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闋詞

2020-12-06 人民日報

  我於閒時讀辛棄疾詞《清平樂·村居》:「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詞中的一家人各具情態,一派和諧,極富生活之趣和人情之美。這闋詞亦讓我讀出了一個字:家。

  家是什麼?也許應該是像這樣的一闋詞,溫暖妥帖,美好和諧,平淡卻充滿趣味。

  我在兩個家裡生活過,一個是娘家,一個是婆家,這兩個家可以說是風格迥異。我們娘家人性格內向,說話都是溫聲細語的。一家人一起聊天的時候,聽到的都是輕聲笑語。父親和母親不怎麼發脾氣,家裡的氛圍總是和風蕩漾。而婆家的人全都是性格外向的,他們嗓門大,喜歡高談闊論。一家人一起聊天,就像是很多人開討論會一樣熱鬧,有時候還會爭個面紅耳赤。

  如果用一句詞來描述我娘家,可以說是「綠水人家繞」,屬於「婉約派」;而婆家呢,屬於「豪放派」,他們說起話來都是「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姿態。這兩種風格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我家,母親喜歡做精緻的小菜,而在婆家,婆婆喜歡隨性的「大亂燉」;娘家人吃起飯來細嚼慢咽,婆家人吃起飯來大快朵頤。我甚至覺得,家都是有味道的,每個家庭的味道都不同。我娘家的味道是「人間有味是清歡」,總是那麼清清淡淡而又餘味無窮。婆家的味道則是香濃的,讓人想起「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句子。單憑嗅覺,我們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家。

  儘管我的娘家和婆家風格和氛圍迥然不同,但兩家的基調是一樣的。兩家人都是以愛為基調,一家人相親相愛,演繹出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我在兩個家裡,都感受到溫馨和友愛。家傳達出的幸福味道,都是純濃的。

  家是一闋詞,是我們生命的詩意起點。每一個家庭,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與眾不同的風格。家,塑造了我們的性格,而性格影響命運,所以家給了我們與眾不同的人生。

  我有一個朋友,她小時候父母意外去世,只好跟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生活的苦難並沒有帶給她陰影,因為她有一個溫暖的家。她的性格很好,人也特別善良。她說,有愛的家會給一個人無限的愛,這個人長大後便會帶著無限的愛出發。後來,她走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並在那裡落地生根。她說,家對她來說就是「濁酒一杯家萬裡」,不管走多遠,飲一杯思鄉的酒,便會立即醉倒在鄉愁裡。如今,她一看到有老人坐在屋簷下的畫面,便不能自已,潸然淚下,說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祖父母,聞到了家的味道。

  如今經常聽人說到一個詞: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我們生命的襁褓,會給我們的一生打上深刻的烙印。每個人都會帶著家的氣息行走人生。

