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一個人越是固執,越會表現出這2種特徵

2020-12-11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是很多人容易自以為是、固執己見,甚至是剛愎自用,最後吃大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每個人的思想和認知水平不同!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格局若是很狹隘,就很難做成功事情,因此他們經常怨天尤人:「為什麼我總是出力不討好?為什麼倒黴的那個人總是我?」

一個人讀的書越多,知識越淵博,反而越感覺自身的渺小與無知;一個人只有三腳貓的功夫,卻喜歡四處顯擺。這就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即: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

那麼,人們為什麼會固執呢?固執的人,身上往往都有這2個「死穴」,越是聰明,犯的錯誤越大。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越是固執,越會表現出這2種特徵,容易耽誤大事、吃大虧。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01認知水平低;

莊子說:「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所以,對於認知水平低的人,我們就像是對牛彈琴,不在一個頻道上,越是爭執,越沒有結果,對方也會表現得越固執。

小品演員郭德綱曾經打了一個生動的比方:「內行要是去和外行辯論,那就是外行。比如我對火箭科學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選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科學家要是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由此可見,越是無知的人,越喜歡自以為是,繼而表現得很固執。

我們再來拿劉邦和項羽來對比一下認知水平的不同對於人生的重大影響。

西楚霸王項羽攻佔鹹陽後,引兵屠戮鹹陽,殺了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大火連續燒了三個月沒有滅,搜集寶物美女準備回江東,有人勸項羽說「關中富饒,可以成王霸之業」。但是項羽一心想回老家彭城建都,還氣憤地說道:「富貴不回故鄉,就像是穿著錦繡衣裳在黑夜中行走,有誰能知道呢?」

由此可見,項羽的骨子裡面終究是「小農思維」,心中是「家情懷」,而不是「國情懷」,不能胸懷天下,屬於認知水平低、見識狹隘的表現。

再來看劉邦的建都選擇!劉邦對於建都在洛陽還是關中拿不定主意,於是就徵詢文武大臣的意見。大臣們都是崤山以東地區的人,爭先恐後地申辯說周朝建都在洛陽稱王天下幾百年,秦朝建都在關內只到二世就滅亡了,不如建都在周朝都城洛陽。

有位大臣名叫劉敬,他力陳都城不宜建洛陽而應在關中。謀士張良也支持婁敬的主張,張良說:「洛陽雖有這些天然的險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圓不過數百裡;田地貧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敵,非用武治國之都;關中則左有崤函之險,右有隴蜀叢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裡;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饒農產,北有可牧放牛馬的大草原。既有北、西、南三面的險要可以固守,又可向東方控制諸侯。諸侯安定,則黃河、渭水可以開通漕運,運輸天下的糧食,供給京師所需。如果諸侯有變,就可順流東下以運送糧草,足以維持出徵隊伍的補給。這正是所謂金城千裡,天府之國啊!」

劉邦從諫如流,聽完謀士張良的全面分析,於是決定定都在關中,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正是因為劉邦正確的戰略部署,選擇對了的都城位置,這才使得漢朝數百年基業長治久安。

其次,劉邦打敗項羽後,開慶功會,自我總結了成功的秘訣,他說:「運籌幃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我不如張良;定國安邦、安撫百姓、供應軍需、保證糧道暢通,我不如蕭何;統領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精英。但是我會使用他們,這就是我奪取天下的原因。項羽有一個範增而不能任用,這是他所以被我擒殺的原因」。

而項羽失敗了,總結原因的時候,他竟然還在用「上天滅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過錯」為藉口,難道不是太荒謬了嗎!由此可見,項羽的認知水平不如劉邦,直到烏江自刎前還沒有覺悟,仍在怨天尤人,而不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難怪他會失敗。

對比劉邦和項羽,我們會發現:劉邦雖然打仗比如項羽,但是勝在認知水平上面;而認知水平會影響到抉擇,又抉擇改變命運,所以項羽的失敗是認知水平低、自以為是的結果。

再來看看我們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有些老年人寧願上當受騙,也聽不進去家人的好心勸導呢?就是因為他們認知水平過低,稍微被人一洗腦,就變成了固執。不管你怎麼勸,他們都會用「你不懂」來搪塞你,其實最不懂事的就是他們自己。

這就是典型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種例子曾經在我們身邊發生過,現在依然正在不斷上演,也是應了一句老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或許,這些人還認為自己很聰明,佔了大便宜,幸好其他人沒有發現這個「商機」。但是這種認知水平低的人,越是有點小聰明,到最後越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要吃大虧、上大當!

