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飛速!國際金融中心上海排名第5 與倫敦僅差17分

2020-12-19 和訊

  原文標題:從金融中心排名看優化營商環境

  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日前發布,上海連續兩年排名第5,與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這一指數是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布的,歷時10餘年,已成為政策研究和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該指數2007年初次發布時,上海與排名第一的倫敦差距為193分,而在最新排名中,上海與倫敦的差距縮小到了17分。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採用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城市基礎設施、金融業規模、金融中心聲譽等5大領域指標來對金融中心進行評價。因此,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的變動,很能說明各城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努力,上海的持續進步,反映出的是以上海為代表的內地城市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排名顯示,中國從2013年的第96位快速上升至2018年的第46位,首次躋身世界前50位,成為營商環境改善最顯著的10個經濟體之一,上海在其中佔到55%的比重。

  那麼,上海在優化營商環境、建設金融中心方面有哪些經驗值得其他城市借鑑?要想更進一步,我國城市又該如何繼續發力?

  營商環境好不好,可以從市場化程度和法治化程度兩個方面考量,關鍵是看能不能真正激發出市場主體的活力。

  從市場化程度看,優化營商環境關鍵在於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儘可能減少行政事項與審批流程,讓企業經營更便利。政府儘量減少對市場與資源配置的幹預,能讓企業幹的就讓企業幹,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性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這方面,上海營商環境的市場化程度是全國領先的。今年2月,上海公布優化營商環境2.0版,包含開辦企業、施工許可辦理等25個方面的內容。文件提出,開辦企業,力求最大限度便利化,環節將由4個減少到3個,辦理時間由9天減少到3-5天;施工許可實行分類監管模式,環節由19個減少到14個,辦理時間由169.5天減少到97天;跨境貿易進口單證時間將降為8-10小時,單證費用降為70美元。這些數量化的指標,反映出政府正在努力減少對市場的幹預。提高營商環境的市場化程度,也應是每個城市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

  從法治化程度看,政府維護好公平的市場秩序,是營商環境變好的重要保障。實施公正監管,需要政府優化執法方式,不幹預守法企業的正常經營,不放過違法亂紀的企業,執法中保證公平公正,避免選擇性執法。在涉企收費中,政府要保證不亂收費,該收的費要公開透明。企業願意服從市場化的競爭性成本,不服從於非市場化、非競爭性的幹預。因此,唯有執法、收費公正透明,企業才能有良好穩定的預期,才能放心投資興業。

  吸引外資情況,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營商環境的法治化程度。上海市商委近日公布了1月份利用外資情況:新設外資項目563個,同比增長69.1%;合同外資100.97億美元,同比增長197.6%;實到外資14.22億美元,同比增長33.5%。可以看出,上海在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成效顯著,因而在吸引外資上領先全國。各個城市也都應當用固定化的制度安排來提高營商環境的法治化程度,無論外資內資、民企國企,都要為它們營造穩定的預期與安心的投資經商環境。

  上海在提升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程度上確實值得其他城市學習,而要想在提升國際競爭力、成為更適宜企業營商的樂園方面更進一步,上海乃至其他內地城市,應在擴大開放、對標國際標準方面再下工夫。

  以上海為例,一系列機制性的對外開放舉措,比如上海自貿區、滬深港通、債券通等,大大提升了上海的國際競爭力。接下來,上海應當進一步深化金融市場的高水平開放,提升全球金融資源配置功能,在場內外衍生品市場、場外資本市場、資產證券化、現代信用體系等領域大膽創新,先行先試。更高水平的開放,可以吸引更高層次人才與更高水平企業落地生根,形成良性循環。每座城市都可以結合自身地域實際和產業特點,因地制宜地擴大開放,與其他城市形成差異化、互補的競爭合作格局。

  同時,更大規模的開放需要更高水平的監管,也更需要對接國際標準。在這方面,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可以率先垂範,利用自身經濟規模與開放程度的優勢,試驗沙盒監管等先進的監管模式,滿足擴大開放背景下新的風控需求,進而帶動全國的金融監管提質。在一些金融創新的前沿領域,監管機制與做法也需要對標國際標準,這不僅能更完善地防控風險,也可以更好地滿足外資機構入華後對各類金融工具與服務的需求,能夠使我國的營商環境更貼心、更先進。

