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西藏,這裡有磅礴的信仰,為什麼藏傳佛教要磕長頭

2020-12-05 川藏車隊

對於藏地人民來說這一生,只有一個夢想在最美的季節放下世俗的煩憂以信仰之名朝聖去西藏

朝聖路 蒼茫高遠

朝聖路 蒼茫高遠

朝聖路 鋪滿誓言

終日繚繞的香火

長明不滅的酥油燈

刻錄千年的歷史

溫暖著朝聖者的心靈

虔誠的身體丈量著佛光

善良的靈魂匍匐在地面

一步一叩,朝拜信仰

虔誠的身體丈量著歲月,一起一伏移向天邊

善良的靈魂匍匐在路上,一步一叩朝拜信念

手牽著雲 連起藍天的哈達,心捧著夢 掛起嚮往的經幡

請點擊

禮佛一拜,罪滅恆沙

長頭,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在各地通往拉薩的大道上,人們不時地見到信徒們從遙遠的故鄉開始,手戴護具,膝著護膝,前身掛一毛皮衣物,塵灰覆面,沿著道路,不懼千難萬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薩朝佛。

磕長頭的信徒絕不會用偷懶的辦法來減輕勞累,遇有交錯車輛或因故暫停磕頭,則劃線或積石為志,就這樣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堅定的信念,步步趨向聖城拉薩。

為什麼要磕長頭

於行進中磕長頭,信徒們遵循這樣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勢,口中念念有詞,多為誦六字真言,讀作「嗡嘛呢叭咪哞」 (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寶言」,類似於漢傳佛教徒常誦的「南無阿彌陀佛」)。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開始。在此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念之聲連續不斷。

還有一種為原地磕長頭,於殿堂之內或外圍,教徒們與信徒們身前鋪一毯,原地不斷磕長頭,只是不行步,餘者與行進中的磕長頭一樣,或還願,或祈求保佑,賜福免災因不同心理意願,而猶入無人之境;教徒們認為在修行中,一個人至少要磕一萬次。叩頭時赤腳,這樣才表示虔誠。還有一種是圍繞著寺廟,依順時針方向自寺院正門開始,面向寺廟側向行進磕頭,亦是三步一磕,繞寺而行;或側向寺廟,向前叩進,亦為三步一磕,口誦六字真言。

在西藏,沿途經常可以看見一群群磕著長頭去拉薩朝聖的藏民。 每次看到磕長頭朝聖的人們時,心靈都受到強烈的震撼。

磕長頭是藏傳佛教信徒為實現信仰、祈福避災而進行的最為虔誠的祈禱方式。同時,它也是藏傳佛教密宗修持的一種方法。藏傳佛教密宗中修習"三密加持",旨在使身、口、意"三業"清淨,與佛的身、口、意三密相應,即身成佛,而修持是其唯一途徑。

修持是密宗行者人密的前導,被視為密宗的根基,其目的在於通過清心和抑制欲望,達到忘我的境界。修行是極艱苦的,從早到晚不間斷地修持,一般需兩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其中就包括必不可少的磕長頭十萬次。

藏傳佛教認為,對佛陀、佛法的崇敬,身(行動)語(咒語)意(意念)三種方式缺一不可。磕頭朝聖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為「身」敬;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統一。

朝聖隊伍就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的向拉薩進發,據說:有的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完成朝聖之舉!

朝聖的路上,哪怕道路再崎嶇,再泥濘,都無法阻止朝聖的腳步。

一般在磕長頭的隊伍裡,拉車的是他們的「後勤部長」,專門負責生活。

「後勤部長」是不磕頭的,他的小車上裝載著燒飯的爐灶,被褥帳篷等生活必需品,他會先行到達前面宿營地,搭好帳篷,燒好茶水和飯,等候那些磕長頭的同伴們。

為什麼在大昭寺前磕長頭

據說一年四季不論雨雪風霜、在大昭寺外都有磕長頭的信眾,他們來自藏區的名個地方,有青海的、甘肅的、四川的,當然也有很多是拉薩當地的。藏民為啥千裡迢迢到大昭寺前磕長頭呢?

