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兩大奇才,若一位被宋江重用,梁山108將也不會結局那麼慘

2020-12-14 靜者為王的江湖

其實,一個團隊或一個人,其最終的成就,往往是格局造就的。這點在《水滸傳》中的宋江身上,體現得最明顯。由於他一直想招安得富貴,因此被宋江重用的人才,自然也要符合這一格局。故而造成了梁山108中,人才的浪費。

比如這兩位梁山好漢,堪稱梁山兩大奇才,若一位被宋江重用,梁山108將也就不會結局那麼慘了!

01梁山上真正是謀略奇才:蕭讓

梁山上的軍師是誰?正是吳用。可吳用卻根本不具備軍師的才德!他最拿手的是坑人!如,朱仝、盧俊義等,這幾乎都是被吳用坑上梁山的。至於行軍打仗,他還不如另外一位軍師朱武!

可想而知,一個團隊的軍師,相當於大腦了,若以坑人為看家本領,低級到這種地步,這個團隊能有良好的未來才怪呢。那麼梁山上就沒有軍師了嗎?有!可惜卻遭到了宋江的恥笑,此人便是蕭讓。

蕭讓是吳用的好友,是梁山上第一書法家。也許這個特長太突出,使得人們都忽略了他。但他卻貢獻出了《水滸傳》中最精彩的計謀,把軍師風採詮釋得淋漓盡致。

那是宋江大戰王慶時,王慶手下將領見正面硬抗不過,便來了個奇襲宛州城。當時宛州一片驚慌。因為 「城中只有宣贊、郝思文二將,兵馬雖有一萬,大半是老弱」。這時蕭讓卻鎮定異常,對朝廷大員陳安撫獻出了一個水滸版的空城計!

打開四門,讓朝廷大員陳安撫等人在城頭上喝酒,命「宣贊、郝思文挑選強壯軍士五千,伏於西門內,待賊退兵,方可出擊」。

果然王慶大軍殺到後,認為必有埋伏連忙撤退。宣贊、郝思文趁機追殺,一舉 「斬首萬餘」,兩位主將也被梁山大軍所殺!可當捷報傳給宋江後,宋江卻大怒了,喝道:「倘被賊人識破,奈何?終是秀才見識。」

分析:剿滅方臘時,梁山好漢為何損失那麼慘重?其中一條主要原因就是,軍師無謀!因為吳用的主要謀略,都是針對個人的,如他幾次出謀,活捉呼延灼、關勝等,迫使其投降。

可一旦面對方臘這種組織嚴密,上下齊心的集團時,他就抓瞎了!全程就只剩下勸導宋江,什麼生死有命,哥哥不可過於傷心!一個真正的軍師,越是艱難情況下,就越需要拿出可行方略。如,蕭讓空城計不但退敵,還反敗為勝,這才是軍師的作用。

可惜宋江卻完全忽略蕭讓,依舊死死抱著吳用!以至於出徵方臘前,蕭讓被蔡京一索要,宋江立刻拱手奉上,把蕭讓當成了禮物一般。

因而,蕭讓才是梁山真正的軍師,是一大奇才,已奇謀為長,卻遭宋江冷落!致使梁山大戰方臘時,梁山108將只能以命想搏,於是大批好漢戰死。若軍師能起作用,何至於此?

02梁山上的真正的技術奇才:凌振

梁山有兩大「黑科技」,一個是公孫勝的法術,一個是凌振的大炮。公孫勝是宋江用不起,故而不能怪宋江。但凌振呢?顯然對凌振的重視上,宋江還不如呼延灼。

因為是呼延灼提拔起的凌振,點名要他協助剿滅梁山,並立刻展現出恐怖威力,嚇得整個梁山好漢都大驚失色,差一點就滅掉了梁山!可哪料,當凌振成為梁山好漢後,卻完全被宋江拋棄。

於是,對陣方臘時,在軍師無能的情況下,此刻最能打破僵局的其實便是技術的力量——用火炮轟擊,不比靠梁山好漢肉搏,效果更好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武松。在武松被包道乙的飛劍砍斷胳膊後,正是凌振一炮轟死了包道乙,替武松報仇!

