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集了
塗們、
趙有亮、
李小冉、
餘少群、
耿樂、
樸藝珍、
中泉英雄等中日韓三國演員的奇幻史詩大片
《止殺令》正在熱映,這部由電影頻道參與出品,耗資8000萬的國產大片講述了丘處機說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停止西徵步伐、「止殺東歸」的傳奇故事。在
《人再囧途之泰囧》等大賣華語片在海外紛紛折戟之際,《止殺令》卻不聲不響成為今年最具國際範兒的「中國製造」——繼日前順利賣出北美版權後,4月份即將以首部華語分帳片身份登陸韓國院線,而電影的歐洲版權和日本版權更是早早就賣出,日本發行商目前正在敲定檔期中。
在眾多華語片「走出去」步伐日益艱難時,《止殺令》的海外發行成績卻如此優異,與其強大的幕後創作團隊不無關係。除了韓國著名監製
李柱益,該片的另一位國際監製更是來頭不小——著名日本電影人井關惺。這位曾擔任
黑澤明《亂》、
陳凱歌《荊軻刺秦王》、
劉德華主演
《墨攻》的監製,今次毅然「免費」為《止殺令》把關「國際化」。
談《止殺令》:「止殺」才是國際範兒「全世界講『殺』的電影每年不下百部,但講述『止殺』的電影只此一部。」《止殺令》導演王坪這樣闡述這部電影在海外受到的追捧。井關惺對王坪導演的觀點十分認可,當初接到王坪導演的合作邀請後,他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並立馬飛到北京來跟導演面談。當時,王坪導演對他講述這個丘處機西行三萬餘裡,勸服成吉思汗「止殺東歸」的故事講了兩小時,井關惺聽得入了迷,坐在沙發上足足兩小時忘了挪窩,以至於腿都發了麻,拿到電影劇本後更是連翻了三遍,只怕比演員還用心。他更對王坪導演開起玩笑:「這部電影不給我錢,我也要來。」
《止殺令》為何如此吸引他?井關惺坦言正是電影「止殺」的這個主題。在井關惺看來,所有在全球都受影迷熱愛的電影基本都有一個普世情懷,而井關惺對有情懷的電影一直情有獨鍾——他用《墨攻》講述「非攻」,在黑澤明執導的《亂》中用戰爭講述「反戰」。用一部戰爭場面氣勢恢宏的歷史戰爭片講述「止殺」, 井關惺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國際範兒。所以當《止殺令》在去年坎城國際電影節上曝光了一個片花便被環球電影公司一舉買下歐洲九國的版權、在去年釜山國際電影節上三場展映門票在開幕前一周便售罄等皆在井關惺預料中,他說,這說明藝術家和人民是熱愛和平的,「電影中丘處機有一句話,『人可以死,但仇恨不會,仇恨會留在血液裡代代相傳』。我們就是要通過這部電影,警示現代人。」
談中國電影走出去:抗擊好萊塢靠個性2012年,內地電影總票房一舉超過170億元,與此同時,因引進分帳大片名額增至34部後,國產片電影票房近10年來首次低於進口片票房,市場份額降到48.46%。對此,井關惺表示:「我有必要向中國電影同行發出一個警示,中國電影目前在好萊塢競爭下的力不從心,恰恰是中國電影模仿好萊塢造成的,模仿好萊塢永遠都戰勝不了好萊塢。」作為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早前御用執行製片人,井關惺不僅目睹日本電影困境,也因多年遊走國際而熟悉世界電影發展,他認為,「中國電影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日本電影在20年前開始經歷,而且至今未走出好萊塢的陰影,日本電影有許多教訓,我想中國電影同行可以吸取這些教訓」。
在井關惺看來,從資本和技術各方面來說,東亞三國的電影都無法與好萊塢對抗,「日本電影也曾一度模仿好萊塢拍娛樂片,現在總票房、總銀幕數倒是提高了,但是單個銀幕的觀眾數大大下降了--據我所知,這與中國當前情況很相似,這很遺憾,說明模仿別人是不成功的,你學不到精髓,觀眾一開始看可能覺得挺新鮮,時間長了就看膩了,這樣沒出路。所以,東亞各國電影要想強大,唯一能夠與好萊塢競爭的只有自己文化的個性」。這也是井關惺看中《止殺令》的重要原因,「這部電影無論是人物還是主題,都是非常有中國底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