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功夫舞臺劇《功夫傳奇》由天創國際演藝製作交流有限公司製作。從2004年12月3日正式首演至今,該劇上演將滿10周年。
《功夫傳奇》海報
網易娛樂10月21日報導 因為李小龍,世界知道了中國功夫;因為李連杰,世界認識了中國武術,而舞臺劇《功夫傳奇》則引領世界上更多人深入了解中華博大精深的功夫以及所蘊含禪意哲理。該劇通過駐演與巡演等形式多管齊下,讓人們看懂中國功夫的涵義。
大型功夫舞臺劇《功夫傳奇》由天創國際演藝製作交流有限公司製作。從2004年12月3日正式首演至今,該劇上演將滿10周年。為什麼這部功夫題材舞臺劇可以能走過10年,長演不衰?
一部劇看中國功夫豐富門類
曾經,《唐山大兄》、《少林寺》、《精武門》等電影讓無數觀眾熱血沸騰,恨不得一夜間學會十八般武藝,行懲惡揚善之事。
《功夫傳奇》不僅讓觀眾們再度熱血沸騰一把,更重要的是讓觀眾無需再隔著螢屏來欣賞功夫,而可以在現場零距離接觸。劇中囊括了五行拳、十二形拳、羅漢陣、千手拳、鐵布衫等我們耳熟能詳、外國觀眾們也極感興趣的武術表演,既有功夫套路的展示,又有驚險刺激的對攻,更有讓武僧獲得榮譽的隆重儀式——打山門,令人眼花繚亂的套路、神秘的儀式讓現場觀眾緊張興奮。
然而,如果僅憑功夫展演,即使再驚險刺激,也只能挑動觀眾視覺神經,一旦腎上腺素恢復正常,而劇情無法進入觀眾內心,《功夫傳奇》是無法達到如今高度的。所以,在創作之初,主創們便定下了這部劇「不同於以往展演式武術表演」的定位,創造性地將武術與舞蹈、雜技、魔術等表演形式相融合,以完整的劇情故事串聯起演出,傳遞勵志的成長故事。
一部劇告訴你功夫的要義
《功夫傳奇》分為「序幕」、「啟蒙」、「授藝」、「鑄煉」、「思凡」、「面壁」、「出山」、「圓寂」等篇章,講述了小和尚純一通過練武、習禪,歷經重重考驗,最終成為一代宗師,走入大智大勇、大徹大悟的人生境界,蘊含了「磨難與成長」的勵志主題。
除了武術外,觀眾還能看到精彩的芭蕾、現代舞、雜技、魔術表演。別具匠心的舞美設計、燈光,配合劇情,製造出或夢幻、或詼諧有趣、或反映凡塵欲望的場景。視覺效果烘託劇情內容給人帶來視聽與心靈多重震撼。
當序幕拉開,佛號與鐘聲響起,舞臺機械、舞美、燈光的變化率先將觀眾帶入了夢幻情景。當大家還沉浸在廣袤無邊的場景,眾僧突然出現,出人意料的出場方式將觀眾思緒緊緊吸引。老禪師的表演與魔術結合,出神入化地演繹移形換影的速度。
舞美道具在臺上形成可移動變化的塔林,燈光讓塔林影影幢幢,小和尚在此學習武藝,結合形意拳,一時間塔林內虎嘯猿吼。移動的塔林象徵流動的歲月,這種富含寓意的場景,讓功夫與人物的呈現更加詩意。
舞臺空中高懸的巨大金頂;壁畫、皮影表演、投影動畫和可放大縮小的眾僧拳腳身影,功夫的美感與光影的美感相輔相成。
除了武術,臺上還呈現了秀美風光。中國功夫往往與嵩山、華山等秀美的名山聯繫在一起,《功夫傳奇》把這些山川化為大概念,天梯、流動的浮雲、淙淙的瀑布流水、古老的寺院,祥和的景象帶觀眾一覽孕育武學文化的地方,領略武功陽剛下的平和。這樣的環境,烘託小和尚和師兄逗樂的挑水劇情,也為眾僧的練功更添一份柔美,使得視覺效果剛柔並濟。
勵志的劇情,讓這部「傳奇」不僅屬於功夫和純一和尚,更是屬於無數不斷磨鍊自身、完善自我,不斷成長與進步的人們。
一部劇讓世界聚焦中國文化
要真正達到傳遞中國文化的目的,必須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這場演出。該劇在北京紅劇場駐場表演,已成為外國遊客來京旅遊的必看劇目。甚至有觀眾雖然已經來過北京遊玩,但為了觀看此劇,專門在中國遊日程中再加入北京這一站。
除了在北京的定點演出,《功夫傳奇》還主動「走出去」,以積極的姿態面向世界。10年間,該劇到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英國、西班牙、印度等國家進行巡演,2010年7月起更是在美國布蘭森白宮劇院駐場演出。據介紹,在美國定點演出時,有一名鐵桿觀眾幾乎每天都到場觀看,並為此專門了解中國、到中國旅遊。這就是文化的魅力,細水長流,潛移默化間讓更多人讀懂中國。
一部劇排演好後並不是一勞永逸。天創國際演藝執行董事曹曉寧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及,該劇在演出過程中邊演邊調整,甚至進行了多次大修改。他清楚地記得在第17次修改完成後,大家信心滿滿地到加拿大演出,不曾想受到了「當頭一棒」:「我們想通過少林功夫表現民族精神,結果當地人解讀我們在宣揚『暴力』。」
為了按外國觀眾的理解習慣來進行劇情展示,曹曉寧甚至請來外國專家提供建議,並在第18次修改時,在情節中加入了表現人物的心理從脆弱走向堅強的內容,更直接地表達「強壯身體、練中國功夫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和平」的意義。
10年的連續演出,足以讓《功夫傳奇》鍍上傳奇的光芒。10年的演出、10年的不斷修改與發展,《功夫傳奇》已聚焦了世界的目光,讓中國功夫不再只是抽象的符號,而是擁有了鮮活的形象與意義,不僅帶來視覺刺激的滿足感,更帶來精神上的滿足,讓更多人從這裡開始了解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