結果卻依然沒有引起宋江的注意。最終還是靠梁山108將們去血拼,致使又死掉了許多兄弟。

分析:技術可改變世界,從來就不是一句空話!凌振的火炮,代表著當時的最高科技水平,卻遭到宋江的遺棄,哪怕替武松報仇,都未能喚醒。這只能說,宋江根本就不是一位合格的統帥和老大,大缺乏應變能力!因而造成了水滸108將,無謂傷亡。

凌振是梁山技術奇才,前有幾炮險滅梁山,後有一炮為武松報仇,如此利器就擺在宋江眼前卻不用!由此可見,一個不注重技術的老大,格局必小,不足以成大事。梁山108將,就攤上了這樣一位大哥,焉能不結局悲慘!

03總論

宋江之所以對這兩大梁山奇才放置不用,追根溯源就是其格局造成!也就是說,他的眼界中,只有招安這一條路。但當時的情況卻是,只要宋江熬過一段時間,等王慶、方臘和田虎造反後,那麼此刻梁山真就只有招安這一條路了嗎?

因而宋江重用的人才,不是無腦順從者,如李逵,花榮等,就是如吳用這般缺乏大智慧,卻只有小聰明的人。

所以,觀察一個團隊或一個人是否有前途,只要看看老大重用什麼樣的人,或此人身邊是什麼樣的朋友,基本上就能斷定其最終的發展了。

相關焦點

  • 梁山108將他戰力第一,本事超林衝,宋江若重用他,梁山不會覆滅
    喜歡讀《水滸傳》的朋友,一定會為梁山好漢的結局而感到惋惜,原本108個好漢在山寨上面大塊喝酒,大碗吃肉,好不快活,梁山泊主宋江卻並不顧兄弟們的反對,一意孤行,接受招安,導致梁山四處徵討疲於奔命,損失慘重最終覆滅。要說宋江的決策是錯誤的吧?
  • 《水滸傳》中兩大奇才,沒有被宋江重用,他二人分別是誰?
    他心裡一直想著歸順朝廷才能得以安心,所以宋江重用的人才也是符合他的格局的。造成了108位英雄好漢大材小用的浪費,其中這兩位好漢可以說是梁山兩個奇才,宋江如果能重用一位梁山好漢的結局不會有那麼慘了。他的陰招往往讓人防不勝防,可想而知,這樣的團隊有這樣的軍師能有好的前景才怪呢,那麼梁山沒有其他人可以具備當軍師的資質嗎?可惜卻遭到了宋江的恥笑,此人便是聖手書生蕭讓。地文星聖手書生蕭讓,著名書法家,善寫當時蘇、黃、米、蔡四種字體,濟州人氏,是梁山上第一書法家。
  • 梁山108將為何結局那麼慘?一是宋江見識太小,二是此人作孽太多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的最終結局,一直讓人心痛。也許前面太輝煌了,誰也沒想到會是這種結局。這大概是許多人在讀完《水滸傳》後,最深的感觸了。於是長久以來,許多人從各種角度入手分析,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結局?但不知有人意識到這樣一個很實在,卻又很普遍的規律沒有。所謂「魔鬼在細節」,梁山108將的慘烈結局,也是遵循於此的。概括說來,筆者認為如下這兩個原因非常重要!
  • 《水滸傳》中的108位梁山好漢結局不一,死得最慘的一位英雄是他
    作者將這些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人生理想寫在了一個個盪氣迴腸的故事中,也為讀者揭示了起義失敗的歷史原因。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108位梁山好漢中的一位--郝思文。,死得最慘的就是井木犴郝思文。有人說他十八般武藝,無所不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武將。但是他的性格著實讓他吃了很多大虧,郝思文在作戰的時候非常容易衝動,這點和《三國演義》中的關羽非常像,都是武藝高強但是智商不高的人物。在郝思文和同夥攻打梁山的時候,正是因為他衝動、冒進的性格,落入了宋江和吳用的圈套,被他們不費一兵一卒就給生擒了。
  • 若沒有宋江的堅持招安,梁山好漢結局會不一樣嗎?
    108梁山好漢,戰死的、被毒死、自縊的、受傷的……最後只有10餘人全須全尾的活著。所有不少人在看完《水滸傳》後,對宋江頗有怨言,想著他當初若沒有極力促成招安,梁山好漢也許不會這麼慘。:眾所周知,梁山好漢的聚集並不順利,其中一部分真的是被逼上山,卻還有一部分是被宋江等人設計。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
