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之吻:被愛神吻醒的普賽克

2020-12-06 藝術競爭力

一見鍾情了   

普賽克是人間公主,美貌絕倫,引起美神阿芙洛狄忒(維納斯)的嫉妒,她派愛神厄洛斯(丘比特)去傷害她,厄洛斯對普賽克一見鍾情,深深愛上了她,畫中描繪的就是他們初見時的第一個吻。

安東尼·卡洛瓦《被愛神吻醒的普賽克》

被愛神吻醒了

還是普賽克和厄洛斯,普賽克被阿芙洛狄忒設計受了蠱惑深深睡去。幸好厄洛斯及時趕來,從她臉上拂去「睡眠」,用雙手將她抱起,甦醒的普賽克向他舒展手臂,接受這幸福的一吻。

夏加爾《生日》

四、懸在空中的吻   夏加爾28歲的生日那天,貝拉在大清早去市郊採花,換上過節穿的長裙,再帶上食物,不顧一路的流言蜚語飛奔到夏加爾的住處為他慶生。夏加爾懷著溫柔的心情畫下這一幕,桌上是待切的麵包和水果沙拉,他漂浮在空中和心愛的姑娘甜蜜擁吻。這也成了夏加爾最動人的作品之一。

羅貝爾·杜瓦諾《行政廳之吻》

五、風情浪漫之吻   搶拍最著名的接吻照片之一,它曾經引發了一場肖像權的官司,但並沒能阻擋它在全世界流傳。1950年,攝影家被一對風情無限的戀人——西蒙戲劇學校的學生波爾內和雅克·卡爾多打動,邀請他們幫忙在巴黎市政廳前拍下了這幅被視為「浪漫愛情象徵」的經典照片。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吻》

裹在黃金裡的吻   《吻》描述了一對相擁在一起的戀人,身體藉由長袍纏繞在一起,表達了情人間濃濃的愛意。畫家在畫面營造中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諸如線條和色塊的組合、在色彩中摻入金粉使其更有華麗的美感。這種表現手法同時受到同時期的新藝術運動及藝術與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

布朗庫西《吻》

吻的石化了   1908年布朗庫西創作了「吻」,一整塊矩形石灰石,雕出極為簡略的兩個彼此緊緊擁抱在一起的男女,上面只刻出幾道對稱的線,這成為那個時代最抽象的雕刻。而布朗庫西認為:東西外表的形象並不真實,真實的是東西內在的本質。

羅丹《永恆之吻》

永恆之吻   藝術家羅丹在1868年雕出的一座雕像,取材於但丁《神曲》中提到的佛朗切絲卡和保羅這對情侶的愛情悲劇。羅丹用一種更加坦蕩的形式,塑造了兩個不顧一切世俗誹謗,沉浸在熱戀世界的情侶的接吻瞬間。羅丹自己形容道:「它是那麼完美,似乎已經遠離了周遭的世界。」

喬託《猶大之吻》——九、邪惡之吻   如果說前面8個吻代表甜蜜,代表幸福,這第九個吻就不那麼美好了。耶酥的門徒猶大在公元29年利用親吻出賣了其師,他接受大司祭付給他的銀子,答應幫他們辨認耶酥。當他們到客馬尼園抓耶酥時,猶大就擁抱和親吻耶酥,好讓他們辨認出他。耶酥隨即被捕,然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相關焦點

