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驢頭賣馬肉豬肉 多少名吃毀於黑作坊(圖)

2020-12-1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近日,有媒體曝光河間多個鄉鎮黑作坊將騾子肉、馬肉、豬肉加工後冒充驢肉出售,通過廂式貨車、大巴銷往北京等地。這些「河間驢肉」多不含驢肉,而是由騾子肉、馬肉甚至豬肉,加上驢肉香精以及其他添加劑煮成。這樣的「驢肉」價格低廉,一斤在20元左右。一名黑作坊老闆稱,該貨車每天跑一趟北京,整車裝滿可拉七八噸的貨,但真驢肉只佔三成。河間市已展開行動,發現並搗毀黑窩點4家,共查封扣押肉製品59公斤及造假工具和包裝。

&nbsp&nbsp&nbsp&nbsp食品造假問題現在已經成了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在暴利的驅使下,黑作坊叢生,不法商販也不惜鋌而走險,造假手段和方法也都是「別具匠心」,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黑心商販做不到的。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幾個駭人聽聞的食品造假事例。

&nbsp&nbsp&nbsp&nbsp假鴨血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假鴨血,是指一些食品加工企業用豬血冒充製作的「鴨血」。豬血豆腐觸手有堅實感,切面氣孔較大,吃起來有嚼勁,鴨血豆腐質地平滑,氣孔很小,口感細嫩柔滑,而假鴨血假鴨血且豬血豆腐越涮越硬,鴨血越涮越嫩,甚至用筷子一夾即碎。

&nbsp&nbsp&nbsp&nbsp2012年5月有媒體曝出一些加工點用豬血冒充鴨血豆腐,並流入老字號北京稻香村部分門店,對此,北京市食品辦明確表示已責成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要求儘快查明情況。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則回應並致歉稱,對此事負有管理責任,鴨血製品並不在公司日常銷售範圍內,是問題門店擅自超範圍經營,相關門店負責人已被停職檢查。目前稻香村也暫停了豬血銷售。

&nbsp&nbsp&nbsp&nbsp花生油摻假

&nbsp&nbsp&nbsp&nbsp2015年,在廣西梧州和廣東肇慶,央視記者看到很多農貿市場都有一些花生油作坊現場壓榨花生油。但經過檢測,這些摻假的花生油中黃麴黴素嚴重超標,毒性相當於鶴頂紅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是一種致癌物。

&nbsp&nbsp&nbsp&nbsp記者在廣西梧州、廣東肇慶兩地走訪了20多家油作坊,發現這裡「純正」的花生油低的8元一斤,高的要16元,普遍的是10元一斤。黑作坊為了不影響香味,這些花生油作坊還往摻假的花生油裡加香精。

&nbsp&nbsp&nbsp&nbsp假蜂蜜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白糖加明礬,再滴入幾滴工業香精,小學文化程度的人用這種方式造出的假蜂蜜,在陝西漢中各縣區賣出了500多公斤。2016年12月9日,漢中漢臺區人民法院對這起生產銷售假蜂蜜案進行宣判,當庭對八名被告做出一審判決。據介紹,這種假蜂蜜成本價大概在3元,他們賣到了8元至30元一斤。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該團夥已經銷售出500多公斤的假蜂蜜。

&nbsp&nbsp&nbsp&nbsp牛羊肉造假

&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牛羊肉價格不斷飆升,商家利用鴨肉、豬肉冒充牛羊肉以假亂真的事例已經屢見不鮮。業內人士指出,之所以街頭燒烤攤和自助烤肉店使用鴨肉冒充牛羊肉比較多,一是鴨肉容易作假,二是價格便宜。雖然鴨肉本身帶皮,但是去掉外皮後還會餘下很多肉,而且大塊鴨胸肉的比例更適合切丁做串。

&nbsp&nbsp&nbsp&nbsp而要讓鴨肉「變身」牛羊肉,第一種方法是在市場上購買牛或羊的油脂,融化後抹在備烤的鴨肉串上,當鴨肉烤熟後,再放上大量辣椒孜然等調料,可以掩蓋鴨肉的原本味道,來混淆人們的味覺。另一種方法,就是到市場上購買「牛肉膏」「羊肉精」等添加劑,在鴨肉切丁打碎後用添加劑浸泡攪拌,經過這樣處理後,當鴨肉再進行涮鍋、燒烤時,消費者往往難以辨別。