    《水滸傳》是施耐庵所作的一本古典名著,簡述了在宋朝時一群人被腐敗官僚逼上絕路,上梁山落草為寇,抵抗朝廷的故事,沿山坡共有108位好漢,他們雖是在梁山落草為寇,可他們做的都是一些懲惡揚善的好事,但由於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所以這一把108位好漢的人格特點都十分鮮明飽滿,而人們對他們的評價也是好壞各異。
  • 梁山108將中,為何武功高強的人往往死得越慘
    雖然說沒有戰功,沒有上陣殺敵,或許在個人影響力、物質待遇、甚至單位地位都不會很高,起碼比起那些衝鋒陷陣,有很大功勞的人來說,會顯得作用差很多,也沒有他們那麼多的話語權。但是這些人最大的優勢就是,當真正遇到危險的時候,有急難險重任務的時候,首先衝在一線的永遠不會是他們,因為他們有一個很好的理由,那就是:這個事我不會,打仗我不會。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
    《水滸傳》是施耐庵所作的一本古典名著,簡述了在宋朝時一群人被腐敗官僚逼上絕路,上梁山落草為寇,抵抗朝廷的故事,沿山坡共有108位好漢,他們雖是在梁山落草為寇,可他們做的都是一些懲惡揚善的好事,但由於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所以這一把108位好漢的人格特點都十分鮮明飽滿,而人們對他們的評價也是好壞各異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唯獨他早看透了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梁山上108將,個頂個英雄好漢。剛開始,在梁山大當家晁蓋的領導下,弟兄們大塊喝酒、大塊吃肉,可是在其死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逐漸傾向於招安,向朝廷靠攏。最後,梁山好漢在歸順大宋朝廷之後,被「借刀殺人」,奉命前去徵遼、討方臘。戰場上刀槍無眼,連年的大戰,水泊梁山的108條好漢傷亡慘重,最後只剩下了27個人。
  • 梁山108將最終結局:60人戰死,13病死,10人做官,6人出家
    看過水滸的朋友都知道,梁山好漢最後被招安,繼而被朝廷派去南徵北戰,以至於眾多梁山好漢死於非命。所以我們都在罵宋江和吳用是小人,是他們害死了梁山好漢和毀了梁山之魂!那麼,108條梁山好漢的最終結局到底是如何呢?下面我給大家好好盤點一下,共分為以下6大類!
  • 梁山108條好漢的結局大都很悽涼,只有他功成身退,令人佩服
    梁山好漢被朝廷招安後,由於奸臣的從中作梗,他們得不到信任。梁山人馬徵討遼國,滅王慶。後來又和另一支義軍方臘決戰,成了腐敗朝廷鎮壓起義軍的有力工具。在108將裡,唯有魯智深活得最瀟灑,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徵方臘後,他不願做官,到六和寺出家。不久便坐著圓寂了。這個沒念過一天佛經的人,走得很灑脫,和那些修行多年的高僧殊路同歸。以殺惡人作為修行方式的魯智深,是正義的化身,是梁山上最純真最可愛的人。
  • 梁山108將,最後圓滿結局的又有幾人?
    水泊梁山,108將。又分為36天罡,72地煞。但主要以天罡為主,地煞幾乎都是聲名不顯的人居多。前期大家一起聚義廳前把酒言歡,替天行道。到了後期,徵方臘之後,結局幾乎都是慘不忍睹。那麼又有幾人算是比較圓滿的結局呢?
  • 公孫勝法術那麼高,為何從不主動使用,非讓梁山108將去拼命?
    《水滸傳》中的公孫勝,是位非常值得關注的梁山好漢。恐怕許多人都有這種疑問:既然公孫勝能呼風喚雨,法術那麼高,為啥不主動使用?非要讓梁山108將去拼命?故而有不少人,正是因這個問題沒法解答,便認為公孫勝是《水滸傳》中的敗筆,就因施耐庵自己都不知如何處理公孫勝,所以動不動就讓他下山回家。
