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韞與「詠絮之才」,劉義慶《世說新語》中的小故事,深入人心

2020-09-24 春日花語戀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宗室,封臨川王,任侍中。愛好文學,「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諸多文士皆從其左右。著作以《世說新語》最為世所重。

《世說新語》是劉義慶和門下文士博採眾書編纂潤色而成的一部志人小說集。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篇。記述了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較全面地反映出當時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它「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麗」。語言精煉,雋永傳神,對後世筆記文學影響很大。

書中有不少故事,成為後代戲曲小說的素材,如「周處除三害」「溫嶠娶婦」「望梅止渴」「曹植七步成詩」等。也有不少故事成為後世詩文常用的典故,如「謝女詠雪」「子猷訪戴」「新亭對泣」等。

我們來看看有「詠絮之才」的才女謝道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這篇《詠雪》描寫的是東晉謝安與其子侄輩們在一個下雪天的一段即興對話。勾勒出紛紛揚揚的下雪天,謝家子女在謝安的指點下,分別用比喻來形容雪。展示了古代家庭生活輕鬆和諧的畫面,讚賞謝道韞的文學才華,流傳千古,成為一段佳話。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文章第一句交代詠雪的背景。東晉的謝氏家族是個赫赫有名的詩禮之家,謝太傅即謝安。在這樣的家族裡,遇到雪天無法外出,才有「講論文義」的雅興。召集人兼主講人是謝安,聽眾是「兒女」(子侄輩)們。

接著寫主要事件詠雪。不久天氣發生了變化:「俄而雪驟」,之前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變成了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這使謝安很高興,他於是「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一個是謝朗說的「撒鹽空中」;另一個是謝道韞說的「柳絮因風起」。謝安對這兩個答案的優劣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而已,十分耐人尋味。

我們看這兩個比喻,顯而易見謝道韞的比喻更勝一籌。為何呢?柳絮,作為春時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風而起,飄忽無根,滿天飛舞的特徵。用柳絮形點明當時的「雪驟」之景,而「因風起」更指出雪花隨風飄舞,漫無邊際的自飄飛的特點。由此來看,雪花比作柳絮,十分傳神。再看「撒鹽空中」的比喻,鹽在空中撒,重重地下落,呆板沉重無美感可言。而比作柳絮,一掃凝滯沉重之感,因風而起,漫天飄飛,大自然的美顯而易見。而且柳絮飄飛是春暖花開之時,冬季的景,以春季暖景寫出,更富有詩意。

作者雖沒有表態,卻在最後補充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表明他欣賞謝道韞的才氣。謝道韞是謝太傅即謝安的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後來嫁給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也是晉代的書法家,他善草書、隸書。曾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交代這些,其實就是在暗示謝道韞的不凡,作者對其才氣的欣賞。