  家是一闋詞,是每個人心中最獨特、優美的詞章,平平仄仄間是深深淺淺的成長曆程,長長短短的句子表達的是愛與懷戀。

相關焦點

  • 家是一闋宋詞
    閒時讀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讀罷,不覺頷首輕笑。多麼溫馨和美的畫面,一家老小其樂融融的生活畫面躍然而出。
  • 詞一闋 定風波
    詞一闋定風波作者:關佔彬雨後大窪明如鏡,
  • 今日張江數字報-一闋詞,一壺酒
    ◆ 顧鈺昕  「那是用一闋詞,換一壺酒的朝代,也是用一首詞,可以換一座城池的朝代。
  • 偉業千秋一闋詞 ——代雨東《沁園春·偉業頌》賞析
    偉業千秋一闋詞——代雨東《沁園春·偉業頌》賞析甘  雨繼中國詩詞大會之後作者至此,忽然筆鋒一轉,家國安危,頓襲心頭,於情緒高昂之處,憂國憂民,情溢詩行,此正是詩人自幼受祖德家風的良好教育,受儒家思想的著染薰陶,才有了矢志報國,大濟蒼生及努力表現自我價值的天然文心,更是安不忘危憂患意識的深刻體現。詩之上闋,開筆宏闊,主旨鮮明,意境新奇,將中興大業,盛紀新猷,盤亙一統。比喻形象,聲勢雄壯。概括力強,擲玉有聲。
  • 淚眼問花,亂紅飛過,歐陽修最為悽美的一闋詞
    歐陽修,號「醉翁」,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並稱「文豪四大家」。他繼承、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開創了一代文風。這闋詞李清照非常喜歡,並借鑑「庭院深深深幾許」寫了《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還特別做了說明:歐陽公做《蝶戀花》,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做「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看來,歐陽修的詞,對李清照影響還是蠻大的,照現在的話來說,李清照是歐陽修的「粉絲」,算是鐵桿的「藕粉」了。
  • 原來紅塵過往,只不過是一闋婉約的詞
    紅塵過往,只是一闋婉約的詞文筆常常會顯露,充滿無奈的思緒,許多心思視為溪水,流暢於墨畫,婉約於筆韻。在每一個夜色中,摘一縷月光於筆端,浸滿我的痴纏,寫首詩作給意味深藏的你。紅塵過往,只是一闋婉約的詞。寂寥與無助,無時無刻不在輾轉,交替於歲月的痕跡。可是你和我終會在颯颯清風中,枯萎幽靜的容顏。論結局如何,我也要為你,舞盡最後的霓裳,為著你的寂寞,我的情殤,獨舞你我樂章。
  • 【特別關注】偉業千秋一闋詞 ——代雨東《沁園春·偉業頌》賞析
    原標題:【特別關注】偉業千秋一闋詞 ——代雨東《沁園春·偉業頌》賞析  偉業千秋一闋詞  ——代雨東《沁園春·偉業頌》賞析  甘 雨  繼中國詩詞大會之後,一場旨為激活中華詩詞時代能量的活動——「首屆中華詩詞大獎賽」,在素享元、明、清三代國家管理教育最高行政機關設立的最高學府北京國子監拉開了序幕。
  • 沁園春 寒冬遐思(詞一闋)
    詞中四字句多用對仗。喜歡的自作對聯:上聯:一壺老酒,吟幾句新詞,不曉春秋,靜看高天溢彩;下聯:半盞清茶,誦一闋舊曲,糊塗歲月,閒觀大地流金。橫拍:快意人生作者簡介:高玉琛(玉琛),山東萊西市人,生於1955年。愛生活,愛閱讀,愛寫作,喜歡古典文學,詩詞歌賦,已在報刊和網絡平臺發表散文、詩詞等文學作品二百餘(首)篇。
  • 一生一闋歌是誰唱的 一生一闋歌完整歌詞介紹
    在第七期中有首歌非常好聽,叫《一生一闋歌》。那麼一生一闋歌是誰唱的?一起來看看一生一闋歌歌詞吧!  一生一闋歌是誰唱的?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王之煬老人一生熱愛經典文化,病榻之上仍懷赤子之心,用生命為詩詞歌唱,直至人生最後一刻。  王錚亮與老人隔世對唱《長恨歌》。質樸乾淨的旋律融入渾然天成的意境,震撼心靈。
  • 一闋詞,半盞流年
    一個人,一段往事;一闋詞,半盞流年。他就是這樣的納蘭,天生超逸脫俗,也落拓無羈。
