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單詞是英語學習的第一大難點,扇貝單詞是一款解決背單詞痛點的工具產品。本文從產品角度對扇貝單詞進行分析,梳理功能和流程的亮點和不足,並給出一些自己不成熟的小建議。
體驗版本:8.0.706
體驗設備:魅藍note6
安卓版本:7.1.2
體驗時間:2018.9
作為扇貝系列產品矩陣的一員,是一款專注於高效背單詞的的英語學習類產品。
由艾瑞APP指數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扇貝單詞的用戶群體大部分在30歲以下,其中24歲以下用戶佔很大一部分;女性用戶的數量接近男性用戶的兩倍;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和人口大省。
由此可以推測扇貝單詞的主要用戶群體是高校學生和進入職場不久的上班族,具體劃分如下:
大學生:
職場人士:
通用:
根據需求層次的深淺,將用戶的需求劃分為三個層詞,依次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以及興奮型需求。
從以上結構中可以看出,扇貝單詞的功能大體上分為三類:工具、社交、商業化。
綜合業務邏輯和功能結構可以發現扇貝單詞的功能分布不合理,尤其是」發現「頁的定位不清晰,社交、商業化、工具性質的入口都有,而且都是二級入口。這種混亂的布局會導致用戶要用的功能不知道該去哪個一級頁面找,增加了用戶的操作成本。
(1)功能介紹
背單詞作為扇貝單詞的核心功能,入口在首頁最顯眼的位置。點擊「開始學習」進入背單詞頁面,不同於其他背單詞產品給出單詞選擇圖片或選擇中文釋義,扇貝單詞是給出單詞選擇「認識」或「不認識」。用戶選擇「認識」後進入單詞詳情頁,選擇「不認識」會一步步給出提示,最後進入單詞詳情頁。
我認為這種方式比選圖/中文釋義的方式記憶更加深刻。對我們來說圖片和中文比英語對大腦的刺激更深、更容易記憶,很可能在選圖片時只記住了圖片而忘了單詞,選對答案不等於記住單詞,所以複習時就會陷入」我不記得這個單詞,但我記得四張圖中選了哪張圖「的尷尬局面。
而且部分圖片圖不達意,圖片與單詞的實際釋義關聯性不強,這時候哪怕記住了圖片和單詞的聯繫也想不到單詞的釋義,這種情況尤其對於新單詞的學習是很大障礙。而在扇貝單詞中,用戶在選擇「認識」或「不認識」之前會先回想一遍單詞的相關知識,想不起來就是沒記牢。
這個過程對於認識的單詞可以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對於不認識的單詞在這個過程中相當於記了一遍單詞,強化記憶。雖然這樣背單詞會慢一點,但記的更加紮實、不易忘。
(2)流程梳理和功能體驗
打開扇貝單詞APP進入首頁後會自動開始緩存今天的單詞內容,緩存完畢後出現「開始學習」按鈕,點擊進入單詞學習頁面,用戶選擇「認識」或「不認識」所給出的單詞,選擇「認識」直接進入單詞詳情頁,同時認定已掌握該單詞不再安排該單詞的複習。
多次選擇「不認識」會依次顯示單詞的例句、英文釋義、中文釋義,同時將該單詞加入當日學習列表的最後稍後再次學習,在此過程中如果用戶點擊「認識」會跳轉到單詞詳情頁。
在單詞詳情頁點擊「下一個」會進入下一個單詞的學習頁面進入另一個循環。7個單詞一組,每學完一組會有一次單詞總結,其中沒記住的單詞會標紅,並加入本日單詞列表中稍後複習。
本日全部單詞計劃完成後打卡,打開結束回到首頁,此時「開始學習」的位置被替換為四個入口:單詞測試、短語測試、單詞量測試、再來一組。
(3)亮點
(4)在體驗中中出現的問題
a. 打卡流程過長
用戶學習完每日的單詞計劃後自動進入打卡界面,但從開始打卡到打卡結束回到首頁需要4步,步驟過於冗長。