晚清名臣曾國藩說:「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為什麼「識」對於做人做事來說很重要呢?因為凡是辦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閱歷和識見,有識才能知道學問無盡,不做井底之蛙,不剛愎自用,繼而保持一顆謙虛謹慎的心態,少冒風險,多穩步前進,笑到最後。

企業家任正非有句名言叫:「當我們感覺自己很渺小的時候,行為才會開始偉大」;作家蔣方舟也說:「多讀點書,要不然你的三觀是由你的親朋好友決定的!」

由此可見,越是優秀,能力越強的人,越是謙虛低調做人,還懂得勤奮讀書學習,彌補自身缺陷,使得自己不斷進步。

02過於情緒化;

除了認知水平低,會造成一個人固執己見,還有就是做人做事過於情緒化,也會導致固執。這種人一般都是聰明人,明知道自己錯了,但就是不認錯,不肯低頭,於是一錯再錯,這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最終也只會害慘自己。

比如說,前不見一位女研究生被騙311萬,不管民警怎麼解釋,她都死不承認也不願報案,還懟道:「我做投資的,怎麼可能被騙?」。最後單位領導都急了,氣憤地拍著桌子質問該女子:你腦子有問題啊!你這研究生研究的什麼問題?

按道理說,女研究生的認知水平夠高了,但是她也有思維盲區,以及人性中慘雜了貪慾,再加上當眾放不下架子,有點情緒化,因此表現出來的固執讓人難以理解。

生活中,我們還能經常看見這樣的場景:一個聰明人對笨人說事,笨人聽不懂,聰明人著急了,爆脾氣也上來了。為了說服笨人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做事,聰明人大發雷霆,表現得很固執己見,好像要吃人一樣。比如說,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男朋友勸女朋友不要做某件事的時候。

其實,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以頑治頑」,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最後只會導致自己也成了固執、狹隘之人,而且好心經常沒有好報。做人做事,過於情緒化,給人一種很固執的感覺,也容易耽誤大事。

比如說,你愛一個人,因為過於情緒化,愛得很固執,不管對方人品好與壞,不管他人怎麼勸,都要鐵了心和對方在一起。

你恨一個人,因為過於情緒化,就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對人不對事,不管對方做了什麼,都討厭對方。這就是佛家所說的「嗔念」,執著於內心的厭惡,固執己見剛愎自用,只會毒害身心。

正所謂是「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只要片刻之間生起對他人的仇恨和憤怒,那麼千千萬萬個妨礙修行的罪惡就會滋生出來。也如電視劇裡面曹操說:「不要憤怒,憤怒會降低你的智慧;不要仇恨,仇恨會使你喪失判斷力「。

為什麼越是有才能的人越容易招致失敗?就是因為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驕傲會使人過於情緒化,過於自負自滿,繼而成為情緒的奴隸,說錯話、做錯事,最終引火燒身。

比如說,劉邦百戰百敗,卻屢敗屢起,情緒控制和志氣恢復的能力很強;但項羽百戰百勝,卻經不起一敗;一敗塗地,一敗就亡,可見他經不起失敗,做事情過於情緒化。

烏江亭長把船靠在岸邊,勸項羽向東渡過烏江,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但是項羽心灰意冷地說道:「上天要滅亡我,我渡江幹什麼呢!況且我和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進,現在沒有一個人回來,即使江東父兄憐憫我,讓我稱王,我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即使他們不說什麼,我項籍難道不幹心有愧嗎?」

最終,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一口氣殺了幾百個漢兵,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而後揮刀自刎。試想一下:若項羽做事不這麼情緒化,保住性命,渡過烏江,歷史也將會改寫。

還比如,元朝末年群雄之一的陳友諒,算是當時實力最強大的梟雄,但是他身上有個致命弱點——志驕,也是屬於過於意氣用事。1363年,陳友諒率60萬水軍進攻朱元璋,妄想一戰定乾坤。但在鄱陽湖大敗中,陳友諒也在突圍時中流箭而死,年44歲。

結語: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既要會做加法,也要學會做減法:多做認知水平的加法,不斷提高認知;多做情緒的減法,學會丟掉情緒垃圾。這樣才能時刻保持頭腦理智和清醒,常保思維上活水泛濫。正如古人所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以及「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積極調整心態,努力化解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衝突,這樣便可做出對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理性決定。反之,一個人認知水平低、做事過於情緒化,就會導致固執己見、剛愎自用,最後耽誤大事、吃大虧。

