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巾幗顯擔當|王邊境|劉青青|劉玲|疫情防控|疫情|醫護人員

2020-12-18 騰訊網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很多女性逆向而行,衝在前線,為戰疫奉獻巾幗力量。

她們中,有主動請纓奔赴前線的白衣戰士,有堅守卡點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守門人,有為醫護人員免費供餐的90後……今天,記者聚焦這群巾幗英雄,記錄下她們的最美群像——

主動請纓赴前線的白衣戰士

從接到馳援武漢的通知,到搭乘車輛出發,潁上縣人民醫院心內二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劉玲只有1個多小時的準備時間。

劉玲說,沒想到時間這麼緊,連向父母告別也沒來得及。出門前,丈夫一句接一句地讓她保重,18歲的女兒哭得像個小娃娃。

在疫情初期,醫院黨委就帶領全院黨員衝在一線,醫護人員紛紛在請戰書上按下鮮紅的手印,劉玲是其中之一。1月27日,她正式接到潁上縣人民醫院的通知,成為安徽省第一批支援湖北的戰疫隊員。

到達武漢後,劉玲給父母打了電話,然後被分配到武漢協和醫院東西湖區。她的工作是三班倒,每周2至3個白班、2個夜班。白班從早上8點到下午5∶30,中午在科室吃盒飯;小夜班從17∶30到第二天凌晨2∶00;大夜班從17∶30到第二天8∶00。

「當人們欣喜於春天悄然而至時,卻不知這樣的氣溫對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簡直是難以承受的熱!自從穿上厚重的防護服,身上的汗就沒有停止過,眼罩不再像以前那樣起一層霧氣,而是變成了一顆一顆的水珠往下淌。雖累了點,但我覺得自己完全能夠勝任。」劉玲在日記中寫道。

在工作中,劉玲發現有些患者生活困難,想幫助他們。正好有隊員提出,希望組織一次愛心捐款,幫助這些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於是,大家積極行動,她當場捐了200元,在醫院又捐了200元。當地媒體做了報導,說他們支援武漢一個多月,還給病人捐款,是湖北和武漢的大恩人。劉玲說:「我們是一家人,都在儘自己的力量守護著這個『大家庭』。」

目前,劉玲仍奮戰在抗疫第一線。隨著全國支援力度不斷加大,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武漢,綠色轉診也越來越快速、精準,重症治癒成功率明顯提高。她所在的病區,已經有半個多月無重症和死亡患者。

「勝利即將來臨,家就在不遠的地方。」劉玲說,目前她的工作就是做好防護措施,盡全力為病人治療,然後平安回家。

免費為一線醫護供餐的90後

「醫護人員不分晝夜,有時候顧不上吃飯,甚至吃不上熱飯。我想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保障他們的飲食。」春節期間,阜陽青年創業者協會組織防疫送餐志願隊,慧森餐飲董事長段慧婷第一時間報了名,向市人民醫院、市二院和市疾控中心的一線醫護人員免費送愛心餐。

段慧婷是一名90後,經營著黃記煌、飯之塢等8家餐飲門店。成為志願隊的一員後,她立即召集了6名本地員工,把為春節準備的食材做成佳餚,免費供應一線的醫護人員。

香菇牛肉、紅燒小雞、清炒蓮藕……每天兩葷兩素,菜品不固定,變著花樣地為醫護人員準備飯菜,營養均衡,口味清淡。「醫護人員要熬夜,不能放辣,容易上火。」段慧婷囑咐後廚。每天,她都會與大夥進行送餐分工,還特意在每份餐盒上貼上心形便籤,寫上「白衣天使,加油!」

在段慧婷等人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加入,大家排了「愛心接力表」,以實際行動保障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餐食供應。

其實,段慧婷的企業剛剛起步,經歷了年夜飯退訂,面臨著庫存積壓。為了免費送餐,企業又額外產生了房租、人員工資等成本。面對這些壓力,她依然想著法子周轉資金,為員工發放工資。

