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在福州舉辦

2020-12-11 華夏經緯網

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現場

  「以辯會友,啟智未來。」 25日,第十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在福建福州正式拉開序幕,來自兩岸16所高校的參賽辯手現場展開「唇槍舌戰。」青年成才的動力來源於責任還是夢想?」「自媒體時代,我們離真相越來越近,還是越來越遠?」「科技進步增強人類安全感,還是降低人類安全感?」圍繞這三個辯題,16支參賽隊伍激昂陳詞,各抒己見。

  這16支參賽隊均來自兩岸知名高校,兩岸辯手中既有研究生和高年級資深辯手,也有初次參賽的新生代。

  比賽辯題通過社會徵集、專家出題和網上搜尋等方式,從中篩選出融科學性、可辯性、趣味性於一體的精彩辯題,都是當今社會熱點話題,也是焦點問題。辯題既緊扣新時代、聚焦新熱點又對接新青年、啟迪新思維。

  辯論賽還邀請40多位臺灣青年來閩觀摩比賽。本次大賽通過海辯賽現場觀摩和系列參訪活動,為他們提供學習和交流平臺,實地感受兩岸青年才俊臺上精彩思辯氛圍,讓兩岸青年學生親密接觸;同時,大賽還特邀臺灣青年學生參加科技輔導員實習體驗、參訪人文景觀、科技場館等,增進臺灣青年學生對大陸發展的了解,增強對中華民族同根同種同文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據了解,大賽已經成功舉辦17屆,賽事為兩岸青年學子架起了一座以辯會友、交流交心、增進心靈溝通的「友誼之橋」,不僅為兩岸大學生提供語言、思想、文化和情感交流的平臺,也讓兩岸青年彼此理解、取長補短、相互欣賞、增進友誼、融洽感情。

  本屆海辯賽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支持,由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牽頭聯合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福建省教育交流協會以及北京、吉林、上海、重慶、江蘇、內蒙古等六省區市科協共同主辦。

福建師範大學三辯——黃珊娜

2018年海辯賽最佳辯手——臺灣世新大學陳韋蓉

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落幕

    圖為臺灣政治大學辯論隊選手闡述觀點。 呂明 攝

  「以辯會友,啟智未來。」,第十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27日在福州圓滿落幕。決賽現場,持正方觀點的大陸辯論隊河海大學以「青年成長的動力來源於責任」與持反方觀點(「青年成長的動力來源於夢想」)的臺灣辯論隊政治大學展開激烈辯論。雙方思緒敏捷、你來我往、爭鋒相對,最終冠軍花落政治大學辯論隊,河海大學辯論隊屈居亞軍。

圖為現場選手你來我往、爭鋒相對。 呂明 攝

  經過三天的激烈角逐和精彩思辨,第十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已決出全部團體獎項和個人獎項。榮獲團體並列第五名的代表隊是:福建師範大學、臺灣清華大學。重慶大學獲第四名。臺灣政治大學、河海大學、臺灣世新大學分獲前三甲。另外,內蒙古師範大學李政熠,中興大學張皓評獲最具網絡人氣辯手;河海大學王少偉、臺灣大學劉祖丞獲本屆的最佳辯手獎。

圖為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理事長張昌吉先生致辭。 呂明 攝

  「青年成才的動力來源於責任還是夢想?」「自媒體時代,我們離真相越來越近,還是越來越遠?」「科技進步增強人類安全感,還是降低人類安全感?」圍繞這三個辯題,來自兩岸各8所高校共16支參賽隊的辯手現場展開「唇槍舌戰」。

  大賽評委、臺灣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主任、教授葉晉嘉表示,兩岸選手舉行辯論賽,都需要更深入了解對方想法,並貼近對岸風土人情,「這對雙方來說,是個成長機會」。