  記者:王一彤

  編輯:吳粵

  郵箱:fnweb@126.com

  轉載請註明來源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金融時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對標紐約倫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入決勝之年
    具體來看,GFCI顯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多倫多、蘇黎世、北京、法蘭克福。 近年來,上海在歷期GFCI的排名穩步上升。2017年,上海的全球排名從上一期的第13位,躍升為第6位,首次進入全球前10。2018年,GFCI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雪梨、北京、蘇黎世、法蘭克福。 除了排名晉級,上海的金融市場總量近兩年不斷增加,體系不斷完善。
  • 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海第3,北京第7,深圳第9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上海、東京、香港、新加坡、北京、舊金山、深圳和蘇黎世。紐約和倫敦繼續保持了全球兩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中倫敦的評分上升24分,而紐約僅上升1分,使得紐倫評分差距縮減至僅4分。香港評分上升6分,超過新加坡位列全球第五。深圳在前一期跌出前十之後,本期再度進入前十,洛杉磯和日內瓦則被「擠出」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榜單。北京和舊金山的排名未出現變化,位列全球第七和第八。
  • 紐約倫敦東京領跑 十大國際金融中心各有千秋
    中新網上海7月8日電(記者 李佳佳)8日在上海發布的2011年度「新華-道瓊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簡稱IFCD INDEX)」顯示,紐約、倫敦、東京繼續領跑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發展實力前三甲,其餘的4到10位分別是香港、新加坡、上海、巴黎、法蘭克福、雪梨、阿姆斯特丹。
  • 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海香港差距縮小 北京深圳迎頭趕上(附榜單)
    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海香港差距縮小 北京深圳迎頭趕上(附榜單)  黃琨 • 2019-09-20 12:15:03
  • 與倫敦和紐約相比 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還有多遠?
    上海市金融辦負責人5月13日介紹說,為貫徹落實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國家戰略,上海已形成了進一步擴大開放先行先試的舉措,同時,會同在滬金融管理部門,在統籌行業類別、開放內容和國別地區的基礎上,形成了一批項目上報國家金融管理部門。於此,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進入加速階段。
  •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海北京躋身前十 成都等城上榜
    GFCI 24顯示,進入榜單的中國內地城市中,北京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8,上海第5,深圳第12,廣州第19,青島第31,天津第78,成都第79,杭州第89,大連第100。相較於上一份指數,北上深廣排名均有提升,其中北京首次位列全球金融中心前10強。
  • 國際金融中心榜單上海再進一步!
    上海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進程上再進一步。3月26日下午,英國智庫Z/Yen集團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發布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7)報告。在本期排名中,全球五大金融中心發生了深刻變化。紐約、倫敦、新加坡、東京和上海成為新一期的全球五大金融中心,中國香港首次跌出全球五大金融中心行列,而東京前進三位來到第三名位置。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東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北京、舊金山、日內瓦和洛杉磯。
  • 智庫|上海—香港雙金融中心前瞻:將類似紐約—倫敦
    一、從城市定位上看,《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在第一章第一節就明確了北京城市定位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隻字不提「發展首都經濟」;而上海在總規中被定位為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目標是把上海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這似乎等於宣告了將金融中心交給上海之意
  • 全球十大金融中心上海居第五 得分差距與新加坡僅差一分 營商環境...
    ■全球前10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北京、杜拜、深圳、雪梨本報訊(記者張楊)昨天,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布了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26)」。本期排名中,上海連續第三次保持在第5位。
  • 全球金融中心最新排名:上海連續上升首次進入世界三強
    9月25日,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和英國智庫 Z/Yen 集團聯合編制的「第 28 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8)」報告正式發布。最新報告排名顯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上海、東京、香港、新加坡、北京、舊金山、深圳、蘇黎世。在全球五大金融中心中,上海正在連續追趕超越。
  • 國際金融中心前十,我國有3個,和美國一樣,上海上升到第4
    說到國際金融中心,大家可能會想到紐約、倫敦和香港,就是平時俗稱的紐倫港,這三個城市已經連續多年在全球知名的金融城市中排名前三,新加坡和上海則排在第四和第五。不過這個局面今年被打破,國際金融中心的最新排名,上海上升到全球的第四,超過了新加坡和香港,排在前三的分別為紐約、倫敦和東京。紐約以769分的絕對優勢排在第一,短時間內很難被超越,而排在二三四名之間的差距非常小,分別只有1分的差距,具體為倫敦742,東京741,上海740,彼此之間想要超越也不是不可能。
  • 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深圳發布 前十排名變化較大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每半年發布一次,第26期於2019年9月19日在倫敦和深圳同時發布,當期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北京、杜拜、深圳、雪梨。  此次發布的報告由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從營商環境、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發展水平、聲譽等方面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進行了評價和排名。
  • 全球金融中心最新排名:「紐倫港」三強格局被打破 上海第四
    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名順序發生較大改變,「紐倫港」前三強格局被打破,原「探花」香港被東京替代,上海排名上升一位至第四位。3月26日,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7)報告發布。
  • 金融中心排名:上海反超香港,北京深圳廣州成都12城登榜
    2020年,全球十大金融中心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北京、舊金山、日內瓦、洛杉磯。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化在於:上海反超香港, 「紐倫港」的超級金融城市格局被打破。根據報告,香港從去年的第3位跌落到第6位,被上海反超。
  • 繼往開來 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
    在此時刻召開的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2020:新起點、新使命、新願景」為主題,具有特別的意義。全球金融風暴爆發後的2009年,國務院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要求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2020年將上海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十年的努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 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大禮」,上海躋身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第三
    2020年9月25日,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布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8)。排名顯示,上海超越東京,首次躋身全球第三名,代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日益鞏固,正越來越受到全球經濟金融界的廣泛認可。
  • 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出爐:上海躍居第四,北京、深圳、廣州均躋身...
    本期共有108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東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北京、舊金山、日內瓦、洛杉磯。這一指數在每年的3月和9月發布,去年9月發布的第26期指數顯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北京、杜拜、深圳和雪梨。
  • 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深圳發布 前十排名變化較大_證券要聞...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每半年發布一次,第26期於2019年9月19日在倫敦和深圳同時發布,當期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北京、杜拜、深圳、雪梨。  此次發布的報告由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從營商環境、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發展水平、聲譽等方面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進行了評價和排名。
  • 2019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名發布 中國這三個城市上榜
    上海第五,北京第七,深圳第九。  9月19日,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26)在倫敦和深圳同時發布。
  • 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紐倫港格局被打破,上海升全球第四
    本期指數共有108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東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北京、舊金山、日內瓦、洛杉磯。本期全球金融中心發展呈現以下特徵和新動向。一、全球頂級金融中心格局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