打卡包括在APP內標記今日已打卡、提供分享頁面、展示打卡天數/背詞量這幾部分,從這個角度來看上圖第二、第四步多餘,第一、三步可以合併,所以4步打卡完全可以合併為一步,示意如下:
b. 部分功能沒有固定入口或入口太深
在打卡結束回到首頁後,「開始學習」的位置被替換為四個入口:單詞測試、短語測試、單詞量測試、再來一組。其中前三個功能都算是常用功能,但它們並沒有一個固定入口,只有在完成每日計劃後才會出現。
在單詞詳情頁最下方有一個筆記模塊,是用戶做的關於該單詞的筆記。用戶可以自己記錄,也可以查看、收藏別人的筆記。但這一功能入口非常深,如果用戶想查看自己記過、收藏的筆記就必須重新進入該單詞的詳情頁。
以上這些情況可能出現的問題是:
用戶想要使用某個功能卻找不到功能入口。以單詞複習的相關功能為例,單詞複習不只出現在背完單詞後,也有用戶習慣每天先複習再學新詞。假設用戶第一次背完當日計劃的單詞發現首頁有這些功能,使用後覺得不錯,第二天想再使用這些功能時卻發現找不到在哪了,用戶可能會放棄並逐漸流失。
建議:
c. 缺少必要的反饋信息和引導
首頁自動離線單詞失敗沒有提示。
每天第一次進入APP後首頁會自動開始下載當日計劃的單詞數據,下載過程中「開始學習」按鈕會變為「準備中」且變為灰色無法操作。但在網絡連接失敗時沒有任何提示;而且在重新連接網絡後沒有任何反應,依然處於「準備中」,且沒有強制刷新的按鈕。
建議:
自習室、同桌、小組是扇貝單詞社交功能的主要模塊,位於發現頁最上方。
(1)功能體驗
自習室是用戶發動態的地方,類似微博,分為關注和熱門兩部分。默認關注的官方帳號會經常發布一些互動話題,用戶可以在這裡發布帖子,發一些自己的日常、學英語的感悟等;可以給別人的帖子點讚、評論和轉發,如果對這個用戶感興趣也可以關注他、查看他的個人信息、給他發私信等。
進入自習室展示的是關注的用戶和自己發布的內容,按時間排序。而「熱門」入口在右上角,是一個不起眼且意義不太明確的按鈕。
從目前情況來看,發布文章的都是資深用戶,普通用戶沒有動力在這裡發動態。如果只是發洩情緒、分享些日常,微博、朋友圈是更好的去處;而如果是發學習相關的內容,普通用戶沒有多少粉絲,收不到什麼反饋(點讚、評論),也就沒有動力做這些事情。所以「自習室」的問題在於用戶沒有參與感,需要引導。
同桌給自己找一個共同學習、互相監督鼓勵的同伴。用戶通過搜索用戶名尋找用戶並發出同桌申請,對方通過後成為同桌。同桌期限有7天和30天兩種可選,在這段時間內雙方都必須每天打卡,一旦中斷則自動解除同桌關係。
為了滿足「保證同桌每天及時打卡」的溝通交流的需求,扇貝單詞提供了「提醒同桌打卡」和「小紙條」(即留言)功能。在「完成打卡目標」的刺激下,雙方每天互相提醒打卡、留言提醒,在這一過程中雙方逐漸熟悉了解甚至到同桌期滿成為朋友,下次還當同桌。
這樣既保證了用戶長期堅持使用、增加用戶留存,也沉澱了社交關係、形成了產品壁壘,用戶遷移到其他產品的成本更高、粘性更強。
小組是一個以打卡為中心的社群。按照學習目的分為四六級、考研、雅思託福等小組,用戶可以加入小組,滿足一定條件(打卡天數)後可以創建私密小組(打卡7天)或公開小組(打卡60天)。公開小組的初始人數上限是20人,當小組滿員且打卡率在85%以上時會增加小組名額上限,以此類推逐漸增加名額,最高上限700人。
系統根據打卡率和小組人數進行小組排名,排名靠前的小組可以得到官方推薦,組內也會根據組員打卡率進行排名。所以為了提高小組排名和自己在小組中的排名,每個組員都需要堅持打卡,提高打卡率。
而小組組長為了保證打卡率會定期將打卡率低的組員踢出小組,優秀的組長會起到領導作用,監督組員打卡、提高小組士氣、組織小組交流學習等。組員看到通過努力打卡自己在組內的排名逐步提高,會有很強的成就感,而作為一個優秀小組的一份子也會有強烈的歸屬感和榮譽感。為了保持並提高這份自豪和驕傲用戶會堅持打卡並深度參與小組活動,提高了用戶粘性和活躍度。