圖為臺灣政治大學辯論隊上臺領獎。 呂明 攝

  湖北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武漢大學辯論隊總教練周玄毅是「辯手型評委」,他表示,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促進了兩岸的文化交流,這是比賽的最大意義所在。「因為辯論的時候必須要對對方的理解有一個預測,而當你預測對方的理解的時候必須要認真去學習對方的文化背景裡對這個辯題怎麼理解。」

  本屆海辯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支持,由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牽頭聯合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福建省教育交流協會以及北京、吉林、上海、重慶、江蘇、內蒙古等六省區市科協共同主辦。

圖為河海大學選手闡述觀點。 呂明 攝

臺灣學子在大陸的「激辯」人生

  第十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簡稱「海辯賽」)27日在福州落下帷幕。對臺灣世新大學新聞系2014級學生陳韋蓉來說,她在大陸的一段「激辯」人生才剛開始。

  第十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7月27日在福州落下帷幕。最終臺灣政治大學辯論隊、河海大學辯論隊分獲冠、亞軍。臺灣世新大學和重慶大學分獲第三名和第四名。 呂明 攝

  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這位個子小小的「優秀辯手」說,為了打辯論,她參加過多場兩岸校際的大學生辯論賽,如今一年在大陸超過一兩個月。「海辯賽」結束後,她將飛往北京,參加大陸一檔收視率頗高的辯論類型綜藝節目複選。

  「我很愛打辯論,大陸的辯論氛圍、辯題讓人印象太深刻了」,陳韋蓉笑說,有些辯題來自於大陸廣為人知的大眾文化,對臺灣青年而言卻十分新鮮,但「確實有話講」。

臺灣政治大學辯論隊接受媒體採訪。主辦方供圖

  陳韋蓉最喜歡的辯題,是前兩年所遇的「佛系標籤對青年的成長利抑或是弊」。「對青年人來說,競爭壓力、理想和現實的落差,都讓人迷茫,這是個兩岸大學生都要面對的共性問題。」她說,這個話題特別有共鳴。

  而她也發現,這一兩年來,篤信「小確幸」的臺灣年輕人也在用「佛了」來笑噱尷尬處境,「這意味著大陸的流行文化在臺灣年輕人中得到了認可」。越來越多臺灣青年西進打拼,陳韋蓉坦言,大陸提供夢想天地,而接納適應大陸風土人情、職場文化,才是圓夢之途。

臺灣大學中文系2016級學生李映璉在賽場上。 呂明

  在大賽評委、湖北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周玄毅看來,「海辯賽」最大意義在於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因為辯論需要選手認真去學習在對方的文化背景裡,對這個辯題怎麼理解」。

  記者發現,臺灣辯手們用「詩與遠方」論證青年成才的動力是夢想還是責任,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辦報風格佐證傳統媒體對真相的專業傳播,這些信手拈來,讓觀眾感覺到臺灣青年對大陸社情的熟悉瞭然。

  在當天的臺灣政治大學和河海大學的決戰中,臺灣辯手即用大陸對青年創業創新的扶持政策,來力證大陸「幫助青年把經濟責任退後一點,激勵青年釋放夢想往前一點」,辯風犀利清晰而摘取本屆賽事桂冠。

  當選「最佳辯手」的臺灣大學社工系2017級學生劉祖丞說,「海辯賽」是個認識大陸的「很特殊的機會」。在「傳統媒體和自媒體令真相更遠還是更近」時,他舉出一系列大陸新聞事件中的傳播規律,得出結論:「大陸民眾對小眾弱勢群體的同情接納,令人感動」。

