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有爭議的開國大將,毛主席卻評價他:英名天下揚!

2021-01-09 網易

  實話實說,在1614名開國將帥中,爭議最大的就是位列十大將之末的許光達了!他是真正的一匹黑馬,冷不丁的殺出來,確實是令人吃驚和不解。論名氣,許光達遠低於蕭克、王震,論戰功,許光達遠不如許世友、楊得志。而蕭克、王震、許世友、楊得志不過才是上將。而且在1932年至1937年這最困難的五年間,許光達並不在國內,而是在蘇聯吃洋麵包。他憑什麼能評上大將呢?的確是令人費解。

  

  許光達大將

  在57位開國上將中,隨便說出幾人都比許光達的職務高、名氣響,蕭克就不用說了,他是紅二方面軍的副總指揮,八路軍120師副師長,職務與級別都遠高於許光達。許光達在紅軍時期的最高職務就是師長,而蕭克卻是一個方面軍的副總指揮。若按學歷,那好,許光達是黃埔五期,而蕭克是黃埔四期,怎麼比也壓許幾頭。那王震呢!他的名氣和戰功則更是甩許幾條街!王震是紅六軍團政委,只這一個職務就不是許能比得了的。王震是八路軍120師359旅旅長,著名的王鬍子,南泥灣的開拓者。西北野戰軍的主力軍長、兵團司令員。解放大西北的第一功臣和大將。王震驍勇善戰,作風強硬,第一兵團進軍新疆,威名遠揚,就因為他的鐵腕手段,保證了新疆50年不亂。王震對毛主席說

  :「亂世當用重典!不用霹靂手段,難顯菩薩心腸。」

  用鐵腕手段平叛,方顯英雄本色。毛主席對王震說

  :「左宗棠收復新疆時說:『新栽楊柳三千行,引得春風渡玉關』,王震同志,我希望你不但能收復新疆,也能把新疆建設成一片樂土,把新疆建設的更加美好。」

  建國後,王震又出任鐵道兵司令員,為祖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修築了很多條著名的鐵路,如名揚天下的寶成鐵路、成昆鐵路等,都是鐵道兵的功勞。

  

  八路軍120師359旅旅長王震將軍

  至於許世友,南京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濟南軍區司令員,楊成武,北京軍區司令員,這些人都赫赫有名,戰功累累,但他們都是上將,而名不見經傳的許光達卻被評為大將,也難怪許世友第一個跳出來提意見,他喊冤叫屈,說自己應該評大將,也許就是對比許光達而說的,總理無奈,只好搬出粟裕來「壓制」,許世友才忍氣吞聲不語。

  

  許世友與毛主席在一起

  客觀地講,如果對比以上的幾位,許光達的大將確實是有爭議的,似乎是受之有愧。他自己也深感不安,所以當大將名單一出爐,許趕緊給上級一位主要領導打電話、寫信,要求給自己評上將,決不能評大將。這位主要領導就是彭老總,彭老總不答應,這是有原因的,許雖然出自紅二方面軍,但解放戰爭時期,他是在彭老總的西北野戰軍、第一野戰軍中效力的,是彭老總的部下。彭老總不答應,許第三次直接給中央軍委、毛主席寫信,要求降為上將,毛主席只得召開軍委會議來討論這件事。在會議上,賀老總反應強烈,揮舞著菸斗大聲說

  :「許光達評大將一點都不高!」

  原來,許在八路軍時期就是賀老總的部下。俗話說,爭不足、讓有餘,毛主席對爭軍銜的人很反感,但對讓軍銜的人則很執著,所以他執意授許光達大將軍銜。其實,不管怎麼說,對比那些為了爭銜而要死要活的將領來說,許光達的確是高風亮節,三次提出為自己降銜嘛!毛主席感嘆地說:「五百年前,大將徐達,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後,大將光達,幾番讓銜,英名天下揚。」彭老總說:「大將裡面,許光達是二方面軍中唯一的代表。」

  

  許光達將軍

  那麼,問題來了,毛主席僅僅是因為許三番讓銜而堅持授他大將軍銜嗎?彭老總與賀老總也僅僅因為許曾經是自己的部下而袒護他嗎?顯然不是!實際上,許能被提名並且授予大將軍銜,是有一定道理的。

  許在莫斯科列寧學院和東方大學學習了五年。學的是汽車、裝甲、坦克這方面的理論知識。這是蕭、王、許、楊等上將所不具備的。

  許在三年解放戰爭中異軍突起,他曾任西野縱隊司令員、一野兵團司令員,屬於牆頭上砌磚——後來居上者。

  55年評軍銜時,許是新組建的裝甲兵司令員兼政委,這是一個新兵種,是向蘇聯學習的。建國初期,為了爭取蘇聯援助,各兵種都要與蘇聯對接,而許在蘇聯學習過五年,精通俄語,方便與蘇聯人打交道。

