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現場燈火璀璨記者陶德斌 劉昆攝
中國網道教名山5月16日訊 道通天地,德貫古今。5月12日下午,隨著閉幕式暨道教音樂匯演在武當山太極劇場結束,為期3天的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圓滿落幕。此時,國網十堰供電公司駐守在保電一線的所有值守人員緊繃已久的情緒終於放鬆下來。設備零故障、工作零差錯、服務零投訴,這標誌著國網十堰供電公司成功完成了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期間的保電任務。
保障供電 通訊員郝金鑫攝
未雨綢繆
【保電,思想是基礎。沒有科學周密的保電方案支撐,保電就是空談。國網十堰供電公司針對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相關活動場所電力配套不完善的現狀,未雨綢繆,提前做好電網規劃與應急工作,為保電奠定堅實基礎。】
2017年2月7日,春節剛過,十堰的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到處瀰漫著過年時歡樂的氣息。此時,國網十堰供電公司接到一項重要任務:負責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期間的保電工作。
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保電工作涉及道教論壇活動場所、武當山核心景區、交通樞紐、黨政機關、重要公共場所(賓館、飯店、商業中心)等區域,國網十堰供電公司必須確保武當山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確保上述場所以及涉及公眾利益和國家安全的地域供電可靠,避免發生道教論壇活動場所突發停電事件和其他區域停電事故。
本次保電工作不僅責任重大,而且任務艱巨。其中,武當山玉虛宮是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開幕式主會場,原供電線路為110千伏老營變電站10千伏營南線的低壓臺區供電,無法確保開幕式的用電需求。為確保主會場的電力安全穩定,國網十堰供電公司需要為該會場鋪設專線,增容一臺800千伏安的專用變壓器,並需開挖一條長400米、寬1米、深1.5米的電纜管溝。
太和路是武當山特區的主幹道,也是武當山旅遊景區的東大門。由於原有電力線路投入運營時間已久,國網十堰供電公司需要在此改造升級配電網,增容配電變壓器3臺,改造架空配電主線路1.5千米。本次保電工作還需要對武當山特區10千伏線路、分支箱、老城區8條線路及能涉及到第三方責任會造成惡劣影響的各個私營業主、各大接待賓館,表計與線路配電匹配情況、電力隱患等進行排查。
保電任務之重、時間之緊、責任之大,給國網十堰供電公司帶來巨大壓力。為全力做好保電工作,國網十堰供電公司上下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總經理、黨委書記為組長的保電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詳細的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保電方案,明確了各單位各部門的保電職責、要求。該公司所屬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檢修分公司、丹江能源投資 (集團)有限公司等10餘個單位、900餘人實現了全網聯動,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每位員工都自覺提高積極性,增強主動性,牢記職責,不辱使命,將保電工作當作一次大考。
據不完全統計,在國網十堰供電公司制訂的長達60頁的 《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保電方案》中,詳細規定了17座變電站運行方式,以及工程時間進度表,對保電工作的每一個場所、每一處設備、每一個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應對舉措都作了詳細和周全的規劃。
短暫休息用餐 通訊員毛富濤攝
厲兵秣馬
【保電,設備是關鍵。面對責任與壓力,國網十堰供電公司一批高素質的員工攻堅克難,夜以繼日,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對各項保電工作進行了強有力的落實,這支隊伍堪稱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鐵軍!】
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保電從接到通知到論壇開幕,時間短、任務重,作為保電實施主體單位,丹江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能公司」)壓力巨大。
丹能公司的重視,體現在組織保障上。他們通過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將一線黨員和一線員工凝聚在一起,投入到「保安全、趕進度、提質量」的工程建設中。在工程建設和現場保電工作中,丹能公司黨員幹部將責任扛在肩上,認真細緻地完成了一項又一項保電前期準備工作。
