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用苦肉計矇騙慈安燒毀遺命密詔走上權力之路!

2020-12-10 安以諾1

鹹豐皇帝死後留下一份遺命密詔,寬厚大度的慈安並沒有直接將詔書昭告天下,而是私下拿給慈禧看,她希望慈禧可以自己悔過,誠心伏法。可當慈禧看到詔書後立馬拜倒在慈安太后腳下,自稱有罪,涕淚橫流,苦苦哀求,並一再聲明自己都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並無私心。

慈安太后

數年過後,慈安太后以為慈禧已無他心,便也逐漸放鬆了對慈禧的戒備。有一次慈安太后生了小病,一天正好慈禧來看望,慈安太后見慈禧左手臂纏了一塊白布,以為他受傷了,便問她怎麼回事。慈禧說前日參汁中曾割臂肉一塊同煎來聊表我的心意。慈禧哽咽地「如果文宗鹹帝看見你我姐妹如此齊心協力扶持幼主,那他也會收回這道御筆的」。之後慈安太后便取出密諭,當著慈禧的面把它燒了。

慈禧太后

慈禧的這招苦肉計在很多影視劇裡都被著力渲染,不過在正史裡面是完全沒影的事。我們重新梳理一下歷史,慈安太后的病其實早就露出苗頭了,光緒帝的師傅翁同龢在日記裡曾記載過慈安太后兩次發病,一次是同治二年二月,也就是1863年3月,慈安當時還只有26歲。當時的症狀表現是「有類肝厥,不能言語」,可能是中風的先兆,不過這一次因為慈安年紀輕很快也就恢復了。七年之後,慈安33的時候,她又一次昏迷了半個多小時,還好這一次因為治療及時,也沒有產生什麼嚴重後果。聯繫到之前慈禧生病的事情,慈安為何會突然暴斃了。在慈禧生病的半年多時間裡,朝政由慈安一個人處理,而慈安並不是一個善於理政的人,這對她來說無疑是一個極為繁重的苦差事,讓她不堪重負、身心疲憊,進而引發昔日的宿疾。

事實上從發病前一日,慈安太后「兩頰微赤」的情況來看,這可能已經是腦血管疾病的前兆了。所謂人之蜜餞我之砒霜,看來這當朝理政並不是誰都喜歡的,這權利也不是誰都要的起的!

