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澳大利亞大火為什麼就是滅不掉?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海外掘金

◎作者 | 酸奶沒泡沫

◎來源 | 地球知識局(diqiuzhishiju) 已獲授權

澳大利亞燒了四個月之久的森林大火仍在繼續,有1400多公裡的海岸線都在燃燒(等於從東北一路燒到了江浙滬),山火過火面積已經超過7.2萬平方千米,至今造成至少25人死亡,數百萬公頃的森林被毀,破壞力比亞馬遜火災、加利福利亞火災規模大好幾倍。

燒了91個紐約,真是厲害了▼

在森林大火勢頭最猛時,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卻去了美國夏威夷度假。所以即便他回國後屢次保證會盡力幫助消防員撲滅大火以做彌補,人民還是沒有原諒他。

不過這位總理並不可憐,可憐的是那些災民,被毀的動物植物,和澳大利亞的焦土。

話說又回來,為什麼這場山火像百集連續劇一般燒不盡,撲不滅?

杯水車薪

(圖片來自:Jason Benz Bennee / Shutterstock.com)▼

「大火天氣區」

在12月初的文章中我們已經解釋,此次大火出生於澳大利亞夏季炎熱乾燥、以及易燃的桉樹遍布的環境中,又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猥瑣發育。

桉樹沒了,考拉也就沒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Arnaud Gaillard)▼

到了12月中旬時,澳洲天氣預報的預測已成現實,國內大部分地區遭受強烈熱浪襲擊,多地創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全國平均最高氣溫為41.9攝氏度,個別地區甚至直逼50度。

2019年是澳大利亞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圖片來自:澳大利亞氣象局)▼

熱也就罷了,這個春天(南半球的春季)還是極幹的一個。

2019年春季是澳洲氣象局120年降雨記錄中最乾旱的季節:以往11月平均降雨量約為100毫升,但今年只有18毫升。這不僅導致該國重要農業產區受災,也為山火肆虐的地區貢獻了一把力量。

最近降雨量似乎有望超過平均值了

(展望而已,而且量還遠遠不夠)

(圖片來自:澳大利亞氣象局)▼

在西北強勁的風勢下,大火一直燃燒到了今天,重創澳洲的土地。儘管周一下了場雨為澳大利亞東海岸降了降火勢,但這也不過是杯水車薪;並且還有預測表明,天氣的乾燥程度可能會繼續加劇,本周末時氣溫將再次回升,為全國各地的130多場大火助燃。

這場持續多個月的大火主要在澳大利亞東南部

澳大利亞的人口、森林也集中在這一帶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Anton Shahrai )▼

天氣與氣候條件是大火形成的基礎條件,火與自然的相互作用幫助了火勢的加劇。

僅在新南威爾斯州,目前仍舊存在60起以上未被平息的火災。一些地方的火焰高度可達到70米,溫度達到1000攝氏度;這些濃烈而洶湧的大火產生的煙霧與熱量能夠與大氣相互作用,吸收其中的溼氣形成巨大的雨雲(也稱「火雲」),引發雷暴閃電等天氣現象,形成自己的「小型天氣區」。

大風帶著大火

在新南威爾斯州的藍色山脈肆虐(雪梨附近)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Jason Benz Bennee)▼

在強風的運動中,這些危險的「小型天氣區」能夠繼續通過火星散布火勢,形成新的著火點,這種現象也被稱為「餘燼攻擊」(ember attack)。

一棒接一棒,可無窮盡也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lRoce)▼

這種現象常會造成火災像流行病一樣蔓延,讓臨近地區躺槍。比如1月1日,新南威爾斯州消防人員在驅車前往救火點時,就遭遇了比較兇猛的「餘燼攻擊」,救火車上也散落大量火花,救援人員迅速被火焰包圍,困在其中。

