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裡有了孩子,作為父母的肯定都會想給孩子最好的,於是不僅是吃的、穿的、用的,就連在外出差看到玩具,也會想著要買回去給孩子。不只有父母會買,孩子的那些親戚們,每每回到家裡,看到孩子也會帶著去買,或者帶著玩具來逗弄孩子。現今科技的發達為我們帶來更便利的生活,以致於多數父母也都會習慣在網絡上購買玩具。但是你們有想過,這些玩具的來源嗎?
在五月二十九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對外公布了七十六個個品牌,總計一百件網購玩具的比較試驗結果,其中有十四件的樣品,沒有達到相關的標準需求,而其中大家熟悉的「聚美優品平臺」銷售的商標為「AOBEIBY」的一款樂美兒芭比娃娃,其所添加的化學物質「鄰苯二甲酸」超過國家標準要求值(≤0.1%)的140倍。另外還有十三件樣品,在機械與物理的性能存在危險,像是含有小玲件、銳利邊緣,存在了安全風險,也無相關警示語。
作為父母,看到這樣的訊息結果,肯定第一個被嚇到的。不是在於被檢出的化學成分為何,而是被聳動的標題給鬧的心慌,相信大家也有看到微博多條熱搜,寫著聳動的標題:「芭比娃娃增塑劑超標140倍,或致兒童性早熟?」這增塑劑帶給孩子的影響還有哪些?
一、增塑劑超標會造成孩子什麼影響?
鄰苯二甲酸脂即為一類增塑劑,廣泛使用在高分子塑料產品的生產,這一類增塑劑被認為是一類環境激素,對人體多種系統有相關的毒害作用,尤其是在仍處於發育期以及分化發育敏感階段的兒童與孕婦。根據研究指出,該類物質會嚴重影響人體激素系統,引起兒童性早熟的問題,不僅如此,還會造成孩子運動能力低下、形態異常,對神經發育也有一定影響。
此事一出,也讓更多父母重視買玩具這一件事。雖說玩具不大,但是對孩子的潛在危害作為父母我們不容忽視,未來在給孩子購買玩具時,應當更加謹慎,從外觀、標籤來做簡易辨別。
二、如何辨識玩具優劣
劣質玩具會釋放出相關的有害物質,例如甲醇、甲醛等,這些物質對孩子的傷害雖肉眼不見,卻是長期且永久的危害。而一般來說,劣質的玩具通常使用的都是簡單的塑料包裝、無明確標籤指示、無廠家、無廠址,更無相關的認證標誌,通常顏色分布都不均勻,聞起來還有刺鼻味,這樣的玩具大多是使用生塑料來製造,因此材質又硬、密度也不夠,使得雜質多又很容易壞掉。
1.玩具的色澤
優質的塑料玩具,通常都是使用PVC、PP、PE等諸多塑料製作而成,具有漂亮的光澤感,相比劣質的玩具來說差距很大,劣質玩具所採用的是廢棄老舊的塑料,經過再加工而成,因此在色澤上兩者差別很大。
2.玩具的厚度
通常來說,塑料玩具成品,都是一次性注入塑膠而成型的,倘若注入塑膠的玩具,內壁過於薄,就很容易會一摔就破,這就存在了安全問題,因此買玩具時建議選擇手感厚重一些的玩具要安全得多。
3.玩具的味道
倘若玩具有明顯刺鼻異味,可以把玩具洗一洗、曬一曬,再給孩子玩。如果清洗後刺鼻味依舊存在,這樣的玩具就不要再讓孩子接觸了。
4.玩具的邊角
在購買玩具前,先確認玩具的邊角是不是很尖銳,晃一晃確認零部件有沒有很容易鬆脫,再看看玩具裡頭是否含有其他的小零件,判斷孩子是否會發生誤食的可能,在挑選玩具時,這些都是需要顧慮的點。
在了解劣質玩具的特性之後,那麼未來在替孩子選購玩具時,應該怎麼去篩選比較好?
