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是一部由韓寒執導,鄧超 / 彭于晏 / 趙麗穎主演的一部劇情 / 喜劇類型的電影,文章吧小編精心整理的一些觀眾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乘風破浪》觀後感(一):到底想表達什麼
這片唯有兩個亮點,一個是車技,一個是黑幫頭子黃志強。前者涉及到導演的專業,再弄不好簡直恥辱,後者扮演者淡定從容的樣確有幾分符合設定,在這麼多角色裡突圍而出算小驚喜。 也不知道編劇導演的主題想表達什麼,劇情的邏輯性不敢恭維,雖然說穿越不能改變已定事實,但是男主在知道媽媽是因為產後抑鬱跳樓自殺的,卻在有充足時間的條件下縱容會導致此後果的事發生,前面那樣囑咐爸爸不能犯事,最後卻一起打群架,我的天,編劇你丟穿越者的臉啦,一身好本領就是貢獻車技跟武力值?好歹貢獻一下金錢值吧!? 而且您好意思丟最後那個彩蛋出來嗎?這個彩蛋就是貢獻一句稱呼可看著不舒服。導演您才是少看點老港片呢。 再說背景小鎮,導演我求求你好不好,再窮也不要拿現代的老房子去冒充九幾年的房子好不好!
《乘風破浪》觀後感(二):關於張素貞自殺的原因…
很多人在糾結張素貞產後抑鬱自殺的問題,我們不妨想想她的經歷。且不談她並不美好的童年,正太服刑後,錄像廳歇業,KTV倒閉。儘管如此,張素貞的身邊至少還有男人的兄弟陪著她,總算還有一點依靠。但是孩子出生後,太浪回到現代,張素貞突然之間失去了最後的依靠,承受了這一系列物質和精神的打擊,再加上產後的一些身體原因,得了抑鬱症自殺也就沒那麼牽強了。而且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正太后來會對孩子不好,正太把妻兒託付給最信任的兄弟,甚至自己的孩子也和兄弟的名字同名。結果自己信任的兄弟在自己妻子生下孩子之後失蹤,也許在正太看來太浪背棄了兄弟之間的承諾,所以心中對太浪有怨氣。看到自己也叫太浪的兒子,難免會想起拋下自己妻兒的太浪,遷怒於兒子也就在所難免。
《乘風破浪》觀後感(三):男子被兄弟戴綠帽子,兄弟:我是你穿越來的兒子
轉自洋蔥新聞-【男子被兄弟戴綠帽子,兄弟:我是你穿越來的兒子】前幾天,霑化男子王斌回家見自己結交多年的好兄弟正在床上和自己妻子抱在一起,王斌氣得馬上要去找菜刀砍人。結果這時他兄弟忽然跪下哭著叫他爸爸,他說自己其實是王斌的兒子,從2032年穿越而來,因為2017年媽媽女權意識覺醒與爸爸離了婚,之後他就再也沒見過媽媽,一直非常想念,後來終於有機會穿越來相見。王斌想了想自己3歲的兒子確實和這好兄弟長得很像,於是倆人當場認親,並抱頭痛哭。
直男癌電影,莫名其妙的打殺,莫名其妙的兄弟情,六一這麼蠢死的也是活該,他死了觀眾也絲毫感覺不到有一點兄弟情義的傷感。而隔壁老王差點就把他媽給上了也是硬凹笑點。雖然很多段子都是標準韓寒式冷笑話,但在電影裡感覺就是硬插入進去的,相當尷尬,整個電影院裡大家都在笑時我也是渾身上下起一身雞皮疙瘩,因為抖的那些包袱都能預料到,唯一笑過的兩個點第一個是明知道小花真名很難聽,但是聽她自己說出來牛愛花時還是笑了,第二個就是阿正,出櫃吧這句臺詞。也是get到腐女的點了,其他真的是為了搞笑而笑,為了打架而打。四個月拍完就馬上就剪了趕鴨子上架春節檔上映步子快了容易扯著蛋。
《乘風破浪》觀後感(四):好的電影,不一定是講好故事
