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臺記者周導、孫萍今天從新場鎮產業發展推介會上了解到,浦東新場正與長三角10座古鎮聯合申報江南水鄉古鎮世界文化遺產,有望填補上海沒有世界文化遺產的空白,這次聯手申遺,也是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一次生動實踐。請聽報導:
新場古鎮地處浦東腹地,宋代遷鹽場至此後得名「新場」,即「新的鹽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古鎮風貌保護區面積1.48平方公裡,至今仍保存著15萬平方米成片古建築,2000米老街,是浦東地區規模最大、歷史遺產最豐富的文化風貌區。
新場鎮黨委書記邵世志介紹,因鹽而生的產業背景和根脈不絕的古鎮文化是新場的兩大特色: 「我們新場古鎮保護得比較完善,包括古文物的保護,包括我們的原住民,全部住在我們的古鎮當中,所以我們說新場古鎮是活著的古鎮、原住民的家,既有產業發展的背景,又有居民原住民的居住。」
為了申遺,近年來古鎮進行了大量修繕、保護工作,也得到了浦東新區的大力支持。新場鎮鎮長蔡笑峰說,為了保護古鎮古色古香的天際線,原定的滬南公路拓寬項目因為與古鎮北邊一排沿街老店有重疊,臨時改了方案:」 本來是要做跨線橋,得知我們要申遺,專家一聽要做跨線橋,非常著急,他們覺得它會對古鎮的風貌和形態有一個破壞。區裡非常支持,建交委、發改委,其它的一些相關的部門,專門到現場來開專題會,臨時改了擴建的方案,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它的原有的歷史風貌。」
古鎮區域有4條河道,兩兩交錯構成「井」字型,由於古鎮內水流較慢,水的自淨功能相對較弱,但為了還原江南水鄉的韻味,近年來浦東新區投入了大量資金做河道整治,包括截汙納管。蔡笑峰說: 」區生態資源局也是大力支持,局領導幾次到現場來開專題會議,研究古鎮的水質,包括系統的研究,到底通過什麼方法來把它水質有一個質的提升,不光要達到消除劣五類的標準,還要達到更高的標準。我們現在預期是要能見度要近50公分左右。」
目前,古鎮已完成10%的民居和5萬平方米廠房的收儲。新場古鎮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繆帆說,古鎮在開發過程中,一方面要保存原生態居民在古鎮核心區裡的生活場景,另一方面也要騰出一些資源來作為文創業態的開發,豐富古鎮的文化氛圍。他說,」 在一些大的廠房空間裡面,我們會引進一些商旅跟休閒文化結合的業態。在一些民居裡面,我們會引進引進一些青年公寓,迎合文藝青年駐新場這個主題,引進一些藝術家、文藝青年、創客來新場創業、旅居。」
與新場一同申遺的還有西塘、周莊、烏鎮等蘇浙兩省的10個古鎮。邵世志說,目前推進情況十分順利: 」我們對此非常有信心,我們做了大量的基礎性的工作,對基礎設施,包括古道的水系進行了修繕和淨化,古文物的修繕在有序推進過程當中。預計在2021年中國文博院會組織專家再進行一次評審,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會來進行驗收,最後確定申遺是否成功。」
作者:上海電臺記者周導、孫萍
編輯:李書娥
責任編輯: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