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法苑 | 格物致知,學以致用

2020-11-22 澎湃新聞

書香法苑 | 格物致知,學以致用

2020-05-15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讓人獲得力量,讀書使人獲得自信。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積極倡導終身學習理念,引導廣大幹警好讀書、讀好書,通過遨遊書海、攀登書山,豐富內心世界、提升能力素質,加強文化建設、打造書香法院。

今年5月份,全市法院開展"讀書分享月"活動,廣大幹警積極分享所讀所感,讓心靈與心靈交流,讓思想與思想碰撞。現在微信公眾號開設「書香法苑」欄目,對廣大幹警的讀書體會進行選登。

格物致知,學以致用

——讀《毛澤東選集》有感

李 德

自識字後,就認得家裡的書架上有一套《毛澤東選集》,後來一次去父親辦公室,他桌上有一套和家裡一模一樣的,問起父親,他說,「能夠熟讀『毛選』,則應用文寫作基本不成問題,倘若能夠究其原理,則對你以後的學習、處事等大有裨益,你有時間應多看看。」那時的我還小,只覺得其中文章枯燥乏味,略微瀏覽便棄之一旁,直到工作以後,偶然間看到領導書柜上的《毛澤東選集》,想起父親的話,又重拾翻閱,誰知這一看便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受益匪淺,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莫過於「格物致知,學以致用」。

《禮記·大學》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簡單來說,格物致知就是考察事物,獲得知識。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中鮮明地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與此正有異曲同工之妙。他提出共產黨員要到工作範圍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調查研究,就會很容易解決遇到困難和問題。實際上,我們經常在工作中遇到問題,但大部分都是因為對業務掌握不熟悉或者是接觸到新事物所致。因為不了解,所以覺得難以解決,這時正需要我們去探尋,去考察,去調查,去研究,只有通過調研,我們才能明白自己的處境,知道出現困境的原因,找到最優的處理方法,由此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問題便會迎刃而解。任何一個部門的工作,都必須先有情況的了解,然後才會有好的處理,正如毛澤東同志的生動比喻——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

學以致用,包含兩個問題——「怎麼學」和「怎麼用」。可以說,絕大部分人學習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達到「學以致用」,但又有相當一部分人難以做到學用結合、知行合一。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學、怎麼用呢,像前面所說的「格物致知」是一種基礎性方法,而毛澤東同志又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進一步提出了具有指導意義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理論聯繫實際,反對主觀主義」。「理論聯繫實際」具體而言分為三部分:一是研究現狀,要周密地調研;二是研究歷史,既要縱向剖析,又要橫向研究,做到綜合分析;三是借鑑先進經驗,以現階段實際問題為中心,充分借鑑外來先進經驗。「反對主觀主義」則是要「有的放矢」「實事求是」,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只有運用這樣的方法,本著這樣的態度,才能夠得出並學到科學的理論,再結合我們工作的實際情況,就可以知道我們應該如何開展具體工作,怎樣解決問題,最終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格物致知」包含「實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內涵遠比「實事求是」豐富。於我看來,實事求是是格物致知的基本要求,調查研究要從實際出發,而獲得正確的知識乃至智慧又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之上,之後方能學以致用——將科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否則就會走彎路甚至誤入歧途。像《毛澤東選集》的開頭兩篇著作《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正是毛澤東同志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去實地走訪調查,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之後,進行綜合分析,才得出了對當時中國社會形勢的正確判斷。新時代黨中央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我們要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把調查研究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了解民情、掌握實情,搞清楚問題是什麼、癥結在哪裡,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這正是「格物致知,學以致用」在具體工作中的體現和要求。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須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入群眾,廣泛調研,了解人民群眾缺什麼、急什麼、想什麼、盼什麼,在格物致知之後,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反覆進行比較、鑑別和論證,使多數人的意見得到體現和表達,使決策建立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之上,真正做到不忘為民初心,勇擔歷史使命。

毛澤東同志在書中說,「共產黨領導機關的基本任務,就在於了解情況和掌握政策兩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謂認識世界,後一件事就是所謂改造世界。」父親年青時曾在黨委辦公室從事文字材料工作,既需了解情況,又要掌握政策,想來《毛澤東選集》對他工作應是助益良多,所以將其傳承於我,轉念一想,我們翻閱這部書,去學懂弄通其中道理,之後再做實工作的過程不也正是「格物致知,學以致用」麼。