謝道韞被譽為「詠絮才」,後代也因此把有才華有智慧的女子稱為「詠絮之才」。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詠絮之才
    詠 絮 之 才 形容女子特別有才華,富有智慧。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 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麗瑰奇——《世說新語》
    也許我們沒有讀過《世說新語》這本書,但是「望梅止渴」「七步成詩」等成語我們並不陌生,謝道韞與家人一起詠雪的故事我們也耳熟能詳……《世說新語》,又名《世說》或《世說新書》,它的編撰者為南朝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臨川王劉義慶。
  • |世說新語|謝道韞|謝道韞詠雪
    《世說新語》第一期,從今天起,就在滬江網開播了,依然由呂夫子製作並主講,帶大家走進魏晉時期,領略那個名士風流的時代。首先要了解一下《世說新語》這部書,編著者是劉義慶,南朝宋人,身份是臨川王,這部《世說新語》誕生的時代距今已經1600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小說《世說新語》主要記錄了作者生活的魏晉時期的人物故事,這些人物以地位顯赫的「世家大族」,以及特立獨行的「名士風流」為主。
  • 劉義慶簡介 劉義慶是哪個朝代的 劉義慶世說新語
    劉義慶劉義慶是南朝宋時期的文學家、宗室,他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兒,封爵南郡公、臨川王,著有《世說新語》《幽明錄》等作品,但並非《世說新語》的作者而是編者。劉義慶簡介 劉義慶是哪個朝代的劉義慶(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漢族,原籍彭城(今江蘇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南朝宋文學家。
  • 詠絮才女謝道韞:詠絮之才,錯嫁之悲
    01世說新語中曾記載過一個故事,足以證明謝道韞的才情之高。據說在某一個下雪天,叔父謝安看這滿天的飛雪,突然來了點考問孩子們的興致,遂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謝朗當即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而謝道韞思索片刻才開口:未若柳絮因風起。
  • 《世說新語》中高情商的小孩都是如何為人處事的?
    《世說新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主要記載了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普遍認為是劉義慶撰寫的。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價《世說新語》:「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言簡意賅,高度評價。
  • 傳世著作之南朝荊州刺史劉義慶與《世說新語》
    《荊楚歲時記》是中國現今保存最為完整的一部記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筆記體散文著作,《顏氏家訓》開中國家訓及早教之先河,《世說新語》是史上第一部「志人小說」,本期就說說劉義慶和他的《世說新語》。  劉義慶和他的《世說新語》  70後都學過語文課文《周處》,《狗竇大開》,就選自《世說新語》,目前的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中有《詠雪》、《陳太丘與友期》、《期行》、《乘船》等都選自《世說新語》。  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既不能流芳後世,亦不足復遺臭萬年耶!」
  • 王羲之、王獻之、謝道韞、謝安、謝玄原來是這樣的關係
    王獻之是「福到了」的掌門人;謝道韞是「詠絮之才」的奇女子;謝安是東晉宰相。那麼,請問,王羲之、王獻之、謝道韞、謝安、謝玄究竟什麼關係呢?在談及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下東晉的歷史:自從晉朝避禍江南,九品中正制的真正實行,門閥政治開始影響中國的歷史,厲害的世家中,有了「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王羲之就來自這個家族。
  • 影響華夏的文學奇書《世說新語》
    《唐語林》、《續世說》、《何氏語林》、《今世說》、《明語林》等都是仿《世說新語》之作,稱之「世說體」。一說晏殊刪並《世說新語》[3][4]。《世說新語》成書以後,敬胤、劉孝標等人皆為之作注,今僅存孝標註[5]。
  • 劉義慶《詠雪》相關知識介紹
    詠雪南宋/ 劉義慶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作者也沒有表態,卻在最後補充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讚賞謝道韞的才氣。3、謝道韞的比擬更勝一籌的原因:謝胡「撒鹽空中」亦不失為一種比方,雪,以其粉白晶瑩飄散而下,謝朗就近取譬,用撤鹽空中擬之,雖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謝道韞以柳絮來比擬北風吹起漫天飛雪,堪稱契合無間。
  • 《世說新語》二則之《詠雪》基礎知識點、考點、重難點
    《詠雪》選自餘嘉錫《世說新語箋疏》。作者是南朝宋(朝代)劉義慶,《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二、解詞。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 集篇 《世說新語》之二
    本書相當多的篇幅是採自前人的記載,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採自《史記》和《漢書》。一些晉宋之間人物的故事,如《言語》篇記謝靈運和孔淳之的對話等,則因這些人物與劉義慶同時或稍早,可能採自當時的傳聞。書中所記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風貌為宗旨。
  • 《世說新語》的背後,劉義慶的被「針對」的短暫人生
    《世說新語》是南北朝時期南邊的第一個政權劉宋宗室劉義慶編纂的一部作品。這是一本筆記小說,講得是魏晉時期的讀書人們的言行故事,透過他們的故事,表現了一個時代的思想傾向,社會風氣。我們,先不管這本書講了什麼,這留到後面具體開始讀書再談。
  • 有「詠絮」之才的才女——謝道韞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出現了很多的朝代、政權更替。在眾多的政權中的魏晉時期是我國各民族大融合的一個重要階段,這也是歷史上的一次大解放。這時候統一的思想道德規範失去了權威,隨著玄學的興起,人們逐漸開始有自覺意識。
  • 德才兼備詠絮女,抗擊敵軍芳名傳,這才是古代才女的典範
    雨水衝刷了一時,陽光一出來還是會飄飄灑灑,地面上,水池中,繩索邊都有它的同類。隨風舞起時,不禁讓人想起冬日裡的雪花。描繪雪景的詩句很多,而此刻湧上腦海的是那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古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而在我看來,有這樣一位女子卻是德才兼備。她便是「未若柳絮因風起」的作者謝道韞,即《世說新語》中《詠雪》裡的女子。「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 經典百書|從《世說新語》看劉義慶的文學思想
    但他畢竟是南朝宗親,又「受任歷藩」,再加上劉義慶撰寫《世說新語》時正是因為「世路艱難」——「宋文帝劉義隆對宗室諸王懷疑猜忌的情況下。劉義慶為了全身遠禍,於是招聚文學之士,寄情文史」。那麼,他不能不在編撰中體現朝廷以儒家思想治天下的旨意,而且,皇室宗親的顯貴地位和政治形式的艱難險惡,迫使「性簡素,嗜寡慾」的劉義慶也不能在自己的著述中以清談公開對抗儒學名教。
  • 她有「詠絮之才」也只能靠自己,晚年在寂寞中度過
    兄女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詠雪這段出自《世說新語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從此「詠絮之才」成了才女的代名詞,《紅樓夢》說林黛玉「堪憐詠絮才」,可想而知,謝道韞的才華之高。至此,我們知道了她的才華揚名天下,但是好像也到此為止了,謝道韞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她生長於什麼樣的家庭?她與誰成婚?有孩子嗎?一起來看看吧。
  • 戲說古典筆記小說《世說新語》,古代的段子手劉義慶!
    劉真長說:「不就是你和我嗎,哈哈哈……」這段文字可不是我扯淡扯出來的,而是一本南朝宋時出版的《世說新語》一書中的一篇,該書的編撰者叫劉義慶。當然,像這樣的段子,《世說新語》裡還很多。比如【《世說新語》原文】王右軍見杜弘治,嘆曰:「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時人有稱王長史形者,蔡公曰:「恨諸人不見杜弘治耳!」
  • 《世說新語》作者劉義慶: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當然,因為劉義慶當時人在揚州,聽說了不少當地的人物故事、民間傳說,所以在《世說新語》中,也記載了一些發生在當時揚州的故事。如後世熟悉的成語「咄咄怪事」,就是源自於曾擔任建武將軍、揚州刺史的中軍將軍殷浩被廢為平民後,從來不說一句抱怨的話,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寫寫畫畫。揚州的吏民順著他的筆劃暗中觀察,看出他僅僅是在寫「咄咄怪事」四個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