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人類發現南極洲,為何提前兩百年畫在明朝第一張世界地圖上

2020-12-06 LetFly萊飛

中國古代第一張官方完整的世界地圖是明朝萬曆時期的《坤輿萬國全圖》,由當時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主導繪製,被當時的大明官方所接受。

以現在的眼光看,明朝晚期這張世界地圖是有很多比例失調和缺陷的,不過除了澳洲外,世界地理格局已經非常清晰了;然而很有趣的是這份當時世界通行的地圖南端出現了一個廣袤白色大陸,而南極大陸卻直到兩百多年後的1820年才被發現,這提前兩百多年畫上去的大洲,到底是咱中國古人、西方學者哪一邊的預言?

明朝得到當時人類最前沿地理成果時,還是東亞第一份,然後被日本和朝鮮官員翻譯帶回其國內;當時的士大夫可沒清朝時的那麼無可救藥,很有一些睜眼看世界的人。

利瑪竇為了來華順利傳教,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1584年抵達廣東肇慶後,向地方官繪製了《山海輿地全圖》,得到了當地官員和知識分子的興趣,有了後來的走紅。

利瑪竇他只是個傳教士,或者說是博學的傳教士,當然啦,對於當時結束黑暗中世紀沒多久的歐陸來說,西方先進的知識技術不是在教廷的牧師手上,就是在土豪貴族領主他們那兒才能尋到,和普通人基本不沾邊。

所以明清跑來東亞這邊傳教的歐洲傳教士,他們分享一些知識和技術只是為了更方便的達到傳教目的罷了。

利瑪竇當時參照的西方地圖原本應該是亞伯拉罕·奧特柳斯在1570年出版的《世界概貌》,這本地圖集是人類的第一本現代地圖集,影響非常深遠。

其實再早個百十年,西方的世界地圖也偏差嚴重,直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西方的地圖繪製從歐洲、非洲、中亞、南亞和模糊的東亞添加了美洲這片土地,不過只有東海岸。當時已經非常熱門的地圓說還缺一塊拼圖,一塊很大的拼圖,從新大陸到大明帝國這段空白是啥。

1522年,歷經磨難環繞地球一圈的麥哲倫艦隊終於回到西班牙,補齊了這塊拼圖,西方的世界地圖在後來幾十年,在西方殖民者、航海家的努力下,不斷完善補全,西班牙官方在五年後發表了基於經緯觀測結果繪製的世界地圖。

這幅以大西洋為中軸的地圖,左端的大幅空白,足以訴說這塊地圓說最後拼圖的廣袤,這就是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聊完大明這第一張世界地圖的背景,就可以開始探究為啥提前兩百多年出現南極大陸了。利瑪竇還把南方大陸畫得有模有樣的,海岸線細節豐富,要知道其它大洲,大致輪廓上都會有很多偏差,更別說精確海岸線了。

我們來看看更專業的地圖,1569年墨卡託(Mercator)的地圖出版,這是當時最新、最完整的世界地圖,專門為遠洋航海而繪製。

和四十年前西班牙官方出的地圖不一樣,在這張地圖上,最南端出現了一個有著錯綜複雜海岸線和許多細節的廣袤大洲。

當然了,這地圖南極大陸的輪廓基本也是靠腦補,非要和現實找相同估計也能找到點,那當然是如有雷同不勝榮幸啦。挺有意思的是當時的地理學家都覺得麥哲倫當時穿越南美最南端的麥哲倫海峽時,左手邊是南極大陸了(其實並不是)。

墨卡託標註南極大陸從北到南的長度至少為3500公裡,北端延伸到南緯至少20度以上。

那會並沒有那個地理學家登上過南極大陸,但卻好像誰都知道那有那麼一大塊陸地,這事還和咱中國人以前喜歡引經據典找點聖人言挺像,當時的歐洲學者崇拜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先賢們。公元100年羅馬帝國的克勞狄烏斯·託勒密也是其中之一。

他主要研究數學和天文學,其天文學著作知道克卜勒成名時,都是西方天文學家必讀讀物,儘管一輩子都沒離開過羅馬帝國,但作為當時佔星學大成者,提出的地理構想也是當時最先進的,自然也得到了後世文藝復興時期學者的認同。