已經犧牲了不少消防員,今年的火太兇了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1234rf)▼

與此同時,「火雲」還將煙霧和微小顆粒(也就是氣溶膠)匯集到低空平流層中(類似於火山爆發時發生的現象),嚴重影響空氣品質。

火雲邪神....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PhotosWarren)▼

戴口罩實在是太難受了...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StarTiffy)▼

所以隨著火勢蔓延,澳洲受山火影響下沒有質量可言的空氣也汙染到了別國。

上周末,野火煙塵飛越塔斯曼海,飄浮在紐西蘭北島,讓這裡的天空變成了橙色;今天(1月7日),美國一顆地球衛星發現,澳大利亞大火煙霧開始瀰漫南美洲。

渡海飄到紐西蘭好理解,去南美洲有點厲害了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lRoce )▼

志願者再狼性也不夠

大火開燒後,救火的主力並非政府,而是數萬名消防員——只不過其中絕大多數是志願者。

這些志願消防員已經連續工作數月,有的人甚至每天工作12小時,燒傷的不計其數,他們所受的壓力讓人不禁開始質疑,這個國家是否過於依賴志願者?

沒有志願者,這遍布各地的的火情就沒得救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Helitak430)▼

依賴志願者其實是慣例。澳洲地廣人稀,全職消防員數量有限,一旦發生大面積火災,即便全部出動也是捉襟見肘。

相比之下,新南威爾斯州有全球最大的志願消防服務機構(NSW Rural Fire Service, RFS),它的力量顯然要大得多。

作為全球最大的志願消防服務機構

負責了新南威爾斯州95%的陸地區域和傑維斯灣地區的消防工作

(圖片來自:wikipedia@Bidgee)▼

該機構的前身,誕生於19世紀末新州常常發生山火的大背景下,經過百年變遷於1997年形成RFS。如今它僅僅僱用了不到1000名帶薪員工擔任高級運營和行政職務,主力則是74000多名志願消防人員。整個新州總人數不過740萬,除去喪失行動能力者,意味著大約不到100個人裡就有一名救火英雄。

成為消防志願者的十個步驟

(圖片來自:NSW Rural Fire Service)▼

截至2018年6月30日,該志願消防機構每年應對大約27000起大小火災事件,已然成為救火主力。

澳洲顯然意識到了這一大群人的重要性,聯邦政府也於上周宣布,新南威爾斯州的救火志願者將得到數千美元的補償。

長期鍛鍊下來,都是頗有戰鬥力的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Saxon Vinkovic)▼

但考慮到如今火勢給澳洲帶來的破壞,以及火災季還要兩個月才能過去的現實,再強大的志願者們也難以應對被毀壞的家園,於是1月4日,澳洲政府終於宣布部署軍事資源幫助火災救援。

已經有志願者在這次的大火中喪生

(圖片來自:twitter@NSWRFS)▼

澳洲派出3000名陸軍預備役人員、 包括該國最大的HMAS阿德萊德(HMAS Adelaide)在內的軍艦以及飛機用於協助撤離和滅火,還額外租賃了四架水上轟炸機,資源動用規模之大乃二戰以來之最。

(圖片來自:twitter@Australian_Navy)▼

在軍隊人員幫助下,沿海城鎮馬拉科塔(Mallacoota)因大火滯留了四天的6000多名居民和度假者在航行了20小時後,於周六抵達墨爾本附近的黑斯廷斯(Hastings)。

在離開之前,再看一眼家園

(馬拉科塔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Ted Perton )▼

高層表示,這很可能是澳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和平時期海上救援行動,也象徵著澳洲在災難控制、災後救援時面臨的巨大挑戰。

此時,很多國內網友的疑惑「為什麼澳洲不早點派軍隊」的問題也應當得到解答,畢竟在國內,解放軍一般是第一時間衝在一線的。

一方面,澳政府確實存在反應遲鈍、行動遲緩、不夠重視災情的現象。

比如總理在火勢旺盛時竟然有心情度假,又在兩名志願消防員死亡後、以及公眾的強烈反對下縮短了一天行程回國,但即便他一回來就去災區慰問群眾,消防員和民眾也不願意與他握手。