段慧婷說,估計疫情結束後半年時間企業的效益才能「回春」。但她表示:「只要醫護人員有需要,我們一定能做得到!」

貧困戶孩子的駐村媽媽

2月初,潁上縣夏橋鎮毛橋村的貧困戶老吳和妻子同時發燒,需要隔離14天,這下可急壞了老吳。

老吳全家共5口人,有3個孩子,其中2個女兒1個兒子,妻子、大女兒和兒子還有點智力障礙。

夫妻二人同時被隔離,家裡的孩子誰照顧?老吳正在擔心時,來自潁上縣總工會的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王邊境來了。得知老吳夫妻要同時被隔離的消息,她第一時間考慮到了孩子們的生活問題。

王邊境立即開車趕到城裡,到超市買齊了米麵油和豬肉等生活必需品,送到了老吳家中。她每天都到老吳家看望孩子們,看看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孩子們稱她王媽媽。

從2月8日開始,王邊境一直細心照顧孩子們,直到2月22日老吳夫婦平安歸來。

保障聯絡通暢的技術人員

春節期間,我省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我市相關部門向阜陽電信發出會議保障需求。保障需求緊急,而由於正值春節假期人手不夠,咋辦?原本休假在家的阜陽電信網絡操作維護中心技術專家劉青青主動請纓,前往現場監控網絡,保障通訊暢通。

架設通訊設備,實時監控信號質量,排除網絡故障……整個過程中,劉青青與同事們一直在後臺忙個不停,保障會議屏幕不出問題,並時刻做好應急準備。

「把保障電視電話會議順暢的任務交給了我們,這是對我們的信任。」劉青青說,參加電視電話會議的每一位專家、醫生和領導們都在為保護大家的健康而努力,作為通訊人的他們,也必須竭盡所能用專業知識為抗疫作貢獻。

1月30日下午,劉青青又接到緊急通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由市政府搬遷到市委黨校,需要及時開通政務專線。趕到現場後,劉青青發現市委黨校的網絡現狀不具備開通條件。接著,劉青青和同事們連夜加班,制定出可行的組網方案,在時限要求前開通了政務專線。此時,已是晚上10點半。「我們這邊亟需將熱線電話移機,你們能不能儘快幫幫忙?」市衛健委一名工作人員打來了電話。劉青青二話沒說,轉戰到市衛健委,忙到深夜。

在疫情期間,這樣的情形還有很多。「讓通訊保持暢通!」一個個通訊人的不懈努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指揮工作的有序開展。

村莊防疫的守門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後,「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成了全國各地的任務,村、社區、小區成了一個個戰鬥單元。村鎮和社區幹部成了最前線的守門人,界首市代橋鎮扎扒集村負責人楊彥就是其中一員。

楊彥將3歲多的兒子託付給婆婆,自己在村裡指揮戰鬥、宣傳動員,在卡點與志願者一起值班。

期間,她帶領村兩委班子、村醫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協調疫情防控工作。她又帶領村兩委深入摸排,嚴格布控,對務工返鄉人員逐一建立跟蹤檔案;組織村幹部、醫務人員,上門為返鄉隔離人員測量體溫,落實隔離措施;張貼隔離明白紙、溫馨提示單、宣傳明白紙,講解政策和防控技術要點;動員黨員、退役軍人、志願者上路值守,進村宣傳。

一時間,這個泉河岸邊的村莊,拉開了一張「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的大網並高效運轉。

疫情形勢好轉以後,復工復產迫在眉睫,楊彥一面緊抓防控,一面積極助力企業、種植大戶復工復產。

「關鍵時期,多虧了村裡幫我動員了工人,要不然農時就要耽誤了。」在代橋鎮扎扒集村發展西瓜種植的大戶宋錚亮說,他今年打算種植200畝地的大棚西瓜,前期已經完成了整地及化肥、種子、農膜等物資儲備工作。年後,因為疫情的原因,村民怕接觸傳染不敢出來幹活。當他準備開始大棚綁架、鋪膜、下種時,怎麼也找不到工人幹活,這可把他愁壞了。