  • 【高中佳作】一闋詞,一顆心,一份雅,一片情
    美文擷英-精讀|深思|妙筆 | 原創一闋詞,一顆心,一份雅,一片情——讀葉嘉瑩《小詞大雅》有感 江蘇省寶應縣安宜高級中學 夏子萌 一闋闋小詞,經葉嘉瑩女士詮釋後,在我眼中完全變了模樣,讀後「滿口餘香」。
  • 王錚亮《一生一闋歌》
    王錚亮《一生一闋歌》 王錚亮《一生一闋歌》 詞:「唐」白居易/王海濤 曲:古調/王錚亮 編曲:邢遲 演唱:王錚亮
  • 詩詞賞析:寫楊花的詞三闋
    筆者擷取三闋楊花詞,與諸君賞析。尋他一春伴侶,只斷紅、相識夕陽間。未忍無聲委地,將低重又飛還。疏狂情性,算悽涼耐得到春闌。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稱清寒。收將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繞雲山。看取青青池畔,淚痕點點凝斑。
  • 七首一斛珠:訴盡離愁詞一闋,黯然無語相思切
    一樽紅豆千絲擾,因緣相遇休相別。天涯相隔,隔不斷我對你相思半點。海角相連,卻是永難聚首的兩岸。在徘徊中,我孤獨的以文字成眠。許盡了雪月的繾綣,卻換不來片刻的纏綿。訴盡離愁詞一闋,黯然無語相思切。在守望中,隨著風霜麻木的,是一句句曾經炙熱的誓言。
  • 誰沐清輝簷下佇,一闋芳詞,總把玲瓏譜
    一闋芳詞,總把玲瓏譜。妙韻雅成心底取,吟哦醉送嬋娟去。詞林正韻 第四部馮延巳體雙調六十字,前段和後段各五句、四仄韻。悠悠地落在佳人的青絲處誰人沐浴著清輝靜靜地凝佇填一闋吟月的詞吧
  • 納蘭詞中僅有的「甜蜜」,一闋清詞訴相思
    納蘭容若《浣溪沙》看了納蘭的那麼多詞,他從沒有正面描繪過他的初戀情人「表妹」,一來是不便言說,二來是不可言說。儘管如此,我還是可以從納蘭的一闋清詞中,感受到「表妹」曼妙靈動的美。這樣的一個女子怎能不讓人眼前一亮?她的出現似乎讓黯然的夕陽又增添了一抹生氣。她像一股春風吹進了納蘭的心扉,讓原本百無聊賴的納蘭,心中蕩漾起一湖春水。世間有一種美叫「淡妝濃抹總相宜」,也就是納蘭筆下的「薄妝淺黛亦風流」。
  • 羅裙曼舞羞眉月,紅袖為誰詞一闋
    紅袖為誰詞一闋?寫盡溫柔,悄將芳心箋上留。詞林正韻馮延巳體雙調五十字,前段和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輕輕地戴在鬢髮間風姿綽約羞煞了那枚小月彎彎不知女兒家在為誰撰寫詩篇小字繾綣一抹溫情柔軟在筆尖悄悄地 悄悄地將一顆芳心留在詩行裡面將一頁頁香箋染遍帶著桂子的芬芳帶著清風的纏綿悠悠遠遠
  • 歐陽修最經典的一闋閨怨詞,開頭七字便已驚豔千年,李清照酷愛之
    中國古典詞作可分為眾多類別,閨怨詞無疑是其中的一大類別,主要是描寫閨中女子的憂愁怨恨相思等情緒。雖說是閨怨詞,但並非所有的閨怨詞都為女子所寫,亦有男子模仿女子口氣抒寫。不論何人所寫,讀之,往往會發現閨怨詞大多情感細膩,詞境哀怨纏綿,動人心弦。閨怨詞的詞語優美,動人心魄,有眾多千古名句流傳。如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晏殊的「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花溪一遠舟,心託百媚秋(後庭花/原創詞四闋)
    花溪一遠舟,心託百媚秋(後庭花/原創詞四闋)詞/v會飛的魚v後庭花/一香透園拂花面(步宋代:許棐 韻)一香透園拂花面。落紅情倦。淺窗盈淚誰來管。斷腸思短。後庭花/遠舟花溪(步元代:趙孟 韻)花溪一遠舟,心託百媚秋。採荷農家女,歌謠醉眾鷗。暮陽愁,起風添雨,可知月歸夜休。圖片由秋~依然授權發布!原創作品,版權所有。
  • 納蘭的這闋詞,其實您只記住上片,也就夠了
    詞何嘗不是如此,自兩宋之後八百餘年來,讓人印象深刻者寥寥。論及豪放,主席另起山巒,空前絕後,無人能及。婉約一派,也就納蘭沙中覓珠,算得上名家,可是與兩宋巨匠相比,還差山水之遠。況且納蘭擬古明顯,放在今天,若機器「查重」,很多作品,原創這一關很難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