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送禮有規矩,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啥意思?

2020-12-12 農夫也瘋狂

農村送禮的講究,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啥意思?

文/農夫也瘋狂

禮向往來,這是一種基本的禮儀。當去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去吃酒席的時候,往往都會帶一些禮物過去的,這樣才顯得對這個事情的重視。中國是禮儀之邦,是很忌諱兩手空空去的,必須要帶點禮物去才行。就算是禮物不值錢,也總比兩手空空去要好一些,正所謂「禮輕人意重」也就是這個道理。不過,給別人送禮也是有講究的,如果送禮不當,那就會好心辦壞事的。關於送禮,在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是啥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壽不送鍾

鍾也就是指時鐘、手錶,而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在給別人送生日禮物的時候,是不能送鐘錶類的。因為「送鍾」和「送終」是同音的,而且鐘有終點、結束、到頭的意思。只有在老人即將離世的時候,晚輩們才會送即將離世老人的最後一程,而這個習俗也叫送終。可是在別人生日的時候送鐘錶,就會被人認為是希望他早死,這樣寓意不但不好,而且還能讓人誤會。其實除了在生日忌諱送鐘錶,在平時給長輩送禮物了,也是忌諱這一點的。有些地方還很忌諱在生日的時候送煙,因為煙和「奄」諧音,並且抽菸有害健康的,送煙給別人,同樣容易引起誤會。

喜不送傘

意思是說在親朋好友結婚的時候,是忌諱把雨傘當做禮物贈送的,這是因為傘和「散」是諧音的。而在結婚這樣的大喜日子,都是圖個吉利,對於新人來說一切都是圖個好兆頭,比如這一天要在床上擺滿花生、桂圓、棗子,就是寓意著能早生貴子。所以結婚時是不能把傘當做生日禮物的,送傘也就是「送散」。雖然這個是一種迷信的思想,但是自己不信,不代表別人也不信。在喜慶的日子,何必要給別人添麻煩呢?

禮不送梨(李)

小時候,父母就跟我們說了,吃梨子、李子的時候是不能幾個人分一個吃的,而且送禮的時候也不能送梨子或者是李子,尤其是去看望病人的時候,更不能送梨子。這是因為「梨」和「離」是諧音的,送人梨或者是李子都是很不好的意思。在農村裡還有俗語「南怕柿子,女怕梨子,母豬最怕西瓜皮」的俗語,意思是說男人要少吃柿子,而女人則要少吃梨子,尤其是女人生病期間,更是不能吃梨子的。因為梨子性寒,吃多了對並且康復不利。由此可見,在去看望病人,給別人送梨子也是不好的。