&nbsp&nbsp&nbsp&nbsp毒皮蛋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2013年,央視曝光江西南昌縣一些禽蛋加工企業為了縮短皮蛋的醃製周期,竟然違規使用工業用硫酸銅。南昌市民向記者報料,當地一些皮蛋加工企業使用工業硫酸銅,對人的傷害很大。記者調查發現,在南昌縣向塘鎮強盛禽蛋加工廠,生產區內擺有白色塑料桶,工人們把鮮鴨蛋放進桶內醃製。工人說,塑料桶有兩三百個,每桶裝有8000個蛋。

&nbsp&nbsp&nbsp&nbsp記者注意到,桶內醃製皮蛋所用的料水呈黑色,靠近聞腥臭刺鼻。按傳統醃製方法,皮蛋一般是鮮鴨蛋用食用鹼、食用鹽、生石灰等原料醃製而成的,醃製時間為兩個多月。但工人說,他們廠醃製的皮蛋,一個月就能起缸出售。

&nbsp&nbsp&nbsp&nbsp假黑木耳

&nbsp&nbsp&nbsp&nbsp因為黑木耳功效驚人,本身價值也比較昂貴,所以市面上出現了不少黑心商販,在黑木耳上大作文章。黑心商販為了使他們的用低價收購來的的木耳變得更像東北優質黑木耳,他們會將那些不符合規定的木耳修剪成東北木耳的形狀,而且還用一種劣質墨汁對木耳進行染色,使其看起來油黑髮亮,使得賣相看起來更好。另外,還有一些商家為了增加木耳的重量,還在木耳中加入白粉和粉面子,有時還會添加硫酸銅和硫酸鎂等化學製品。

&nbsp&nbsp&nbsp&nbsp也有「躺槍」的尷尬局面

&nbsp&nbsp&nbsp&nbsp尷尬的是,在食品造假問題頻發的影響下,有一些食品也「躺了槍」。比如,2017年2月,幾段展現「塑料紫菜」的視頻在網上廣泛傳播。視頻中有人稱幾個福建晉江企業產的紫菜是「塑料做的」,並表示紫菜嚼不爛,勸誡網友「別吃了」,引發一輪「紫菜風波」。事實則是,不法分子通過惡意編造不實內容來敲詐食品企業,嚴重誤導了消費者。還有,2017年4月,一段「注膠皮皮蝦」的視頻突然刷爆了朋友圈。視頻中,一女子稱自己在東光縣早市上買到的皮皮蝦,煮熟後每一隻裡面都有硬硬的紅色物體,並說這是注在皮皮蝦裡的「膠」。事實則是,該女子所說的「膠」其實是皮皮蝦的蝦籽,自己沒搞清楚,從而鬧出了不小的笑話。正是食品造假問題頻出,造成「市民成驚弓之鳥、公號藉機炒作」的局面出現,可見除了人身傷害外,食品造假還能引發一定程度的恐慌。

&nbsp&nbsp&nbsp&nbsp短評:多管齊下才能讓黑心商販銷聲匿跡

&nbsp&nbsp&nbsp&nbsp食品造假為何屢禁不止,筆者覺得,政府、企業、社會、消費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首先,食品安全問題折射出的是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的失職和缺位,如果監管不到位,再完善的法律也無濟於事,所以必須有對食品生產進行全流程的嚴格監管,不留空白和死角。另外,法律處罰力度與所獲的暴利相比,顯得過輕,在低廉的違法成本下,自然會有很多人鋌而走險。有關部門查出生產加工食品有造假行為時,要麼給予經濟上的處罰;要麼對經營加工單位進行查封取締。可一旦風聲過後,他們又開始重操舊業,死灰復燃。在消費者方面,由於部分人缺乏一定食品安全知識,再加上貪便宜心理作怪,也為摻假造假的食品提供了市場空間。唯有多管齊下,共同發力,才能讓黑心商販銷聲匿跡。(「津雲」新聞編輯包天墅)