臺灣世新大學新聞系2014級學生陳韋蓉在賽場上慷慨陳詞。 呂明

  而通過「海辯賽」露出崢嶸的臺灣辯手,也已經成為勵志人物,佐證這一黃金賽事的成功。比如從辯手做到大賽評委的臺灣知名辯手黃執中就是其一。

  近年黃執中頻頻亮相大陸螢屏,儘管本屆「海辯賽」他未出席,不少兩岸大學生辯手都向記者表示,正在關注他的最新狀況。

  「(黃執中)學長提供了一種成功的可能。」陳韋蓉笑說,她正在努力通過複選的辯論綜藝節目裡,黃執中大綻風採,「不過,我一定選另一位大陸女辯手做隊長,我太崇拜她了。」

「以辯會友 啟智未來」

頒獎現場

  「以辯會友,啟智未來。」 7月27日下午,第十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在福州圓滿落幕。決賽現場,持正方觀點的大陸辯論隊河海大學以「青年成長的動力來源於責任」與持反方觀點(「青年成長的動力來源於夢想」)的臺灣辯論隊政治大學展開激烈辯論。雙方思維敏捷、你來我往、針鋒相對,最終冠軍花落政治大學辯論隊,河海大學辯論隊屈居亞軍。

辯論現場

  本屆海辯賽臺灣參賽隊有: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世新大學、中正大學、中興大學、東海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參賽隊有:清華大學、吉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重慶大學、河海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

  經過三天的激烈角逐和精彩思辨,第十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已決出全部團體獎項和個人獎項。

  一、團體名次

  榮獲團體並列第五名的代表隊是:

  福建師範大學、   臺灣清華大學

  第四名     重慶大學

  第三名     世新大學

  第二名     河海大學

  第一名     政治大學

  二、最具網絡人氣辯手(2名)

  內蒙古師範大學 李政熠

  中興大學 張皓評

  三、最佳辯手獎(2名)

  河海大學 王少偉

  臺灣大學 劉祖丞

  四、榮獲本屆辯論賽優秀辯手獲得者共16名,按小組賽的高校上場先後順序排列,他們分別是:世新大學 陳韋蓉    福建師範大學 黃珊娜    東海大學 王振庭

  吉林大學 周伶茜    政治大學 鍾璨鴻

  重慶大學 傅楚頻    臺灣大學 賴仁祥    清華大學 周士尊    中國文化大學 石佳弘    廈門大學 肖智文    臺灣清華大學 郭晏瑜    內蒙古師範大學 段晨    中興大學 歐哲瑋    河海大學 徐樂恆

  中正大學 劉雨純    華東師範大學 何仰東

  比賽歷時三天,來自兩岸各8所高校共16支參賽隊的辯手現場展開「唇槍舌戰」。「青年成才的動力來源於責任還是夢想?自媒體時代,我們離真相越來越近,還是越來越遠?科技進步增強人類安全感,還是降低人類安全感?」圍繞這三個辯題,16支參賽隊伍激昂陳詞,各抒己見。

  大賽評委、臺灣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主任、教授葉晉嘉表示,兩岸選手舉行辯論賽,都需要更深入了解對方想法,並貼近對岸風土人情,「這對雙方來說,是個成長機會」。

  湖北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武漢大學辯論隊總教練周玄毅是「辯手型評委」,他表示,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促進了兩岸的文化交流,這是比賽的最大意義所在。

  「因為辯論的時候必須要對對方的理解有一個預測,而當你預測對方的理解的時候必須要認真去學習對方的文化背景裡對這個辯題怎麼理解。」

  本屆海辯賽臺灣參賽隊有: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世新大學、中正大學、中興大學、東海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參賽隊有:清華大學、吉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重慶大學、河海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

  本屆海辯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支持,由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牽頭聯合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福建省教育交流協會以及北京、吉林、上海、重慶、江蘇、內蒙古等六省區市科協共同主辦。

冠軍臺灣辯論隊政治大學領獎

冠軍隊政治大學接受媒體採訪

  和往屆相比,今年的海辯賽推陳出新,亮點眾多:

  一、辯題聚焦時代熱點,立足實際,啟智未來。三道辯題都是當今社會熱點話題,也是焦點問題。既緊扣新時代、聚焦新熱點又對接新青年、啟迪新思維。兩岸辯手在激辯中釐清思路,在對比中把握尺度,在比較中明晰價值,有利於青年立足實際,面向未來。

