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在1614名開國將帥中,爭議最大的就是位列十大將之末的許光達了!他是真正的一匹黑馬,冷不丁的殺出來,確實是令人吃驚和不解。論名氣,許光達遠低於蕭克、王震,論戰功,許光達遠不如許世友、楊得志。而蕭克、王震、許世友、楊得志不過才是上將。而且在1932年至1937年這最困難的五年間,許光達並不在國內,而是在蘇聯吃洋麵包。他憑什麼能評上大將呢?的確是令人費解。
許光達大將
在57位開國上將中,隨便說出幾人都比許光達的職務高、名氣響,蕭克就不用說了,他是紅二方面軍的副總指揮,八路軍120師副師長,職務與級別都遠高於許光達。許光達在紅軍時期的最高職務就是師長,而蕭克卻是一個方面軍的副總指揮。若按學歷,那好,許光達是黃埔五期,而蕭克是黃埔四期,怎麼比也壓許幾頭。那王震呢!他的名氣和戰功則更是甩許幾條街!王震是紅六軍團政委,只這一個職務就不是許能比得了的。王震是八路軍120師359旅旅長,著名的王鬍子,南泥灣的開拓者。西北野戰軍的主力軍長、兵團司令員。解放大西北的第一功臣和大將。王震驍勇善戰,作風強硬,第一兵團進軍新疆,威名遠揚,就因為他的鐵腕手段,保證了新疆50年不亂。王震對毛主席說
:「亂世當用重典!不用霹靂手段,難顯菩薩心腸。」
用鐵腕手段平叛,方顯英雄本色。毛主席對王震說
:「左宗棠收復新疆時說:『新栽楊柳三千行,引得春風渡玉關』,王震同志,我希望你不但能收復新疆,也能把新疆建設成一片樂土,把新疆建設的更加美好。」
建國後,王震又出任鐵道兵司令員,為祖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修築了很多條著名的鐵路,如名揚天下的寶成鐵路、成昆鐵路等,都是鐵道兵的功勞。
八路軍120師359旅旅長王震將軍
至於許世友,南京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濟南軍區司令員,楊成武,北京軍區司令員,這些人都赫赫有名,戰功累累,但他們都是上將,而名不見經傳的許光達卻被評為大將,也難怪許世友第一個跳出來提意見,他喊冤叫屈,說自己應該評大將,也許就是對比許光達而說的,總理無奈,只好搬出粟裕來「壓制」,許世友才忍氣吞聲不語。
許世友與毛主席在一起
客觀地講,如果對比以上的幾位,許光達的大將確實是有爭議的,似乎是受之有愧。他自己也深感不安,所以當大將名單一出爐,許趕緊給上級一位主要領導打電話、寫信,要求給自己評上將,決不能評大將。這位主要領導就是彭老總,彭老總不答應,這是有原因的,許雖然出自紅二方面軍,但解放戰爭時期,他是在彭老總的西北野戰軍、第一野戰軍中效力的,是彭老總的部下。彭老總不答應,許第三次直接給中央軍委、毛主席寫信,要求降為上將,毛主席只得召開軍委會議來討論這件事。在會議上,賀老總反應強烈,揮舞著菸斗大聲說
:「許光達評大將一點都不高!」
原來,許在八路軍時期就是賀老總的部下。俗話說,爭不足、讓有餘,毛主席對爭軍銜的人很反感,但對讓軍銜的人則很執著,所以他執意授許光達大將軍銜。其實,不管怎麼說,對比那些為了爭銜而要死要活的將領來說,許光達的確是高風亮節,三次提出為自己降銜嘛!毛主席感嘆地說:「五百年前,大將徐達,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後,大將光達,幾番讓銜,英名天下揚。」彭老總說:「大將裡面,許光達是二方面軍中唯一的代表。」
許光達將軍
那麼,問題來了,毛主席僅僅是因為許三番讓銜而堅持授他大將軍銜嗎?彭老總與賀老總也僅僅因為許曾經是自己的部下而袒護他嗎?顯然不是!實際上,許能被提名並且授予大將軍銜,是有一定道理的。