託勒密當時提出了地心說,所有星體圍繞地球運轉,北部有那麼多的土地,所以南部必須有一個大陸,而且要非常大,大地才可以平衡,作為宇宙中心;託勒密給這個假想的大陸起了個名叫Terra Australis。

這名是不是看著特眼熟?沒錯,這就是澳大利亞名字的出處了,1606年發現這的西班牙航海家用了這名,但是後來證明這是個超級大島,並不是傳說的南方大洲。

然而處於地理大發現時代,航海家們的一次次冒險中,傳說中的南方超級大陸一直摸不到邊,地圖上畫的越來越小,始終沒找到,很多被據稱的南方大陸被證明是島嶼罷了。

在那數個世紀,先賢的觀點和結論不斷被現實推翻,西方學術界從對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崇拜迷信,逐漸就變成了尊重。不過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早期託勒密的思想還是很有市場的。到了十八世紀就沒多少歐洲人把南方大陸的腦補當回事了,那會最南邊可沒人叫南極大陸,那是根本沒有土地的南冰洋。

然而1820年1月16日發生了一個奇怪的轉折,經歷了兩百年來年狼來了傳說後,南方大陸真的找到了。

當時俄國並不滿足在歐亞大陸的擴張,對南半球也展現出了欲望,派出兩艘帆船組成的環球艦隊尋找南半球大洋上的無主之地和誰都沒找到的南極大陸,頗有耐心的俄國艦隊真的發現了冰原掩蓋下的南極大陸,對南極大陸各地進行了大量的命名。

艦隊指揮官後來被提升為俄海軍上將,被後世俄國人列為他們最偉大的海軍上將和探險家之一。不過因為南極比西伯利亞還塞牙,價值太低,並且大英帝國的全球霸權如日中天,自家海軍又無力支撐像南半球擴張,只能在南極打卡留念,沒有紮下跟來。

世界地圖最南端的極地大陸終於從古人假想變成了地理事實。腳下大地的地理格局,對我們而言只是生活常識中的一部分;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那是在落後交通、通信條件下的迷霧。

假如有一天穿越到古代,你很可能既不會煉鋼、也不會做蒸汽機,但你最有價值的,是現代人的眼界。

穿越到秦朝,哪怕只是給秦始皇畫一張很糙的世界地圖,有了新的奮鬥目標後,秦始皇絕對會給你打錢的(笑)。(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相關焦點

