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素描大師作品,陳丹青看到後讚不絕口:這才是藝術不是技術

2020-12-04 騰訊網

很多玩繪畫的都知道,繪畫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要給欣賞者帶來一種視覺的美感。不管是抽象繪畫還是超寫實的油畫,它們存在的道理也是一樣,建立在美感的追求之上,這樣子的繪畫才叫藝術,不然只能叫技術。

陳丹青曾說過這樣子的話「每天看到國內一些所謂的素描,自己就有一種想在藝術上尋死的衝動」其實他的言下之意也是透露出對於好素描的可遇不可求。

市場上玩繪畫的人很多,真正好的素描作品或者是厲害的素描繪畫者也不少,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國際級,世界上的真正素描大師是如何玩轉自己的作品的。

就連陳丹青看過之後也稱讚不絕,這才是真正的素描藝術,而不單純的只是繪畫的炫技而已。

藝術家尼古拉布洛欣,他是列賓學院繪畫系教授,也是俄羅斯藝術家聯盟成員!

頂著這些個頭銜,那他的繪畫技法如何,繪畫的作品有沒有藝術性。

布洛欣的素描,可以稱得上的世界級,自然,他的筆法與素描的元素給人的感覺也是最強烈的,完全不輸於任何的國際大師。

素描講究的是光與影的重合性,尤其是在筆法的處理上,必須達到不突兀,又給人視覺上的一種過渡感,而布洛欣的作品,完美的符合了這一些技術上的元素。

其次我們通過他的人物肖像作品來細細觀察,他畫的每一個人物,眼神與人物肖像所要傳達的一種精神,這是感動人的。作品有了靈魂一般的存在,人物如活的一樣,可以追尋到生活之中的原型。

繪畫界流傳著一種神似與靈魂的說法,而布洛欣的作品,就是都具備了這些的強者。看他的作品,筆法絕沒有重複的地方,看似乎凌亂不堪,其實每一筆都是有著整個構圖的力量感在裡面。

有人講畫素描最忌諱的就是多重筆法的強行力度,再加上太過度的光線組合,這會讓作品只有寫生的意思,並沒有作品的靈魂。簡單一點來講,這也是寫素描學者們通常需要注意的誤區。

再回到布洛欣的作品之中,一個手扛麻袋的男子,麻袋應該是主體,但布洛欣卻用留白的做法,把重影的部位留在了男子的手中。

接著就是留出半個肩膀的位置,這種繪畫的技法其實大家都懂,但就是這種對於人物神態的傳神度,布洛欣處理得非常完美,一眼就知道作品要表達什麼。

看過了布洛欣這麼多的作品,大家的感覺是什麼?有網友留言「大師的作品,看一眼就知道想要表達什麼,你喜歡什麼,為什麼喜歡他的作品,都會從作品之中找到答案。」

看布洛欣的作品,任何一張,都是具有靈魂的藝術品,這是最難得的一點,這也難怪陳丹青看到了作品之後稱讚不絕。

當然學素描也不是一步登天的,除了需要超高的領悟能力,更需要常年的觀察與對藝術的一種探索。學好素描其實並不難,但真正把這種塗抹的技法給變成藝術,不能像照片一樣精細的對待它,這需要你走心的玩素描,這樣子的作品,才能稱之為藝術品!