三、如何給孩子選用安全的玩具
1.挑選玩具就得學會「以貌取人」
要想知道一個玩具是否安全,可以從外觀是否端正且平整。而若是毛絨絨的玩偶,就要購買不會掉絨的,摸起來也不會有澀澀的、不舒服的感覺,聞起來不會有刺鼻感或者是異味等。
2.包裝要注意
一般來說,比較正規的大廠牌,生產的玩具包裝上頭都會註記生產廠家的名字、地址、電話、玩具的主要材質與成分、使用的年齡層、安全的警示標語以及合格的標誌。
3.孩子的年紀與玩具要吻合
購買玩具給孩子,建議還是要對照包裝上頭標示的年齡段,例如註記「適合三歲以上兒童」,那麼這個玩具就不適合給一歲的孩子。有些媽媽會認為孩子長得快,不管是買衣服、買玩具,都喜歡買大出孩子年齡的東西。也不是說不行,媽媽可以選用大於半歲的的適齡玩具,但超過就不適合了,這是因為不適合孩子年齡層的玩具,不僅對其智力發展起不了作用,還會帶給孩子一定程度的危害。例如一歲的孩子並不像三歲的孩子能夠知道有些配件不能放入口中。
4.不要選擇具有鮮豔塗層的玩具
儘量要避免選擇含有鮮豔塗層的玩具,這是為了要避免孩子在啃咬玩具的時候,攝入有害物質。特別是一些聞起來有異味,且來路不明的玩具,那些玩具通常都會為了看起來更顯眼,採用鮮豔的顏色,而通常具有鮮豔的顏色的玩具含鉛量等重金屬含量都超標很多。重金屬含量超標會造成孩子排洩變得緩慢,長久累積下來,會不利於孩子發育。
有些父母會放大這些安全顧慮,因而不太買玩具給孩子,甚至完全不買。但其實好的玩具,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是有很大的作用,作為父母千萬不可忽略。
四、玩具對孩子成長的作用?
1.可帶動孩子活動積極性
孩子身心發展能在活動中實現,玩具能讓孩子隨意擺弄、操縱與運用,符合孩子的喜好與能力,也可以滿足他們在活動上的需求,提高活動的積極度。比如說像是「搖馬」,孩子會自然而然的騎在上頭,前擺後動的,能滿足他們對活動的需求,也能讓他們有積極而愉快的情緒。而且這一類玩具通常對孩子來說,都是玩不膩的。
2.可增進孩子感性認知
玩具有著直觀形象的特點,每種玩具所帶來的感官訓練也不盡相同。有些玩具可以摸、可以聽、可以吹、可以拿等,像是彩色套塔、吹塑玩具,各式各樣的玩偶、娃娃這些玩具都有利於孩子在視覺方面的訓練。孩子玩玩具時,不僅能訓練孩子的感覺與運動能力時,還能豐富孩子的感性知識,助於鞏固孩子在生活中獲取的印象。當孩子還未能直接性接觸到現實生活時,他們是能透過玩具來認識世界的。
3.可引起孩子的聯想
昨天莉莉媽媽有些受寒,身體不大舒服,便臥床休息了幾小時。這讓平時偏好醫院遊戲的莉莉靈機一動,她取出各式各樣的醫院玩具:「媽媽,莉莉來幫你看病,痛痛很快就飛走了哦!」只見莉莉在媽媽手上「張羅」了好一會,又聽又看的,這讓莉莉媽媽有些窩心,雖身體不適,仍舊強撐身體陪了莉莉玩了好一會。
像是醫院玩具、娃娃屋玩具,都是能引起孩子對家庭與醫院的聯想,能促進孩子的創造力。還有一些專門用在培養孩子思維,例如各種棋類、智力玩具等,都能提升孩子在分析、比較、判斷、推理等能力,培養其思維深度以及靈活性。
4.可培養孩子合作精神
小潘拿著爸爸出差買來給他的電話玩具,一人玩得可開心了,又是傳呼員、又是一問一答的。這看在小潘爸爸眼中,有些心塞,便提議要小潘到樓下小區找其他朋友一起玩耍。小潘原先有些不願意,直到小潘爸爸帶著小潘到樓下,並和其他小朋友說明好遊戲規則,安排好之後便讓小潘和小朋友們開始玩耍,這也讓小潘體驗到不同的玩法。相比之下,小潘看起來更喜歡這種群體玩法。
有一些玩具是需要孩子相互合作使用的,像是電話這一類型的玩具,是需要雙方進行通話,甚至還要有傳呼員才有辦法玩起來,因此這類型的玩具,是能夠協助孩子了解學習生活經驗,練習與同伴合作。
只要玩具只要選的好,要伴孩子健康成長是無慮的,坊間有太多各式各樣的玩具,玩具把關需有父母重視!
今日互動話題:有關於孩子平時耍弄的玩具,竟藏有如此大的危機,作為父母你們在購買玩具時會考慮哪些問題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
我是媽咪有方,一個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教子也可以很輕鬆。
媽咪育兒有良方,關注我了解育兒小知識,互動留言不要停,輕鬆帶娃不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