  • 《坤輿萬國全圖》繪製於1602年,卻畫著兩百年後發現的南極洲?
    從漢朝以來,中國幾乎歷朝歷代都是持開放態度的,漢朝的長安、隋朝的洛陽、唐朝的長安、北宋的開封,那都是當時世界上國際大都市,聚集了世界各國的商人,因此當時的人民對於各種膚色、各種民族的外國人都是見怪不怪,到了明清時期才逐漸走向封閉,縱觀整個大明,雖然曾經實行海禁,但與世界的交流持續不斷,比如同時期的歐洲強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明朝都與他們有交流,很多火炮
  • 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為何繪製有200多年後才發現的南極洲
    這張地圖被稱為《坤輿萬國全圖》,現藏於南京博物院,看過此圖的網友都會發現一個問題:此圖繪製於明朝時期,而上面明確標有,兩百年後才發現的南極洲大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利瑪竇能未卜先知?其中李之藻刻本共有七件,在清末時期全部被列強擄走,南京博物院收藏的那張地圖,乃是明代宮廷的臨摹本;利瑪竇是外國人,對明朝地理並不熟悉,所以他同李之藻一起,完成了中文版的《坤輿萬國全圖》;而且海外地圖也不是利瑪竇"原創",他是參考了成於1570年母圖《奧特裡烏斯世界地圖》,大航海時代哥倫布發現美洲,拓展了歐洲人的眼界,"更新"了地圖上的已知疆域。
  • 江蘇發現明代「世界地圖」,描繪了七大洲,古人早就到過南極洲?
    可早在明朝時期,就已經有西方先進的知識傳進中國,甚至已經有了較為完整的世界地圖。後人根據史料上記載的,明朝時期的世界地圖傳播範圍還是挺廣泛的,影響也很大,在明末的不少著作中,作者都展現出自己看過世界地圖,且還知道葡萄牙、荷蘭等地。然時間不過過去了幾百年的時間,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反而倒退了,若是有哪怕一點的了解,我國也不會陷入差點亡國的境地。
  • 明代的「世界地圖」,記載的7大洲完全正確,古人到過南極洲?
    雖然如此,但是其實西方的先進知識在明朝時就已傳入我國了,據史料記載,明代已經有了完整的「世界地圖」了,並且從明朝末期的一些著作中可知,當時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世界地圖了,知道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存在,但不知為何,到了清朝,這朵開眼看世界的嫩芽就被掐斷了,反而更加無知閉塞。
  • 南極洲是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一張史前世界地圖帶來新的啟示
    等等這些問題都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研究學者們也對此進行了大量的分析調查,一直到一張史前世界地圖出現在人們的眼前,關於亞特蘭蒂斯的猜想,也有了新的啟示。在上世紀初期,土耳其的亞歷山大圖書館中發現了一張古代世界地圖,地圖上面不僅清晰地繪製出整個美洲大陸和南極洲的位置、輪廓,而且還特別標註稱這張地圖,是參照古代世界地圖的原本,於14世紀繪製出來的。
  • 看了明朝人畫的世界地圖,才知道,大清皇帝落後到了什麼地步
    中國很早就有了地圖的概念,據考證,4000多年前,墨子就曾經在書中提到「地圖」的繪製方法;只不過秦漢時期,很多地圖依然停留在單純的圖像描繪層面上,再加上技術不夠先進的原因,普通人並不了解地圖的構成要素。但明朝時期,卻出現了一幅特殊的地圖。
  • 土耳其一位海軍上將,曾經得到過一張南極地圖,地圖上竟有獨角獸
    地球上有「七大洲」,其中人類涉足最晚的是南極洲,到1838年才第一次登陸。不過令人感到費解的是,南極洲的地圖卻早在1513年就被人繪製出來了,而且地圖上還顯示南極大陸上有詭異的獨角獸。究竟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世界上最早的古地圖究竟是何人繪製出來的?
    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其中南極洲是最晚被人們所發現以及探索的,因為南極洲終年有暴風雪並且氣候條件十分惡劣,是鮮有人知的一片土地。可是一幅幾千年前的古地圖的發現打破了現代人的認知,這幅地圖的出現說明了幾千年以前就已經有人類對南極洲進行過探險並且繪製成了地圖。
  • 這張「古地圖」為什麼堪稱為世界的重大奇蹟之一
    有很多人都認為《山海經》描述的可能是世界地圖,因為它上面的一些記載和現代很多世界山川河流都有著十分高的吻合度。但到今天為止,也只是推敲,並不能真正的證實其就是古代的世界地圖。這張地圖就是1513年君士坦丁堡繪製的皮瑞雷雅思古地圖,其是根據20多份原始古地圖繪製出來的地圖,這張地圖的神秘就在於它精確地繪製了地球外貌,並且還繪製了一些我們今天都未發現的地方,是不是很神奇呢?
  • 六千多年前的南極古地圖之謎
    我們現代人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的謎題,有些已經被我們破解,而有些是我們目前無能為力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有關地圖的謎題,一起來看看吧。18世紀以前,人們從未到過南極洲,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直到1738—1739年,法國航海家布韋才發現了南極圈東邊的一個島,即今天的布韋島。到了1820—1821年,美國的帕爾默,沙俄的別林斯高和高扎列夫,英國的布蘭斯菲爾德等一舉登上南極大陸,人類才真正發現了南極洲。但是奇怪的是,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繪出了與現代地圖相差無幾的極其精確的南極洲地圖。