為了黑總理的夏威夷之行專門開了個推特號

(圖片來自:twitter@HawaiiScoMo)▼

另一方面,澳洲的《(聯邦)工作安全健康法》(The Work Health Safety Act 2011 (Commonwealth))對國防軍人員參與山火救援做出了限制。災難發生時,州及領地對保護受災地區安全和賑災行動負有主要責任,在應對無力時,才可獲得國防軍提供的有限支援。

然而澳洲國防軍也並未受過專業的救火訓練、也沒有滅火裝備,因此不宜參與軍隊之外的直接滅火行動。同時澳洲國防專家也表示,由於軍隊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有其他任務,並不一定有即時應對國內自然危機的能力。

國防軍的滅火能力可能還不如志願者

雖然是志願者,但是訓練也很專業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ARM Photo Video )▼

不過,如果此後澳洲發生災難性火災成為「新常態」,舊的軍事資源配備模式顯然應該被打破。

滅火方法其實有限

BBC一份報告顯示,每天約有3000名(志願)消防員在與烈火作戰;在過去的一個月中,美國、加拿大等國也已派人派物地進行援助。

(圖片來自:twitter@USAembassyinOZ)▼

在人員分配問題已經造成滅火不力的情況下,滅火方法顯然是至關重要。

應對小型著火點,救火車、以火攻火等傳統滅火方式是主力,不過由於很多單場大火的前線燃燒長度就已超過60公裡,普通救火車存在感降低,所以飛機救火便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肚子裡裝滿了水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Ryan Fletcher)▼

偵察機讓消防部門能夠直接偵查到人煙罕至地區是否發生火災,直升機能夠幫助被困於某著火點的人員直接撤,而水上滅火飛機能夠直接作用於大火。

陸地的火勢阻礙了行動,

還可以用直升機空投消防員到可救援位置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ARM Photo Video )▼

澳大利亞國家空中消防中心(NAFC)機隊擁有的大部分是直升機,其餘很多機型是採購自世界其他消防機隊。本消防季,NAFC機隊新購入了500架飛機,包括一架大型DC-10空中加油機,以及6架可以從河流和湖泊中汲水的「滅火力士」飛機。

然而長期乾旱,河裡的水也不夠用了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Ryan Fletcher)▼

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澳大利亞國家空中消防中心(NAFC)機隊還是感受到應對不力,認為有必要擴大購機預算應對今年的地獄般火災。然而澳政府認為這些機隊的資金應該由各州本地自己搞出來,便拒絕在飛機購入上花費任何預算。

這一架又一架都是很貴的

(儘管澳大利亞的人均GDP是中國的6.5倍)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Bumble Dee )▼

飛機不夠用。那其餘滅火方法行不行得通?

人工降雨是呼聲很高的方法,但並不適合澳大利亞使用。

要進行人工降雨,首先需要水分和雲,這兩者對乾旱的澳大利亞來說是稀缺之物;並且即便澳大利亞有雲,也並非適合播雨的那種:只有當雲中包含極冷的(-5-10°C)但無法轉化為冰的水滴,但同時它們又太小無法自己降水落下時才可能有效,然而澳大利亞缺乏這樣的條件。

在自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再把化學物質倒在雲層之上,才能形成降雨

(圖片來自:Wikipedia)▼

人工降雨不行,建設防火道的呼聲也很高:弄出一片夠長夠寬的、寸草不生的區域用來制止或減慢山火的蔓延。

一個方法是砍樹或燒掉一些樹木形成隔離帶,不過問題是每個著火區域的地形地勢、人口密度等特徵並不相同。臨時造來不及,提前規劃的話澳洲政府顯然缺乏這種意識,自己建設小規模的隔離帶也不太現實,畢竟靠民眾自己測量燃燒邊界實在難以實現。