相關焦點

  • 慈安太后突然暴斃,是正常病死,還是慈禧毒害?
    這些症狀都說明慈安患有腦血管疾病,這種疾病具有潛在的病發危險。而在光緒七年三月這次,由於當時慈禧生了一場大病,所以那段時間都是慈安一人獨理朝政。 一時間所有朝政都壓在她一個人身上,身心疲憊在所難免,再加上心理上的壓力,很可能引起血壓升高而導致中風或者腦淤血。所以,根據慈安之前的兩次病史來看,慈安「正常病死說」也是很有可能的。
  • 慈安太后正值盛年便突然去世,與慈禧太后有沒有什麼關係
    認為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太后害死的,主要有三個理由:一是慈禧感到了危機。之前慈禧和慈安相處得很好,是因為慈安不攬權,同時,畢竟是慈禧的兒子當皇帝。很多事情,都是慈禧在做主。因此慈安雖然是正宮,但對慈禧並不構成太大的威脅。但後來同治皇帝去世,光緒皇帝上臺後,慈禧沒有了同治這種兒子的依靠。
  • 真實的慈安太后:一個被忽視的權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謀害而死嗎?
    鹹豐密詔的內容對慈禧而言,太驚悚了。詔書說:葉赫氏(指慈禧)祖制不得備椒房,今既生皇子,異日母以子貴,自不能不尊為太后,唯朕不能深信其人。此後如能安分守法則已,否則汝可以此詔,命廷臣傳遺命除之。這個秘密武器,成了慈安對付慈禧的殺手鐧,可天真的她沒有放在心上,向慈禧展示後竟然笑著說:「吾姊妹相處久,無閒言,何必留此詔乎?」說罷,親手將密詔焚毀。儘管詔書已毀,但慈禧對此事耿耿於懷。《崇陵傳信錄》記載,她「雖申謝,意怏怏不自得,旋辭去」,對慈安逐漸起了殺心。
  • 清朝皇宮秘密眾多,慈禧和慈安之間不為人知的故事,你都知道嗎?
    晚清時期人們談論最多的,那就是掌握了政權的慈禧太后,在鹹豐皇帝去世之後,清朝並不是一下落到了慈禧手裡,而是慈安成為正宮太后,慈禧的權利很少,但奇怪的就是,慈安身體一直都很好,卻突然暴病而死。在清朝的皇宮裡,有很多懸案,其中人們談論最多的,那就是慈安和光緒的死,因為種種跡象表明,他們的死都跟慈禧有關係,在鹹豐皇帝時期,雖然慈禧受盡寵愛,但慈安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皇后。
  • 慈禧與慈安的秘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清宮野史,都來看看吧!
    在清朝的歷史長河中,曾作為兩宮皇太后的慈安太后是和西太后慈禧一樣十分重要的人物,然而在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日(1881年4月8日),一向身強體壯的太后慈安在12小時中居然突然發病而死,實在是出乎意料。從此以後,慈安的死便成為了清宮的一件懸案。
  • 謀害慈安的兇手真的是慈禧嗎?其實另有原因,專家給出了最終答案
    有了左宗棠的這番話,朝中百官對此事更是議論紛紛,各種猜測應運而生,人們根據掌握的微妙線索,對慈安太后的死因進行推敲。更有甚者腦洞大開,不斷用臆想解讀關於慈安受到妒忌被謀殺的過程,隨著各方輿論的添油加醋,慈安的死因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 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太后害死的嗎?為何會突然去世?
    鹹豐帝死後,根據鹹豐帝的遺命,同治皇帝的生母葉赫那拉氏被冊立為生母皇太后,而鹹豐帝的皇后鈕鈷祿氏則被立為「聖母皇太后」,為了形成對慈禧的牽制,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輔佐年幼的同治皇帝,鹹豐帝做了兩手的準備,一方面是任命了肅順八位輔政大臣,另一方面是命制兩方玉璽,一方名叫「同道堂」、另一方叫
  • 慈安太后在40多歲時,便突然去世,去世的原因是什麼?
    而認為慈安太后被慈禧太后害死,有以下3 個理由。第一,慈禧感到危機。同治皇帝去世後,光緒帝上臺,慈禧沒了 兒子的依靠,光緒強大,慈禧的權力便越來越小。慈安去世前一年,慈禧生了一年重病,所以事情便交給了慈安,雖說之後慈禧病好,但慈安並不想將權力交回給慈禧,所以,慈禧有了危機感。第二,慈禧沒了顧慮。
  • 慈安太后怎麼死的?慈安太后是腦中風還是被慈禧毒害?
    同治帝受到後人們的印象深刻原因是因為在同治帝還年少時,先帝的皇后也就是他這一代的慈安太后和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常年來的垂簾聽政被後人們所印象深刻。我們對於慈禧太后是比較熟悉了解的,但是對於慈安太后就不怎麼了解了,慈安太后的出身也是非常的高貴。
  • 慈禧慈安的垂簾聽政之路,才是宮鬥的正確打開方式
    垂簾聽政這一行為被慈禧運用到淋漓盡致,但實際上在鹹豐的後宮嬪妃裡,還有一位對權力特別感興趣的女人,她就是東宮太后慈安。慈安慈禧這對姐妹花,可以說相愛相殺一生,相愛是因為她們同樣對權力有欲望,在一些事情上,只要保證權利的在握,她們可以意見一致,相殺是因為站在權利頂端的只能有一人,她們無法攜手前行。慈禧給人的印象是有心機有謀略,而慈安給人的印象是溫和老實,沒有什麼心機。但這並不一定符合歷史,在真實的歷史中,慈安太后也是非常有心機的女人。
