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製作工藝在過去更是處於領先地位。青銅器,瓷器,書法,刺繡,造紙等很多工藝技術,即使今天的科技很多都是無法復刻的。拿瓷器來說,更是世界聞名,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上到帝王,下到百姓都非常喜愛瓷器,瓷器不僅有著精美的外表,更是過去發達工藝的代表作。
說到瓷器,就不得不提到清朝的琺瑯彩,琺瑯彩是一項非常複雜的製作工藝。康熙皇帝對琺瑯彩喜愛有加,所以琺瑯彩都是皇室用具,只有皇家人才有資格使用。到了乾隆年間,琺瑯彩技術更是達到了巔峰,不僅樣式精美,而且形狀繁多,顏色也更加的純正豔麗。給人一種極具奢華的感覺,如今流傳下來的琺瑯彩真品,數量比較稀少,所以有著斐然的價格。
精美的外表和高昂的價值,吸引著眾多的人對之痴迷。如今,在各類鑑寶的節目中,我們看過很多精美的收藏品。在某一期節目上,有個男子就帶來了一件乾隆年間的琺瑯彩。男子上來的時候非常的自信,給觀眾介紹自己的這件藏品是當初花了3000塊錢收藏的。買來的時候,賣家是一個古玩商,那人說在小旅館裡有一件精品,當時要價一萬塊,最後還價3000成交。
男子介紹說自己的這件瓷器是一件琺瑯彩,並且自信滿滿的估價2000萬,專家卻說他估價少了。其實,如果是真的琺瑯彩根據以往的拍賣紀錄來看,男子的估價確實不高,如果是乾隆年間的真品,男子的帶來的這件東西4000萬的價格也是有的。那麼這件瓷器到底是不是真的琺瑯彩,男子會不會真的花了小錢撿了大漏呢?我們一起聽聽專家的鑑定。
專家在仔細鑑定後說到:首先看瓷器的金色,顏色上有點泛白,這就說明這不是真金。因為呈上給皇室御用的琺瑯彩肯定是使用真金描邊的。其次再看材料,琺瑯彩的顏料都是進口顏料,提煉的非常的純淨,但是男子帶來的這件東西,顏色上一看就有不少的瑕疵,不夠鮮豔。所以綜合以上兩點來看,這件東西是一個現代的工藝品,是一個贗品。
贗品自然也就沒有價格了,所以專家說他估價少了,不過是有點諷刺的味道了。琺瑯彩瓷器製作工藝非常的繁複,不僅顏料選擇上非常的苛刻,燒制時更加的嚴格,溫度,溼度等條件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唯有皇家的人才有資格使用,燒制琺瑯彩的地方更是被稱為「官窯中的官窯」。
琺瑯工藝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我們應當將這份文化傳承下去,但是在收藏的過程中也要擦亮眼睛,畢竟古玩市場上的贗品可是朗朗一層。小編覺得,像男子這種抱著花小錢撿大漏心態的收藏者有很多,但收藏應該是一個愛好,提升自我涵養的愛好,貪小便宜的心理不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