也需要平時訓練,臨時上陣,大火不等人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JM Smith)▼

另一個方法是建立不可燃的邊界,通過播撒化學阻燃劑等來實現。然而山火肆虐的背後是不穩定的風向和天氣狀況,阻燃劑在高溫時沒準還會分解成助燃劑,這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也可以讓動物來幫忙。

比如去年的加州大火中,深陷火中的裡根總統圖書館就是靠著500頭飢餓的山羊吃掉了13英畝(5公頃)易燃灌木叢,讓圖書館周圍築起了一道防火屏障,才得以保全。

然而澳洲大火已經讓5億動物喪失性命,如果動物能夠互相感應到生死,不知道會不會有羊願意過來幫忙。

再看看南澳的駱駝吧

以後不一定能見到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Jjron)▼

參考文獻:

https://www.nbcnews.com/science/environment/fire-clouds-ember-attacks-how-australia-s-fires-are-creating-n1111451

https://www.abc.net.au/news/2020-01-01/fire-fighters-survive-after-being-trapped-in-burning-fire-truck/11836474

https://www.nytimes.com/2020/01/04/world/australia/fires-military.html

https://simpleflying.com/how-planes-are-helping-the-australian-bush-fires/

https://www.cnet.com/how-to/australian-fires-everything-we-know-how-you-can-help-where-to-donate-fundraisers/

https://7news.com.au/news/environment/cloud-seeding-not-an-option-for-drought-ravaged-australia-c-562528

