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秋意濃。

2020-12-13 荔枝網新聞

  白露至,秋意濃。

  2017-09-07 11:15來源:徐州體育

  原標題:白露至,秋意濃。

  夜寒日燥,陰氣積重。千裡煙波,暮靄沉沉。白棉飽滿,柿子青澀。燈下適飲白露茶,殘荷池品白酒釀,一杯拂燥,兩杯明心,三杯忘歸。無事薰香,晴窗臨帖,揮麈閔吟,溫燈夜讀,清秋梧桐落,一夜秋雨一朝涼,是以秋風白露。

何為白露

  太陽黃經165 °,八月節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仲秋時節的開始。今日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天氣轉涼,夜間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 ,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過後,人們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有時隨著一場雨的降臨,天氣就驟然變冷。

  節令至此,正當仲秋季節,氣候一如春季,不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的花的顏色較春天更豔,如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雞冠花、雁來紅,特別是田野裡迎風招展的荻花。

  古詩云「日照窗前竹,露溼後園薇。夜蛩扶砌響,輕娥繞竹飛」。此時天高雲淡。氣爽風涼,可謂是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時節。但此時節,地球上的許多有生命的東西,會在蕭瑟秋風中隨之由榮而衰。不過,萬物興衰皆自然,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舜亡。

白露三候

  初候鴻雁來,秋日漸成格局,天氣轉涼,鴻雁從北方飛向南方,以躲避寒冬,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的時節。

  二候玄鳥歸,玄鳥即燕子。《山海經》中說,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神鳥。此時,已近中秋,不論南北,人人念歸,便有了「玄鳥歸」的淳樸願望。

  三候群鳥養羞,這個「羞」同「饈」,是美食。「玄武藏木蔭,丹鳥還養羞」,養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藏食物以備寒冬,如藏珍饌。

  白露飲食習俗

  飲白露茶: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我國一些地區還有飲白露茶的習俗。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時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後,有的茶客就託人買點白露茶。

  釀白露酒: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吃龍眼: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白露時節,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此時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

  祭禹王:白露時節還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裡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

白露養生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

  秋季五行屬金,對應肺。所以在養生方面,主要是養肺。白露後天氣涼爽,但比較乾燥,乾燥的氣候最易傷肺,而肺氣損傷也會引起胃氣下降,肺腎兩虛者尤其需要注意。

  葡萄,板慄,柿子等「秋燥」易傷胃的食物不可多食,瓜果類的食物也要少吃,以避免「秋瓜壞肚」而產生的食慾降低和脾胃方面的疾病。所以此時的飲食重點是潤肺、護胃、養腎。

  秋屬金,金色白,所以白色的食物在秋天的時候應該多食用。較為合適的水果有梨,甘蔗,龍眼,柚子,石榴等。但是都需適量。

  秋金五味屬辛,與辣味屬性基本相同,合起來就是我們俗稱的辛辣。辛味發散,並且大都有行氣行血的作用,而秋季宜收不宜散,所以入秋後要少吃蔥、姜、蒜等辛味之品,尤其是氣虛陰虧者。

  山藥,蓮子,枸杞,百合,這些藥食兩用的食物,都有很好的養陰生津、滋陰潤燥功效。俗語說「秋粥宜人」,冰糖銀耳雪梨粥,沙參枸杞粥等等,都是很不錯的「白露粥」。

  白露時節常搓搓耳朵補養腎氣,也是很好的養生方法。耳為腎之竅,傳統中醫認為「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有絡於耳」,因此,平時堅持搓耳、捏耳,就可強健身體。每日早、晚各1次,搓後頓有神志。大家有空的時候多伸伸懶腰,適當的早睡,都可以有效保持體力,防止秋乏。

白露詩詞

  白露是秋天天氣轉涼的象徵,自古文人多悲秋,曹操說: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丕說: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陶淵明說: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杜甫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在蕭瑟的秋天中,白露夜晚出現,清晨消散,無數文人墨客為之痴迷,為之作流傳千古的詩篇。詩中之白露或晶瑩,或圓潤,或溫暖,或寒冷,或思鄉,千種風情,萬種情思。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能從古代描寫白露的詩篇裡,感受環境的變化,感受古時的生活場景,感受詩人的情感,感受詩人移情白露,又以白露抒情,變化萬千,令人嚮往,現在就來欣賞古代是如何描寫白露的:

  《秦風·蒹葭》

  先秦 ·《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採採,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雜詩》

  魏晉·左思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

  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

  明月出雲崖,皦皦流素光。

  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

  壯齒不恆居,歲暮常慨慷。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裡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

