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人常說,「會說說都是,不會說無理」,什麼意思?

2020-12-04 農村小毛

在農村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濃厚的人情都讓人深深留戀,記得在農村村子東邊有一條河,放暑假的時候,每天釣魚是最快樂的時光,還有兒時的玩伴每天在一起玩耍,每天玩耍一天後,回到村子裡就會看到一群老人圍在一起聊天,在聽老人們聊天時,也常常聽到老人們說些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可謂是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警示做人,農業氣象,人情世故等等,,這些老話讓人聽起來感覺十分精闢,每句老話都是金玉良言。

一,一人賺錢,全村眼饞;一人致富,全村攔路

「一人賺錢,全村眼饞;一人致富,全村攔路」說的是,字面意思是,在村裡,如果有人掙錢多了,那麼全村人都視他如「仇人」,背後難免要說三道四,對你議論紛紛。而在農村如果有人做生意或者村裡有什麼項目富裕起來了,那麼全村人也會嫉恨他,認為他的成功必有貓膩,背後也會有非議認為他就是運氣好,有捷徑,撿到了一個大便宜而已。

老農認為,嫉妒情緒就是人心裡的毒瘤,即使再完美的人也會有那麼一點點嫉妒心理,雖說農村人樸實單純,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個別嫌貧嫉富的例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己,製造機會不等待機會,機遇面前人人平等,你看到人家擁有鮮花掌聲,卻沒看到人家背後在披荊斬棘。

二,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

「有錢不買河邊地」,意思是說,河邊的土地一般地勢較低,土壤雖然肥沃,但河水會季節性泛濫,種地或長期居住都有一定的風險,如果發水的話,被水淹了顆粒無收。「有錢不娶活人妻」,活漢妻是指被丈夫「休」了的婦女,其前任丈夫還在世,所以稱為「活漢妻」,這類女人和你不是一條心,心中難免會老惦記著他的前夫,難免被人在後面議論紛紛。

老農認為,現在隨著現今的進步,這種想法已經是一種狹隘的居住觀,現在在河邊的地反而更受歡迎,而婚姻也自由,在追求幸福面前人人平等。不要局限在一些傳統觀念內,只要雙方喜歡,雙方能幸福就好。

三,會說說都是,不會說說無理

在農村平常老人們吃完飯,忙完農活總愛在一起暢聊村裡大小事,而聊天之間的禮貌講究不需要學習,已經在長久的「實踐」中有所門道,老人們也常說「會說說都是,不會說說無理」說的是,一個人如果會說話的話,你聽他講話會覺得很有道理,有時候,本來沒理的事,也被他說得頭頭是道,變成有理了。而一個人不會說話的話,一件好事或有道理事你說半天,變成沒理了。這種事在農村生活中也很常常見。

老農認為有點指鹿為馬的意思,其實告訴我們的是一個人說話太重要了。我們每天和別人打交道,和別人交流,在和別人的交往中,說話的技巧至關重要,說得好,人家高興,說的不好,別人生氣、見怪,或者和你絕交。還有句俗話說「一句話笑死人,一句話氣死人」,把道理說得直白。