楊彥得知情況後,安排村兩委進村入戶宣傳正確的疫情防控知識,自己也入戶去做群眾的思想工作。「疫情是可防可控的,在大田勞動時,只要正確佩戴口罩並保持一定距離,還是安全的。」經過一天半的工作,她動員了20多名群眾走進大棚,開始春耕生產。

「雖然疫情形勢出現好轉,但越是最後越不能放鬆。我們要打好收官戰,防疫不放鬆,春耕抓手中。」楊彥說。

堅守卡點的女交警

除了醫護人員,交警也是第一時間投入戰疫隊伍。市交警支隊五大隊三中隊指導員史冬梅說,自除夕開始,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我市交警支隊全體交警就奔赴一線。其中有的堅守在高速、國省道卡點,在寒風中為全市居民築起一道安全的屏障。史冬梅被分配到了105國道卡點,配合治安、衛健、交通等部門對過往車輛駕駛員以及乘坐人測量體溫,詢問近期出行路線,並提醒乘客戴好口罩,系好安全帶,確保出行安全。

「那段時間我們兩班倒,24小時不間歇,值班期間吃住全部在卡點。」史冬梅說,疫情期間,道路卡點的工作比想像中要困難得多:寒風將雨蓬颳得呼呼響,裹緊了衣服仍然會瑟瑟發抖;遇到雨雪天氣,身上的衣服都會溼;每天還會接觸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員甚至高危人群;不少返鄉群眾對疫情防控檢查不理解。

「前期,卡點沒有酒精和熱水,我們就用肥皂洗,一天要洗很多次,手總是冰涼冰涼的。」史冬梅說,漸漸地,卡點搭起了簡易房、配發了酒精等物資,情況方才好轉。

「雖然一線防控工作很累很危險,但也有很多暖心的故事。看我們辛苦,群眾時常給我們送東西,有酒精、方便麵、火腿腸,還有人特地送來8份格拉條。他們總是放下東西就走,不願意留姓名。」史冬梅說。

國省道卡點都已撤除,史冬梅回歸到道路崗亭,在另一個崗位上繼續奉獻。

潁州晚報記者汪樂意李一晴通訊員朱其峰桑豔峰王鵬文/攝(部分圖片來自受訪者)