相關焦點

  • 陳丹青:每次看到中國式素描,我就很想死
    初學畫畫者必先學習素描,但是這種素描髒兮兮黑乎乎的,不是像西方國家的素描那樣乾淨整潔。「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尤其是從事藝術的人對於藝術的理解和看法是不盡相同的,陳丹青對於中國式素描的理解比其他畫家的理解更為獨特,他的個人色彩非常強烈,他對於素描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 陳丹青:「每次看到中國式素描,我就想死!」
    不是藝術史,亦非繪畫入門。跟隨陳丹青的眼睛,洞見幽微遼闊的萬華世界。「每次看到這種中國式的素描,我就想死,我覺得我寧可一輩子不畫。」——陳丹青這就好比,有洋人來中國學國畫。最好能跟齊白石學,實在不行,潘天壽也湊合。你不去找齊,也不求潘,而是費勁巴拉的跟某鄉鎮畫院大師學了好幾年,學完後,你回到西方,愣說自己是中國畫專家。你說,這是鄉鎮大師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絕大部分中國美術留學的前輩,無論留法留日或留其他地方,差不多都是這種情況。所以,至今鮮有人能報出其留學時跟隨過的真正西方藝術大師的名號。
  • 陳丹青:每次看到中國式素描,我就想死
    如果家中有孩子曾經報考過美術類院校,就能發現,在當下中國,無論你是學的山水畫,人物畫,油畫,還是水墨畫,在中國想要考入美術學院,一定要學的就是素描。素描成為了各類美術學院的入場券,由此看來,在中國書畫屆,素描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然而著名的藝術大師陳丹青就曾發表過完全不同的觀點,他稱:每次看到中國式素描,我就想死。
  • 陳丹青:身為藝術大師,卻為何一直飽受爭議
    陳丹青是我國著名畫家,也可以說是當前國內名氣最高的畫家。陳丹青1953年生上海。接觸繪畫後,便顯現出非凡的天賦。後來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即留校任教。上世紀80年代,憑藉西藏組畫轟動藝術界而成名,其後身份一直以畫家和作家及評論家著稱。
  • 陳丹青:不要相信西方素描是基礎,這是錯的
    但對於國畫而言,其中的神韻才是最重要的。古代我國並沒有人學習過素描的技法,卻依然留下了眾多優秀的繪畫作品,足以見得素描與繪畫基礎,並不是等號。因此與中國畫更加相似的並不是西方素描,而是抽象派的藝術作品。在中國畫中合理運用了突出、誇張、簡化等創作技巧,生動的形象一目了然。從藝術價值上來看,中國畫能夠留給人類的信息,遠比素描要多得多。
  • 把素描當水彩玩,被質疑是電腦畫,陳丹青:國內罕見的好作品
    好的素描作品能給人一種藝術的靈感,尤其是那些抽象派的素描,真正的大師並沒有幾個,這也是很多繪畫學者希望自己能夠達到的一種境界!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幾組素描作品,與普通的素描作品不一樣,下面這些作品是打破了普通素描,把繪畫的新元素給創作了出來。
  • 陳丹青作品
    >陳丹青畫色粉是他80年代到紐約後的事,依舊好手感,用筆卻比速寫更精進更復古,筆筆中鋒,均由線條發起,最後又都歸回到線條,27.5cm×38cm  2014年手扶羅漢椅的女人體陳丹青作品 畫冊系列陳丹青油畫人物我沒有素描基礎,不是照樣畫創作?中國傳統繪畫從來就不畫素描,難道就是沒基礎了?想當年,我們一起畫畫的同學中,那些把大衛石膏像畫得好得無與倫比的人,不知道哪裡去了。
  • 陳丹青:梵谷早期的素描,比不上一個美術生 但他成為了大師
    今天我們來聊聊陳丹青眼中的「中國式素描」陳丹青這個人在這檔節目中陳丹青著重強調了梵谷早期素描的欣賞價值但同時也對這些畫進行了一番調侃如果梵谷拿這些畫去參加當今的的藝術考試而談到「中國式素描」的時候陳丹青說我覺得最大問題還不是在形式問題主要是中國學院教育根深蒂固的
  • 玩素描應該向他學習,不僅僅是像這麼簡單,還很傳神
    不管是抽象繪畫還是超寫實的油畫,它們存在的道理也是一樣,建立在美感的追求之上,這樣子的繪畫才叫藝術,不然只能叫技術。陳丹青曾說過這樣子的話「每天看到國內一些所謂的素描,自己就有一種想在藝術上尋死的衝動」其實他的言下之意也是透露出對於好素描的可遇不可求。
  • 畫明星人物肖像,他的素描作品數第一,陳丹青這回該滿意了吧
    真正好的素描作品,從某一個細節就可以抓住人的欣賞美感,尤其是當繪畫的整個作品還原之後,素描的魅力就此誕生。但放眼繪畫圈之中,陳丹青老師就曾形容過中國繪畫圈裡的素描高手並不多,甚至有一些所謂的藝術作品他根本都不想看!
  • 陳丹青特立獨行,為何要說「是素描毀了中國畫」