這些農村老話句句在理,話糙理不糙,這些都是經過千百年來在實踐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道理,用簡單精闢的語言表達出來,放下現今依然適用。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老人說「貴州無理,五裡路十裡走」,什麼意思?
    行走在農村,耳熟能詳的莫過於俗語,比如說「日落胭脂紅,無雨也有風」,意思是當太陽落山出現胭脂紅時,明日可能有風雨!還比如說,「山藏賊,嶺藏寇」,在過去人們認為荒山僻野出強盜!其實,俗語多是先人在長年累月中積累的經驗!
  • 農村老人常說的「無禮有理7分輸,有禮無理3分贏」,是啥意思?
    農村遺留下來的一些老話,都是老一代人從生活實踐中總結的經驗教訓,它們通俗易懂,言簡意賅,是勞動人們智慧的結晶。下面我們來了解幾個農村老年人常說的老話,看看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在其中。1、無禮有理7分輸,有禮無理3分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和別人發生了糾紛,如果你是有道理的一方,那麼這時候你應該是有底氣的。但是如果你態度強勢,對過錯方出言不遜,或者進行辱罵,那麼即便是你有道理,這時候也會因為自己的無理態度而輸掉7分理。
  • 農村老人常說「73、84,閻王不叫主動去」,什麼意思呢?
    本文由《農村家園》原創,轉載必究!大家好,歡迎來到農村家園,從不同的角度報導三農。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人常說「73、84,閻王不叫主動去」,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十五,就怕五月初五」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翻開手機,發現距離端午節還有2個月的時間,那麼對於說農村的端午節也是頗有講究的,在農村裡很多關於節日的俗語,像一些在二十四節氣中的節氣自古就是農民比較看重的,畢竟對於農民種地來說,都是靠天吃飯的,那麼如果年份不好的話,那麼收成句會不好,這點也是很靈驗的,就比如在今年的時候,很多的老人說
  • 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我們從小在農村生活,小時候的時候家裡都沒有通電。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一些俗語,別看人們平時只是隨口說說,以為是農民自編自說,其實這些俗語之中,有一部分出自古籍,有著悠久的歷史。「狗不過八,雞不過六」這句農村俗語,在歷史古籍中就有出處。原句為:「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這句話出自一本叫《易妖》的古籍。《易妖》是一本在三國兩晉時期就廣為流傳的志怪類的書籍。
  •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呢?
    而農村的老話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間廣受農民群體歡迎,經過多年的歷史推敲,其蘊含的人生道理和自然規律,放在當今時代仍然使用。這些農村老話有關於做人道理的,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折射出人性醜陋的一面。
  • 農村老人常說的,男怕嘆氣,女怕託腮,到底是什麼意思?
    現代人的生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壓力,學習壓力、工作壓力、婚姻壓力,每當生活感到煩悶的時候我們就喜歡嘆氣,雖然嘆氣並不能緩解任何的壓力,但是很多人都已經習慣這樣做了,但是如果你是生活在農村老人們看到你經常嘆氣的話就會罵,幹嘛沒事就要嘆氣呢,可是為什麼老人們就不喜歡別人嘆氣呢?
  • 農村老人常說的「一都柴,二都米」你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老人常說的「一都柴,二都米」你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嗎?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的空間,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老輩人流傳下來的俗語文化,對於這一句老話,大家知道其中的含義嗎?今天就讓小編來分享給大家吧!農村老人說的「一都柴,二都米」其實也沒什麼特殊的含義,不過是舊時民謠。這個「都」呢,在古代吧也就是「鄉鎮」的意思。據考證是宋代以後縣級以下的「鄉鎮」單位就叫做「都」,縣級以下有幾個「鄉鎮」,就是有幾個「都」。比如說「一都」,「二都」,直到十幾個「都」的。關於「一都柴,二都米」的考證,說啥的都有,還有「一都米,二都女,三都大財主」的說法。
  • 農村老人常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說的是啥意思?現實嗎
    在農村地區,流傳著許多經典的老話,每一句老話都是勞動農民智慧的創作,記得小時候,村裡有幾個老人對老話非常熟悉,每到茶餘飯後之際,村裡的老人就會聚集在門前的大樹下聊天,時不時能聽見老人口中說出一些順口溜,簡簡單單的幾個字,非常有趣味性,比如說筆者當地常說的老話「四大白」,頭場雪、精粉面
  • 農村老人常說:「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是什麼意思?
    每年驚蟄到來都會伴隨著春雷,我們常聽到一句老話「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這句話代表著什麼意思?它說的有道理嗎?我們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節氣命名也很影響,驚蟄顧名思義就是驚醒蟄伏在凍土中的昆蟲。按照我國歷來流傳的數九歌而言,驚蟄時期依然是我國數九中的九九階段。雖然三九四九凍死狗的寒冷天氣已經過去,但是往往在氣象前面到了九九天的階段裡,天氣依然會寒冷一小段時間。
  • 農村老人常說 「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一定很少了解農村人的生活,其實在農村生活的老年人,在日常的活動當中也是非常有趣的。他們對待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非常有講究,一些風俗忌諱已經在他們的心目中形成了固有的行為準則。
  • 農村老人常說「家裡有三相,做啥啥都旺」這話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今天帶閨女出去玩,剛走到村外,就聽見有人在後面說這閨女長得真白,也好看,當然了在農村裡自己家的孩子不能自己去誇,很多的老人都是說,孩子不能誇只能當小狗小貓的去養,這也是在農村裡,有很多的人給孩子取名貓狗之類的,主要是好養活,你要是天天把孩子捧在手心上,那麼有老人就看不慣了,所以說孩子不能嬌生慣養
  • 在農村,老人常說:「人窮斷六親」,什麼意思?
    農村那優美的風景,淳樸的民風無不讓人懷念,不過更值得一提的是流傳在農村的一些俗語老話,這些老話涵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關於自然類,社會類,農事類,氣象類,人情類等等,內容豐富且通俗易懂,折射出了農村多姿多彩的文化,也影響著每一個農村人。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就如行走在鄉間的百科全書一樣,能說出各種各樣看似毫無科學依據,實際上蘊含無窮道理的民俗民語,比如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
  • 在農村,老人常說:「年輕莫睡騎梁床」,什麼意思?
    生活中的忌諱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忌外甥在舅舅在剃頭」,這種禁忌產生的原因是,人們認為外甥在舅舅家剃頭的話會「妨舅」,其次是人們對諧音的看重,因為「舅」和「舊」是同音,「舊」放在人身上來比喻的話就是老年人的意思。即「妨舅」為「妨舊」或理解為妨害老年人的意思。尤其是忌諱外甥正月裡剃頭。
  • 農村老人常說:「前高后窪,不孤就寡」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道理呢
    農村老人常說:「前高后窪,不孤就寡」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道理呢?農村老語:「前高后窪,不孤就寡」有什麼道理?大家好,我是我掌管著我的青春,今天咱們也來說說這個話題。咱們老祖先是充滿大智慧的,尤其是俗語文化讀起來朗朗上口,意思淺顯易懂,令人折服,比如「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但是有些俗語文化卻未免絕對化、過於誇張了,說句心裡話,我們不能什麼都照本宣科全部的拿來主義,要學會辯證批判性繼承,比如這句「前高后窪,不孤就寡」。讀起來還押韻,朗朗上口。
  • 農村老人常說「粗茶淡飯」,粗茶指的是什麼?
    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有時候老人家的言語很有道理,畢竟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米還多。特別是在農村的老人,即使生活很樸素,粗茶淡飯,但依然過好每一天,還有些老人不斷追求老有所樂,在平凡中活出不平凡的樣子。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就如行走在鄉間的百科全書一樣,能說出各種各樣看似毫無科學依據,實際上蘊含無窮道理的民俗民語,比如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常說:老貓十年,老狗八年,必定成精,是什麼意思?
    文/玉濁清農村老人常說:老貓十年,老狗八年,必定成精,是什麼意思?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水平也越來越高,並且農村的面貌,同時農村還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甚至讓很多打工者回鄉的時候感到陌生。當然農村還是那樣的安逸,生活節奏也比較慢,總能給人一種全身心放鬆的感覺,不會有那麼多的社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