來源:潁州晚報

編輯:沈雲鵬

責任編輯:徐慶

主辦單位:中共潁上縣委宣傳部

點亮小花讓我們一起努力

早日打贏

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

相關焦點

  • 抗擊疫情,萍鄉勞模顯擔當
    為致敬一線醫護人員,吳倩代表燈塔計劃捐贈3000元為醫護人員家人籌措「愛心大禮包」,並多次組織志願者走進醫院、基層、傳媒中心等抗疫防疫一線,開展防疫志願活動20餘場次,志願活動工時達536小時。他組建了援鄂幫扶、「愛不隔離」、陪您戰「疫」、病友之家四個工作小組,高度關注醫護人員及家屬的思想動態,為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及家屬、隔離觀察患者有效進行心理疏導,幫助醫務人員安心工作、患者安心治療,堅定醫務人員及患者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 杭州市廣大農工黨黨員在抗擊疫情一線顯擔當(一)
    杭州市廣大農工黨黨員在抗擊疫情一線顯擔當(一) 2020-01-27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蒙古烏海市疫情防控中顯巾幗擔當的她們
    自烏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烏海市各級婦幹、各行各業的巾幗英雄、巾幗志願者們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積極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為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巾幗力量。在街道黨工委的帶領下,通過班子成員集體的智慧,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制定出街道防疫工作的流程圖,推行出街道防疫工作分類管理法、居家隔離管控「四建四管」工作法、疫情防控「一四五」工作法、解除隔離人員管控「延三訪一」工作法,多措並舉、嚴防死守,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上級指示有序開展,排查管控無漏洞。
  • 【抗擊疫情 復工復產】巧手擔當顯大愛,防疫香囊學起來!
    【抗擊疫情 復工復產】巧手擔當顯大愛,防疫香囊學起來!據了解,吉彩琴、劉蘭芳、左煥茸、白淑方、任豔豔、趙麗珺及環縣萬家雜糧公司等眾多巧手和企業克服困難,提早復工,先後趕製防疫香囊8000多個,捐贈給了武漢及慶陽當地的醫護人員、一線防控工作人員及轄區學校、機關單位,有效發揮了巾幗助力防疫的獨特作用。她們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巾幗大愛和擔當,為疫情防治工作貢獻了巾幗智慧和力量。
  • 盤點2020|| 平川區婦聯亮點工作(七)---抗擊疫情擔當作為
    第七篇發揮婦聯組織優勢,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貢獻巾幗力量2020年伊始,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並迅速蔓延到全國。,其間,轉發、撰寫信息668條(其中:撰寫165篇),閱讀量157381人次,點讚量26727人次;加大線下宣傳,利用宣傳板、大喇叭、電子屏、廣播站等方式,張貼標語條幅,發放宣傳單,播出溫馨提示,把全國、省市防控疫情政策、決策部署等傳達到每個婦女和家庭,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強大力量;加大典型宣傳,陸續推出全區婦聯繫統全力抗擊疫情紀實,深入挖掘、持續報導我區奮戰在防控疫情第一線的婦聯幹部、婦聯執委、巾幗志願者等各行各業優秀婦女和家庭的感人事跡
  • 舍小顧大抗疫情 基層巾幗顯風採 ——漳水源婦聯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舍小顧大抗疫情 基層巾幗顯風採 ——漳水源婦聯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2020-02-09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擊疫情需堅持迎難而上精神
    在舉國抗擊疫情的當下,鐵路部門全力參與,迎難而上,為抗疫一線運送了源源不斷的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與全國人民一道共同抗擊疫情,極大地緩解了前線人員和物資的緊缺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了突出貢獻,再次彰顯了國鐵集團在關鍵時刻不畏艱險、能吃苦、勇擔當的魄力。大災大難顯擔當,緊要關頭展作為。
  • 懷仁巾幗行動 助力疫情防控(五)|致敬!抗疫戰鬥最前線的白衣戰士紀實
    危難時刻,他們又化身白衣戰士,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衝鋒陷陣,用他們的堅守與擔當、勇敢與無畏,全力以赴為人民群眾構築起一道生命安全的屏障。從1月31日到2月3日,日以繼夜4日,懷仁市醫學觀察集中隔離區改建準備就緒。
  • 抗擊疫情 眾志成城 小店巾幗在行動(十三)
    為了科學有效的遏制疫情蔓延,面對返併入區人員日益增多的實際情況,小店區委區政府加大加強排查力度。1月30日,由區衛體局牽頭,成立了小店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區衛體局副局長閆計花擔任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組長。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閆計花臨危受命,即刻衝鋒在前,日夜堅守,全力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 抗擊疫情使命擔當!記岱嶽區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排雷兵」馬興軍
    全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全國各地湧現出這樣一群人:他們第一時間流調、第一時間採樣、第一時間消殺,奔赴每一個疫情現場,勇當疫情防控的「排雷兵」,為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構築第一道防線,他們雖然不在臨床一線,卻和病毒面對面拼力「交戰」,他們面對的是看不見的「敵人」,守護的是一座城的健康……他們就是疾控中心疫情防控人——岱嶽區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科長馬興軍就是其中一員。