(作者系廣宗縣人民法院東召法庭負責人)

策劃部門:教育培訓處

原標題:《書香法苑 | 格物致知,學以致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書香法苑 | 讀《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書香法苑 | 讀《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2020-05-31 0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香法苑 | 惟其艱難 方顯勇毅
    書香法苑 | 惟其艱難 方顯勇毅 2020-05-23 0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信友天樾書香苑怎麼樣 信友天樾書香苑二手房出售
    許昌信友天樾書香苑售樓諮詢電話:未知許昌信友天樾書香苑是許昌魏都區的新樓盤, 開發商暫無資料, 信友天樾書香苑普通住宅產權為70年, 開盤時間待定, 價格待定。信友天樾書香苑周邊配套設施包含:生活配套設施齊全。信友天樾書香苑,比較值得投資。
  • 書香機關丨盛史超:「格物致知 誠意正心」
    書香機關丨盛史超:「格物致知 誠意正心」 2020-07-31 1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州雲龍區書香苑小區供暖溫度被「打折」,居民生活受影響
    近日,徐州市雲龍區書香苑小區多位業主卻向《政風熱線》節目反映,小區集中供暖被「打了折」,家裡的溫度一直不達標,只有10-15攝氏度,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居民反映:小區暖氣供熱「打折」室內只有10-15℃徐州市雲龍區書香苑小區的業主張先生告訴《政風熱線》,目前書香苑小區有920戶繳了供暖費,但今年從1月6號以來,小區出現了暖氣供熱能力不足的情況。
  • 「格物致知」的淺析
    筆者認為,較之朱夫子對「格物致知」的理解,王陽明在「格物致知」上的認識要更為深透一些。朱熹的理論根據沒有用經典作支撐,也就顯得沒有多大說服力度,而王陽明的理論根據卻薀含了佛教典籍裡的理論觀點,這些觀點具有較廣的普遍性和認知性,也就使得王陽明解釋的「格物致知」要更能讓人信服一些。諸多古人對「格物致知」持有許多不同的觀點。
  • 通遼市社科普及進社區活動在凱旋城書香苑舉行
    本報訊(記者 李娜)12月27日,通遼市社科普及進社區活動在凱旋城書香苑舉行。此次活動由通遼市社科聯、通遼日報社主辦,通遼中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凱旋城書香苑)協辦,通遼日報社報曉傳媒智庫、通遼科爾沁書蟲閱讀聯盟承辦。副市長張海峰出席活動。
  • 希格斯玻色子、格物致知與四大皆空
    而今我們正步入小康,美歐接連遭遇金融危機,不幸成為國學和精神勝利法一唱一和的新論據。過去幾年,讀經熱甚囂於市井,孔子像豎立至國博,國學班進高校並成為商界新寵。莫言獲獎,更讓國人久伏的虛榮心噴薄欲出,但是,從《檀香刑》到《生死疲勞》,莫言作品中揮之不去的沉重感,與魯迅先生的批判一脈相承。    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老毛病是缺乏「求真務實」的格物致知精神。
  • 書香稅苑 悅讀人生——渭南稅務市局機關團委舉辦讀書交流活動
    為了給青年稅務幹部提供一個交流思想、共享知識的平臺,激發青年幹部的讀書熱情,提高青年幹部的讀書品味,市局機關團委於10月19日下午舉行了「書香稅苑我們將以此次讀書交流活動為契機,培養青年幹部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以書籍陶冶性情,以書籍涵養氣質,營造出書香稅務的良好氛圍。
  • 《法苑珠林校注》校勘商補
    摘  要:《法苑珠林》是唐代釋道世編寫的一部佛教類書,具有極高的史料和文獻價值。周叔迦、蘇晉仁《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最好的整理本。由於《法苑珠林》卷帙浩繁,所收錄佛經文獻來源複雜,加上古人編著類書有隨意更改的毛病,故錯訛之處較多。
  • 「格物致知」的正確理解
    格物致知,始見於《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按朱熹的推論,孔門弟子眾多,唯曾子得以將孔子的大學思想記錄下來傳於孟子,孟子去世後,雖然書在,但明白大學真意的人太少了。(王小波:說說國學裡的大智慧)沒有人重視的「無用學說」在歷史中慘遭淘汰,到宋朝的時候《大學》中有關格物致知的內容缺失了,朱熹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了進去。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