當然了,各地的習俗不同,所忌諱的東西也不同的。雖然現在的年輕人好些都是百無禁忌的,但是送禮給別人,就得投其所好,入鄉隨俗,這樣送的禮物對方才會喜歡,這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生活中這些事情還是注意一下比較妥,以免好心辦壞事哦!在你的家鄉,送禮還有哪些講究呢?歡迎大家留意告訴小編。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支持(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雖說禮物是為了表達心意,可是如果不懂送禮的規矩,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首先說這「喜不送傘」,聽村裡的老人說,早年間農村的條件比較落後,如果有哪家辦喜事,糧食、白酒、豬肉之類的物品都可以當作祝賀的禮物。不過農村有一個規矩是,新人結婚,親朋好友和鄰居們是不能送傘的,原因是聽起來不吉利。
  • 喜不送傘,喪不後補,壽不送煙!農村人的送禮規矩,不懂要吃大虧
    送禮一直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一直都有「禮尚往來」、「禮輕情意重」的說法。懂得送禮,會被看作是有家教,情商高的表現。而那些不會送禮也不會回禮的人,總是會被排擠,覺得情商太差,不值得來往。尤其是在以前的仕途,會送禮是能幫助自己往上爬的,當然,現在也有,但如果是賄賂就不值得提倡了。不過今天主要想和大家探討的,不是任何時候的送禮規矩,而是農村對於一些特定節日的送禮細則,比如婚嫁、葬禮、大壽,這些時候,送禮有和規矩和禁忌呢?一起來看!
  • 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為什麼?
    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為什麼?雖然有人說「城市套路深,我想回農村」,但是在農村裡做事情是有很多講究的,甚至比城裡要講究的多。就拿農村訪客隨禮來說,同樣是送禮,有人送禮送的皆大歡喜、全家高興;但是還有人送禮,讓客人是比較尷尬,苦笑不得。因此來說,同樣是送禮,一個能成事;一個卻能敗事。
  • 「喜不送傘 壽不送煙 喪不後補」啥意思?
    「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該怎麼理解?俗語也叫俗話,望文生義就是:庸俗的話。不管是俗話還是俗語,都是有傳統意義,都有一定的道理,都有提醒和提示人們: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就象農村的「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三句老話、俗話該怎麼理解呢?對我們有著怎樣的提示和警醒作用呢?
  •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啥意思?可嘆十人九不知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張二狗」欄目,每日分享最新的三農資訊,以及農業小知識,喜歡的不妨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喲,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啥意思?特別是對於紅白事的送禮方面,都是非常有講究的,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句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就是古人對隨禮講究的一句俗語,可惜時過境遷,知道其真正意思的人並不多!1、喜不送傘這裡的喜字是指的喜事,也就是結婚的意思。在農村過去結婚都要送好多東西,有的送一些暖壺鍋碗瓢盆或者是一些被褥等等。
  • 農村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每一句俗語,都有各自的含義,那麼,「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前面說到農村像是一個小型「社會」,正確來說,農村更像是一個「熟人的社會」,就比如,今天隔壁王大嬸的女兒要出嫁,前段時間張大爺過70歲大壽,上個月陳婆婆去世了等等......鄰裡之間都知根知底,來往甚密,自然就少不了送禮。
  • 俗語「喜不送傘,喪不後補,壽不送煙」,何意?古人送禮真講究!
    俗語「喜不送傘,喪不後補,壽不送煙」,何意?古人送禮真講究!眾所周知,禮尚往來是我國的一種傳統的習俗之一,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更要不僅要懂得人情世故,而且也要懂得送禮過程中的禁忌,所以送禮還是有一定的講究的。我們的生活中也曾流傳下來這樣的一句俗語叫做「喜不送煙,喪不後補,壽不送煙」,也是告誡我們生活中禮尚往來應該注意的一些細節。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且聽我細細講來。
  •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咱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摸索和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並以通俗易懂的俗語形式,口口相傳,延續至今。其中,不乏有關人情世故的一些規矩禮數,很值得我們借鑑與參考。這裡所說的「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即是告誡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正確應對親戚朋友之間的人情往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引起對方的不快
  •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現在講究這些有道理嗎?
    禮尚往來一直是我們傳統的習俗,生活在農村,傳承著許多富有哲理的俗語,這些語句長久以來,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然,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地農村有不同的習俗,因此,俗語的「變形」也比較多,最為常見的俗語,這句俗語常被農民作為送禮時的規矩,不可逾越!
  •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啥意思?古人送禮經驗
    而提起隨禮,很多人會想起這句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在過去,人們在做事之前都圖個吉利,並且在這種觀念的驅動下,產生了專門的、成體系的忌諱規矩:比如春節期間,忌諱說類似「死」這種不吉利的話。本文所說的俗語,其實就是這種文化的一種歸納和體現。先說「喜不送傘。」