大昭寺之所以成為藏民信眾的佛土,是因為大昭寺內供奉著文成公主當年從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金像。據說佛祖在世時,其弟子按其奶媽指點塑了8歲、12歲和25歲三尊金像並由佛祖親自開光,8歲金像已遭毀損,今存於小昭寺,25歲金像遠在印度,因此大昭寺內的12歲金像就變得十分珍貴。

藏民視佛祖金像為佛祖本尊,千裡迢迢從各地到大昭寺朝聖,表現出的那種無比虔誠和執著,令所有人都感到強烈震撼。據說朝聖者都是代表一個村或家族,他們用板車拖著行裝,風餐露宿,不避雨雪,一路磕著等身長頭,經年跋涉來到大昭寺前,在此再繼續磕長頭達數月之久。

大昭寺金碧輝煌的金頂都是藏民奉獻的;一位叫旺堆的藏民告訴我們:我是磕頭來的,好幾百裡地。我是牧民,我賣了一些羊,一些牛,又用賣的錢換金子,一年換一點,五年能換好多金子。這次我全帶來了,獻給廟裡,把佛像修得大大的。再過五年,我還能換更多的金子,獻給佛。五年前,我就獻過金子,那次,活佛為我摩了頂,我喜歡得哭了。

旺堆老人還告訴我:許多漢族人,還有許多外國人,都信我們的佛。不過,不少人把財產,把塵世看得太重,他們先是自己,然後才是佛,或者只有自己遇見了麻煩事,才想起佛來,這是得不了救的。

以下是站在大昭寺屋頂,向下看到的磕長頭的情景。城裡人講究些,磕長頭時身下有一個用木板做成的軟墊。

旺堆老人還說:財產多餘了,人就要產生貪心的念頭,就會作惡。

這裡是西藏!,這裡有,磅礴的信仰!