  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

《秋題牡丹叢》

  唐·白居易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豔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涼夜有懷》

  唐·白居易

  清風吹枕席,白露溼衣裳。

  好是相親夜,漏遲天氣涼。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點落玉盤空。

  竹動時驚鳥,莎寒暗滴蟲。

  滿園生永夜,漸欲與霜同。

《白露為霜》

  唐·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結為霜。

  入夜飛清景,凌晨積素光。

  駟星初晰晰,葭菼復蒼蒼。

  色冒沙灘白,威加木葉黃。

  鮮輝襲紈扇,殺氣掩幹將。

  葛屨那堪履,徒令君子傷。

《白露》

  唐·鮑溶

  清蟬暫休響,豐露還移色。

  金飆爽晨華,玉壺增夜刻。

  已低疏螢焰,稍減哀蟬力。

  迎社促燕心,助風勞雁翼。

  一悲紈扇情,再想清淺憶。

  高高拜月歸,軋軋挑燈織。

  盈盈玉盤淚,何處無消息。

《宿煙含白露》

  唐·孫頠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露含疏月淨,光與曉煙浮。

  迥野遙凝素,空林望已秋。

  著霜寒未結,凝葉滴還流。

  比玉偏清潔,如珠詎可收。

  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郡中即事三首》

  唐·羊士諤

  登臨何事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

  惟有樓中好山色,稻畦殘水入秋池。

《悲秋》

  唐·盧殷

  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

  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送張光歸吳》

  唐·郎士元

  看取庭蕪白露新,勸君不用久風塵。

  秋來多見長安客,解愛鱸魚能幾人。

《相和歌辭·烏棲曲》

  唐·王建

  章華宮人夜上樓,君王望月西山頭。

  夜深宮殿門不鎖,白露滿山山葉墮。

  18052156685

  15396838009

相關焦點

  • 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答案來了
    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答案來了時間:2020-09-07 11: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
  • 白露時節秋意濃,金風玉露又相逢
    白露時節秋意濃,金風玉露又相逢 文/佚名 白露時節秋意濃,金風玉露又相逢。
  • 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一屋一舍一家人
    今日,已經進入白露時節,二十四節氣中秋天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結束,仲秋開始,進入一年中最舒適的時節。俗話說「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至白露節氣時,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此時人們就會明顯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
  • 白露:涼風至,白露降,秋意濃,心舒暢
    白露便得名於此。古人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為七日,三候便是整個白露節氣——一候鴻雁來:「鴻大雁小,自北而來南也,始入白露時節,天氣涼而不寒,秋意漸濃,西風吹紅了樹葉,碩果壓彎了枝條,動物忙著撿拾林間的落果
  • 白露至秋意濃!防秋燥、打牙祭,「老南京」有講究
    在這一時節,由於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稱之為白露。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秋時節的開始。在漫長的時光中,人們摸索出一套適應節氣特點的生活、飲食方式。例如,老南京人講究在白露節氣飲「白露茶」。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俗話說,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
  • [二十四節氣·白露]白露至 秋意涼
    新華社圖表,北京,2020年9月6日插畫:白露至秋意涼(一)新華社發程碩作新華社圖表,北京,2020年9月6日插畫:白露至秋意涼(二)新華社發程碩作新華社圖表,北京,2020年9月6日插畫:白露至秋意涼(三)新華社發程碩作
  • 白露 | 凝露而白,秋意漸濃
    白露至,秋意濃。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幹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鬥指癸,太陽達黃經165度,於公曆9月7—9日交節。白露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
  • 今日白露,秋意濃天漸冷,中國風姓氏頭像畫秋夢