  • 醫者劉玲:奮戰防「疫」第一線 舍我舍家捨生死
    身為定點收治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劉玲成為第一批衝在前線的指揮員、戰鬥員,她身先士卒,以院為家,有序有力帶領全院醫護人員24小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書寫了懸壺濟世、扶危度厄的醫者擔當。劉玲(中)在隔離病區防控一線了解醫療救治情況,慰問醫護人員。
  • 疫情防控 內蒙古烏海巾幗志願者在行動
    自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在市婦聯的號召下,我市的巾幗志願者們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積極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為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巾幗力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在小區業委會的號召下,全小區共有240戶,不分男女老幼主動報名,積極爭當志願者為小區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這其中上至73歲的老黨員,下至24歲的大學生,從四零後到九零後共有71人不辭辛勞、夜以繼日守衛著自己的家園,他們不圖報酬、不圖名利,秉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信念,眾志成城,共同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 抗擊疫情·巾幗她力量 抗疫作品 | (六)詩詞類作品一
    抗擊疫情·巾幗她力量 抗疫作品 | (六)詩詞類作品一 2020-03-11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沂日報報業集團疫情防控顯擔當
    臨沂日報報業集團 供圖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國媒體迅速行動,用內容優勢不斷貢獻著應有的媒體力量。與此同時,《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還發現了業界更「硬核」的應援——緊急轉產口罩!這一「實力派」的媒體就是臨沂日報報業集團。危急關頭,「臨報人」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的同時,還主動擔當作為,跨界生產防疫物資。
  • 戰疫情|阿克蘇巾幗在行動
    她們沒有鋼筋鐵骨,卻有一腔熱血和雄心;她們沒有專業技能,卻有一份擔當和責任;她們看起來默默無聞,卻在危難之時用巾幗之力詮釋什麼是愛國愛家。微行大愛暖人心武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牽動著每個婦聯幹部的心。病毒無情、人間有愛,阿克蘇地、縣兩級婦聯幹部積極伸出援助之手,踴躍捐款奉獻愛心,向奮戰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的女醫務工作者捐款19166元。
  • 巾幗戰疫丨杭州武林大媽嚴守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關口
    不到7點,她就出門趕往社區辦公室,和社工們匯總上一天的疫情監測情況,部署安排當天的工作。之後,她和社工、網格員、樓道小組長們一起到小區內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對近期有武漢接觸史的人員進行摸排,嚴格落實隔離措施。一路上,她的電話不時響起,都是有關疫情防控的事。身邊的樓道長張阿姨說:「崔書記,你耳朵的毛病還沒好,電話要少接聽,會留下後遺症的啊!」
  • 蕭縣楊樓鎮:抗擊疫情,發揮「巾幗志願者」力量
    消息來源:人民日報____防控疫情 巾幗同行____當前,疫情防控到了關鍵階段。蕭縣楊樓鎮130餘名巾幗志願者衝在抗擊疫情前線,用實際行動書寫「巾幗不讓鬚眉」。有力宣傳,做好疫情預防巾幗志願者們通過入戶、村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向村民宣傳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在村部卡點,負責外來人員登記的巾幗志願者,向外來人員發放新冠肺炎科普知識宣傳彩頁,勸導群眾不聚會、不出門、戴口罩、勤洗手。
  • 蘭大一院抗擊新冠疫情第一梯隊35名醫護人員順利度過醫學隔離觀察
    嚴純華代表學校,對蘭大一院在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中做出的貢獻表示肯定,向第一梯隊醫護人員表示慰問和祝賀。他強調,第一醫院作為定點醫院,打響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第一槍以來,第一醫院廣大醫護人員舍小家、顧大家,紛紛主動請戰一線,自願擔當衝鋒在前的尖刀兵,用實際行動踐行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用愛擔當、以情守護的付出,使得這座城市在疫情的陰霍下有了安全感,也帶給人民群眾無比強烈的信心來共同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 抗擊疫情甘肅駐京團工委彰顯「硬核」擔當
    按照團中央、甘肅團省委、北京團市委的指示精神和要求,甘肅駐京團工委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青春使命,動員廣大團員青年要不忘初心、挺身而出、積極奉獻,踴躍投身到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中,甘肅青年彰顯抗擊疫情時刻在行動的「硬核
  • 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近日,科技部下發通知,要求各有關攻關項目承擔單位及其科研人員勇挑重擔、敢於擔當,把研究精力全部投入到各項攻關任務上來,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把研究成果應用到戰勝疫情中。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掌握醫學知識的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是抗擊疫情的功勳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