  二、傳播藉助融媒體,網絡直播,實時收看。本屆海辯賽保持福建教育電視臺轉播和網絡直播等傳播渠道,新拓展了海峽衛視的融媒體整合傳播資源,利用臉書(FB)、圓點直播、海博TV等多渠道進行網絡視頻直播,首次讓臺灣青年也能通過網絡實時收看賽況;同時藉助微博、微信、《今日海峽》今日頭條、海峽衛視湯圓視頻等新媒體傳播,媒體全方位、立體式報導活動實況,保證賽事活動的熱度不減。

  三、觀摩特邀臺灣青年,臺上思辯,臺下互動。本屆辯論賽第二次邀請40多位臺灣青年朋友來閩觀摩比賽。應邀觀摩的臺灣大學生、高中生都是辯論愛好者,他們思維活躍、興趣廣泛、善於溝通、可塑性強。通過海辯賽現場觀摩和系列參訪活動,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交流平臺,讓兩岸青年學生親密接觸,實地感受海辯賽的現場氛圍。

  四、評委更具專業化,人氣超旺,看點多多。海辯賽評判團與其他賽事不同,採用偶數評委,由兩岸各派4名評委,共8名評委組成。本屆海辯賽既邀請了兩岸資深評委,如中國春暉演講團團長、貴州省演講研究會會長蔡順華和臺灣鼎捷集團人力資源總經理、兩岸人力資源顧問林娟等;也邀請了從海辯賽的辯手中成長的「辯手型評委」,如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武漢大學辯論隊總教練周玄毅,曾獲2000年全國大專辯論賽最佳辯手;山東師範大學傳媒學院講師譚菲依,曾獲2004年中央電視臺《挑戰主持人》大賽第41期冠軍;臺灣佈思創業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王櫻儒,曾獲第四、第五屆海辯賽優秀辯手。這些評委熟悉辯論規則、經驗豐富、更具專業化,既是海辯賽的評判者,也是提升思辨能力的導師,更是推進兩岸青年交流的引路人。

  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始於2002年,由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福建省教育交流協會與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共同發起創辦,已經連續成功舉辦17屆,其中入島成功舉辦四屆(2005年第四屆、2009年第八屆、2013年第十二屆、2017年第十六屆),積累了豐富的辦賽經驗和組織技巧,參賽隊伍範圍越來越大,比賽規模、層次不斷提高,比賽規程、賽制日臻完善,媒體宣傳、報導更加深入,已經成為有基礎、有影響、有創新、有意義的兩岸青年交流交往的特色品牌項目。

  第一、架起兩岸青年的「友誼之橋」。海辯賽是一個青春之約,一次激情相遇,一場青年對話,一次心靈契合。辯論賽、聯誼聯歡和參訪交流共同組成海辯賽「三部曲」,為兩岸青年學子架起了一座以辯會友、交流交心、增進心靈溝通的「友誼之橋」,不僅為兩岸大學生提供語言、思想、文化和情感交流的平臺,而且讓不同教育背景成長起來的兩岸青年學子傳遞著「獨特故事」,讓兩岸青年彼此理解、取長補短、相互欣賞、增進友誼、融洽感情。

  第二、開啟求同化異的「文化之旅」。青春因互動而精彩,認知因思辯而深刻,文化因交融而豐富。辯論中,同文同種不同鄉音,同宗同齡不同背景,正反方互換立場,真理越辯越明,思路越辯越清,心靈越拉越近。聯誼中,同學同行不同院校,同臺同樂不同節目,觀眾演員互換角色,臺上臺下互相激勵,話裡話外情深意濃。參訪交流中,優美的自然風光、厚重的人文景觀,兩岸青年交流融合,成為無話不談的跨界朋友,成為成長成才的良師益友。海辯賽開啟了兩岸青年文化與思維交融的「文化之旅」。