  蘇聯的裝甲兵司令員就是大將軍銜,為了對等,所以新中國的裝甲兵司令員也必須是大將。

  

  許光達大將

  那有人會說了,劉亞樓還是空軍司令員呢,陳錫聯還是炮兵司令員呢!怎麼他們都是上將呢?這是因為,劉和陳不是二方面軍的代表,而許是二方面軍中的唯一的大將代表。我們知道,人民軍隊的早期是中國工農紅軍,而中國工農紅軍是由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組成。每個方面軍中都要有元帥、大將、上將等代表,這是照顧「山頭」緣故。二方面軍中的元帥是賀老總,大將就只能是許光達了。那有人會問了,黨內、軍隊還還有山頭一說嗎?當然有,毛主席都承認有。其實,也就是平衡一說。為了照顧各方面的影響,平衡各個方面軍中元帥、大將、上將等軍銜的比例,只能這樣安排。

  

  解放戰爭時期的許光達將軍

  最後再說說許光達的資歷與戰功:黃埔軍校五期畢業後,歷任

  見習排長、排長、代理連長、連長、軍參謀長、師政委、師長、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長、教育長、分校校長、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衛戍司令、八路軍120師獨立第二旅旅長、晉綏軍區二分區司令員、晉綏軍區第三縱隊司令、西北野戰軍第三軍軍長、第二兵團司令員。參加過南徵北戰、榆林戰役、沙家店戰役、延清戰役、宜川戰役、荔北戰役、扶眉戰役、蘭州戰役等,

  如此看來,許光達的戰功主要體現在解放戰爭中。紅軍時期他缺席了五年,抗戰中他的戰功並不突出,而在解放戰爭中,許光達後來居上,奮起直追,戰功赫赫。

  

  許將軍接見炊事員

  令人感動的是,許光達是一唯一一位拿行政五級待遇的大將!是的,您沒看錯!國家規定,大將對應是行政四級,而許光達非得要降一級待遇,拿五級的工資和待遇。這點高覺悟的表現,讓那些爭來爭去的將領們汗顏!

  綜上,許光達的大將是因為以下四個原因:

  有留學蘇聯背景,解放戰爭中的第二兵團司令員,新中國首任裝甲兵司令員,紅二方面軍中的大將代表。

  

  許將軍與坦克兵戰士們在一起

  最後還有一點,也難能可貴!許大將與妻子是包辦婚姻!然而他們互相滿意、兩廂情願,相伴到老!這點在老一輩革命家中也是非常罕見的!戰爭年代,軍事將領們幾乎沒有一人是只結過一次婚的!十大開國元帥中每人都至少有三位妻子,平均起來是5.4位,即便是偉人,也是結過三次婚,朱老總也是三次婚姻。彭老總也是三次婚姻。這是由於兵荒馬亂的特殊歲月所造成的,但第一位妻子,都是父母包辦的,都不可能終生陪伴。而許光達卻與妻子鄒靖華白頭偕老,這不得說是一場佳緣!

  

  許將軍參加勞動

  1969年6月3日,許將軍逝世,終年61歲!為什麼不用享年呢?因為將軍不是正常逝世的,是被迫害致死的,在那個特殊的歲月裡,將軍含冤而逝!總理向毛主席報告了將軍去世的消息後,主席批示