相關焦點

  • 長頭為何要磕十萬個,需要多長時間能磕夠十萬呢
    甘南川西之行長頭為何要磕十萬個我和朋友們包車走川藏線318國道的沿途和達到拉薩大昭寺前,看到了很多虔誠的藏傳佛教的信徒們,從不同的藏區磕著長頭(全身匍匐在地那天清晨,我在大昭寺前站了一個多小時,看到磕長頭的信徒們虔誠地磕著長頭,有的一個多小時都沒有停止過,我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絲絲的敬畏,同時,也一直疑惑不解,他們到底要磕多少個長頭呢?這個疑惑在遊覽青海塔爾寺中找到了答案。
  • 磕長頭丨五體投地的意義
    「磕長頭」是藏傳佛教信仰者最至誠的禮佛方式之一。磕頭朝聖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為「身」敬;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統一。「磕長頭」分為長途(行不遠數千裡,歷數月經年,風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於沙石冰雪之上,執著地向目的地進發)、短途(數小時、十天半月)、就地三種。
  • 藏家民俗|藏族人為什麼要磕十萬個長頭!
    大昭寺、小昭寺、納木錯、318路線、青藏線上、一般沿著河邊,手戴護具,膝著護膝,沿著道路,不懼千難萬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薩朝佛。這種行為在我們這種見多了假乞丐的遊客看來,甚至還被質疑是在作秀!   他們會偷懶吧?他們靠什麼養家?他們要走到什麼時候?走到拉薩都是很久遠的事,這麼磕頭幹嗎?誰想出來的?……不知道信仰的人太費解這種行為了。
  • 單車旅行之藏傳佛教
    這幾年都有接觸藏傳佛教,也有結識了藏族人,甚至在他們家住了一段時間,體驗他們一些生活細節也離不開宗教,也走進山南這個藏族發源地,去了很多寺廟,也看過天葬,我想是時候嘗試談談對藏傳佛教或者西藏的理解和感受。
  • 西藏歷史最悠久寺廟,被譽為藏傳佛教的瑰寶,名字「來歷不凡」
    ,所以佛教在我國的歷史演變中有著很大的影響,現在如今我國各地也存在著佛教的遺蹟和元素,其中要說佛教文化最濃鬱的當屬西藏,西藏對於佛教的信仰是非常神聖和純淨的,當地習俗磕長頭就是最好的證明,在西藏有著一座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廟,被譽為藏傳佛教的文化瑰寶,但是名氣卻「來歷非凡」。
  • 磕長頭1500多公裡朝拜大昭寺,每天磕5000個,四川青年為信仰而拼
    他是四川甘孜州德格縣馬尼幹戈鎮人,今年28歲,他是去年8月份從家出發,一路徒步磕長頭去朝拜大昭寺,一天走不到10公裡,全程1500多公裡的路,已走了10來個月還在朝拜的路上,預計到今年8月份才能到大昭寺。(朝拜者的眼神)他說,他是代表一家人去完成這個夙願。出發前,母親一再叮嚀,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有啥事了及時給家裡打電話。
  • 為什麼去西藏旅行,一定要去大昭寺朝拜,看完或許就明白了
    每一位參觀過大昭寺的朋友都會發現,即便是在雨天,大昭寺外的藏民,也絲毫沒有躲雨的意思,依舊在那一絲不苟的磕著長頭,這樣的場景令人驚訝,甚至有人質疑他們是在作秀,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這些藏民非要在大昭寺前朝拜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
  • 人生需要去大昭寺磕一次長頭、點一盞酥油燈、轉一次轉經筒
    你是否為了信仰而曾努力過?你可曾去過拉薩朝拜過?路上的旅人啊,你能否告訴我從拉薩磕到神的腳下大概還有多遠啊?有人說,信仰不在拉薩,不在布達拉宮,在路上。今天小譚將帶大家去大昭寺。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做雅礱的部落,這個部落的發祥地在西藏南部。
  • 信仰的力量!冰天雪地裡,有人花14小時磕長頭
    在冰天雪地裡,一對夫妻和一個年輕女孩還在一刻不停地磕長頭。(圖片來源:銳圖)當天早晨,塔爾寺內的僧人忙碌地念經、掃雪,百姓、其他寺院的僧人紛紛前來拜佛,鮮有遊客的蹤影。圖中的一對男女在雪地裡虔誠地磕長頭。(圖片來源:銳圖)磕長頭,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2017年上映的電影《岡仁波齊》講述的就是藏族人朝拜的故事,曾獲得強烈反響和一致好評。
  • 川藏線遊記:讓人觸動的藏傳佛教信仰,在沉靜中探尋內心的想法
    川藏線遊記:讓人觸動的藏傳佛教信仰,在沉靜中探尋內心的想法在這裡,你可以洗去城市的浮躁,獲得片刻的寧靜。情不知所起 一往情深。說到西藏 ,不得不提到他們的宗教信仰。他紅衣灰褲,身上有一背包,正在大昭寺門口磕長頭。無數位遊客經過他,投向亦或好奇亦或探尋的目光,甚至還有人在他站起身時給了他五十元。少年均擺擺手拒絕。我停下步子,望著這位虔誠的信徒。他的眼眸烏黑而沉靜,透出了一種堅毅之感。我不知道他是從哪裡來到 拉薩 ,但單憑這份堅定與執著,我便不得不感嘆,信仰的力量是偉大的。至少它可以使一位正值青春期的青年不再浮躁,靜下心來追求自己的信仰。
  • 這是一種信仰,只有去過西藏的人,才會明白什麼是朝聖的意義!
    西藏,它有一層神秘的面紗,總是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解開它。高山流水,白雪皚皚,神秘的布達拉宮,聖潔美麗的神湖。西藏的人民心中都充滿了虔誠和信仰,隨處可見的朝聖者更是為西藏的聖潔增添了一抹神聖。這是一種信仰,只有去過西藏的人,才會明白什麼是朝聖的意義!在西藏,有一種信仰,叫一生朝拜。朝拜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朝拜儀式。磕長頭是信徒們虔誠的禮佛方式之一,磕長頭為長途,短途和就地三種。長途一般歷經數月,信徒們風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於沙石冰雪之上,執著地向目的地進發。