2017年的賀歲檔喜劇扎堆,其中有三部和印度有關,去看電影之前在豆瓣上搜了搜,唯一與印度無關的《乘風破浪》得分偏高,類似於「公雞立於母雞群」的那種高,自從生了圖釘以後,看電影的時間實屬難得,於是沒什麼糾結的決定看《乘風破浪》,打車奔到和平電影院,匆忙換票進廳,電影已經演到太浪(鄧超 飾)開飛車被火車撞的那一段,於是直接穿越到了正太(彭于晏 飾)年輕的時候,電影屏幕上打出大大的「乘風破浪」的標題。
青春喜劇的題材,笑點是有的,感觸也是有的,至於深度,也算符合韓寒的水平。總體而言可以打到3星半或者4星的水平。
影片的內容其他影評已經說得很詳細,在此不再贅述。
很多對這部電影的差評,集中在,內容天馬行空,主角智商極低等等。對於這一點,還是想給導演平個反。好的電影,不一定是講好-故事。注意斷句,是講好-故事。
對於講故事,一部分人會停留在現實主義的階段,追求對自然或當代生活做準確、詳盡的描述,追求事物發生的必然律或或然率。好像如果沒有儘可能的依照現實去描述一個故事,本身就不能成為一個好的電影。而存在另一種與之相對的理論,即超現實主義。夢境可以是虛幻、誇張、零碎和還無邏輯的,但是它最終能反應客觀現實的問題,即可。
夢想求而不得與現實的不可變更。太浪的夢想是做一名優秀的賽車手,但是這個夢想進行得MS並不順利,他並沒有為之支撐夢想的物質或者親人精神力量;正太的夢想是做一個杜月笙那樣的黑幫老大,但是被打斷了腿,最終鋃鐺入獄,妻子跳樓,兒子「不成器」,青春張揚的他最終,成為了一個面目可憎、脾氣古怪的中年男人;六一的夢想是做一個有錢人,但是他並沒有有錢人的資源和智商。夢想照現實進行,還是夢想被現實碾壓。這是當代中國人普遍面臨的問題。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大談夢想而沒有行動的人,在酒吧茶館裡一抓可以一大把。我們談夢想,為之努力奮鬥,而大多數人,到了最後的最後,只能做一個普通人,在生活的逼迫下,忙碌得像一隻苟延殘喘的陀螺。
生命的不確定性。香港商人說:未來註定是樓市的天下。正太說:幾十年後兩套破房子有屁用。正太覺得電影院沒有發展,錄像帶才是王道;網絡不會有發展,BB機才是生財之道。突然想起老爸十幾年前到處跟人說:我才不會貸款買房,一輩子當房奴。那時候,成都的房價才兩千,現在已經漲到一萬多了。是不是時間永遠會讓你大跌眼鏡,應接不暇。當初囤了幾套房子的人,現在成了有錢人,還著每個月幾百的月供,收著上千的租金。馬化騰說,可能我會是我們當中最窮的。生命就是這樣奇特的存在,貌美如花的小花,最後也因為產後抑鬱跳樓而死了。回過頭去看,生命,就是這樣,和你曾經想像的那麼不一樣,留下一片唏噓嗟嘆。
青春的張揚跋扈與磨難後的滄桑面容。很多年很多年以後,我們會有一張什麼樣的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覺的我每天都在既遠慮又近憂。我一邊憂慮著我十年後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中年婦人,會不會成為賈寶玉口中的死魚眼珠,又焦躁著現在要讓自己迅速成長。心理學上的說法,這是對自己接納程度低的表現,會給下一代帶來不良影響,我又想著要先接納自己,於是就不小心又糾結成一團。最怕的是,看到十年後,自己也變成了當初最討厭的模樣。正太說:我怎麼可能踹我兒子的臉,我最討厭踹別人臉了,你爸真混蛋。
所以,一部電影,能夠反映現實,引起思考,並且在這個焦慮的時代,讓你會心一笑,哪會有所說的那麼爛?
