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究竟什麼意思?

2020-08-22 頗有微言

古代民間習俗非常講究,雖然老一輩沒有多少文化,但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人生閱歷,卻一直豐富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很多民間俗語不僅具有獨特寓意,而且也蘊含了很多人生道理,至今都遵從這些傳統和習俗。

「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其含義顯而易見,意思就是說,寧願將自己的房子借給別人辦喪事,也不能借給他人當婚房。自古以來婚喪嫁娶之事,都屬於生活中的大事,所以老人們在這些事情上,都頗為講究。但有一些所謂的講究,卻是蘊含了一定人生哲理。說到這裡有的人就有這樣一個疑問,辦喪事難免會讓人覺得晦氣,而且借房子給他人辦喪事,總覺得會給自己帶來黴運。然而辦喜事也會讓房子,增加幾份喜慶之色。那麼為什麼會有「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的說法?這句俗語又有怎樣的深層含義呢?

一、寧可借屋停喪

這句俗語說出了民間辦白事的習俗,過去如果有老人過世了,在民間就會稱之為喜喪,所以就會放鞭炮通知鄉親們,隨後準備辦理喪葬事情。

辦喪事的時候要在家門口設靈堂,棺材要停留幾天才能下葬,方便外地的親戚朋友前來弔唁。

死者如果在這個家族中有一定地位,那麼喪葬就會辦理的比較隆重。

由於農村都是小門小戶,事宜也需要更大的場地。所以有的家庭就會和鄰居商量,借用屋子擺放花圈、紙錢之類的物品,當然大多數鄰居都不會拒絕,希望自己也能夠獻出微薄之力。

古代人都比較樸實,鄰裡之間互相幫助也是尋常之事。

所以當鄰居缺少場地辦理喪葬事的時候,也會很高興的提供房間或者院子,幫助鄰居們完成這場喪葬儀式。畢竟這種需求也不是經常出現,鄰居關係比較好,偶爾獻出一份愛心也是應該的。

民間很多習俗都是經過幾代的傳承,逐漸演變成的民俗禮儀。雖然辦喪事會讓人心裡忌諱,只要不將棺材停留在別人家房間裡,就不會引起主人家的不快。

相反,人們卻不喜歡將房子借給他人辦喜事或生孩子。

這裡面其實有很多說道,並且這些說道也很靈驗。

二、不可借屋成雙

在農村,很多人願意獻出一兩間屋子,借給左鄰右舍辦喪事。但如果鄰居辦喜事或者生孩子,卻不願意將自己的房子借出去。

因為小夫妻新婚燕爾,新婚之夜在自家房裡過,難免會讓主人家感覺不舒服,心裡也會覺得反感。

婚事雖然能讓大家都高興,但由於婚禮過程中的吃喝用具,難免會造成滿地狼藉。小夫妻佔用他人的房間舉行婚禮,婚宴結束就去外地旅行,將婚宴留下一堆爛攤子甩給親戚朋友,這種事也會讓人心裡不暢快。

生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產房是汙穢之地,整個生產過程也被認為是不乾淨的。

雖然生產是新的生命開始,但是很多農村家庭都比較迷信,認為新的生命是靈魂的生死輪迴,生產之前也可能會撞到鬼魂投胎,所以人們不願意借房子給產婦生產。

結婚生子雖然是喜慶的事情,但是由於各種禮儀習俗等原因,人們都不願意將房子騰出來,讓給人們辦喜事。

這既有一定的封建迷信想法,又表明了老百姓保守、淳樸的一面,所以這些俗語在民間仍然站得住腳。

「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並非純粹屬於迷信思想,只是人們心中對某一種事情看法不同。

隨著現在科學的發展,為了傳統的保守觀念。比如在嶽父嶽母家做客的時候,夫妻睡在同一張床上,已經沒有太多的禁忌。

民間俗語代表著某一段時間的民間文化,大多數都是在老百姓之間流傳,從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傳統。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變革之後,很多不適應現代發展的俗語文化,已經逐漸被取代,所以對古代舊的傳統習俗,要有選擇的繼承和發展。

