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
是大陸首家「誠品生活蘇州」籌備的長度。
剛剛
金雞湖畔蘇州工業園區月廊街8號,
「誠品生活蘇州」舉行開幕儀式。
明天
這方閱讀空間將正式向讀者開放。
開在大陸的第一家誠品書店,
整棟建築以「聚、探、淨」為主題。
進入北門,
面前便是一座高達十八米的72級大型步梯,
臺階將整棟建築中各個環節連結在一起。
拾級而上的過程,
亦能從牆面書籤樣式的「誠品年度選書」
了解誠品書店的人文情懷。
青閱讀和誠品蘇州的設計師姚仁喜的同事朱文弘先生聊了聊,他是「誠品生活蘇州」的執行合伙人,亦很清楚設計師姚仁喜的設計理念。
青閱讀:能否和我們分享一下「誠品生活蘇州」你們的設計思路?
朱文弘:首先我們不是去複製一個臺灣的書店,我們要做一個文化的場域。所以,「誠品生活蘇州」和一般的商場不一樣;第二,吳清友先生更希望蘇州誠品不止是一間書店,更像是一間美學生活博物館。
姚仁喜先生認為「建築要像舞臺,人在建築中,要同時想觀眾,又像演員。
所以我們希望把更多的「人文」帶進這個地方。我們希望通過這片區域讓大家慢慢的沉浸到誠品的樂趣裡,看到誠品這個「演員」緩緩出場。
姚先生認為人們走過這個區域,
是一個淨化與探尋並存的過程,
這個地方像是一方庇護所。
我們設立了很大的步行樓梯,72級讓人一級一級爬到最高處就是「誠品書店蘇州」。」
「誠品書店蘇州」橫跨全館二層、三層,店內15萬種、50萬冊來自世界各地2000多家出版機構的中文書籍。
每月編輯推薦選書200本
「希望讀書不是小眾、邊緣的行為。
希望在這裡
讀者能沉澱思緒,吸收養分、和作者相遇。
讓自己更寬廣,讓他人更幸福。」
——誠品生活總經理吳旻潔說。
「誠品生活蘇州」並不只是一個書店或者一個商場,它的定位是一個文創品牌,裡面會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個文化場域可以把書店延伸到文創商品、講座以及各式餐飲消費上。
誠品生活採集×蘇州
包含了諸多大陸獨家蘇州特色文創產品的市集。
這是「蘇州特色」,
也是誠品「連鎖但不複製」的體現。
從入口走來,
從大劇場到書店
突然一拐出現一個市集,
是否和蘇州園林的「移步換景」有點相似?
「在空間的設計上,我們希望把「人和書的互動」與「人和人的互動」融合在一起。」設計師說。
「每個人都是一本大書。」吳清友先生說,
「誠品並不期待所有的閱讀都在書店裡完成,
「我認為大家不要窄化一間書店。
希望在誠品生活蘇州,
人們可以在書與非書之間閱讀,
可以閱讀人與人的關係」
本著生活無處不可讀的原則——
這些情景出現在誠品生活蘇州
臺灣舞蹈藝術家林懷民先生也以「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的形式入駐誠品書店,通過舞蹈授課的形式,幫助小孩子們從身體上認識自己。
當代爆破藝術家蔡國強先生的火藥草圖展覽《晝夜》亦作為誠品生活蘇州開幕的特別項目。
「每次戶外爆破都像是一場驚天動地的革命,
但火藥草圖確實一張床單
是和火藥的一次相愛。」
青閱讀:能否講一講《晝夜》這部作品?
蔡國強:這次展出的是我在2009年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和誠品合辦的個展《泡美術館》當時做的一個作品,叫《晝夜》。我邀請了一個舞女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通過她的舞蹈動態表現自己的心情,以及她挑選的與此心情相稱的花草。我隔著紙張跟她的影子對話,這樣曖昧的對話與創作,我感到挺神奇的。整個製作過程也通過手機和網絡實況轉播,讓民眾能夠參與。
青閱讀:作為成品蘇州生活開幕的首展藝術家,您心情如何?
蔡國強:很高興誠品在大陸落戶到蘇州這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當然也很高興第一個展就是我的作品,從臺灣出發,來到蘇州,與誠品相伴而行。
誠品兒童館
——你和童年相交於此
誠品風格文具館
——把情書以誠品的方式寫下來
書店裡的咖啡館
——菜單裡有另一個文學世界
夜未央/猜火車/在路上/日安憂鬱
美式·海明威的清晨
拿鐵·謝謝辛波斯卡
董事長吳清友:我們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希望誠品這個空間能夠以書和閱讀,創造眾生平等的一間書店。」
期盼在未來,每一個生活的日子,生命的時光,誠品生活蘇州都能有一處空間、一本書、一杯茶款待讀者。
藝術家蔡國強:在這裡能夠觸發人的靈感,能在這片土地上生根開花,能受到這邊的陽光、雨露的滋養、通過書店與這個土地的人們對話、共同創作。一間好書店把源源不斷的來自全世界的知識來幫助這個土地。所以需要交流、合作,而不單單只是賣書。讓書店和這個城市的民眾共同創造。
設計師朱文弘:我認為書店的主角不光是書,而是讓人與書的親近。這個部分吳清友先生應該更有發言權。來到誠品之後,你會發現空間和環境的安排讓人非常舒服的,人和書的關係是很隨意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個角落找到書,也可以躲在這裡閱讀一天,沒有人打攪你。
當然,書店裡的書只是一個媒介,通過書,這裡也會發生更多可能,可能你會邂逅一間畫室、一場表演或著和有一個親近藝術家的機會。如果是一間好書店,那麼它應該是可以通過文化發酵出可能性的地方。
青閱讀:如果花一天時間,在蘇州誠品讀一本書,
你們會選擇什麼?
吳清友:我會讀《心經》,這是一本人花費一輩子都讀不完的書。
蔡國強:卡爾·薩根《宇宙》。和這本書相遇的80年代末,我正要開始行走地球。藍色的封面寫著很大的《宇宙》。我總是隨身帶著,常在萬米高空閱讀,傾聽宇宙聲音。面對即將到達的不同世界,告訴自己,宇宙哪裡都有相似的地方;無論難題多大,或稍有成就,在浩瀚宇宙是多麼微不足道,而追尋無盡時空的旅行本來就是那麼的寂寞又溫暖。
朱文弘:如果你問我,在「誠品生活蘇州」開幕的第一個晚上,我可能不會拿一本書坐在裡面看。我希望坐在臺階上,看看人們和這個空間裡會發生怎樣的關係。大人會做什麼樣的事情,小孩會在這裡發現什麼,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作為一個建築師來講,我覺得是最好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