    一場秋雨一場涼,一場白露一場霜,今天是24節氣之一:白露,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白露至,秋意濃,節氣至此,氣溫漸涼,白晝陽光尚人,然太陽歸山,夜間走在街上,或溫燈夜讀,也許會感覺有絲絲涼意溫柔地撞過來。此前徘徊不去的熱,也安靜地退到時光的暗處,和一切喧囂都沒有瓜葛了。
  • 今日白露:秋意濃,秋雨寒
    」或者是「白露前三後四有秋霜」。夜裡睡覺也得蓋好被子了:「白露白茫茫,無被不上床」;短褲、短袖就不能再穿了:「白露不露,長衣長褲」「白露身不露,露了沒好處」。這則諺語,完整的說法是:「白露前,蕎麥熟;白露後,不長肉。」
  • 白露丨涼風至 寒蟬鳴
    「白露」一詞傳唱千古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富詩意的一個庭院生白露,臨窗秋意濃>白露之際山水間顯現出層疊濃鬱的秋色候鳥南遷,層林染金仲秋至此正要開始
  • 睿思一刻|秋意濃,天微涼,勿忘添衣裳
    秋意濃,天微涼,勿忘添衣裳今天12時08分,我們在秋風習習中,迎來一個富有詩意的節氣——白露。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秋老虎」漸行漸遠,一個清清爽爽的秋天來了。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白露代表著暑熱的結束,是秋季由悶熱變為涼爽的轉折點。在季節交替之間,湧現出許多健康食物及特色民俗。白露的到來,引發了網民熱烈討論。新浪微博話題#白露#閱讀量近6億,討論量超50萬。
  • 白露為霜秋意濃 《遠徵》初秋景致一覽
    白露已過的時節,驕陽不再秋意漸濃。天高氣爽何處去?熱血國戰網遊《遠徵》秋日新服【文殊】現已開啟火爆預約,邀你領略「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的絕美景致,足不出戶,一覽紅楓似火澄空萬裡的初秋之景!
  • 今日寒露:秋意濃,情思長,願君珍重!
    不同於白露的暑消微涼,也不似霜降般寒氣更甚,寒露過後,晝漸短,夜漸長,凝露成霜,寒意愈盛。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清,少雨乾燥;北方深秋已至,露重夜涼,冬寒初露。秋已濃,秋風不動聲色地穿過時光的縫隙,凝結成寒露,寄去最深的思念,帶來最美的祝願!- 寒露由來 -「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
  • 今日寒露丨秋意濃,情思長,願君珍重
    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清,少雨乾燥;北方深秋已至,露重夜涼,冬寒初露。伴隨「寒露」而至的濃濃秋意,北方層林盡染, 南方蟬噤荷殘,正是最為五彩斑斕的深秋時節。相思楓葉丹,楓葉愈紅,相思愈濃。滿山紅楓,便是漫山相思。
  • 東皋書房|秋日吟:循著詩文的節奏,感受「秋意未濃時」……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不知不覺地,我們悄悄地走進了秋。爽朗的秋日裡,我們有了更長的時間去思考如何安放秋露一樣短暫的生命。在秋意未濃時,讓我們唱一首從秋水裡蕩漾出來的歌。9月20日下午,由如皋市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如皋市作家協會主辦,如皋市「花木大世界」、如皋市朗誦學會協辦的「秋意未濃時」主題公益誦讀分享會在花木大世界文博苑「瓷香閣書房」舉行。來自社會各界的近40名誦讀愛好者參加了活動。
  • 二十四節氣 | 清水白露,秋意漸濃
    今天就是白露節氣了。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標誌著孟秋已盡,仲秋將始。秋風至,白露生2020/09/07&34;白露有三侯一侯鴻雁來鴻大雁小,自北而來南也,不謂南鄉,非其居耳。秋來,北方天氣漸寒,鴻雁成排,遷徙南方。
  • 白露至,秋意濃!草叢裡躲著一群「歌唱家」?
    >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9月8日6時17分我們迎來一年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白露過後,天氣轉涼秋意更濃,夜晚到戶外散步,常能聽到草叢裡傳來「居居,滋滋」的蟲鳴聲,咦!到底是誰躲在裡面唱歌呢?
  • 白露至,島城夜微涼秋意濃 本周后期局部有陣雨,最高氣溫或跌破30℃
    白露昨日已到,秋意亦不遠矣。北涼要入秋,南熱有「秋老虎」昨天是二十四節氣白露。它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一般來說進入白露,暑天的悶熱基本結束,氣爽風涼的日子逐漸增多。昨天剛有朋友感嘆,這兩天她居然扛不住整夜的空調,有些冷了。
  • 秋意濃,情思長……丨可讀
    天寒夜長,風氣蕭索秋殘如血的季節到了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秋意更濃在古人看來寒露的標誌性物候有三一候鴻雁來賓鴻雁白露節氣已開始南飛野花似泣紅妝淚,寒露滿枝枝不勝又如柳宗元詩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
  • 寒露過後秋意濃 注意保暖防過敏
    8日是寒露節氣,寒露以後,就意味著秋意更濃了,常有諺語說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意思是說,進入寒露節氣後,就不能再穿涼鞋了,同時,要注意足部和下肢保暖。為此,江西省疾控中心專家發布一系列健康提示。 省疾控中心專家稱,寒露節氣一過,隨著氣溫不斷下降,感冒就成了「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