的文化文明傳統,他的創作、他的創作思想始終與他自身的價值取向、精神追求相一致。他始終以他的方式守護著他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一一陸棟(原陝西省政協副主席,西安外國語大學文學教授)
他作為國畫家,其造型能力和色彩知識一點都不亞於油畫家,這是今天多數畫家望塵莫及的。
——嶽鈺(西北大學藝術系教授)
張義潛自述:行千裡路,讀萬卷書,揮素毫表述胸中愛與憎;畫百匹卷,歷十重天,寫丹青永譜心頭正氣歌。
《絲綢之路起長安》(320x120cm)1984年創作西安機場政務廳藏
筆底縱橫神通萬象,酒中和樂盡得天機!一李成海(陝西省書協名譽主席,著名書法家)
張義潛作品:
總理與齊白石(144x120cm)1979年創作
楊玉環奉詔溫泉宮(華清池館藏陳列916x360cm)1986年創作
我們的劉志丹(中國美術館藏140x120cm)1962年創作
東徵(中國美術館藏180x127cm)1977年創作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
張義潛先生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