  • 情人節故事:愛神吻活普賽克,竟是手臂比心的來源
    這尊大理石雕塑名為《被愛神吻醒的普賽克》,作者是安東尼奧.卡諾瓦,他是義大利著名的雕塑家之一。這尊雕像是他在1793年創作的,現在藏於羅浮宮內。而雕像素材取自阿普列烏斯的故事《金驢記》。愛神丘比特的母親維納斯嫉妒凡間公主普賽克的美貌,尋求種種磨難預將其置於死地,最終普賽克中了冥王哈迪斯之毒而昏死,被趕來阻止的丘比特深深一吻而吻醒的故事,感人至深。不論是丘比特環抱普賽克的雙臂還是普賽克向上環繞丘比特的雙臂,都顯示出代表愛情的心形,也寓意了「心心相印」和「至高無上的愛情」。
  • 《普賽克第一次接受愛神之吻》這幅畫作背後有什麼故事?
    (由於這幅畫的特殊性,我就不配原圖了)《普賽克第一次接受愛神之吻》是1798年法國畫家弗朗索瓦·熱拉爾創作的一幅油畫。《普賽克第一次接受愛神之吻》是1798年法國畫家弗朗索瓦·熱拉爾創作的一幅油畫。講的是國王的女兒普緒刻,長的非常漂亮迷人,楚楚動人。這引起了維納斯的嫉妒,於是在她心中醞釀出一個古怪的想法,她派自己的兒子厄洛斯去誘惑這個美女。
  • 【吻】裝滿吻的畫
    其實,【吻】並不是狹隘的,她並不止是情人的專利品,父母與子女,朋友等都可以用吻來傳達其愛意,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一組《裝滿吻的畫》,一起來看看關於吻的別樣故事。↑喬託 《猶大之吻》 1305-1306年 《猶大之吻》作於1305年左右,畫面尺寸約為200 x 185釐米,是一幅溼壁畫,現存於帕多百城的阿列那教堂內。《猶大之吻》是《聖經》中的故事,猶大是耶穌的十二教徒之一,卻是出賣耶穌的叛徒,將耶穌以三十塊銀幣的價格出賣給了敵人。
  • 【玩家分享】愛神之心和愛神之吻 來自丘比特的祝福
    但是賽車作用不僅僅是用來比賽,還可以用來秀恩愛,在《QQ飛車手遊》所有的賽車中,有這樣的一對車,它們雖然只是C車,但是卻可以把別人虐得不要不要的,它們就是愛神之吻和愛神之心。外觀愛神之吻和愛神之心的外觀,除了顏色以外,幾乎完全一樣,愛神之心的車身以藍色為主,而愛神之吻的車身則以粉色為主,車身上面都遍布著白色的花紋,車頭部分和輪胎呈黑色,既美觀又大氣。愛神之吻和愛神之心的車身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嬌小,但是線條比較平滑,看上去非常舒服。
  • 我拍過的羅浮宮名畫250《丘比特與普賽克》
    《丘比特與普賽克》CupidandPsyche,年代:1817,尺寸:H.2.33m.;L.:2.91m.用光和色彩都具有明顯的新古典主義風格。關於丘比特和普賽克請參見羅浮宮雕塑《被愛神吻醒的普賽克》。作者簡介:弗朗索瓦-愛德華.皮科特(Franois-Edouard Picot,1786-1868),法國畫家,主要在七月王朝時期,以畫神話、宗教和歷史題材為主。皮科特出生於巴黎,曾師從路易大衛。1813年就獲得了羅馬大獎。
  • 巴黎,一座藝術博物館之首
    羅浮宮愛神吻醒的普賽克:她是希臘神話中比維納斯還美的公主。維納斯嫉妒她的美貌,便派兒子丘比特去懲罰她,沒想到丘比特反而愛上了普賽克並與她結為伴侶。但普賽克只能聽到丘比特的聲音,看不到他的形體,因為這是作為他們在一起的條件。
  • 誰能吻醒「睡美人」?
    本報訊 烏克蘭國家藝術博物館近日正在舉辦「睡美人展覽」,任何符合規定的男性訪客如果能夠吻醒5位「睡美人」中的一位,令其睜開眼睛,就可以將這名「睡美人」娶回家。扮演「睡美人」的女子是烏克蘭國家藝術博物館在8月初招募的,她們每人將躺在博物館中睡三天。男性訪客可以觀察、親吻並嘗試喚醒「睡美人」,但是只能親吻一次,而且必須吻在嘴唇上。
  • 遊讀西方藝術(2)早期希臘神話中丘比特並不是維納斯的兒子
    但習慣上,人們更願意接受「維納斯」這個羅馬名,這可能與文藝復興時期,好多藝術家都以這位愛神為原型,創作了大量的藝術珍品有關。尤其是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斯畫派的最後一位著名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創作了兩幅最重要的代表作《維納斯的誕生》和《春》,都是以維納斯為主題,如今這兩件作品也成了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的鎮館之寶。
  • 高貴之單純,靜穆之偉大
    對於一個根本無法承受天神之美的凡人來講,盒子裡可不是美貌,而是昏睡。得到消息的丘比特匆匆趕來,卻只看到了長眠不醒的普賽克。以為永遠失去愛人的丘比特痛苦不已,含著淚水深情一吻。《被愛神吻醒的普賽克》安東尼奧.卡諾瓦你猜對了。
  • 睡美人童故事的暗黑版,真愛之吻無法吻醒公主,最愛公主的是女巫
    睡美人的故事對大傢伙兒來說可謂是耳熟能詳,公主沉睡,王子歷經萬險來到公主身邊,用真愛之吻將公主喚醒,之後兩個人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不過這個故事我們從小就聽了,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所以聰明的編劇就將《睡美人》改成今天這個故事。
  • 黃金之吻——克裡姆特《吻》解讀