&nbsp&nbsp&nbsp&nbsp網友熱議

&nbsp&nbsp&nbsp&nbsp@藍嘟嘟Blue:看了微博那麼多年,感覺什麼都是假的,只有自己窮是真的。

&nbsp&nbsp&nbsp&nbsp@讀書與胡說:老婆餅裡也沒老婆,驢肉火燒誰說一定有驢肉。

&nbsp&nbsp&nbsp&nbsp@古塔所王成巖:社會一旦缺失監督和制約,將會沒有任何底線!

&nbsp&nbsp&nbsp&nbsp@老叟無欺:外面東西真是不能吃了。

&nbsp&nbsp&nbsp&nbsp@一飛翔鳥一:算是良心制假,比三聚氰胺之類吃不死人。謝天謝地咯。

相關焦點

  • 西安一豆腐黑作坊被取締 化學「臭水」泡出「臭豆腐」
    昨日(4月2日),經過記者的探訪與舉報,位於西安市灞橋區席王街辦一處黑作坊被執法人員查封。商販爆料化學液體泡出「臭豆腐」「這樣的臭豆腐要是一直賣下去,不知道損害多少人的身體!」昨日(4月2日)上午,曾經在城東一城中村賣了大半年臭豆腐的王先生忍受不了內心的煎熬,向《華商報》舉報。王先生在敘述的時候顯得有些糾結,「一方面,我每天賣這些臭豆腐能盈利一兩百元錢,但另一方面,我覺得這錢昧良心,我非常不安。」王先生說,他經營臭豆腐的上線來自於灞橋區席王街辦蘇家營村的一個黑作坊,黑作坊老闆姓李,河南人,從事臭豆腐的生產和批發有四五年的時間了。
  • 用毒垃圾加工成食品袋 萊西黑作坊被查處(圖)
    「這個黑作坊每天加工產生的毒氣讓我們無法入睡,現在已經一年多了 。」近日,家住萊西的張先生反映,在萊西經濟開發區204國道附近,有一處用廢舊塑膠袋加工塑料顆粒的黑作坊,產生的毒氣和汙水影響了周圍的居民和農田。記者暗訪了解到,這個黑作坊每天能生產1噸塑料顆粒,加工好的顆粒被人運走後用來製造食品袋。目前環保部門已將其查處 。
  • 濰坊名吃,你知道多少
    濰坊十大名吃:芝畔燒肉、朝天鍋、麵條(大蝦麵、春面、麻汁面、蔥油麵)、大餡水餃、三鮮酥皮肉火燒、臨朐全羊、雞鴨和樂、濰坊元宵、鋤刃、羊肉灌湯包。濰坊十大面點:金絲面、月、景芝三頁餅、濰縣拉塌餅、濰坊燒餅(肉燒餅、酥燒餅、鼓燒餅)、昌樂馬宋餅、脂餅、濰坊硬面和軟面火燒、高密爐包。
  • 黑作坊查封現場!浸泡池蒼蠅蟑螂隨處可見,老闆:有人買我就賣
    黑作坊查封現場!浸泡池蒼蠅蟑螂隨處可見,老闆:有人買我就賣接到舉報後,記者和民警來到居民樓內,眼前的一幕讓人震驚!地面上橫七豎八地堆滿了用塑膠袋包裝好的榨菜,由於下雨地面潮溼,偶爾還有雨水滴落在這些袋子上。
  • 來濟寧遊玩必吃的十大名吃,你吃過幾種你的城市有賣的嗎
    4、梁山糟魚:是梁山的傳統名吃。一般黃河邊上的人都會做這種魚,但是只有梁山的更出名。其特點是:糟魚骨刺都酥了,吃這道菜就不怕魚刺。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最愛吃。其做法就將魚收拾乾淨,但不用去鱗,按順序一層一層的放在大鐵鍋裡,將水稍稍漫過魚即可,蓋上鍋蓋,用小火慢慢的燉。
  • 央視曝光黑作坊內幕
    目前市面上賣的橄欖油 但有多少是真的呢?犯罪分子用葵花籽油充當高價橄欖油, 義大利一些大型橄欖油生產商也參與造假,供應當地及歐洲各地的餐廳和超市,賣到多個歐洲市場
  • 問題雞架添日落黃 萊西食安辦打掉黑作坊(圖)
    半島都市報7月17日訊 香辣雞架子在市場上很受歡迎,然而近日記者接到讀者反映,稱在萊西威海西路附近有一個髒亂的黑作坊非常隱蔽。記者暗訪發現,這家黑作坊竟然將工業亞硝酸鈉、日落黃等添加劑加到雞架子中,以保持其色澤和口感。16日下午,萊西市食安辦組織執法人員取締了這個黑作坊,當場查獲400斤問題雞架子。
