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fǔ)是南宋末至元初的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他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與妻子管道升的伉儷情深也是千古絕唱。

管道升天生才資過人、聰明慧敏、性情開朗、儀雅多姿,「翰墨詞章,不學而能」。生而知之的極高天賦,加上長期而全面的學習,使她成了一個與趙孟各有千秋、相得益彰的才女。
管道升相夫教子,傳承書香畫藝,栽培子孫後代,趙氏一門三代人出了七個大畫家,她的子孫趙雍、趙麟均名冠一時。
趙孟年近五十時,官運亨通,曾不甘寂寞地想著納妾,於是填了一首小詞給管道升:
我為學士,你做夫人,豈不聞王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你年紀已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
詞中的王學士、蘇學士分別是王獻之、蘇東坡,他們都有幾個愛妾。當時的管道升也已近中年,再好的容貌也在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中被漸漸消磨,但她既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怒火中燒,而是回了一首《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趙孟一看妻子的這首詞,不由的被深深地打動了,從此,也就再沒有提過納妾之事。管道升病逝後,趙孟為她親筆撰寫了《魏國夫人管氏墓誌》:有才略,聰明過人。亦能書,為詞章,作墨竹,筆意清絕。夫人天姿開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備,翰墨辭章,不學而能。
三年後,趙孟去世後,夫妻二人合葬於葬東衡裡戲臺山(今德清縣洛舍鎮東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