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畫蟬感覺不過癮,畫了一隻「殘缺」的蜻蜓,沒想到值9億元
齊白石作為當代的國畫大師,他在寫意和工筆畫上都有著突出的貢獻。齊白石從10幾歲的時候開始自學畫畫,他沒有一個固定的師傅,加上本身好奇心重,因此學的東西很多,也很亂,他成名路上所耗費的精力也很多,因此才會在60歲成名,典型的大器晚成。齊白石畫畫擅長畫蝦,畫昆蟲。
齊白石的昆蟲畫中最貴的就是價值8億的蟬了,放大後可以感受到什麼叫做「薄如蟬翼」。一隻普通的昆蟲,被齊白石畫出了天價,估計連白石老人自己都沒有想到吧?為何他的蟬那麼貴呢?看看他的用筆用墨就知道了,工筆一向是給人嚴謹工整的感受,但是因為太工整了,顯得比較的死板,但是我們看看齊白石的蟬,一點死板的感覺都沒有,反而是非常的生動和靈活,這才是真正的躍然於紙上啊。
他畫蟬有很長時間了,蟬已經畫到了極致,但是齊白石感覺不過癮,又開始挑戰更高難度的蜻蜓,這次他選取了一隻外形殘缺的蜻蜓,翅膀上缺了一角,但是卻絲毫不損害它的美麗。令眾人沒想到的是,這隻殘缺的蜻蜓卻價值9億元。
很多人都知道齊白石的工筆畫很值錢,但是卻不知道到底貴在哪裡,就像是這隻殘缺的蜻蜓一樣,難道是因為殘缺的美才更難得嗎?
其實也有這個原因,當然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隻蜻蜓是齊白石晚年時候畫的,他這個時候的水平達到了巔峰期。
我們把這隻蜻蜓放大後來看,頓時就失聲了,這薄弱而生動的蜻蜓,讓人害怕一出聲就會飛走,如此栩栩如生的樣子,確定是用筆畫出來的?蜻蜓的翅膀非常的薄透,齊白石這樣畫是為了突出真實性,力求和事物一模一樣,而且還要更加的具有趣味性。
齊白石畫蜻蜓,往往會賦予它們人類的情感,雖然只是一隻小昆蟲,卻沒有一個人敢小瞧。
齊白石的蜻蜓和他的蟬都是畫家思想和大自然的一種結合,是真正的神作,他的蜻蜓沒有一絲的缺陷,就是是翅膀殘缺了一處,只會使得它更加的生動罷了。齊白石作為一個國畫大師,在90歲的時候還能夠保持著一顆童心,令人十分的感嘆啊。
他的蜻蜓看似簡單而輕薄,但卻是他經過千錘百鍊而成,是耗費了幾十年功力之作,能夠賣到9億,也是常理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