  • 新疆石河子查處煤燻臘肉黑作坊 疑用病死肉(圖)
    接到舉報後,13點30分左右,石河子市工商局副局長張韜帶領執法人員前往黑作坊進行查處。  隨後,記者趕到現場。還沒走到作坊的門口就已經聞到一股惡臭。記者在現場看到,共兩間加工臘肉的房子,僅十平米左右大小,走進其中一間加工臘肉的房子內,看到沾滿血水的鐵架子上擺滿了切好的豬肉,一架絞肉機正在嗡嗡作響。
  • 黑作坊加工塑料謀取暴利 多次被查屢禁不止
    工人表示,一兩塊錢一斤、甚至免費收來的塑料垃圾,簡單加工後有很大的利潤空間,加工成塑料粒子之後,至少可以賣到五六千元一噸。   聞訊趕來的當地執法部門表示,這種塑料加工作坊工藝簡單、汙染大,都是沒有任何手續的黑作坊,此前他們已經多次查處過。南京市江寧區橫溪環保所所長齊年根表示,當時執法人員拆除了這裡的生產設備,還把電路都給斷掉了;但是沒想到他們又悄悄地恢復了生產。
  • 晉江永和鎮旦厝村村民再曝黑作坊 記者走訪已拆除
    ­  位於晉江永和鎮旦厝村的小山坳暗藏黑作坊,收集泔水粗煉油脂,經《東南早報》記者暗訪核實,當地政府多部門聯合檢查,查明油脂並未流向餐桌,並對該無證黑作坊進行取締、拆除。昨日,又有村民通過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舉報旦厝村另一處黑作坊,記者前往核實發現已拆除。
  • 西安雁塔區 非法加工醃製雞翅「黑作坊」藏匿城鄉結合部三四年
    一家沒有《小作坊生產許可證》和《食品加工許可證》、不具備加工壞境的「黑作坊」藏匿在西安市雁塔區等駕坡街辦白楊寨村非法加工醃製雞翅等長達三四年時間。昨日,接到記者反映後雁塔區等駕坡市場監督管理所執法人員迅速介入並現場叫停了該作坊。目前,該部門正在對此進一步調查。
  • 黑作坊地溝油炸豆腐 製作過程無限量加石膏
    昨日下午,記者進入黑作坊,只見地面上汙水橫流,蒼蠅和蚊子四處亂飛,地上放著幾袋豆腐渣,散發出一股股異味。有些豆乾一排排直接堆放在地面上,有些則放在塑料籃子裡。此時,4名男工人光著膀子,正在作坊裡忙個不停,汗水不時滴進豆漿裡。他們頭頂上的電線,布滿了蜘蛛網。一口已經沸騰的油鍋旁,一名中年女子正在忙著炸豆腐。作坊裡面有兩間工人的臥室、一個倉庫和一個衛生間。
  • 溫州「鄉巴佬」過期變質熟食賣給黑作坊加工後銷往福建
    然而最近記者暗訪發現,一些被超市退回的過期、變質的雞腿、雞翅、鴨頭等熟食,廠家並沒有依法銷毀,而是「變廢為寶」,昧著良知重新賣給黑作坊。在夜黑人靜之際,黑作坊採取拆除包裝「漂白」、添加化學物質等「整容」手術,最後穿上散裝統貨的「馬甲」,然後發給浙江溫州、台州地區及福建北部地區的下家熟食批發商。
  • 河北邢臺一家餅條加工黑作坊被查封
    食品安全一直以來都是食品監管的重點,為了保證大家舌尖上的安全,近日,襄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經過多日調查取證,查封了一家食品加工黑作坊。餅條是咱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主食,因為簡單方便,所以成為很多家庭的日常選擇。24號下午,襄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經過多日調查取證,查封了一家位於北陳村內的餅條加工黑作坊。
  • 多少婚姻,毀於女人自以的心理