    前些年,他寫過一篇名為《中國畫的沒落就從素描教學開始》的文章,這篇文章發表後,一石激起千層浪,立馬引起眾多同行的反駁。於是,在2015年10月18日的《收藏周刊》上,一篇名為《陳丹青:一切從素描開始,毀了國畫》的文章橫空出世,是美術界代表人物反擊陳丹青的見證。
  • 陳丹青:看到中國式素描就後悔,徐悲鴻引進它就是一個錯誤
    那麼這兩種技巧孰高孰低呢?其實並沒有答案,因為寓意不同,中國人看一幅畫,除了繪畫技巧,更看重這幅畫表達的含義,而西方畫則更像是是一部歷史,精準不差的將畫家想要給觀眾看到的東西完全呈現在畫布上。雖無高下之分,但是我們說繪畫是一門藝術,懂得欣賞藝術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浪漫的,因此,西方的寫實框架就有點不討人喜歡了。
  • 陳丹青:素描毀了國畫 引發一眾畫家反駁
    在2015年10月18日出版的《收藏周刊》上,發表了一篇名為《陳丹青:一切從素描開始,毀了國畫》的文章。先後引起了各界的熱烈爭論,先有史國良通過收藏周刊批評陳丹青「素描理論是混亂的,是不對的、不負責任的、比較片面的。」後有周彥生直言「學習中國畫,完全沒有素描,絕對培養不出大師。」
  • 陳丹青你看這素描畫的如何
    陳丹青絕對是一個獨立,很有個性的一個人,當年憑藉著《西藏組圖》火遍中外美術界,在繪畫屆也是舉足輕重的存在,不過在聊到「中國式素描」的時候,陳丹青說過:每次看到這種中國式的素描,我就想死,我覺得我寧可一輩子不畫。這話說得的確是有點重,但也不無道理。那麼為什麼中國式素描就他不喜歡呢?
  • 他被稱為「素描天才」一年能畫700張素描,繪畫水平超越陳丹青?
    陳丹青這位畫家,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他在藝術圈裡面,可以說是非常有爭議的一位畫家,他本身除了是位畫家,同時也是一位評論家,所以在自己的一些發表言論的時候,總是會或多或少的引起他人的不舒適,所以就會招來他人的回噴。但是陳丹青這位畫,他的繪畫藝術確實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他的速寫,他的素描繪畫技術是很紮實的,有人稱他是速寫第一人。
  • 陳丹青:每次看到考前班學生的素描,水平強於梵谷但不一定是藝術
    陳丹青談美術教育:每次看到咱們考前班的這些素描,我就想死陳丹青坦言到,將近三十年來中國美院的倉庫裡,很可能已經堆放了上億張考生的初學作品,水平都很高,比梵谷剛開始學畫的時候不知道強了多少。但這就是梵谷,在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條件下完全憑著自己的忠愛,與美術陪伴了一生。這個觀點也道出了陳丹青的擔憂,為什麼美術學院的這些素描作品只有死路一條?這在陳丹青眼裡是一場藝術的災難,甚至於是反藝術的。
  • 陳丹青稱"一切從素描開始,毀了國畫" 遭冷軍反駁
    原標題:陳丹青稱"一切從素描開始,毀了國畫" 遭冷軍反駁   在2015年10月18日出版的《收藏周刊》上,發表了一篇名為《陳丹青:一切從素描開始,毀了國畫》的文章。先後引起了各界的熱烈爭論,先有史國良通過收藏周刊批評陳丹青「素描理論是混亂的,是不對的、不負責任的、比較片面的。」後有周彥生直言「學習中國畫,完全沒有素描,絕對培養不出大師。」
  • 陳丹青說「素描毀了中國畫」,果真如此嗎?
    丁衍庸 作品陳丹青這一言論的中心思想是「中國畫的沒落,就是從素描教學開始」。畢卡索的水墨畫對陳丹青的觀點,還有一種解讀是,畫過素描的人,畫不好中國畫。這就更扯了。近現代國畫大師裡,就有很多人畫過素描,而且是嚴格的素描訓練,可並沒有影響他們畫出地道的大師級的中國畫!這種例子俯拾皆是。
  • 看到中國式素描就神煩的陳丹青,崇洋媚外?網友:只是觀念不同
    陳丹青有一個教育觀念,那就是,他寧願一輩子不再畫畫,也不願意再見到中國式素描。當年他辭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的時候,曾經站在風口浪尖上面。近來,他的事跡被人們挖出來,由此,有人說他的做法是崇洋媚外。其實,在小編看來,他未見得是崇洋媚外,只是因為教育觀念的不同而已。下面來看他的出名之作《西藏組圖》中的其中一幅作品。
  • 冷軍反駁陳丹青:素描不會毀了中國繪畫,它是一個好的開始
    好的繪畫作品一寫是需要看關於它創作背後的內容性,陳丹青不止一次這樣子呼籲大家帶著這樣子的審美來看當代的藝術繪畫。但奈何他怎麼努力,中國式繪畫,甚至中整個畫壇都沒有能夠做到讓他滿意一點。基於這一個理論,冷軍身為超寫實繪畫界的領軍人物,他卻是反駁了陳丹青,提出了關於這藝術繪畫創作的另一種看法。二位同樣是藝術界的大師,同樣是有著對藝術繪畫的擔憂,誰的觀點更正確呢?帶著這一個疑問,我們先來看看他們二位的繪畫作品,從作品之中來看看這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