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問劉羅鍋屬什麼?劉羅鍋說自己屬驢,立刻被乾隆官升三級

2020-12-11 國史講官

導讀:一部《宰相劉羅鍋》,讓乾隆、劉羅鍋兩個歷史人物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劇裡的劉羅鍋正直清廉,剛正不阿,經常與大貪官和珅作對。然而在正史中,劉羅鍋名叫劉墉,出自官宦之家。他的父親劉統勳是雍正、乾隆朝的大員,官至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

而且正史中的劉墉並不像電視中那樣,是個又矮又小的羅鍋,相反真實的劉墉不僅不是羅鍋,還是一個一表人才的帥哥。根據對劉墉墓考古發掘報告顯示,劉墉生前的身高超過1.9米,是個標準的大個子。《劉墉綽號「羅鍋 」考》

《宰相劉羅鍋》中,劉羅鍋是正義的化身,一直與權臣和珅作對,他為官清廉,處處為國家、百姓著想。劉羅鍋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每次都能成功擊敗和珅,往往都是讓和珅「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可翻閱《清史稿》發現,劉墉與和珅並沒有太多的交集。史載和珅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踏上仕途,一直在乾隆身邊做御前侍衛,短短七年之後的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就被任命為軍機大臣,是清朝升官最快的人之一。

反觀劉墉,他是在乾隆十六年進入仕途,比和珅早了十八年。此後二十多年,劉墉一直在地方做官,先後擔任過安徽學政、江蘇學政、太原知府和江寧知府。因為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才被調入京城。但此時和珅早已大權在握,史書記載劉墉只能「靜默自守,滑稽模稜取容。」

劉墉活到嘉慶九年,享年85歲,是為數不多的壽終正寢的高官。劉墉能夠穩居官場幾十年,跟他聰明機警,為人圓滑有很大的關係。

劉墉剛剛進京城做御史的時候,有一次進宮面見乾隆皇帝,兩人說過國事之後,乾隆見劉墉面生,就問他叫什麼,然後還問他多大年紀。劉墉全部照實回答,聽了劉墉的年紀後,乾隆就問他屬相是什麼,劉墉想想說道:「臣屬驢的。」

乾隆聽了之後很吃驚,說:「十二生肖裡面哪有驢這個屬相,你這是欺君之罪啊。」劉墉並沒有驚慌,而是跪下解釋說:「臣知道陛下您屬馬,我當然不敢跟天子同屬相,所以臣只能屬驢了。」乾隆聽了之後哈哈大笑,覺得此人思維敏捷,異於常人,立刻下旨將劉墉連升三級,留在宮中任職。