許在莫斯科列寧學院和東方大學學習了五年。學的是汽車、裝甲、坦克這方面的理論知識。這是蕭、王、許、楊等上將所不具備的。
許在三年解放戰爭中異軍突起,他曾任西野縱隊司令員、一野兵團司令員,屬於牆頭上砌磚——後來居上者。
55年評軍銜時,許是新組建的裝甲兵司令員兼政委,這是一個新兵種,是向蘇聯學習的。建國初期,為了爭取蘇聯援助,各兵種都要與蘇聯對接,而許在蘇聯學習過五年,精通俄語,方便與蘇聯人打交道。
蘇聯的裝甲兵司令員就是大將軍銜,為了對等,所以新中國的裝甲兵司令員也必須是大將。
許光達大將
那有人會說了,劉亞樓還是空軍司令員呢,陳錫聯還是炮兵司令員呢!怎麼他們都是上將呢?這是因為,劉和陳不是二方面軍的代表,而許是二方面軍中的唯一的大將代表。我們知道,人民軍隊的早期是中國工農紅軍,而中國工農紅軍是由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組成。每個方面軍中都要有元帥、大將、上將等代表,這是照顧「山頭」緣故。二方面軍中的元帥是賀老總,大將就只能是許光達了。那有人會問了,黨內、軍隊還還有山頭一說嗎?當然有,毛主席都承認有。其實,也就是平衡一說。為了照顧各方面的影響,平衡各個方面軍中元帥、大將、上將等軍銜的比例,只能這樣安排。
解放戰爭時期的許光達將軍
最後再說說許光達的資歷與戰功:黃埔軍校五期畢業後,歷任
見習排長、排長、代理連長、連長、軍參謀長、師政委、師長、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長、教育長、分校校長、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衛戍司令、八路軍120師獨立第二旅旅長、晉綏軍區二分區司令員、晉綏軍區第三縱隊司令、西北野戰軍第三軍軍長、第二兵團司令員。參加過南徵北戰、榆林戰役、沙家店戰役、延清戰役、宜川戰役、荔北戰役、扶眉戰役、蘭州戰役等,
如此看來,許光達的戰功主要體現在解放戰爭中。紅軍時期他缺席了五年,抗戰中他的戰功並不突出,而在解放戰爭中,許光達後來居上,奮起直追,戰功赫赫。
許將軍接見炊事員
令人感動的是,許光達是一唯一一位拿行政五級待遇的大將!是的,您沒看錯!國家規定,大將對應是行政四級,而許光達非得要降一級待遇,拿五級的工資和待遇。這點高覺悟的表現,讓那些爭來爭去的將領們汗顏!
綜上,許光達的大將是因為以下四個原因:
有留學蘇聯背景,解放戰爭中的第二兵團司令員,新中國首任裝甲兵司令員,紅二方面軍中的大將代表。
許將軍與坦克兵戰士們在一起
最後還有一點,也難能可貴!許大將與妻子是包辦婚姻!然而他們互相滿意、兩廂情願,相伴到老!這點在老一輩革命家中也是非常罕見的!戰爭年代,軍事將領們幾乎沒有一人是只結過一次婚的!十大開國元帥中每人都至少有三位妻子,平均起來是5.4位,即便是偉人,也是結過三次婚,朱老總也是三次婚姻。彭老總也是三次婚姻。這是由於兵荒馬亂的特殊歲月所造成的,但第一位妻子,都是父母包辦的,都不可能終生陪伴。而許光達卻與妻子鄒靖華白頭偕老,這不得說是一場佳緣!
許將軍參加勞動
1969年6月3日,許將軍逝世,終年61歲!為什麼不用享年呢?因為將軍不是正常逝世的,是被迫害致死的,在那個特殊的歲月裡,將軍含冤而逝!總理向毛主席報告了將軍去世的消息後,主席批示
:許光達同志的骨灰盒,應該放在他應該放的地方。按照毛主席的指示,
許光達將軍的骨灰終於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