    特之吻古斯塔夫·克裡姆特(Gustav Klimt)的《吻》是溫柔和熱情的原型。這種閃閃發光,色彩斑,兩臉相擁的愛情景象在維也納的貝爾維德雷博物館得到保存。儘管表面很奢侈,但金箔覆蓋的畫布並沒有損害作品背後的深刻意義。
  • 克裡姆特之《吻》
    原標題:克裡姆特之《吻》   吻(布面油畫) 180×克裡姆特繪畫藝術的最大特點就是濃鬱的裝飾風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他吸收了日本的「浮世繪」和中國的年畫等裝飾要素,把強調輪廓線的面和古典主義鑲嵌畫的平面結合起來,為歐洲的新藝術運動增添了許多新鮮的因素,並開拓出了一種新的油畫表現形式。代表作為《埃赫特男爵夫人》、《吻》。   《吻》是克裡姆特藝術生涯中所謂「金色時期」的巔峰之作,清晰地定義了一個讓他沉迷多年的繪畫主題:人類的擁抱。
  • 相愛之人為何要接吻?藝術史上的四大擁吻,動人心魄
    儘管在藝術中有無數誘人的愛之表達,但這四件擁吻之作,還是足以脫穎而出。從大理石的柔美之吻,到金光閃閃的華麗擁吻,這些發自內心的傑作,都證明了藝術與愛與吻可以完美的結合,動人心魄。安東尼奧·卡諾瓦,《普賽克被丘比特之吻喚醒》《普賽克被丘比特之吻喚醒》是新古典主義最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之一。這件大理石傑作的靈感來自於羅馬愛神丘比特和人類女神普賽克的愛情故事。1793年,義大利雕塑家安東尼奧·卡諾瓦雕刻了這件渾然天成的吻之傑作。
  • 吻醒公主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被傷害過的仙女!
    大家好,我是追劇集集,大家一定聽說過白馬王子吻醒沉睡的公主的故事吧,今天集集要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沉睡魔咒》將改變大家知道的傳統看法——吻醒公主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被傷害過的仙女。電影《沉睡魔咒》過了幾年,比爾當上了國王還生了個女兒,露娜因為恨比爾向公主下了魔咒說公主在16周歲生日時會被紡織機扎破手指,只有真愛之吻才能喚醒她。
  • 藝術:作為基督的背叛:猶大的吻
    【藝術:作為基督的背叛:猶大的吻】在猶大的親吻,也是已知的(尤其是在藝術)作為基督的背叛,是如何猶大確定耶穌與刀劍棍棒的群眾誰曾來從祭司長和百姓逮捕他的長輩,根據天氣學福音書。在最後的晚餐之後,猶太人在客西馬尼園中給了這個吻,直接導致了公會警察逮捕耶穌。
  • 費城藝術博物館,鎮館之寶,布朗庫西的《吻》
    費城藝術博物館,鎮館之寶,布朗庫西的《吻》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一聊布朗庫西的《吻》。對大多數中國讀者來說,費城這個名字可能遠不如紐約、華盛頓或洛杉磯等其他美國城市那樣耳熟。可是在美國立國過程中,這座賓夕法尼亞州的首府、這座名為「兄弟之愛」的城市,曾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第一、第二次大陸會議和制憲會議都在這裡召開,《獨立宣言》和《聯邦憲法》都在這裡頒布,在1790年至1800年間還曾為美國首都。顯赫的歷史為這裡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位於市中心西北部費爾蒙特公園一角的費城藝術博物館,就是費城深厚歷史底蘊的最好象徵。1876年正是美國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全面勃興之時。
  • 【DailyArt】什麼樣的吻讓你心醉《克裡姆特之吻》
    吻,真是一個美妙又甜蜜的話題。各位的朋友圈,最近是不是都被《太陽的後裔》刷屏,看劇的有沒有被宋仲基撩妹技能給虜獲芳心呢!可能是醫生和軍人之間的愛情讓觀眾覺得耳目一新,第四集的紅酒kiss更是讓人心醉。說說吻,小編就想到了克裡姆特的《吻》。
  • 穿越萬年的愛戀——藝術史上的十大熱吻(上)
    一萬年前的古老之吻 十八世紀的洛可可之吻但在18世紀早期,隨著洛可可藝術的盛行,愛情主題重新回歸,越來越多的法國藝術家樂忠於描繪相愛之人的擁吻。這幅油畫是弗朗索瓦·布歇(François Boucher)所畫,他是一位將洛可可風格發揮到極致的藝術家,深受蓬巴杜夫人賞識。《赫拉克勒斯與翁法勒》取材希臘神話,赫拉克勒斯在殺死伊菲託斯後被罰,當了呂狄亞女王翁法勒三年的奴隸。這幅作品描繪的正是希臘英雄赫拉克勒斯與呂狄亞女王翁法勒之間的愛戀之吻。
  • 古斯塔夫·克裡姆特之「吻」
    古斯塔夫克裡姆特——《吻》「吻」該部以25,000克朗的價格從那裡購買了它,並因此獲得了維也納Jugendstil的標誌之一,甚至是歐洲現代藝術的標誌。無疑,它代表了「黃金時代」這一階段的高潮。在這十年中,這位藝術家創作了一個令人困惑的裝飾性編碼程序,圍繞著通過藝術存在,愛與實現的奧秘。1903年,克裡姆特(Klimt)在前往拉文納(Ravenna)觀看拜佔庭馬賽克時獲得了最初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