相關焦點

  • 澳洲大火120天簡史:為什麼滅不了?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就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變得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流浪地球》01你還認得出這是曾經被認為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澳大利亞嘛?從去年10月份,澳大利亞入春以來開始,森林大火就在整片南方大陸侵襲。
  • 首都進入緊急狀態,燒了5個月的澳洲大火還在燃燒,暴雨都澆不滅
    澳大利亞人告訴你,No problem!從2019年9月份以來,澳大利亞山火已經肆虐了5個多月,至今仍然在燃燒,2020年1月30日的時候,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因為這場山火已經逼近首都,當地的天空都被火光映成了紅色,濃煙四處瀰漫,有當地網友稱待在屋裡(室內)的能見度都很差。澳大利亞為什麼會爆發這場大火?
  • 持續燃燒4個月後,澳大利亞大火為何仍滅不掉?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澳大利亞大火已經燃燒了4個多月,造成了至少27人死亡,5億隻動物葬身火海。偌大一個澳大利亞,為什麼滅不掉一場森林火災?第一,澳大利亞政府應對失誤,甚至於,總理莫裡森在危急關頭跑到國外度假;第二,澳大利亞氣候異常,在2019年12月最高溫甚至達到了49度;第三,根本原因,澳大利亞政府推行了非常錯誤的能源政策,對氣候問題不夠關注。1.澳大利亞政府應對失誤。很多澳大利亞新聞媒體都在報導,該國總理莫裡森在前往災區的時候,想要與消防員、民眾握手。結果,莫裡森都遭到了拒絕。原因何在?
  • 澳洲這場山火為什麼撲不滅?
    為什麼不在火勢沒有蔓延開的時候隔離山火?為什麼消防員數量那麼少?為什麼不出動軍隊滅火?為什麼不提前設好防火帶?為什麼不用人工降雨?這麼多問題,估計澳洲政府是沒時間回答了,不如小澳君來說一說看法。為什麼不在火勢沒有蔓延開的時候隔離山火?
  • 2020重啟失敗:澳洲大火沒滅,12億動物死亡,65萬蝙蝠飛出……
    01澳大利亞的山火依然在燒……1月31號,澳大利亞首都地區因林火風險進入緊急狀態。這也是2003年以來,該地區首次進入緊急狀態。看到這個消息,很多人和我一樣非常意外。都五個月了,這山火怎麼還沒滅啊。可如此煞費苦心,為什麼情況就是不見好轉呢?因為森林大火,和我們常見的城市火災並不一樣。
  • 澳洲大火熄滅至今,樹木開始生長,專家:並不是好事!
    今天給大家說的是發生在去年,延續到今年的一個災難性事件"澳洲大火"。澳洲大火歷時數月不滅,一度蔓延到首都門口,各種動物被燒死了數十億之多!澳洲大火的發生於當地處於旱季離不開干係,由於澳大利亞森林眾多,防範起來非常困難,一旦發生森林火災,人口稀薄導致火情不易發現;乾旱的氣候和易燃的樹木,腐殖質導致火情不易控制,一旦失控,乾柴遇見烈火便會衍生出讓人絕望的災難。
  •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老也滅不掉,到底誰該為此負責?
    作者:人民日報駐澳大利亞記者劉天亮最近4個月以來,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季毀滅性的場面,震驚了全世界。截至目前,過火面積已超過1000萬公頃。大火已導致至少27人死亡,專家估計已有10億隻野生動物葬身火海。這場曠日持久的森林大火,對澳大利亞人生活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雪梨、墨爾本等澳大利亞經濟最繁榮的地區,長期被大火和煙霾包圍。
  • 大火還沒有滅,澳洲政府已經射殺了5000頭駱駝……
    據澳洲國家野生駱駝管理估計,澳大利亞有超過100萬隻野生駱駝,如果不加以管理,這個數字每9年左右就會翻一番。 此前據外媒報導,自9月份澳洲森林大火開始,已經有超過10億動物死亡。 曾經美麗的度假勝地,如今遍布瘡痍。
  • 澳洲大火仍在繼續,空氣令人難受,也許需要這些
    [PConline 資訊]如果不是最近看到澳洲大火,可能我一輩子都不會相信有世界末日,也無法感受「人間煉獄」的怎麼樣的。從19年12月開始,直到現在,這場大火仍然沒有被撲滅,範圍逐漸擴大,大火持續燃燒,而這一燒就是數月。
  • 5億動物葬身火海 澳大利亞大火為何難撲滅
    視頻:澳大利亞林火持續 專家:考拉遷居紐西蘭「不可行」來源:央視新聞  持續乾旱、高溫導致最嚴重火災爆發,應對、協調的遲緩又錯過了控火最佳時機——  澳大利亞大火為何難撲滅  每年9、10月份南半球春夏之際,是澳大利亞的山火季。
  • 澳洲大火持續減弱,原因激烈爭論中,澳政府逮捕了200名縱火者?