「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俗語,並非具有迷信色彩。只是人們對某一件事情缺乏正確的認識。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光從字面解釋倒是挺容易的。如果「成雙」和「停喪」是相對的話,人生大事,無非紅白,也就是說「停喪」是白事,辦喪事,「成雙」就是指紅事,辦喜事,這裡自然是指結婚。當然,也只有在早古年間,才會發生這種借屋辦事的情況,如今城裡上酒店,鄉下搭大棚,不會發生這種比較尷尬的「借屋」的情況了。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寧可把屋子借給人辦喪事,也不把屋子接個人辦婚事。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平日裡生活禁忌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啥意思?
    在過去的農村,有很多不成文的規矩,對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做出了一定的約束,這些規矩不會出現在書本裡,但是通過世世代代的口耳相傳,也就逐漸地流傳了下來,成了農村老人常念叨的俗語。最遵守這些俗語的,莫過於上了年紀的農村老人,雖然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不會在意這些俗語,但是回到了農村還得老老實實地聽老人的教誨。其中有一句「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在年輕人帶男女朋友回家的時候被提及的次數最多,這是什麼意思呢?一、寧可借屋停喪在農村,紅白喜事是非常重要的大事。
  • 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究竟是啥意思?
    比如「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短短十個字,說透成功的秘訣,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太過猶豫、畏首畏尾,否則幹不成大事。既然是通俗易懂的俗語,當然也少不了婚喪嫁娶的句子,就像咱們常說的一句話:「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決定結婚之前,一定要遵從自己內心所想,不要被別人的看法左右。接下來介紹的這句俗語,也與婚喪嫁娶有關,那就是「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究竟是啥意思呢?
  • 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究竟是啥意思?
    接下來介紹的這句俗語,也與婚喪嫁娶有關,那就是「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究竟是啥意思呢? 一、寧可借屋停喪 所謂「借屋停喪」,是指可以把自家的房間,暫時借給鄰居置辦喪事使用。
  • 俗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啥意思?
    俗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啥意思?文丨蟈蟈論長期以來,我國老一輩人口口相傳留下來的很多說法在農村地區形成了不成文的規定。他們對人們的吃,穿等等各方面施加了某些限制。它已成為農村老年人口中經常念叨的的俗語。對於農村的眾多規矩和講究,很多人雖然都知道並且一直遵守著,但是卻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麼,甚至有些人只是認為這是一種迷信的講究而已。然而實際上,農村的一些講究雖然是迷信造成的,但是大多數都是有著一定的現實依據的,比如咱們今天說的「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中,有一類是教人如何做事,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這類俗話有很大的教育意義,不管是從學習還是生活上,都能使人少走彎路,因為這是前人的經驗總結。像是這句「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說的就是這方面的經驗。但是,很多人解讀這句話時是有誤的,根本沒明白這句話是用第幾人稱說的。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自古以來,紅白喜事對於人們來說都是人生的大事,因為紅事寓意著子孫綿延,白事寓意著傳承孝道,自然人們在對待這兩件事情的時候有很多的講究和風俗習慣。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它的含義是什麼?
    農民相對來說是非常傳統的一群人民,他們對於諺語,都是深信不疑,對於有的農諺還是比較忌諱的,今天,我們來說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這句農諺的含義,很多人其實不是很清楚,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它的含義。其實農村總的來說,算是一個小的社會,大的群族,他們大部分人都是親屬,存在少數個別外來人的居住。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到底是啥意思?細思恐極!
    俗語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通俗短句,大部分俗語都是人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是有些卻讓人感覺匪夷所思,難以理解,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這句「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話大概意思就是,寧可把房子借給別人辦喪事,也不能讓情侶或者夫妻住宿!很明顯,誰也不會願意把自己的房子借給別人辦喪事,畢竟是個晦氣的事啊!可是人們寧願攤上這種晦氣的事,也不願意讓情侶或者夫妻住宿,可見人們對於男女留宿有多忌諱!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到底啥意思,老祖宗在忌諱什麼?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到底啥意思,老祖宗在忌諱什麼?在我國的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傳承在民間的文化,都是老祖宗經過多次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用來給予後人警示和借鑑的作用。所以,民間有很多俗語,雖然聽著簡單,但是其中的意義還是非常豐富的。
  • 「寧可借屋停喪 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
    有些俗語,更是與中國傳統五術命理有所關聯。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國人重風水,相關的學術流派以及各種理論學說不勝枚舉。今天要介紹的一句俗語,也跟這方面有些關係,那就是「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不知你有沒有聽說過?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老人對此深信不疑
    很多民間俗語不僅具有獨特寓意,而且也蘊含了很多人生道理,至今都遵從這些傳統和習俗。「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其含義顯而易見,意思就是說,寧願將自己的房子借給別人辦喪事,也不能借給他人當婚房。自古以來婚喪嫁娶之事,都屬於生活中的大事,所以老人們在這些事情上,都頗為講究。但有一些所謂的講究,卻是蘊含了一定人生哲理。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令古人如此忌諱
    中國的很多俗語老話都是和封建迷信有關的,很多人覺得一句俗語多少有些封建迷信,其實並不是這樣。當時科學不發達,因而很多俗語只能用封建迷信來說理,但是道理和現在並沒有不同。今天這句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初讀時也是覺得這句話就是封建迷信,直到最近再次品讀,方才發覺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古人的忠告至今適用
    我們在農村,能看到很有有趣的俗語,比如這句「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 說到這句俗語,我想有很多人可能都聽過,但是要是說起它所表達的意思,大多數的人可能就說不上來了。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句俗語究竟為何意?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啥意思?有什麼由來?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啥意思?有什麼由來?相信大家從小到大都聽說過許許多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大部分都是由農村流傳過來的,他們其實大部分都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也確實影響了人們對於一些事的態度。
  • 老人曾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文/隨風飄散老人曾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在農村是有非常多習俗的,不像現在城市裡的人那麼隨便,但是現在在農村生活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因為現在有很多的農村人都開始到城市打工了,或者是直接在城市買房定居了,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有很多孝順的孩子把自己的父母都接到城市居住了,所以現在農村人是越來越少了。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古人在經過各種社會實踐後,將一些道理總結成俗語,流傳至今。有些俗語聽起來是一些非常顯而易見的道理,而有些俗語或者一些習俗,則需要我們細細體會,才能明白其背後的含義。比如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 老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老祖宗忌諱什麼
    老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老祖宗忌諱什麼諺語在我國非常流行,民間流傳了很多這樣的話,都是祖先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總結,給後人一些警示和借鑑。俗語聽起來很簡單,但它們有很多含義。比如「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祖先為什麼要這樣告訴後代?他們在忌諱什麼呢?「寧可借屋停喪」在農村,家裡有人去世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鄰居會主動幫忙,這時,出事兒的家庭房子底盤可能容納不了這麼多人和東西,所以這時鄰居家附近空地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話,從字面上不難理解。意思是說,自家的房屋可以借給別人停放靈柩,也不能借給成雙配對的男女留宿。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若是以常人的思維方式來理解,的確有些匪益所思,但既是民間口口相傳的俗語,想必自有其一定的道理。下面,咱們就簡單地聊聊這個話題。過去的人鄉土觀念根深蒂固,雖有志在四海之說,但身後事還是講究落葉歸根,魂歸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