  第三,奏響情感交融的「青春之歌」。兩岸青年通過參加海辯賽系列活動,在思辯互動中產生共鳴,在密切交融中建立信任,在多樣包容中增加認同,在熱絡溝通中建立情感,共同奏響情感交融的「青春之歌」,消除隔閡、拉近時空距離、認知距離、心理距離和心靈距離,促進兩岸青年情感趨融、認同趨合、潮流趨同、價值趨近。

政治大學現場辯論

河海大學現場辯論

世新大學現場辯論

重慶大學&世新大學

重慶大學現場辯論

現場評論

獎盃

獎牌

(根據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海峽衛視等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20日起在福州舉行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20日起在福州舉行 2012年07月18日 0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雲端"開賽
    11月27日上午,由福建省科協聯合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等共同主辦的"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首次開啟"雲端"辯論,主控場地設在福州。福建省科協主席、中科院院士鄭蘭蓀視頻致辭並宣布開賽。
  •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在福州決出勝負
    新華網福州7月23日電(記者 許雪毅)經過3天的激烈交鋒,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23日在福州決出勝負。河海大學、臺灣世新大學和臺灣大學榮獲前三名。此次兩岸各有8所大學代表隊參賽,每個代表隊7人。
  •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雲端」開賽
    央廣網福州11月28日消息(記者萬存靈)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11月26日至29日火熱開賽,首次開啟「雲端」辯論,主控場地設在福州。兩岸各8所高校共16支代表隊、80多位辯手將圍繞「人工智慧能否創造更多人類的工作機會、成大事者是否可以不拘小節、信息碎片化是否有利於豐富大學生的知識體系」三道辯題,展開為期3天的唇槍舌戰,啟智思辨,共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 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開賽
    福州新聞網11月2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江海)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以下簡稱「海辯賽」)將於11月26日至29日在福州舉行。 本屆大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支持,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牽頭聯合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福建省教育交流協會等共同主辦,首次採用「雲辯論」方式舉辦。
  •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將在福州隆重舉行
    中國臺灣網7月18日福州消息  從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簡稱海辯賽)將於7月20日至25日在福州怡山大廈隆重舉行,兩岸各有8所大學的代表隊參賽,圍繞3個辯題決出冠亞季軍。兩岸大學生辯手還將舉行聯歡活動,並赴浙江等地考察。
  • 臺灣大學獲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冠軍
    臺灣大學獲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冠軍 2015-07-21 10:51:48參與互動()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
  •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圓滿落幕
    央廣網福州11月30日消息(記者萬存靈)11月29日,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以下簡稱「海辯賽」)圓滿落下帷幕。疫情防控常態化機制下,海辯賽首次舉辦「雲端」辯論,通過設置主控場地、臺北賽場、大陸高校賽場,兩岸大學生相匯聚雲端,以嶄新的方式,共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匯聚兩岸青春力量,促進兩岸青年融合。
  • 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落幕 臺灣政治大學辯論隊奪魁
    呂明 攝中新網福州7月27日電 (呂明)「以辯會友,啟智未來。」,第十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27日在福州圓滿落幕。決賽現場,持正方觀點的大陸辯論隊河海大學以「青年成長的動力來源於責任」與持反方觀點(「青年成長的動力來源於夢想」)的臺灣辯論隊政治大學展開激烈辯論。雙方思緒敏捷、你來我往、爭鋒相對,最終冠軍花落政治大學辯論隊,河海大學辯論隊屈居亞軍。
  • 同臺激揚文字 共築青春夢想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在...
    7月17-20日,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在福州怡山大廈隆重舉行。  吳海鷹在致辭中表示,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經過連續十四屆的成功舉辦和多次入島交流,已發展成為兩岸青年情感交融、心靈互動的交流平臺。