    全世界人民都很好奇,為什麼澳洲會發生如此大面積的火災,更好奇的是居然燒了大半年,讓人抓耳撓腮的是大火期間澳洲政府逮捕了200名縱火者,難不成都是他們在放火?如果真是鳥類所為,那澳洲的消防可是有得忙了,畢竟人可以宣傳與訓誡,甚至國法伺候,但鳥類總不能趕盡殺絕吧!不過好在類似的案例並不多,也許真正學會此技能的鳥類數量有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澳洲大火?無論是人類縱火還是鳥類縱火,總是需要有個條件,也就是只有乾燥的氣候才會讓大火迅速擴大,澳大利亞乾燥氣候可能才是這個問題的根源!
  • 澳洲大火燃燒了七個月,無數動物絕望哀嚎,為何不採取人工降雨呢
    在通常條件下,一般可燃物質和空氣接觸都會發生緩慢的氧化過程,如果溫度升高或其他條件改變,氧化過程就會加快,析出的熱量增多,不能全部散發掉就積累起來,使溫度逐步升高。當到達這種物質燃燒的最低溫度也就是該物質的著火點時,就會自行燃燒起來,這就是自燃。自燃顧名思義就是自動的燃燒起來,發生自燃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與空氣接觸;二是達到著火點。
  • 澳洲大火數月不滅,珠峰出現異常情況,大自然正式發出警告?
    要知道早前的時候澳大利亞就發生了山火,而因為當地反應不及時,也使得澳洲的火災持續了好幾個月,當地的野生動物也因此出現了銳減,據不完全統計,僅澳洲的新南威爾斯州,就有約5億的野生動物因此而去世。同時對當地居民也造成了不小的危害,不過澳洲大火的影響卻不止如此,因為大火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全球變暖的趨勢也有了加快的趨勢,想要靠地球自我修復是需要很長時間的,除此之外,我國的珠峰也好似受到了影響,要知道珠峰常年都是被冰雪覆蓋的,但在澳洲大火的影響下,那裡的植被也有了發芽的跡象。
  • 燒了210天,澳洲大火終於要滅了!但魔幻2020還在繼續……
    2020,毛毛聽到的第一個好消息終於來了:燒了210多天後澳大利亞的山火終於得到了控制中新網2月12日 據澳大利亞廣播電臺(ABC)報導,當地時間12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麥考瑞(Macquarie)港一場燃燒了210天的大火被宣告熄滅。
  • 澳大利亞大火怎麼就滅不了?
    這場火,不僅造成人命傷亡及經濟損失,也對自然生態帶來毀滅性破壞,使數億動物遭遇滅頂之災;更為可怕的是,這場火,目前仍未有被撲滅的跡象……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表示,山火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好幾個月」。已有近5億隻動物死於澳洲山火部分物種或已滅絕截至昨天,山火過火面積已超5.25萬平方公裡,死亡人數上升至24人。
  • 【時事地理】澳大利亞大火肆虐,有多嚴重呢?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澳大利亞大火肆虐,有多嚴重呢? 大火 這場始於2019年9月的澳洲山火,持續到2020年,燒了將近4個月的時間,愈演愈烈,已經到了失控的境地。
  • 澳大利亞山火持續數月,為何滅不了火,是天災還是人禍?
    近日來澳大利亞燃燒數月的山火,持續牽動著全球人民的心,據報導稱這場持續數月的山火燃燒面積,已經是亞馬遜大火的兩倍,無數隻動物在此次山火中死亡,超過1500座房屋被燒毀,造成23人死亡。而這場持續數月的大火,卻一點沒有熄滅的跡象。也就是說它將繼續肆無忌憚地破壞人類和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據澳大利亞生態學家估算,約4.8億隻野生動物在山火中死亡,澳洲已經成了動物的地獄。為什麼這場持續數月的山火會燃燒那麼久,難道政府沒有積極的滅火?
  • 煙霧蔓延至南美……澳洲大火咋就滅不了?
    據一位澳大利亞空軍少校拍攝的畫面顯示,機艙外面的天空在火光中呈現出「血色」,飛機窗外的能見度極低。目前,森林大火已經影響澳大利亞全境。英國《每日郵報》稱,自去年9月以來,澳大利亞全國範圍內已有600萬公頃土地因山火被毀,是去年夏季巴西亞馬孫雨林大火焚毀面積的2倍,更是2018年美國加州野火面積的6倍。
  • 持續半年的澳洲山火,終於撲滅了,它給澳大利亞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在整個一月份,我們聽到的最多的,都是一些讓人並不很愉快的消息。其中第一樁,大概就是澳大利亞的山火了。 從去年7月開始,澳大利亞的山火就燒了起來。我們曾經介紹過,山火在澳洲本來就經常發生,而以今年尤甚。被濃煙籠罩的澳洲森林,牽動著全世界人的心,也給澳大利亞帶來了許多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 澳洲大火無法挽救的結局,澳洲或不再有國寶
    澳洲大火無法挽救的結局,澳洲或不再有國寶據報導,根據生態學家的最新研究報告,因為去年澳大利亞的一場大火,導致考拉的棲息地大規模喪失,如今生存在澳大利亞東部的考拉,已經迎來了生存危機,通過分析,在2050年左右,澳大利亞東部的考拉,或許會從地球上徹底滅絕。那麼,考拉在地球上生存多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