    太無情"我付出了那麼多,什麼也不圖,可為什麼換來這樣的結局,是不是我把自己「賣的太賤」所以被輕視。「什麼也不圖,只圖這輩子他對自己好」毀了多少女人對幸福和人生的憧憬。人不是神,所有的付出都會有所圖,所謂的不圖,不過是想讓對方自發的感恩和關注,人與人之間,即便包括愛人之間,同樣是一種合作與交易,只不過交易的不是人民幣而是感情的投入。世上沒有人不在乎物質生活和錢,不論什麼性別,」不圖,不在乎「,根本不符合基本人性的需求。
  • 淮安| 染布用的印染助劑 竟被黑作坊拿來做「鴨血」
    原標題:工業材料被黑作坊用到了餐桌上染布用的印染助劑竟被拿來做「鴨血」黑作坊裡加工鴨血,加工出來的鴨血味道很特別,記者在淮安市淮陰區採訪發現,黑心作坊為了用雞血冒充鴨血,保持更好的外形,竟然用了染色用的工業材料——印染助劑。經查,該作坊每天加工量極為驚人,所產假鴨血銷進了市場。
  • 濰坊10大名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大為稱讚,人氣爆棚
    2、高密爐包民間傳統名吃高密爐包歷史悠久,風靡城鄉。始於清代年間,在民國時期有著獨特意義的形勢盛行,用來走親訪友的禮物送給朋友,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位於縣城南河灣的林三爐包,更是名冠城鄉。3、三頁餅三頁餅最早是山東省安丘市景芝的傳統名吃。於300年前伴隨著景芝酒的興盛應運而生,現已遍布全縣。相傳昔日到景芝販酒的客商絡繹不絕,常在鎮內飲酒用飯,當地居民便做起了賣餅生意。
  • 病死豬當白條豬賣 煙臺仨「黑心豬佬」被擒(圖)
    病死豬當白條豬賣原標題:病死豬當白條豬賣 煙臺仨「黑心豬佬」被擒(圖)  膠東在線網10月30日訊 2013年以來,「豬肉佬」宋某在芝罘區一偏遠地段租房私設病死豬加工屠宰「黑窩點」,非法收購芝罘  記者從煙臺市公安局獲悉:自2013年4月8日煙臺市公安局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支隊(以下簡稱食藥環偵支隊)正式掛牌成立以來,半年時間共聯合相關行政執法部門開展集中清查100餘次,檢查大型超市400多家、食品加工企業300餘家、各類食品經營場所800餘個,立案偵辦各類食品犯罪案件15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7名,打掉食品犯罪「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70個、犯罪團夥11個,涉案價值
  • 天津3家涼皮黑作坊被查封 多彩涼皮系上色素
    涼皮,是夏季餐桌上經常看到的一道涼菜——可昨天記者跟隨東麗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以及公安東麗分局執法人員在三家專門製作拉皮的黑作坊裡卻看到了觸目驚心的一幕。截至發稿時,多達1.7噸的「毒涼皮」全部扣押。在黑作坊的成品車間裡,記者看到除了鐵架上堆滿了已經做好的涼皮外,一人多高的塑料箱裡更是堆滿了涼皮。而在院內的小貨車廂裡,也堆滿了正準備銷往附近市場的涼皮。按照需求「上色」與此同時,執法人員在相鄰的另一家涼皮黑作坊中,執法人員不僅發現了明礬等非法添加劑,而且還發現了包括胭脂紅、果綠、檸檬黃等多種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