相關焦點

  • 乾隆說我45歲屬馬,劉墉說我45歲屬驢,隨後劉墉的話讓乾隆樂了
    乾隆問劉墉多少歲不是真的不知道劉墉多少歲,而是因為嫉妒而找茬。那一個君王為什麼會嫉妒一個臣子呢?還不是大貪官和珅挑撥的。民間傳說劉墉和乾隆是同歲,都是屬馬。劉墉過45歲生日的時候原本並沒有想大操大辦,但是因為多年來為官清廉為民做主,那些受過恩惠的老百姓自發的前來賀壽,一時間門庭若市。還有不少人給劉墉送了萬民傘,立了長生牌位。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和珅太厲害了,這事情都能拿來攻擊劉墉。他跑去和乾隆酸溜溜地說:「劉墉真的是個好官啊,奴才是真的佩服他。
  • 乾隆說自己屬馬,劉墉卻為何突然說自己屬驢?
    乾隆本來覺得已經肯定能拿捏住劉墉,被劉羅鍋這麼一說,還真的沒辦法接,於是不死心,便繼續問下去,「那你今年多大?」劉墉內心暗罵了句卑鄙後,便說「老臣明年四十又六,今年多大,以萬歲爺的聰慧,肯定便能知道。」乾隆嘟囔了句真是個老狐狸,如果再問,自己就有點傻了。於是冷不丁說了句,「那你是屬什麼的啊?」
  • 劉羅鍋吟兩句詩罵乾隆,乾隆一聽不怒反大喜,直接讓他金榜題名!
    歷史長河,煙雨濛濛,展望未來,今朝終將成為歷史,我心不禁飛回到了過去 劉羅鍋打小出生在官宦家庭,因此才學素養遠比一般人高。祖輩都是在朝為官,到了他父親已經是清朝的軍機大臣。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劉羅鍋,自然接受過良好的薰陶,文章詩詞寫的特別好。
  • 《宰相劉羅鍋》裡的荔浦芋頭,乾隆都說好吃的貢品,你猜有多好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裡面有一個片段:劉墉為了減輕老百姓負擔, 用修仁薯莨代替荔浦芋頭給皇上吃,皇上差點沒吐出來,就下令免去進貢。這時候和珅把正宗的荔浦芋獻到皇上餐桌上。乾隆美餐一頓後龍顏大悅,順手將欺君有罪的劉羅鍋降官三級。在電視劇裡,劉墉吃起荔浦芋頭是狼吞虎咽。
  • 劉羅鍋的糗事,乾隆曾讓他跳河
    看過《宰相劉羅鍋》的朋友大概知道,劉墉是清朝乾隆時期的官員,官居高位,為人正直,嫉惡如仇,最重要的是幽默風趣。對於乾隆要求劉墉跳河則是電視劇中的一個段子,當然,真正歷史如何,現在大概已經不可考了,那麼劉墉又是如何面對乾隆皇帝的刁難呢。
  •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六王爺和乾隆是什麼關係?
    《宰相劉羅鍋》僅僅一部由編劇杜撰出來的電視劇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麼原型不原型的……劇中的和珅和劉墉除了名字是真實的之外,在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與真實歷史無關!至於所謂六王、八王、九王,那就更加無從談起了。劇中提到,這三位王爺都是乾隆帝的叔叔,可乾隆帝的八叔和九叔是誰呢?
  • 清朝的劉墉,人送外號劉羅鍋,他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儘管首要以後宮爭鬥為主,但此中也不乏講述前朝風波的作品,像宰相劉羅鍋講的便是乾隆時期的名臣劉墉。劉墉與湯溪58年出生在山東的王謝貴族家族,世代為官,家風廉潔正直,其父劉統勳曾任軍機大臣宰相稱制,為官時期政績光鮮明顯剛正不阿,頗受乾隆皇帝的重用在云云精良的家風之下,劉墉也成為了操行正直, 飽讀詩書之人,劉墉不但內涵涵養高, 其外在前提也不差,考古學家曾發明劉英生前的身高應該在1米9擺布, 再加上清代選官,像貌端正也是標準之一, 而劉墉之所以被叫做劉羅鍋,則是由於他個子比較高
  • 《宰相劉羅鍋》裡他搶了乾隆的女人,和珅也被他抄的家
    這個人當然是《宰相劉羅鍋》的男主角劉羅鍋劉墉了。但是我們早知道大清國沒有宰相這一官職的。宰相從明朝就沒有了,胡惟庸是中國的最後一個宰相,他被朱元璋幹掉後老朱就撤了宰相這個職位建立內閣,直接管轄六部九卿。
  • 《大宋提刑官》之後,何冰再演古裝斷案劇,塑造最接地氣劉羅鍋
    這其中,又要數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被改編、衍生出來的故事最多。以乾隆年間為例,有專注於刻畫皇帝和後宮妃子們之間愛恨情仇的,如前段時間熱播的《如懿傳》,也有以皇上和大臣為著墨重點的,如《鐵齒銅牙紀曉嵐》。和珅是大貪官,紀曉嵐是家喻戶曉的好官,兩個人經常鬥智鬥勇。
  • 《宰相劉羅鍋》為什麼是戲說歷史之祖?喜劇外殼下還有什麼?
    嗨,當然不一樣,雖然《宰相劉羅鍋》的藍本雖然是《君臣鬥》,但這部電視劇中間事實上夾雜了不少編劇和導演的「私貨」。這麼說吧,有人說《宰相劉羅鍋》是我國電視劇領域中戲說歷史題材之祖,這個觀點也不是沒有道理,比起該劇來,《戲說乾隆》《戲說慈禧》都不行,被追捧甚高的《康熙微服私訪記》和《鐵齒銅牙紀曉嵐》也不夠看。
  • 山東人劉羅鍋:滿腹文採 一手好字 愛美酒
