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上面藍字關注我們 |
方案名稱:玉如意
主創設計:燕尾幹闌
F設計師:馮木俊
軟裝設計:香港玉蓮花軟裝設計機構
設計時間:2018年6月
空間面積:9平方米
撰文:和璽坊主人
名稱由來
先講一個小故事:
一位朋友說想同我合作,但不想看我以往的設計作品案例,而是給一個很小的空間讓我設計,他特別會說話,我同意了。結果是別墅的一個泡澡,僅9平。業主是喜歡中式的成功人士,看現場當天室內和中式花園都是暫停施工的,正在調整中......
既然是測試,那我怎麼也得想一個不錯的方案出來,不能讓他小瞧我的設計能力吧。業主夫婦是中年成人,先生是一家醫院的副院長,女主人是自家醫藥公司的董事長,都喜歡泡澡。我就想,最好讓他倆口子一起泡啊,多些交流,多一些浪漫,豈不更好。七八天後,我就想到「如意」,可以讓二人同時沐浴在一個心裡。把我們傳統的東西用到現在的設計中,也願他們吉祥如意。
中國人一般都有用玉的情結,成功的人更甚。,,,所以就有了用玉來打造如意的創意,便形成了這個《玉如意》。
一個唯美,浪漫,令人遐想的孤品空間;有點華清池的感覺,不過更有意境一些。
古代禹帝執笏圖
據記載:「如意黃帝所制,戰蚩尤之兵器也。後世改為骨朵,天真執之,以闢眾魔。」因為如意最早是兵器,而且後世為了追求攻擊力,把它改做成了骨朵,所以如意自帶闢邪效果。
如意,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癢,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就連當時的和尚講經時,也手持如意,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
如意的前身除了有「騷杖」的影子之外,還有一個身世顯赫的官方背景,就是「笏」。古代君臣在朝堂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一般用玉、象牙製成,可以在上面記事,功能相當於現代的記事簿或者備忘錄。
平面布置圖
如意泡池是用4D列印的木化石做成,渾然天成,宛如幾億年形成的玉石般珠光玉潤。
天花圖
我改建的泡房屋架採用了雙層結構,下層是圓作和扁作的草架(圓套方的做法),上層是現澆砼板。屋面是小青瓦和江南一帶的清水脊,同建築一氣呵成,十分和諧。典型的一個雙坡「蘇派」仿古建築。進深共五界,內四界,外廊一界。結構上採用南方建築的抬梁式,天花也沒有吊頂,草架用徹上明造,這種做法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多用於廳堂。脊檁下吊著蠟燭燈,在溫暖燭光下,一種對光明和希望嚮往的感情流露出來,慢慢地在空間裡淌溢......
側立面圖
從這張側立面圖中能清楚的看到屋架結構情況,比較傳統板壁牆掛著藝術陶瓷畫,它是有著非遺的傳承,極具傳統中國文化底蘊。
藝術陶瓷畫,與一稿創意《並蒂芙蓉》有關
整個泡池木作部分是由專業單位全屋定製的,包含外廊船蓬軒的椽子和泡池屋頂的草架都是進口紅雪松原木打造。
進桑拿房和淋浴房的正立面
牆面是龜背紋仿石的肌理漆,不怕水的哦進桑拿房和淋浴房的門也是定製的全宮式宮燈錦格子門(芯夾玻璃),非常有個性。
外立面圖
僅供參考(與設計中的不一樣)
屏風是定製全花格、無環絛和裙板的兩扇格子門,當影壁使用。兩側「耳門」則是進入泡池的通道。泡澡時放下竹簾,可以通過格子門看到外面花園的景色,是不是很浪漫啊!
外廊(門頭)
簷柱間,額枋下設置一道傳統的掛落楣子,在北方叫「幾腿罩」,是罩的基本形態,此處用的是「步步高」錦紋;正中間懸掛著一塊匾額,由知名書法家所題的《玉如意》。
舊時閨中小姐泡澡一般都是在西廂正堂裡面,澡桶與四扇格子門間加一個帶紗屏風,由丫環伺候著,很是浪漫的。
我把上面場景畫面提煉出來,再融合江南園林的「詩情畫意」特色,花了一周時間才構思出來這個《玉如意》方案。
由於泡池建造要是一個整體,無任何拼接,採用4D列印的設備在重慶又沒有,據說在廣州有,而且投入比較大,都超過六位數了,製作安裝難度也挺大,所以業主拿著我的圖紙並沒有真正落地施工,這算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呢?或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擁有個人覺得還是後者的原因多一些吧
《並蒂芙蓉》
一稿出處
唐.杜甫《進艇》
南京久客耕南畝,北望傷神坐北窗。
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
● ● ●
當時不知業主年齡而構思的東方唯美之意境:在花園裡,幾株垂柳,天然駁岸的溪池中,一張墨綠色的荷葉浮出水面,葉裡兩枝待開的蓮花(下雨時會盛開)高高地豎立著,上空一張結滿晨露珠的「蛛蛛網」掛在垂柳間,晶瑩剔透,玲瓏縵妙的東方美女沐浴在荷葉池中,形成「並蒂芙蓉」畫面。
但由於業主的年齡偏長,已過那玲瓏縵妙的歲月。故棄之,改為底蘊更深一些的《玉如意》。
很多設計師不願意做小空間的設計,一是怕做不出效果;二是做這種設計不掙錢;其實小空間設計最能考驗設計師的能力。
空間魔術手史南橋,圖片來自網絡
我最配服的小空間設計師就是被大家稱為"空間魔術手"的史南橋大師。
李鷹 圖片來自網絡截圖
前幾天當了一回嘉賓,聽了上海STUDIO/HBA的高級總監 李鷹 的分享,其中就講到他自己的家是租的房子,記者非要拍攝他家時,他只讓拍幾個局部,還是有意布置出來的。從外面淘回來的一些小東西,但是很有品味,體現著他的魅力。
會後主辦方 金絲玉瑪 的工作人員(朋友)問我:「今天嘉賓講得好不好?」
我說:「很好呀,幾年沒有聽到這種講法了「。
但她卻說:」很多的設計師都說沒有聽懂「。
唉,我對她說:」他講得比較深,是有很多年輕設計聽不明白。因為很多的設計師都沒有去認真研究那些小空間而已「。
兩個方案都是傳統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創意,故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阿標:字牛耳,和璽坊主人,別署燕尾幹闌
專業從事中式建築、裝飾及園林景觀設計,秉承中華傳統文化,獨創設計方法[文風念]。
和璽坊國際(香港)設計有限公司法人
又一村中華文化研究會創始人
中國古建築設計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