固執的人,身上往往有以上2個「死穴」。而且越是聰明的人,最後犯的錯誤越大。朋友們,您不妨自我對照一下,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以上2個固執的特徵,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讚、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個人越是虛偽,越喜歡表現出這2種「謙虛」,要小心提防
    上面所說的過于謙虛的人,往往就屬於外君子而內小人,越謙虛越虛偽,是真小人!一個人越是虛偽,越喜歡表現出這2種「謙虛」,要小心提防。這2種人越是表現得謙虛,越是虛偽,城府也很深!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畢竟,來而不往非禮也,這也是高情商的表現。所以說,有一種人,他們明明很有本事,但是故作謙虛,這種謙虛反而顯得很虛偽,城府深,我們要小心提防。
  • 心理學:一個人越是討厭你,就越有這三個表現,請別糾纏了
    在心理學上,一個人越是討厭你,就越有這三個表現,請別糾纏了。一,會無視你說的話一個人討厭你的表現之一就是無視你說的話,無論你說什麼,他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不尊重行為。在心理學上,每個人都需要一種被尊重的心理,尊重就像一座橋梁,可以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 心理學:一個人越是孤獨,越會有這5種體會,看完真的扎心了
    從心理層面來看,真正的孤獨,通常會表現為下面這5種行為。(1)孤獨的人,都不敢輕易忘記還沒有和別人分享的神奇經歷心理上孤獨的人,並不是沒有交流的欲望,只是這種欲望被壓制住了。所以一旦爆發出來,就極其強烈。
  • 心理學:一個人層次越低,往往越容易有這3種特徵,希望你沒有
    一個人層次的高低並不指他經濟實力的強弱,很多人生活富裕,卻依舊保持著低層次的生活而不自知,現實中我們通常會叫這種人:暴發戶。而一個高層次的男人就算沒有錢,在生活中依舊會吸引到很多小女生對他趨之若鶩。一個人層次的高低與他的經濟實力並沒有太大關係,而是一個人的精神與儀態,一個人層次越低,往往越容易有這3種特徵,希望你沒有。
  • 一個人,越是膚淺,越會有這三種表現
    比如說,老祖宗告誡我們:膚淺之人,身上常有這3個特徵;一個人,越是膚淺,越會有這三種表現!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一、好談己長只是淺。——晚清曾國藩釋義:一個人,老是喜歡炫耀自己的長處,終究是膚淺之人。這兩種行為都是因為心得不夠厚道,見識和氣量過於狹小!所以說,誇誇其談,喜歡自我炫耀才能的人,便是膚淺之人。而越是淺人,越是福氣也淺,比如楊修喜歡在曹操面前顯擺小聰明,最後也丟了小命等等。二、傲人不如者必淺人。
  • 曾國藩:一個人越是沒什麼本事,越會表現出這四種特徵,值得一看
    那麼如何識別出那些沒什麼本事的人呢?清末名臣曾國藩曾經在家書中提到過這類人身上都會有這幾個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曾國藩關於這方面的智慧。一、心高氣傲、剛愎自用曾國藩認為能有一番作為的人一定是謙虛低調的人,他們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待別人尊重有禮,相反,一個沒什麼本事的人就越是表現得心高氣傲,他們常常自我感覺良好,但是一做事就將自己的缺點暴露無遺。
  • 心理學:越是無聊的人,越會有這4種表現,你有麼?
    在如此強烈的外部壓力下,很多人慢慢學著忍受和習慣,而且心理學發現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壓力越大的人越無聊,因為他們每天習慣於壓力,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生活,而一旦空閒下來就會感到無聊。什麼是無聊感呢?無聊感具體變現在我們感覺到無所事事,卻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處在這麼一種糾結尷尬的狀態。其實,一個人越無聊,越離不開這四種表現,你有嗎?
  • 心理學:越是「命苦」的女人,越會有這3種性格,你中槍了嗎?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各自不同的際遇的際遇,我們會因為有著不同的信念與性格,導致我們的生活天差地別。從心理學來看,越是「命苦」的女人,越會有這3種性格,你中槍了嗎?1、戾氣太重,永遠都在抱怨越是命苦的女人,生活中越會充滿抱怨。她們抱怨生活中的不滿,但卻沒有改變命運的能力,於是只能不斷地抱怨來發洩內心的情緒。
  • 心理學:越是不自信的人,越有這5種表現,你有嗎?
    不自信成為現在人的普遍的現象,你知道自己是自信還是不自信呢,今天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一下,一個人不自信的表現都有哪些?1、優柔寡斷!說話聲音小,不敢說話。他們會顧頭顧尾,畏手畏腳,總覺得自己做的決定是錯的,不相信自己。2、過度在意對方的話!不夠自信的人,總會過度的關注對方,經常在意對方說過的話,喜歡翻來覆去的揣摩。在和對方聊天,打電話或者聊微信時,會對自己說話的語氣,用詞甚至是發送的一個表情,反覆的糾結考量。3、害怕改變!