  • 慈安太后是怎麼死的?她真的是被慈禧毒死的嗎?原因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實際上是晚清的統治者。同治年間,她垂簾聽政;光緒年間,她主持政務。宣統,也就是溥儀也是她支持的高層。在內心深處,鹹豐是清朝最後一位擁有實權的皇帝,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掌握在慈禧手中。在早期,慈禧並沒有達到獨裁的地步,因為她還有一個對手,那就是慈安太后。慈安是鹹豐的皇后,慈禧是皇妃,又因為她的兒子同治而成為皇太后。當時"兩宮並尊",一個東王母,一個西王母。東太后是慈安,德高於德;皇太后是慈禧,高人一等的唯一。兩人隔著屏風聽朝政,也讓大清王朝恢復了一點生機。
  • 清末最尊貴的太后慈安真的是被心狠手辣的慈禧毒死的嗎?
    慈安(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即孝貞顯皇后,鈕鈷祿氏,滿洲鑲黃旗人,鹹豐帝的第二任皇后。廣西右江道穆揚阿之女。在清朝晚期,作為兩宮皇太后之一的東宮太后慈安有著與西宮太后慈禧一樣舉足輕重的地位。
  • 慈安太后從發病到身故不足一天時間,慈禧從中做了什麼?
    這一記載最初見於慈安的《遺誥》。但是慈安的死事出突然,《遺誥》完全是在慈安死後,按照慈禧的意思發布的,因此它的真實性可能有待商榷,慈禧也極有可能為了掩蓋某種政治陰謀而罔顧事實編造死因。二是被逼自盡。據《清稗類鈔》記載:慈安與慈禧一同垂簾聽政。慈安性格恬淡,倦怠朝政,慈禧卻權欲極重,利慾薰心。
  • 鹹豐去世前,曾給慈安留下一個東西,讓慈禧不敢為所欲為
    問其緣由,一是因為慈禧做了太多惡事,她從百姓身上斂取錢財供自己享樂;二是慈禧在關鍵時刻都只想著自己的金銀珠寶,不顧國家和百姓的生死存亡。除了以上兩點,慈禧在朝堂之上做了很多事情來增強自己的勢力,減弱皇帝的權力。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這樣一件事,在鹹豐皇帝去世之後,給慈安留了一樣東西,讓慈禧不敢為所欲為。想必大家都很好奇這件事情,小編接下來就給大家慢慢道來。
  • 慈禧為何總鬥不過慈安?鹹豐時期慈安是皇后,同治時期慈安是嫡母
    慈安太后便協同慈禧太后,合夥再次把恭親王奕的權力給拿走了。從此朝中大權,就都在慈安和慈禧兩個太后手裡了。一直到這裡,慈禧都是慈安太后身邊的小跟班,壓根就沒有大權獨攬的機會。電視劇中把慈安描繪成一個不懂政治,不喜歡權力的女人,這是大錯特錯的。
  • 看看真正的慈安,就明白為何慈禧絞盡腦汁,卻一輩子也鬥不過她!
    1861年鹹豐皇帝在熱河病逝後,慈禧太后聯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殺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這就形成了「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好像慈安太后是一位寬厚的仁者,處處受至於慈禧太后。其實真正的歷史並非這樣,慈禧一輩子也沒有鬥過慈安太后。
  • 東太后慈安之死到底跟慈禧有沒有關係?
    一個是東太后慈安,一個是西太后慈禧。這兩個人物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然而就在光緒7年本來健康沒有病的東太后慈安在幾個小時之內當突然暴病而死。讓人覺得非常奇怪!東太后慈安生於道光17年7月12日。他的父親是穆揚阿廣西的右江道。鹹豐皇子在位時慈安就已經是他的側福晉。
  • 傳記丨《慈禧全傳》(上):慈禧和她統治下的晚清社會全貌
    慈禧與慈安太后開始「垂簾聽政」,因為參與政變有功,奕訢獲得了很大的權力。由於新皇帝這時還小,不可能實際行使權力,所以就形成了由慈禧、慈安與奕訢三人組成的執政聯盟。安德海就向慈禧提出,得到南方去替皇帝督造龍袍,這樣結婚時才好用;順便再為慈禧買點好布料。慈禧被安德海說得心思活動了,但又想起太監不能離開京城的規定。於是,她就想了個變通的辦法:給安德海兩個月的假,讓他利用這時間去南方跑一趟。同時務必低調,不能張揚。但安德海一出京後就變了個樣,對沿途官員百姓趾高氣昂;還打出「奉旨欽差、採辦龍袍」的大旗。
  • 慈禧獨霸大清?如果慈安不死,壓根兒就沒有慈禧的事兒!
    慈安僅僅用了八個月的時間,就以火箭般的速度登上皇后的寶座!這在清朝是史無前例的,這足以說明慈安深得鹹豐皇帝寵愛,無論是相貌,還是在人品上,在後宮眾多嬪妃之中都是拔尖的。但這樣慈禧就很不高興了,她對權力有著極為強烈的願望,因此她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八大臣或被貶,或被殺,煙消雲散。在這場政變中,慈禧毫無疑問是組織者,奕是主要力量,而慈安就是領導者。慈安是前朝皇后,臨死前被鹹豐授予「御賞」印章,這枚印章代表的是母儀天下的權力,所以在這場政變中她的態度至關重要。
  • 真的是慈禧害死了慈安嗎?她又是用了什麼方法令慈安突然暴斃呢?
    然而慈安在去世後所有的軍機大臣才收到消息,當軍機大臣到達宮中時,慈安已經入殮,這實在不合常理,當時的所有軍機大臣也疑心重重!通過這兩個疑點,我們完全可以認為慈安並非簡單的因為生病而去世,那麼除了染病身亡以外,唯一的可能就是被慈禧給害死的。那麼慈禧為什麼要害死慈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