  :許光達同志的骨灰盒,應該放在他應該放的地方。按照毛主席的指示,

  許光達將軍的骨灰終於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最會打仗的開國元帥,論打仗戰神粟裕都服他,毛主席四個字評價他
    在我們的新中國成立後,許多在戰爭中有突出表現的將領們,都受到了嘉獎,被授予了開國將軍和元帥之位,但是在這些元帥中,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只有一個是北方人,這個唯一的北方人能力非常全面,除了在戰場上作戰打仗能力非常厲害,還擔任了戰爭期間政治宣傳的工作,他的名字叫做徐向前
  • 他大將軍銜享受元帥待遇,究竟什麼緣由?毛主席一語道破,說了啥
    在解放軍的十位大將中,張雲逸極具傳奇色彩。他年齡大,授銜時已63歲;工資高,是毛主席特批唯一拿元帥工資的大將;資歷老,參加過同盟會,1926年加入共產黨時已是國軍高級將領」。民革命軍的少將參謀長;他戎馬一生,卻從未受過傷,人稱「福將」,今天的筆記就聊聊張將軍。
  • 四野猛將擬授開國中將,毛澤東毛主席建議:解放海南大功應授上將
    在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改革時流傳有不少開國將帥授銜的逸聞趣事。  其中最有名的是「皮有功,少晉中」的論斷。  毛主席建議將原定擬授少將的皮定均授予中將軍銜,以表彰他在戰略轉移時,率部殿後捨身忘死掩護中央機關遷移的特殊貢獻。  其實還有一名開國上將原本擬授中將的,也是毛主席根據他的特殊貢獻提議將他拔擢為上將。  是哪位將軍獲此殊榮?他又立下了什麼卓著功勳,讓毛主席念念不忘?
  • 此人是開國大將,曾多次申請降銜,賀老總說:「他應該授大將!」
    1955年,我軍開始大授銜,時任裝甲兵司令的許光達被授予大將軍銜。對此,許光達將軍卻非但沒有欣喜,反而深感不安,他覺得授他大將軍銜是授高了!申請書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此次授銜,中央決定授予我大將軍銜,可我捫心自問,不論品德、才能,還是資歷、功勳,我都達不到佩戴四星的標準,我自1925年參加革命以來,功績平平,特別是1932年至1937年,這段大革命最艱苦最困難的時期,我又是在蘇聯療傷學習,對革命毫無建樹,從蘇聯回來之後,又有幾年是在大後方工作,根本就沒有當大將的資格,因此,懇請中央,授予我上將軍銜即可
  • 毛主席評價劉備:有兩個致命缺點,註定了他無法統一三國
    雖然《三國演義》有虛構的成分,但是歷史上的劉備卻也稱得上梟雄,劉備是一個有志向且善於用人的君主,麾下大將謀士也不少,但是為何沒有統一三國呢?毛主席就曾經給出了問題的答案。毛主席作為我國偉大的戰略家、軍事家,而且酷愛讀史書,對三國自然是十分了解。主席在評價劉備時只用了簡短且精闢的幾句話,卻把劉備的缺點和優點完全道出了。
  • 緬懷「中國裝甲兵之父」許光達大將:曾自請「降銜」
    在我軍燦若星辰的開國將領中有這樣一位傳奇人物他於黃埔軍校開啟戎馬生涯後留學蘇聯被毛主席戲稱為「在列寧故鄉喝過洋墨水的才子」延安保衛戰中他率部「圍點打援」取得沙家店大捷保證了黨中央的安全
  • 開國大將之「最」,最長壽的大將,最幽默的大將
    排名第一的大將,粟裕,湖南省會同縣人。建國後,曾任總參謀長,1955年授予大將軍銜,10位大將中,排名第一。他「兩讓司令、七戰七捷」等故事,傳遍天下。年齡最小的大將。許光達,湖南長沙人,生於1908年,1926年入黃埔軍校學習。年僅47歲授大將。建國後,曾任裝甲兵學院院長。張雲逸大將足足比他大16歲。最長壽的大將。肖勁光大將創建海軍,湖南長沙人,生於1903年,1989年去世,享年86歲,是最長壽的大將。英年早逝的大將。
  • 開國大將評價林帥:要是他一無是處,怎能當得上開國元帥?
    「槍桿子底下出政權」,新中國能夠最終成立,離不開眾多為了武裝鬥爭而犧牲的革命先烈,也離不開指揮作戰的眾多開國將領。  在10位開國元帥中,年齡最小的是1907年出生的湖北黃岡籍的林帥,當時年僅48歲。誠然這個年齡可以算作中年人,但是在進行了數十年革命的開國元帥的隊伍中,這已經是最年輕了。但後來的錯誤,讓這位當年的一代名將光彩不再。這也使得後來的人對林帥片面的持否定態度,更有甚者將其功績全面否定,將他看得一無是處。
  • 毛主席給紅軍將領取花名,他是飛將軍,周恩來叫啥?軍神只有一個
    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每個都有自己的花名,比如九紋龍史進、玉麒麟盧俊義、豹子頭林衝、花和尚魯智深等。一個霸氣的綽號叫的響亮,能打出名號,讓敵人聞風喪膽。毛主席領導下的紅軍將領中,大多數人也都有花名(綽號),有些甚至還是毛主席親自取得。
  • 無冕元帥——粟裕大將,在毛主席心中的位置不一般,這有四個故事
    說起粟裕大將,坊間爭議很大,有人說,他沒被評上元帥可惜了,也有人說,他根本不夠元帥資格。粟裕到底有沒有當元帥的資格呢?這裡面的事情太複雜了,大鵬也說不明白,但是,大鵬知道,粟裕在毛主席的心中不一般,在部下的心中也不一般。
  • 55年授銜,他是十大將中最大一匹黑馬,為何享上將待遇