  • 心理學:一個人層次越低,越容易有的4種特徵,你中了麼?
    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說,我們通常所指的層次底下,是指一個人眼界狹隘,思想庸俗,心理脆弱。人生而平等,但死的時候卻不是,思想和行為造成了我們的差異。現實生活中,層次越低的人,越容易有下面這4種特徵。(1)情緒不穩定情緒其實是我們的心理對於外在事物認知的內在投射。
  • 一個人越是大智若愚,越會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所以說,一個人越是大智若愚,越會有這個特徵——看問題更加透徹!2、看問題更加長遠;為什麼說大智若愚的人看問題更加長遠呢?因為他們智慧大,格局也大,不喜歡為了小事而斤斤計較。他們給人的感覺很「傻」,捨得吃虧,甚至把吃虧當成是享福。
  • 心理學:內心受過傷的人,才會有這5種表現,你中了幾個?
    同樣,也會留下深深的印記。心理學研究發現,曾經受到過心理傷害的人,會有很多地方與常人不一樣。有時候,哪怕你已經忘記了你曾經受到過的傷害,但這些心理陰影仍然會影響你的生活。擁有下面這5個表現的人,內心往往都受到過巨大的傷害。(1)內心過於敏感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暴力和壓抑環境下成長的人,往往相對同齡人更能洞察人心,內心更加敏感多疑。
  • 戀愛時,越幼稚的女人,越是會有這幾種表現
    一個內心保留天真的女人,她在戀愛的時候會表現的幼稚,她對愛情有非常美好的嚮往,女人覺得愛情是單純的,戀愛時,越幼稚的女人,越是會有這幾種表現。她也應該懂得什麼是愛情,也會懂得戀人之間的戀愛關係,當男人和女人討論戀愛的親密話題,女人卻表現的像個特別青澀的小女孩一樣,那麼,這樣的表現在男人眼裡就會幼稚。
  • 一個人越優秀,就越是謙卑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覺得自己知道得很少。有些人,一旦取得一點成績,便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動不動就以自身的優勢去碾壓別人,從碾壓別人的行為中,獲得優越感。甚至有些人,會居高臨下地評判別人,教訓別人。自認為自己優秀得足以讓眾人匍匐於他們腳下,去膜拜他們。「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
  • 為什麼一個人的命只會越算越薄?這三個報應,一個比一個慘烈!
    然而,有句話說得好,「命只會越算越薄」,意思就是說:老是算命的人,這命只會越來越不值錢,運氣也會越來越薄,越來越差。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從佛學、心理學的角度,給大家看一看:那些經常算命的人,會碰到的三種慘烈的報應吧!
  • 心理學:越是層次高的人,越習慣在朋友圈發這三種動態,你有嗎?
    1在社會中,層次往往代表一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可能在有些人的意識當中,越有錢的人,他的層次就越高。其實未必如此,一個人的層次並不由金錢來衡量的,而是從一個人的素質以及教養看出來的。隨著微信的普及,而朋友圈就像一張名片,可以輕易的窺探出一個人的人品以及素質。
  • 社會心理學:一個人越是「神經質」,越是有這5個表現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簡單形容「神經質」的話,那就是——過於敏感,不過這顯然不能很好地概括其特徵。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越是「神經質」,越是有這5個表現。其實,「神經質」的人把別人的事故當成了自己的臆想,就會變得焦慮不安,甚至嚴重排斥這種不安感,而結果反而是越排斥越不安。
  • 並非領導就喜歡老實人,有這3種特徵,哪怕再老實,領導也不喜歡
    並非領導就喜歡老實人,有這3種特徵,哪怕再老實,領導也不喜歡大家總認為一個人越是老實就越好,其實不是。在社會中,很多時候越是老實越是不討喜。特別是在職場上,領導往往都不喜歡太過老實的人。越是老實就越是讓領導覺得討厭。
  • 越是富有的人,這3種表現越突出,很準,別不信
    越是富有的人,這3種表現越突出,很準,別不信 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會有窮人和富人之間差距一說呢?富人之所以富是有原因的,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就富起來了。大家往往認為富人是因為會賺錢才會越來越富有,但其實不是,他們的思維見解和生活習慣都決定了他們的富有。
  • 心理學:內心受過傷害的人,會有這4個特徵!
    很多人以為,這只是一個比喻句。其實,我們的內心真的會因為曾經的事情而留下傷痕。就像皮膚受傷之後會留下疤痕一樣,內心受過傷害之後,也會留下印記。這種印記,不是用眼可以看到的,但是通過對一個人行為的觀察,可以看到他內心傷痕印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