  • 瓦切塔林:108座佛塔,1000平米經幡,這裡有藏傳佛教的文化密碼
    在西藏,在藏區,在藏傳佛教流行的區域,除了或大或小的轉經筒,最具代表性的標誌,就是佛塔和經幡。無處不在,不計其數的佛塔和經幡,是藏傳佛教的顯著的文化符號。它們是廣大信眾心目中的神聖殿堂,是向佛祖祈福,脫離苦海步入天國的碼頭。來到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的瓦切鄉,這裡的108座佛塔和1000平方米經幡,隱藏著藏傳佛教的文化密碼。
  • 用身體丈量土地的磕長頭,原因何在?請看這篇文章
    特別是在秋冬季節,各地通往聖城拉薩的大道上,不時會有信徒手佩護具,腿戴護膝,塵灰滿面,不懼千辛萬苦,三步一磕,或積月、或積年直至拉薩。 據了解磕長頭分為三種形式,一種是長途,從遠道磕長頭到拉薩,像頓珠這種類型的信徒,他們抱著一種願望,從家鄉不遠千裡風餐露宿,一步一個腳印地禮佛來到拉薩;一種是短途,只在拉薩市的三條轉經道路上不停地磕長頭,長年累月,一直磕,一直五體投地;一種是就地,如布達拉宮廣場上或大昭寺正門前,信眾們拿一個墊子,帶上吃的東西,在原地一直磕長頭。
  • 西藏最神聖的地方?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為何有這麼大影響力
    在西藏的很多寺院都屬於其中的某一個教派,但大昭寺則是各教派共尊的寺院,是藏傳佛教的中心,是西藏最神聖的地方,在藏族同胞們的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為何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因為大昭寺是西藏最早建立的寺院之一,大昭寺的建立,對後來藏傳佛教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為藏傳佛教的弘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除此之外,這裡還供奉了一尊非常重要、非常珍貴的佛像,那就是釋迦牟尼佛祖12歲等身像。據傳,佛祖12歲等身像是根據佛祖本尊12歲時的樣貌塑造的佛像,特別的珍貴,由文成公主從大唐帶入吐蕃(今西藏)。
  • 西藏旅遊需禁忌的幾點,了解瑪尼石、經幡、磕長頭,一起尊重藏民
    西藏是一個以宗教信仰生活的地方,這裡的人民也比較樸實,但是這裡有很多忌諱,相信大家不一定都全懂。因為在西藏有很多的民族,因此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也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講一講,在進入西藏以後旅遊的需要注意的禁忌。
  • 深情塔爾寺,十萬個長頭磕完再告訴你我的虔誠
    黃教六大寺院是:西藏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甘肅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的塔爾寺,其中以甘丹寺和塔爾寺為最著名。塔爾寺是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內部陳設非常考究,飾有黃、紅、綠、藍、白五色的幡、幃和各式天花藻井,滿堂林立,還有珍貴的大型堆繡掛佛、刺繡佛。大經堂的走廊上,來自遠方的虔誠者,用十萬個等身長頭來訴說著自己的信仰。磕長頭時兩手合十,表示領會了佛的旨意和教誨,觸額、觸口、觸胸,表示身、語、意與佛相融,合為一體。信徒們認 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萬次長頭,叩頭時赤腳,這樣才算虔誠。
  • 虔誠是這個民族的代名詞 朝拜是他們一生的信仰
    藏族也是跨境民族,在中國境內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雲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區,在青、甘、川、滇區域內有十大藏族自治州。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12日。藏族信仰藏傳佛教。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天竺傳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這裡的人們世世代代崇尚佛教,虔誠成為整個民族的代名詞,人們的一生都在信仰藏傳佛教。圖為一位老人在佛塔前拜佛,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12日。
  • 西藏山南朝聖 探訪藏傳佛教第一寺桑耶寺
    這裡歷史悠久,藏王松贊幹布從山南崛起,創造了吐蕃王朝的輝煌,唐蕃聯姻,文成公主進藏千古傳頌。此刻,想像著藏南河谷和哈布山,想想著藏傳佛教第一寺的桑耶寺,想像著消逝千年的吐蕃王朝,想像著藏王墓、昌珠寺、雍布拉康……這一切一切的文化地標和歷史活化石,此刻一一浮現在我的腦海。
  • 人生在世 瞬乎百年 || 那值得尊重的信仰!
    藏傳佛教的信徒們認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萬次長頭。他們俯仰於天地之間,用身長丈量著到聖城的距離,他們塵灰覆面,臉上溝壑縱橫,額頭磨出了灰黑色繭子。當你注意看他們的表情時,絲毫不見痛楚,也沒有特別的喜悅,只有平和,就像是西藏的天空,平和得一塵不染。
  • 西藏有一條聖路,許多虔誠者五體投地的磕長頭轉圈
    中國有很多路,有的以寬敞筆直聞名,有的以繁發熱鬧出眾,但也有的以其獨特的意義而倍受關注,比如西藏拉薩的八廓街就是其中的一條。這條街並不長, 位於拉薩市的舊城區,是拉薩著名的轉經道和商業中心,被藏族同胞稱為「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