  • 500年前就有人繪製了南極地圖,怎麼做到的?|鉤沉
    南極洲位於地球的最南端,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南極大陸絕大部分常年為冰雪所覆蓋,不見真面目。由於它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長期無人知曉,直到19世紀初才被發現。因此,人們發現並登上南極大陸考察、勘探、繪製南極地形圖等,都是1820年以後的事情。現代人直到1952年才藉助地震波探測器,測到冰層下面南極洲的地形。
  • 第一幅完整的世界地圖誕生在中國明朝
    古代人講究天圓地方,認為地一直是平的,天蓋在大地之上,自己的國家肯定在世界的中央所以中國這個稱號沿用至今。其實,天圓地方的蓋天說;很早就被推翻了。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對海洋之外的地域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對日出日落的天體原理進行孜孜不倦的探究。終於,明朝萬曆三十年,公元1602年,在中國人和傳教士利瑪竇的通力合作下,第一幅包涵美洲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在中國大明的北京順利出版,並且刊刻發行。與當今的地圖相似度驚人!利瑪竇,義大利人,出生於馬爾凱州,死於北京,信仰基督教,精通漢文化。
  • 看了明朝人畫的世界地圖,才明白,清朝統治者到底有多愚昧!
    萬曆三十六年即1608年,在明神宗萬曆皇帝的默許下,由傳教士利瑪竇和明朝官員李之藻合作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大功告成。該地圖的問世改變了之前歐洲人繪製地圖時將歐洲部分置於地圖中央的傳統,《坤輿萬國全圖》第一次將中國繪製在地圖的中心。同時這也是中國繪製世界地圖的一次首創。
  • 利瑪竇繪製世界地圖亮相 南極大陸上畫恐龍(圖)
    」  據王明發介紹,《坤輿萬國全圖》是利瑪竇在中國傳教時所繪製的世界地圖,該圖於明萬曆三十年在北京付印後,刻本在國內已經失傳,南博所藏《坤輿萬國全圖》為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是國內現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據刻本摹繪的世界地圖。而且根據這幅圖的註解,也能證明中國在明朝甚至以前的時期裡就已經了解包括南美洲在內的許多地方。
  • 人類對世界認識的深入:古老的世界地圖
    ,書中提到,從月球視角看來,地球就像是一隻兔子和兩片菩提葉,確實,某些角度上看的地球真的有點像兔子和兩片菩提葉!原圖繪製於6張大型牛皮紙上,以耶路撒冷為中心,詳細描繪了從遠東到西班牙的整個(當時的)已知世界,並用插圖和文字介紹了世界各地的風俗、潮汐的漲落等信息。此外,這還是第一幅引入羅盤方位圖的世界地圖。
  • 人類發現了南極200多年,南極為何卻不屬於任何國家?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領地,幾乎每一片陸地都有它的所屬國,因為土地就是資源,沒有人會任由一塊資源閒置在那裡不去管它,但是地球上確實還有一大片土地沒有任何的所屬國,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的南極洲。
  • 未解之謎:古人繪南極地圖震驚世界
    地圖上有土耳其海軍上將皮裡·賴斯的籤名,日期是公元1513年。    據查,賴斯確有其人,他是著名海盜馬爾·賴斯的侄子。一生以大海為生的人,擁有一張航海圖本來算不了什麼,但他這張海圖卻與眾不同。這張地圖上準確地畫著大西洋兩岸的輪廓,北美和南美的地理位置也準確無誤,特別是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委內瑞拉灣的合恩角等地也標註得十分精確。
  • 谷歌地圖上發現10個神奇地方,南極洲出現外星人面孔
    谷歌早在2005年就推出了谷歌地圖(Google Maps)服務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好奇用戶發現了很多有趣的東西——從自然景觀到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的神秘沙漠圖畫和建築。這些只能從上帝視角俯瞰地球才能發現的神奇地方帶給人們無限猜測和探索。 1.秘魯坑帶
  • 地圖是人類改變世界的十大思想之一!中科院院士周成虎精彩演講...
    大家知道,我們人類有語言、有文字、還有圖形圖像。圖像比我的文字那可古老多了,現在我們發現的最古老的是陶片上的古巴比倫地圖,美國賓法尼大學的老師在伊拉克發現過泥片上的尼泊爾古城,我們國家也有青銅器時期的在甲骨文上面的原始的狩獵圖。大家都知道甲骨文,沒聽說過甲骨文上面還有地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