(2)發現的問題
(3)建議
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在於增加優質內容的展露機會和縮短用戶路徑。
鑑於以上兩點,需要對發現頁進行改造,只保留社交功能。「扇貝商城」整合到「課程」頁;「視頻」功能與首頁「看視頻背單詞」功能相同,可以合併到首頁;「每日一句」、「小遊戲」移到「我的」頁;「扇貝家族」功能重複,去掉。空出的空間放置「自習室」的熱門和關注內容、官方發布的PGC內容,示意如下:
AARRR漏鬥模型分為五部分:Acquisition(獲取用戶)、Activation(提高活躍度)、Retention(提高留存率)、Revenue(獲取收入)、Refer(自傳播)。
老用戶自發推薦;用戶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體分享打卡記錄,吸引新用戶加入。
(1)APP內
(2)APP外
微博官微
扇貝單詞沒有自己單獨的官微,只有扇貝系產品的公用官微「扇貝網」,粉絲300多萬。官微會在特定節日和活動期間發放抽獎;平時發布挑戰、話題、英語學習知識等引導粉絲轉發和評論;還會和其他電影、節目聯動,組織活動。
官微基本保持每天3~4條的更新頻率,而日常內容的點讚量較為穩定但偏低,基本在200以內。可見扇貝在微博有一批忠實的粉絲,但數量不多。從官微近來與熱點電影、節目頻繁聯動來看,扇貝也在緊跟熱點,希望吸引更多粉絲用戶。
公眾號
和微博一樣,扇貝單詞沒有自己獨立的公眾號,只有扇貝公用公眾號。由於扇貝有一部分功能是在小程序中完成的,所以公眾號承擔了一部分功能入口(發音私教、365計劃等)。而且「同桌功能」需要綁定公眾號,很大比例的扇貝用戶都會關注公眾號,所以公眾號是扇貝的主要運營陣地。
公眾號基本上一周推送一次,文章內容以福利乾貨、活動推薦為主,可以有效起到給APP導流的作用。
扇貝系列產品有自己的虛擬貨幣——貝殼作為代幣,打卡、參加計劃等可以獲得貝殼。基礎功能免費,包括基礎詞庫、例句等。
付費功能包括:
亮點:
建議:
主要通過「打卡分享送貝殼」實現,利用貝殼這種虛擬貨幣的刺激鼓勵用戶將打卡頁面分享到社交平臺。由於扇貝單詞的第一大用戶群體是大學生,他們的社交關係也是同學關係為主,這些大學生也有四六級、考研等硬性需求,是存量巨大的潛在用戶,這樣就又回到了漏鬥模型的開端——拉新,形成閉環。
扇貝單詞在App Store的全版本綜合評分為4.8分,共有22.5萬個評分,五星好評20萬個,比例相當高。但從下圖來看,7月27日當天有2767個五星好評卻只有9條評論,這些五星評分的來源值得思考一下。
近一個多月來,扇貝單詞更新了四個版本,其中的一星評價主要反饋了以下幾個問題:
建議:
經過6年的發展,扇貝單詞積累了一批打卡300天以上的忠實用戶,他們能堅持下來除了自身的恆心毅力、堅持不懈,還有扇貝單詞優秀的產品設計的助力,這些優秀的產品設計包括:
但同時,扇貝單詞也存在一些問題:
即使存在這些小問題,扇貝單詞還是在英語學習類產品中站到了第一梯隊,在它之前還有百詞斬、英語流利說等佼佼者,行業壟斷性產品還未出現,市場還未飽和,扇貝單詞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未來扇貝能否獨佔鰲頭?
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由 @機械師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