  •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每個人不可不知的隨禮講究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每個人不可不知的隨禮講究我們中國人送禮的時候都是非常有講究的,禮要是送對了,就是錦上添花,要是送不對,很有可能會惹人不快,甚至得罪人,好心辦壞事。因此我們送禮的時候,一定不能亂送,如果不知道的話要問問有經驗的人。而且中國人講究寓意,一定不能送寓意不好的東西。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就是講送禮的講究,幾乎將送禮需要忌諱的地方都講到了。這句俗語就是:「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話的字面意思非常好理解。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說,有什麼講究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在如今的社會生活中,人情往來是家家戶戶都避不開的一個話題。尤其是在農村,鄰裡之間知根知底來往甚密,不管誰家有紅白喜事,禮尚往來那時經常的事。在中國,人們送禮是有講究的,禮要是送對了,就是錦上添花。要是送不對,可能會惹人不快,甚至得罪人,好心變壞事。因此,我們在送禮的時候,一定不要亂送。古人曾總結了在人生三個重要時候送禮,尤其要注意的三個細節。那就是:「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
  • 農村習俗「喜不送傘,壽不送鍾,喪不後補」是為什麼?
    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鍾,喪不後補」是為什麼?所以,為了農村的安定和諧,必須遵循這一傳統民俗習慣。~「喜不送傘」,在農村,鄉親們家裡孩子結婚地辦喜事,送禮物去祝賀時,千萬不要送傘。這種習俗在古代農村,已經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經驗教訓,是農村不穩定不和諧的重要因素之一。~「壽不送鍾」,農村老人過生日祝壽,鄉親們送壽禮,千萬不能送鍾。這裡的鐘,是取諧音「終」,終點的終,意味著老人生命已經走到頭了,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 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為什麼?
        「喜不送傘」,就是辦喜事時不能送雨傘。辦喜事,指嫁女兒和娶媳婦的結婚喜事。結婚,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每個人都想討一個吉祥如意,婚姻美滿,早生貴子,幸福一生的美好寓意和好彩頭,親朋好友也會紛紛送上自己最美好的祝福。
  • 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補禮」,什麼意思?背後有啥講究呢
    我們作為禮儀之邦,在規矩和禮數上一直都非常的講究,在婚喪嫁娶方面更是特別的講究,這一點在農村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即便同是農村,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且不說南北兩地之間的區別,就是不同的縣城不同的村之間的習俗都有一些區別,俗話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便是這個意思。
  • 「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些禮節您知道嗎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人們在生活當中譬如一些婚喪嫁娶等都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禮儀與講究,在送禮方面的講究也是如此。民間有句俗語說:「喜不送傘,壽不送禮,喪不後補」,說的就是一些有關於送禮的講究,那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喜不送什麼」你知道嗎?
    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喜不送什麼」你知道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至今還流傳著很多的俗語,諺語,這些語言文字雖然詞不華麗,但卻是老一輩人的人生經驗,就比如這句「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俗語說的是在紅白喜事上東西不能胡亂送。
  • 俗話說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啥意思?現在還適用嗎?
    關於農村俗話,我們已經講過很多次,我們看這些俗話時,一定要帶上自己的思考。像是這句「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話乍一看沒有任何的問題,因為都是教人人情世故的。一、這句話啥意思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非常明白的,也非常簡單,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別人家有喜事時,自己不能把傘當賀禮送過去,當別人家有老人做壽時,自己不能送煙當賀禮,不管是自己家還是別人家的喪事,過去就過去了,不能後再想著找補。為啥喜不送傘?
  • 「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有什麼講究?你知道嗎?
    如今在農村和一些老人口中常聽的俗語也是我國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是古人在日常生活對一些生活和為人處事的一些經驗之談,除了一些封建迷信,有很多俗語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一些俗語之中就記載了一些為人處事之道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禮儀習俗,今天筆者要為大家說的一句俗語是「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那這句俗語有什麼講究呢?你知道嗎?
  • 為什麼「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一句農村古語?
    老話都有提醒和提示的意義,是否應完成什麼事而不應執行什麼事?就像「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如何理解這三個句子?一、你喜歡送雨傘嗎。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婚姻對於一個人和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所以我們稱之為一件幸福的事,但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我們可以送各種各樣的東西作為禮物,但不能送傘,這是農村最忌諱的東西,因為「傘」和「散」是同名詞,如果你給別人一把傘,這意味著祝福一結婚就要分居,祝福他們會提前離開,沒有這樣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