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破解體制機制障礙,為中小學校「鬆綁」
10日,教育部召開第四次「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綜合改革取得重要進展,長期困擾教育健康發展的一系列體制機制障礙正在得到破解,比如推進公辦民辦學校平等招生、同步招生、加大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將城鎮居住區幼兒園配套建設納入基礎公共服務設施、取消中考、高考大綱,著力推動中高考命題改革等。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為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管得太多、動力不足、保障不夠、管理不善」等突出問題,深入推進基礎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經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強化內外聯動、部門協同、形成合力,切實落實中小學辦學主體地位,加快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為保障中小學教育教學自主權、擴大人事工作自主權、落實經費使用自主權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促進了改革與發展的深度融合、高效聯動,為全面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創設了良好制度環境,受到廣大中小學校普遍歡迎。(中國青年報)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中國新聞網)
教育部:秋季學期覆蓋所有年級學科的中小學課程資源已全部開發完成
10日,教育部召開了第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相關成就。據了解,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教育部迅速建設開通了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開發了一大批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中小學各個年級、各個學科的課程教學資源,滿足了1.8億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需要,網絡瀏覽次數累計達到24.27億。(教育部網站)
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全日制」培訓替代義務教育,教育部:必須禁止!
「針對外出打工、早婚早育、入教入寺等特殊輟學群體和學習有困難的主要輟學群體,教育部制定了完善的政策舉措、相關部門的聯動機制。同時,教育部還出臺了禁止妨礙義務教育正常實施的制度。」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回答記者問時指出,一些校外培訓機構拉一些孩子脫離學校,搞全日制培訓,妨礙了義務教育的實施,必須禁止。(教育部網站)
教育部:將編程教育等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
9日,教育部公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3172號(教育類297號)提案答覆的函》,對提案中建議的「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進行答覆,稱將把包括編程教育在內信息技術內容納入到中小學相關課程。
下一步工作安排上,教育部提出,將推動編程教育納入信息科技課程標準,並進一步培訓提升相關教師軟體編程能力。(教育部網站)
教育部:加強線上教育,將推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五年行動計劃
今年在疫情防控中,「停課不停學」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疫情還偶有發生,在今天上午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透露,為加強線上教育,下一步將推出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五年行動計劃,啟動實施若干個項目,包括建成一個面向全體師生的網絡平臺。(北京日報)
教育部: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命題 實現「以學定考」
10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會上介紹,目前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截至2019年底,全國30.9萬所義務教育學校(含教學點)辦學條件達到基本要求,佔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99.8%。
呂玉剛表示,以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學校為重點,大力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快縮小了城鄉、區域教育差距。紮實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有效推動實現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教師編制標準、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基本裝備配置標準。
此外,他還指出,深化中考改革,推動建立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取得積極進展。堅持教考科學銜接,取消中考考試大綱,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命題,實現「以學定考」。印發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組織開展中考命題評估,加快推進省級統一命題,中考命題質量穩步提升,有效引領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封面新聞)
遼寧召開全省研究生教育會議 推進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日前,遼寧省印發了《關於深化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 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遼寧省委教育工委書記、副省長王明玉強調,要充分發揮評價考核這個「牛鼻子」作用,破除「五唯」評價方式,聚焦人才培養成效、科研創新質量、社會服務貢獻等核心要素,健全分類分層多維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扭轉不科學的評價導向,推進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向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研究生培養傾斜。強化組織保障,要把研究生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教育工作全局中統籌謀劃和推進,加強宏觀指導,優化資源配置,壓實高校主體責任,加強實驗室等教學科研條件建設,完善設施設備管理機制,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中國教育報)
教育部廣東省印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
近日,教育部、廣東省印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提出,持續推進高等教育合作發展,把大灣區打造成為國家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試驗區、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重要樞紐,以及內地與港澳教育全面合作發展的生動典範,建成世界領先水平的高等教育體系和國際教育示範區。
規劃重點提出五大任務:突出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學校+」辦學模式,建設高等教育辦學創新試驗區;突出互聯互通,探索建立大灣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體系,加強協同育人;突出創新引領,強化大灣區高校科研協同創新,服務支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突出高端引育,深化人才交流合作,攜手建設世界一流師資隊伍引育高地;突出互學互鑑,打造高等教育對外交流合作樞紐。(中國教育報)
山西調整優化專升本招生考試 放寬報考限制 大幅壓縮考試科目
山西省教育廳日前印發《關於2021年選拔優秀應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升入本科學習的通知》,對專升本招生考試在報考條件、考試科目及分值等方面進行調整優化,以更加科學公平的方式選拔優秀應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升入本科學習。
本次專業大類整合在《2020年「專升本」本專科對應專業參考目錄》基礎上,將專業大類由原來35個調整合併為15個,專科開設專業全部納入對應本科專業大類,確保考生公平選擇權。在考試科目及分值的調整上,以減輕考生負擔、樹立鮮明的專業學習導向為核心,同時考慮考試組織管理,確保「平安考試」這個主線,將原來兩門公共基礎課、一門專業綜合課三門考試科目,調整為一門公共基礎課(英語加大學語文或數學)、一門專業基礎課。(中國教育報)
四川省教育廳:牢記總書記殷切囑託 全面打贏控輟保學攻堅戰
四川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涼山考察脫貧攻堅時的殷切囑託「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最重要的是教育必須跟上」,聚焦「義務教育有保障」,全面打贏控輟保學攻堅戰,堅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四川是教育部反饋疑似失輟學較多的省份。在教育部的統一部署和精心指導下,截至目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失輟學保持「清零」狀態,99.9%的失輟學完成勸返核減,涼山州最後7個貧困縣摘帽,「義務教育有保障」取得決定性勝利。(教育部網站)
河南排查整治校外培訓機構 涉及五項內容
日前,河南省教育廳發布通知,將用一個月的時間在全省開展「五查五看」校外培訓機構排查整治活動。
「五查五看」具體包括:對辦學資質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無證無照或證照不全的校外培訓機構、具備辦理證照條件的是否依法依規辦理相關證照;對教學計劃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超綱教學」等不良行為;對辦學行為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虛假廣告、誇大欺騙宣傳、有搞競賽評比、與中小學招生掛鈎的行為;對從教人員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從教人員線上線下授課內容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損害國家利益或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散布不良信息等;對收費情況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一次性收費超過3個月、是否公示收費標準等。(河南省教育廳)
①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公共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公共服務平臺」。
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