  • 淮濱書香苑排4月第2周淮濱縣熱搜榜第一 你關注了嗎?
    據房天下研究院搜索排名顯示,4月第2周(4.6-4.12)淮濱縣人氣樓盤前三名分別為淮濱書香苑,搜索佔比34%;淮濱西湖春天,搜索佔比15%;西亞美悅城,搜索佔比13%。其中淮濱書香苑位於實驗小學西校區西側,目前價格為5600元/平方米,項目周邊擁有實驗幼兒園、實驗小學分校、時美購物廣場、淮濱縣第一人民醫院、正義街美食一條街等配套設施;淮濱西湖春天位於烏龍大道與西湖南路交匯處路西200米,目前價格為5300元/平方米,項目周邊擁有實驗幼兒園、一小、西亞超市、第二人民醫院等配套設施;西亞美悅城位於楚相大道與文化路交匯處,目前價格為待定。
  • 格物致知的含義
    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一段話,是儒家學派為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階段性行為目標。這一程序性行為綱領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見格物致知在儒家學說中的確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 王陽明—格物致知
    陽明先生自龍場悟道,對大學的格物致知有了重新的認知。陽明先生的格物致知強調從自己內心上尋求和實現格物致知,與朱熹強調的在事事物物上尋找一個道理有明顯的不同。格物本是一個系統,陽明先生和朱熹對格物致知的見解雖有所不同,但也具有共性,各有側重,實際上關于格物餓內涵,自古至今還有很多不同的解讀,我們把這些不同解讀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系統性的格物五段,來概括格物致知的全過程,對推動主體的修身和事物的見履有非常好的應用效果。
  • 儒家思想中的「格物致知」,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啟示?
    格物致知,是王陽明的一次經歷,格竹子的故事,讓我們知道了,格物不能致知。因為觀察只能知道其外形,不能明白其內因,所以局限一個思路,要擴展思維。再者說,致知不明格物,因為思考只能明白其內因,不能知道其外形,所以陷在畫地為牢,要觀察萬物。
  • 「格物致知」如何理解
    「格物致知」是一個中國哲學特有的名詞,同時也是儒家思想的精華。「格物致知」語出《大學》,為《大學》所言「八條目」之首二目。「格物致知」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簡單地說,他講的就是如何認識事物,得到有關事物的知識。「格物致知」,語義甚豐,宋明理學於此有很多解釋。不同解釋表現出思想傾向的不同,這種不同直接關乎宋明理學不同學派之學術品格與精神的不同。
  • 「格物致知」——再學習
    格物致知,最早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但是《大學》卻沒有給出任何解釋,所以該詞成為後代各「大儒」打破腦袋都想弄明白的難題。東漢鄭弦最早為「格物致知」作出註解,認為該詞的意思為事物之來發生,隨人所知習性喜好。後來又有許多大儒各有觀點,也是爭論不休。爭論直到宋儒為代表朱熹對」格物致知「的觀點產生而止。南宋朱熹學說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
  • 誰誤讀了「格物致知」?
    在理學集大成者朱熹那裡,「格物致知」是其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最方便與西方哲學思想作比附、詮釋的部分。在關於朱熹的現代解釋中,一個比較一致的傾向,就是以西方哲學的認識論或知識論來解讀、分析、評論朱熹的「格物致知」。
  • 「書香礪初心 篤行擔使命」 金牛區開展「暢想閱讀 書香司法」主題讀書會
    9月10日金牛區司法局舉辦了「暢想閱讀 書香司法>根據成都市「全民閱讀」工作部署發布讀書倡議金牛區司法局機關黨委書記顏福天發出「讀書倡議」,號召大家「與好書為友,品鑑經典、提升素質;與閱讀同行,勤於思考、學以致用
  • 什麼叫「格物致知」?
    昨天有朋友向我詢問「格物致知」的涵義,為了回答朋友我就寫了這篇文章。「格物致知」是宋代大儒朱熹提出來的,這是他最重要的學術主張,也是儒學史上最重要的「致知」之學。想要解釋清楚「格物致知」,就需要對朱熹的宇宙觀有一些簡單的了解。朱熹認為:太極是宇宙的產生和運行的根本,太極包含理與氣。理在先,氣在後。而太極是一切理的總合。太極至善至美,是萬善之源。朱熹認為,理是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的根本法則。理和氣結合從而形成了萬物。朱熹認為,理一分殊,萬事萬物各有一理,這就是「分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