    劉墉是乾隆十六年(1751)進士,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先後做過翰林院編修、安徽學政、江寧知府、太原知府、廣西考官、江西鹽道、漕運按察使、學士、上書房總師傅。其足智多謀,清正廉潔,善於體察民情,微服私訪,剛正不阿,斷案如神,備受老百姓愛戴,人們喜歡把劉墉和包公並稱,尊他為劉公。《劉公案》早已傳頌民間。自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和續集《劉羅鍋斷案傳奇》播出後,劉墉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 劉羅鍋(劉墉)與乾隆、和珅、紀曉嵐的真實關係
    書法錯落有致,肥腴中寓清剛之致,如太極高手,渾厚中寓輕靈,精氣內斂,變化無窮。作品書於嘉慶丁巳年(1797年),時劉墉79歲,已抵達「人書俱老」的仙家意境,是典型的劉氏晚年風格成熟期作品。  劉墉與乾隆  關於劉墉與乾隆的關係,民間有很多傳說,比如說劉墉是皇太后的乾兒子,那麼就是乾隆的幹兄弟了。還有「和珅使壞,劉墉參萬歲」的傳說,這個傳說還被編入了傳統相聲《官場鬥》。總之,把劉墉說成是連皇帝都不怕,連皇帝都敢捉弄的角色。當然,這些事沒有什麼根據,也不可能發生,只是反映了老百姓的一種良好願望。
  • 身高兩米的「劉羅鍋」:真實的劉墉與和珅關係怎麼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劉墉這個人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即全心維護體制的職業官僚。因此他在處理公務時基本不會摻雜個人情感,不會因為自己是讀書人出身就包庇讀書人。他說過,「生監(生員、監生,即有一定功名的讀書人)中滋事妄為者,府州縣官多所瞻顧,不加創艾」。
  • 劉墉為何被稱為「劉羅鍋」,又如何與和珅鬥智鬥勇?真相大跌眼鏡
    被世人稱為「宰相劉羅鍋」的劉墉,曾在電視劇當中,與死對頭和珅鬥智鬥勇,看得大家哄堂大笑。很多人都為他的大智若愚,拍手叫好。那麼「宰相劉羅鍋」這一說法又是如何來的呢?從他的祖輩開始,便世代為官,父親更是一代名臣,兩袖清風,深受乾隆的喜愛。而劉墉也正是出生在這樣的一個書香世家,從小便受到了很好的薰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宰相劉羅鍋」簡介,劉墉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劉墉,這個被民間百姓,親切叫做「宰相劉羅鍋」的人,歷來都是戲劇作家關注的焦點。
  • 「劉羅鍋」的多面人生
    據說,劉墉個子很高,年老的時候有點駝背,被戲稱為「劉羅鍋」,如果他年輕時就羅鍋,估計也就沒有他後來的仕途生涯了。劉墉,字崇如,號石庵,出生於山東諸城。他是清代最著名的漢人高官大學士劉統勳的長子,實打實的官二代。劉墉非常有才學,但也沾了父親劉同勳的光。劉墉因為父親的關係,以恩蔭舉人身份參加當年會試和殿試,考中二甲第二名進士,成為其步入仕途的起點。
  • 劉羅鍋並不駝背,而且身高1米9,帶你認識真實的劉羅鍋!
    比如,關於「劉羅鍋」的說法,便取自民間傳說,似乎沒有什麼歷史依據。我們知道,古人選賢為官,向來以「身言書判」為四要素,五官端正,且儀表堂堂,是選擇的重要標準之一。後人在發掘劉墉墓時,發現其身高大約在1.90米以上,並不是一個矮小且駝背的糟老頭子。
  • 宰相劉羅鍋:劉墉告老還鄉,乾隆為什麼告訴嘉慶宮燈歪了,有何寓意?
    《宰相劉羅鍋》中當乾隆年老的時候決定將皇位傳給十五皇子永焱,也就是後面的嘉慶皇帝,而在朝會上劉墉正式告訴皇帝自己告老還鄉的請求,當時嘉慶皇帝還很猶豫,後來乾隆告訴嘉慶說宮燈是不是歪了,然後經過這個舉動後嘉慶帝批准了劉墉的告老還鄉,那麼乾隆皇帝的這個舉動到底有什麼寓意呢?
  • 清朝宰相劉墉,為何被戲稱為「劉羅鍋」原因原來是這個!
    那為什麼大家叫他劉羅鍋呢,這個名字,又有什麼含義呢?了解劉羅鍋這個人,看了他的故事,我們就知道了。劉墉出身也是很好的,祖上都是當官的。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裡,是幸運的,劉墉從小就受到了優秀的教育。所以,在學識上,他也有很大的成就。劉墉的書法,詩作,都是值得讚賞的。他的書法渾厚有力,他也被稱為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除了書法,他寫的詩,紀曉嵐也非常喜歡。
  • 劉羅鍋的駝背是真的嗎?考古專家測量完他的骨骼後,終於被證實
    看過影視劇劉羅鍋的朋友們一定還記得,他長得不好看,有點矮,而且背還有點駝,這樣的一個形象,那麼劉羅鍋的駝背是真的嗎?其實和歷史中記載的劉羅鍋是有較大差異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以下幾個分析。就算你長得不帥,最起碼也得看的讓人很舒服,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五官端正,身高方面肯定也是有要求的,如果很一個人非常的矮,那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假如有駝背的狀況,那指定是不可能做官的。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是一個很注重外貌的皇帝,他身邊的幾個紅人,都是實打實的美男子,就比如說和珅,專家把和珅的畫像給復原之後,和珅的樣子足以秒殺現在的小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