  • 公孫勝法術那麼高,為何從不主動使用,非讓梁山108將去拼命?
    《水滸傳》中的公孫勝,是位非常值得關注的梁山好漢。恐怕許多人都有這種疑問:既然公孫勝能呼風喚雨,法術那麼高,為啥不主動使用?非要讓梁山108將去拼命?那麼公孫勝和宋江為何會這樣?只因宋江「亂法」。在宋江下山接老爸時,曾發生過夢遇九天玄女得天書事件。這對公孫勝來言,是不可原諒的。
  • 梁山最特別的好漢,不會喝酒,也不被宋江重用,一身本領無法施展
    在梁山的英雄好漢中,有一個英雄很特別,他不會喝酒也不受宋江重用,他就是青眼虎李雲。可是,李雲卻不會喝酒,是梁山好漢中唯一一個不會喝酒的人。朱貴兄弟倆在想辦法救李逵的時候,朱貴跪下來敬李雲酒。在這樣的情況下,李雲才被迫喝了兩口。相對於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梁山英雄們,李雲確實顯得格格不入。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不會喝酒,他在梁山好漢中的排名是第九十七位。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此人第一個識破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回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都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水滸傳》是由古人施耐庵所著,他以小說的方式,記錄了南宋時期宋江等人被逼上梁山後,開始了對抗朝廷的起義之路。小說中被逼上梁山的好漢共108位,每個好漢個性鮮明,而且身上都有著獨特的故事。
  • 梁山108將死法最慘的一英雄,生前難逢敵手,最後卻被梟首活剮
    文/號外歷史之高小 圖/網絡梁山108將死法最慘的一英雄,生前難逢敵手,最後卻被梟首活剮隨著時代的變遷,古代時期的一些經典事跡,都以影視劇的形式出現在大眾古代視野中,說到《水滸傳》,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劇中有很多的英雄豪傑,梁山108將就是最具象徵性的,那麼今天小編講的是梁山好漢中死法最慘的一個英雄,生前無人能敵,最後卻被梟首活剮,此人是誰?
  • 《水滸傳》水泊梁山首領宋江,歷史上竟真有其人,結局卻撲朔迷離
    故事中,36天罡、72地煞,共計108條好漢聚義水泊梁山,舉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反抗腐朽不堪的北宋朝廷。梁山好漢中,行為、思想最複雜,褒貶不一,爭議最大的一個人,就是108條好漢之首的宋江。宋江除了是《水滸傳》中的人物之外,他的確還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一個歷史人物。在《宋史》,以及多本野史稗記中,宋江皆有出現。
  • 梁山108將在對方臘的南徵中為什麼損失慘重?
    梁山好漢們在宋江一意孤行的堅持下,接受了朝廷別有用心的「招安」。對朝廷來說,「招安」只是權宜之計,實際上朝廷根本就看不上這支隊伍,不是親生的難免心有間隙,但如何處理他們成了個大難題。(圖片借鑑,侵權可刪)梁山108將替北宋朝廷徵戰無數,經過大大小小的戰役,108將絲毫無損,但在徵討方臘的戰鬥中,108將死亡過半,除了病亡和離開的,僅剩27人回到京師。
  • 水滸傳中,覆滅梁山108將的並不是宋江,而是道貌岸然的這名好漢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故事,為人所津津樂道,不幸的是,最終這108將都沒有獲得一個好的結果,反而落得分崩離析的悲慘結局。很多讀者看完「水滸傳」之後,都認為是宋江害了梁山的108將,然而真正的罪魁禍首並非是宋江,而是一位道貌岸然的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