《乘風破浪》觀後感(五):這還是一個少年故事
韓寒的故事 大抵都有著同樣一個內核;
長不大的小鎮少年們 面對這個波濤洶湧的世界 頑固地保持著那份天真 昂首微笑。
從《像少年啦飛馳》到《光榮日》 再到《後會無期》 以及這部《乘風破浪》。
仿佛是同樣的一群人 經歷著不同的人生。
在大多數人眼中 《乘風破浪》應該是一部標準的粉絲電影。
而韓寒也確實給電影打上了強烈的個人烙印;
小包袱 俏皮話 看似凌亂的一段 或者說幾段小故事 「湊」成這樣一部電影。
一如他以往小說的套路;
2008年6月17日 賽車手徐浪於穿越東方越野拉力賽中不幸身亡 英年32歲。
他是韓寒的隊友 也是《乘風破浪》主人公徐太浪的原型;
《乘風破浪》講的還是一個少年故事。
有著不幸童年的賽車手徐太浪 為了向父親證明自己;
經歷了多般磨難後終成冠軍。
少年心性 讓他在對父親狠狠「打臉」過後
意圖再次炫耀實力 徹底摧垮父親的固執。
不料意外遭遇車禍 瀕臨死亡;
死前的回溯 讓徐太浪穿越回了他出生前的一年。
遇見了年輕時的父親 和未曾謀面的母親;
由此展開了一段 嗯 奇妙的旅程;
故事裡幾乎所有的笑料和情節設計 都來自於「信息不對稱」。
正太幫的少年們 阿正 六一 小馬 小花 以及「反派」羅力。
都沉浸在當下的快意 和對未來的憧憬之中;
而穿越者阿浪 洞悉他們的未來;
卻深陷於自己父母的過去這一謎團 期望能尋得想要的答案。
一如韓寒筆下的其他少年故事——
少年們幼稚而熱血的夢 在現實的衝擊下逐一破碎。
未來似乎總是變得越來越糟——
而他們依然頑固地保持著微笑 畢竟 那是屬於他們的人生。
阿浪並沒有改變過去 父親終究還是走上了鋃鐺入獄 一貧如洗的路。
母親也在產後抑鬱中跳樓身亡——
但他也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答案——
從病床上醒來 看見年邁的父親獨自玩著少時熱衷的21點遊戲。
一個來自過去的手勢 彼此會意的微笑;
以及彩蛋裡 摟著年輕的小花 噙著熱淚的一聲「媽咪」。
人終究是會慢慢長大 無論未來會怎樣;
願長大的人們 不要失卻少年時那份熱血與勇氣。
也許還有夢想——
少年人總以為自己無所不能 直到長大後;
才認清自己的局限所在——
其實做自己擅長的事有什麼不好?
韓寒就會講這樣一個故事 或者說 販賣這樣一種情懷。
巧的是 我也喜歡聽這樣的故事。
數年前一陣倒韓風波過後 黑韓寒似乎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
儘管隨著閱歷增長 韓寒的文字已不再像少時讀到那般驚豔。
卻依然不妨礙我喜歡他講的這些個少年故事
去他的政治正確 好片 4星推薦 值得一看。
《乘風破浪》觀後感(六):給一個大寫的贊
越來越討厭豆瓣的某些人劇都沒看過就跑來一通亂黑,以前我覺得我看劇之前會到豆瓣上看一下評分和大家的評論,現在我選擇看完劇再來看評分。
就像前段時間播出的三生三世一樣,沒播之前一片罵聲,我就像想問問某些人你真得認真看劇了麼,不瞎bb成麼。更是有些黑子直接拿作品抄襲說事,請問跟你有關係麼,抄襲你的作品了?跟演員有關係麼?跟演技有關係麼?把心思放在正道上好麼?考慮這些有的沒的你就能找到對象了就是成為富翁了?
這部電影給了給了90後一種對父母那個年代的懷舊情感,更是表現出了我們的叛逆,與父母對抗,爭吵。阿浪不滿意父親給他安排的人生,並且用自己的方式做成了自己喜歡的事,向他的父親證明他真的可以。結果阿浪回到了父親的年代,看到了自己出生之前父親的樣子,更是見到了自己的媽媽。他們一起經歷的種種事情,改變了他對父親的看法。與我們現在何其相似呢,不想按照父母的意願過人生,想走出自己的路,跌跌撞撞。
----------------------------
整部電影有說不出來的彆扭,所有的人設全都彆扭,不僅是俗套,所有的喜劇元素也只能得益於演員的表演添加,只能彆扭著看下去
但相比起韓寒第一部電影無病呻吟的文人範,這次題材和節奏更好,但幽默的點子並不多。劇情也是很尷尬,兒子穿越後更多的是理解父親,而不是自身的成長;父親年少輕狂固執義氣到老還是沒成就;母親一向的陽光活力善解人意,怎麼就在孤獨艱辛中憂鬱了呢!?結局回到現在的處理唐突且侷促,造成了電影毫無意義。
劇本不夠紮實,過於理想化的角色和置景,情節硬傷太大,再好的演員也拯救不了裝逼的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