    55年授銜,他是十大將中最大一匹黑馬,為何享上將待遇 在新中國開國將軍中,同時具有黃埔軍校和留蘇經歷的並不多,許光達大將就是其中的一位,他還是1955年我軍首次授銜時最年輕的大將,年僅47歲。
  • 開國大典時,為何毛主席堅決不讓他參加?
    任弼時本人呢,也是非常盡職盡責的,很多事都是要親力親為,下屬跟他報告的時候,即使他已經知道了整件事情,他還是要慢慢聽完下屬的報告。所以,任弼時在很多下屬心裡是非常和藹可敬的一個領導。不過,細心的人也應該發現一件事情,四九年開國大典的時候,作為五大書記之一,我們的任書記,並沒有出席。
  • 張雲逸是唯一享受元帥待遇的開國大將,「老成持重,威望頗高」
    1974年11月19日,開國大將張雲逸病逝於北京,享年82歲。張雲逸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幾十年來,他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忠於黨,忠於人民,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決執行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積極工作,艱苦樸素,密切聯繫群眾,勤勤懇懇地為人民服務,為革命事業貢獻了一生。毛主席曾稱其「老成持重,威望頗高」。張雲逸,原名張運鎰,又名張勝之,1892年出生於廣東文昌(今屬海南)頭苑區造福鄉上僚村。
  • 他是毛主席的軍事高參,陳賡對他有「再造之恩」
    他不但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的高材生,還是傑出的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更是戰爭年代毛主席的軍事高參,深受毛主席信賴與欣賞。他領導編寫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新四軍抗日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大辭典》等著作為中國的軍事研究開創了先河。他就是開國中將郭化若。
  • 兩位開國大將:一個被特批享受元帥待遇,一個主動申請上將待遇。
    1042位將軍在本次授銜儀式中獲得了開國將領的榮譽。其中大將軍銜有10位,55位是上將軍銜。可想而知,獲得大將軍銜要多麼的出色。按道理說,十位大將應該待遇一致,可是偏偏有兩位大將待遇不一樣,他們就是張雲逸將軍和許光達將軍,他們戎馬一生,張雲逸將軍被特批享受元帥待遇,許光達將軍卻主動申請降銜自願享受上將待遇,這又是為什麼呢?
  • 開國將軍那麼多,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的區別到底在哪?
    經過一系列充分的準備,1955年9月27日下午5時,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了軍銜授予典禮,此次授銜的除了毛主席,還有10名元帥,10名大將、55名上將、175名中將和800餘名少將。軍銜有級別,不同級別,待遇、權力、地位也隨之不同。軍銜的差別,某種程度上講也是實際利益的差別。下面我們來詳細看一下,待遇究竟有何不同。
  • 毛主席對歷代開國皇帝都很推崇,但對李淵,只說了五個字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之李淵】 毛主席一生喜歡讀歷史,對歷代帝王也有過不少精準的評價,尤其對於歷代開國皇帝,毛主席一般都比較推崇,比如評價秦始皇:「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超過他的。」
  • 開國大典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時,毛主席第一上前鏟土,此人排第四
    在這些開國元勳中,要論打仗的能力,不得不提的就是十大開國大將的粟裕。這個來自湖南的小夥子,從基層開幹,因為出色的工作成績和個人能力,一路飆升。他用兵靈活,不拘一格,「愈出愈奇,越打越妙」。這是陳毅對他的評價。
  • 這位開國中將的祖先是蒙古王爺,他卻被稱為瘋子,毛主席另有解釋
    開國中將王近山,最近越來越被人們推崇和喜愛。參看其事跡,在所有將帥中,能用「率真」形容的,恐怕只有王近山。這其實也正是人們越來越喜愛他的真正原因。但若深挖起王近山的出身,恐怕沒多少人知道,王近山的身上留著蒙古族的血液,其先祖是蒙古克烈部人,有兄弟四人。
  • 開國將帥中,何人槍法最準?大將百步穿楊當仁不讓
    在開國將帥中,有著無數能徵慣戰的名將,他們的赫赫戰功,直到今天,依舊被我們津津樂道。而在這些功勳卓著的名將中,也不乏個人武力值非常高的,比如許世友、徐海東、錢鈞、賀炳炎、彭紹輝、耿飈等人都有著非常高深的個人武功。而神槍手,在開國將帥中也有不少,那麼,在開國將帥中都有哪些神槍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