  • 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在榕落幕 臺灣政治大學奪冠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24日下午在福州落幕。臺灣政治大學代表隊脫穎而出,勇奪冠軍。廣西大學、廈門大學分別獲亞軍、季軍。此外,臺灣政治大學江運澤、西南政法大學侯鎮山,榮獲本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的最佳辯手。
  • 第14屆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落幕 臺灣大學代表隊奪冠
    為期3天的第14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昨日在福州落幕,臺灣大學代表隊奪冠,四川大學代表隊和東吳大學代表隊分獲亞軍和季軍。臺灣大學丁冠羽、山東師範大學宋曉倩獲得最佳辯手。  本屆海辯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支持,由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牽頭聯合福建省教育交流協會,上海、浙江、山東、四川、甘肅、雲南等六省區市科協與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共同舉辦。
  • 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舞蹈大賽在福州舉辦
    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舞蹈大賽在福州舉辦 2018-07-16 22呂明 攝   中新網福州7月16日電 (林春茵 鍾秋香)作為第七屆海峽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一,「海峽彩虹·青春築夢——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舞蹈大賽」16日在福州啟幕。兩岸30多所高校近600名舞者同臺共演,舞動火辣今夏。圖為群舞《上善若水》。
  • 第18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收官 臺灣政治大學奪冠
    今日下午,歷時三天的第18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以下稱「海辯賽」)決賽在福州落幕,決賽現場辯手們火力全開。最終,在激烈的現場辯論下,臺灣政治大學奪得了本次海辯賽的桂冠。當天決賽的冠亞軍之爭,由正方河海大學與反方臺灣政治大學對於「青年成才的動力來源於責任還是夢想」展開了「你來我往」的辯論。
  • 兩岸大學生福州唇槍舌戰:跨越海峽以辯會友
    人民網福州7月22日電(實習記者 林堃)「如果不讀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怎能體會那隔著一彎海峽的思念?」「為什麼臺灣一部《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會引起那麼大的反響,不正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沈佳宜、柯景騰嗎?」臺灣中興大學與河海大學的一場關於行萬裡路勝過讀萬卷書,還是讀萬卷書勝過行萬裡路的唇槍舌戰贏得了陣陣掌聲。
  •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落幕 河海大學奪冠
    中國臺灣網7月24日福州消息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23日在福州落下帷幕。中國科協副主席馮長根、副省長洪捷序,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創辦人李鍾桂、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名譽理事長張昌吉出席閉幕式並為獲獎代表隊頒獎。
  • 兩岸大學生「雲端」辯論
    新華社福州11月27日電(記者許雪毅)「如果AI醫生手術做得越來越好,未來是不是就不需要人類醫生了?」「機器再進化也無法取代人類吧?」27日,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簡稱「海辯賽」)開賽,首次開啟「雲端」辯論,主控場地設在福州,另外還設了臺北賽場和大陸高校賽場。首場比賽中,辯論賽主席坐在主控場地中間,海南大學和臺灣中山大學的參賽隊伍分別通過兩個視訊屏幕,「隔空」論戰。
  • 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落幕 臺灣東吳大學奪冠
    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落幕 臺灣東吳大學奪冠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7日 04:4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福州7月26日電(記者姬少亭 田野)第六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26日上午在榕城結束,來自臺灣和大陸的16支代表隊分出勝負。
  • 兩岸大學生辯論賽21日開賽 16支代表隊舌戰榕城
    記者17日從省科協獲悉,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21日正式開賽,來自海峽兩岸的16支參賽隊伍將在福州展開激烈交鋒。兩岸各有8支隊伍參加,辯手均為在讀大學生或研究生。(福州晚報)
  • 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職業技能大賽暨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在福州開幕
    東南網11月26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25日,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職業技能大賽在福州正式啟動,大賽開幕式與海峽兩岸青年學生創新創業論壇在閩江學院舉辦。此次大賽共有兩岸472所高校的近四千名學生報名參賽,來自福建省12所高校約200多名參賽學生代表在現場參加開幕式,開幕式通過網絡直播方式同步進行,臺灣高校師生代表和省內外其他參賽院校的師生通過線上直播觀看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