臨時黨支部帶領一批黨員衝鋒在前的同時,國網十堰供電公司的領導也密切關注著保電工作。4月20日,十堰供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劉興勝來到論壇保電工作現場,給保電人員鼓舞士氣。開幕式前夕及期間,十堰供電公司多位領導多次深入現場檢查保電工作進展,對保電工作提出具體要求。5月10日晚,在保電關鍵時刻,十堰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宋全清、副總經理宛國良親自上陣巡線,全程指導保電工作。十堰供電公司和丹能公司兩級黨委的關懷,讓施工建設者和現場保電的黨員服務隊隊員如沐春風,精神百倍。
3月28日,所有輸電線路隱患全面排查到位;4月20日,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開幕式主會場玉虛宮電纜管溝施工工程全部完成,增容一臺800千伏安的專用變壓器也到位,玉虛宮正式實現通電;4月24日,涉及保電線路的10千伏營瓊線、營景線、湖西線、營浪線等相繼全面竣工;4月26日,漢江電力實業公司承建的所有保電工程按照時間節點完工,並順利通過空投實驗;5月8日,114名保電人員全部就位;5月9日,黨員服務隊奮戰一整天,將所有備用電源安裝到位;5月10日至13日,114名黨員服務隊隊員或堅守在變電站內,或警戒在重要輸電桿塔線路旁,或值守在嘉賓入住地,或蹲守在開幕式現場的配電櫃旁,直至開幕式順利結束。
檢查配電櫃用電安全 通訊員毛富濤攝
決戰決勝
【保電,現場即戰場。這裡的保電不分前方後方,每一個崗位都有堅守;每一個服務窗口都有奉獻;每一個部門都在履責……只有全網合力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保電工作的成效,取得保電工作的決定性勝利。】
「光影變動,虛實相映,如夢如畫……」5月10日19時40分,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開幕式在萬眾矚目中如期舉行,奉獻給國內外觀眾一臺盡現武當神韻的經典視聽盛宴。星如海,歌如潮,燈如晝……這一夜,玉虛宮變成一片歡樂的海洋,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沉醉在盛典中。他們不知道,這一刻,國網十堰供電公司的135名員工正堅守在各自的保電崗位上,確保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開幕式的精彩呈現。
玉虛宮作為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開幕式主會場,是保電任務的重中之重,被列為一類現場。當晚,國網十堰供電公司共抽調14名員工、2輛應急電源車和一輛UPS不間斷電源車堅守在現場的保電崗位。他們從當天下午2點就開始堅守在崗位上,晚飯都是在現場匆匆吃了幾口,開幕式結束後,他們又一直堅持到所有演職人員和嘉賓觀眾離開後才撤離現場。
這一晚,國網丹能公司武當山供電所三樓,十堰供電公司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指揮中心內同樣燈火通明。
「馬上開幕式就要啟動,請各值守負責人密切關注設備狀況和負荷狀況!」晚7點59分,總指揮、十堰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宛國良用對講機提醒道。8點整,武當山玉虛宮所有燈光全面啟動,只見整座道觀燈火璀璨,不同顏色的射燈交相輝映出道道亮麗的光柱,美不勝收。 在110千伏變電站內值守的變電值守組組長王新建和丹能公司變電工區主任鄭斌,密切關注著控制中心電腦屏上的負荷情況。
此時在主會場玉虛宮東門外,兩臺500千瓦的發電車嗡嗡作響。從十堰供電檢修分公司前來支援保電的劉飛介紹:「目前發電車處於熱備用狀態,一旦主供電源出現故障,我們能在8秒內將電源供上。」
「看,水幕啟動了!」負荷瞬間從380千瓦升至600千瓦。負荷瞬間增長對線路衝擊很大,著實讓王新建嚇了一跳,但隨後負荷緩緩下降趨於平穩後,王新建才緩了一口氣。當精彩紛呈的節目輪番上演,當悠揚動聽的樂曲徐徐響起,當一浪接一浪的掌聲在耳邊激蕩,有誰知道,此時,現場所有電力人始終守牢胸中那份責任,精益求精在做好每一項保電任務。
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舉辦期間,不論是在武當山太極劇場、武當大劇院、武當賓館等道教論壇活動場所的保電一線,還是在後方的電力調度控制臺、生產運維班組、後勤保障值守等單位;無論是密切監控電網運行,還是在電力設備、杆塔、應急發電車旁值守;無論是在荒郊野外巡視線路,還是在萬千用戶間流動服務,國網十堰供電公司的保電人員都在用責任、忠誠、激情和汗水,確保活動的萬無一失。
一次盛會,一場大考。在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圓滿落幕的時刻,普通電力職工的貢獻少有人知,雖然他們在勝利時刻沒有鮮花和掌聲,但他們以完美的表現取得了論壇保電工作的最終落幕。正如國網十堰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宋全清所言,這次盛會保電成功的關鍵,在於公司上下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局一盤棋,全力以赴,不遺餘力地做好盛會保電工作。整個保障期間,國網十堰供電公司共計投入工作人員3642人次,車輛573臺次,完成巡視875次,蹲守211塔次,及時處理各類隱患82次,圓滿完成了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保電工作。(責編:李鳳森 通訊員:毛以國 郝金鑫 毛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