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楊恭如的新書《人生,這場越走越美的旅程》。夏日午後,翻開這本書勾起很多回憶。
她在書裡說,在加拿大留學讀書的時候很喜歡去圖書館,而且在那個時候愛上了科幻小說。
她說「那是一個與現實完全不同的世界,是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
當時的她,在異國讀書被同學排擠,失落時躲進那些遠離現實的夢幻當中。於是她喜歡上了科幻小說。
在《她從上海來》這篇散文裡,她寫了小時候對上海的記憶,故事提到的那位閔小姐,讓印象特別深刻。閔小姐是一個老師,喜歡穿旗袍,從國外回來的。雖然她自己不喜歡吃糖,但她荷包裡面總是會放著一顆糖果,用來安撫那些小朋友們。
書裡說,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閔小姐被人舉報,日子非常煎熬。熬過來的她就不再穿旗袍了,只是每天都含著一粒糖。再後來閔小姐就出國了。
中間經歷了什麼曲折痛苦,文字之間輕輕地略過了。這段留白,反倒給人留下了非常深的好奇心。這樣的故事,讓人產生更多想像。
閔小姐對旗袍的愛,其實是一個女性內心牢不可破的城池,那是對美的堅守。
楊恭如用細膩白描的筆觸,記錄下了這個人物,和這個人物的風情性格。
◆ ◆ ◆
我非常贊同她在書裡說的這句話,「面具未必意味著偽裝……在人生的舞臺之上,一個人的內心越豐富,表現也就越多面。」
這個認識非常的真切有趣,是有深邃閱歷的人才能夠感受到的,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提升。
楊恭如還特意在一整篇裡專門寫了香港。她舉的例子是《大話西遊》!這讓我覺得很驚喜,又不會出乎意料。
我也是一個周星馳的影迷,特別喜歡大話西遊這部電影。香港就是她所說的——傳統與現代交錯。
她在香港參加了選美比賽,獲得了「亞洲小姐冠軍」「亞洲小姐最上鏡小姐」,命運改變,人生走向新的世界。一路上參演《甜蜜蜜》,成為《雪花神劍》《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的女主角。
有一句感嘆可以概括當時的香港,多麼的傳奇:「這就是香港,有什麼不可能啊?」
就像她所感慨的,不知不覺成為一個演員,也走過來了20來年。她說,「當外在的美麗在今天變得越來越容易,內在的美麗就更加值得我們去努力。」
從中能讀出了她對自我的高標準要求。
◆ ◆ ◆
坦白講,楊恭如是我青春時代特別喜歡的大銀幕女神之一。
這是楊恭如的第二本書,上一本也是遊記。反響和評價非常好。
《人生,這場越走越美的旅程》這本書中,我很喜歡她滲透了回憶的文字,還有很多美麗的照片,勾起了我的回憶。場景有金色的沙漠,也有鮮花盛開的地方。
一個經典的形象,會被觀眾滿懷感情記住很多年,很多年。
楊恭如的電影電視劇創造了很多美麗的女主角形象。我個人特別喜歡電影風雲裡面的一個畫面,孔慈被帶到劍冢裡,漫天螢火蟲飛來飛去。很美。
不少女明星以她們在經典電影電視劇裡面的形象,出現在綜藝節目裡。比如朱茵的紫霞仙子,還有李若彤的小龍女。於是我問楊恭如,「如果是你,會選擇演過的哪一個角色出現?」
她的回答,果然是孔慈。這個角色,令人驚豔。
我還提了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你來演武則天,你會怎麼去表現她?」武則天是歷史上最傳奇,最豐富,最立體的女性角色。對於女演員來說,極具挑戰性。
楊恭如給的回答是:「如果真的機會來了,演好她,我OK的。」
她的回答,簡單有力量。時光令她更自信,的確是人生這場越走越美的旅程。
電影《風雲》孔慈
沈嘉柯:很想知道你喜歡的科幻作品是哪一些?是那種外星人拿到地球的故事,還是那些超能力英雄的故事呢?
楊恭如:其實都有,《海底兩萬裡》《地心引力》這種有,《哈利波特》《美國隊長》那種也有。
沈嘉柯:在你生命中有沒有一段愛情?哪怕分手了,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它一直停留在你的人生裡面,給你回味?能不能分享一些溫暖美好的細節呢?
楊恭如:我以為,我很珍視我的每一段感情時光,不太喜歡把感情拿出來分享,那是私人的事情,也是對對方的尊重。
沈嘉柯:如果有一天,你能夠跟書中閔小姐久別重逢,你想跟她聊一點什麼呢?
楊恭如:可能是一句:你,過得還好嗎?
沈嘉柯:關於美麗這個主題,如果請你對現在的女孩們贈送幾句話,你會給她們什麼樣的具體建議呢?
楊恭如:外表要美麗,內在有魅力,過得要漂亮。如果只是一直追求外表,反而會生活得越來越不自信。而且,我越來越相信,相由心生,給人外在印象,其實都反射著一個人的內在。
沈嘉柯:我想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給你提一個假設:如果你來演武則天,你會怎麼去表現她?
楊恭如:我沒有辦法假設,我只知道,如果真的機會來了,演好她,我OK的。
沈嘉柯:曾經的香港,創造整個華語電影圈最輝煌的歷史,今時今日的香港,大部分的電影工作者都來到內地展開工作,你怎麼看待這種大趨勢?據我所知你很早就來到內地拍戲,合作。
楊恭如:首先,我覺得發展電影藝術是不分地域界限的,一個電影人追求藝術事業的發展,用地域來看待未免也有些膚淺,有點狹隘。
香港也好,內地也好,我們大家都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習慣是不會變的。所以,這不是地區的事,而是行業發展的趨勢,藝術創作的進一步融合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