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古國地處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衝,曾經是西域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佛教從印度首先傳入新疆,再傳入中原,龜茲的地理位置決定它成為「西域佛教」的一個中心。
龜茲最早是出現在班固的《漢書》中:龜茲國,王治延城,去長安七千四百八十裡。戶六千九百七十,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勝兵二萬一千七十六人。……南與精絕、東南與且末、西南與酐彌、北與烏孫、西與姑墨接。能鑄冶、有鉛。東至都護所烏壘城三百五十裡。
也就是說,至少在漢朝的時候,我們已經有很詳細的文字記載著這個古國的情況了。
其實,龜茲古國在東漢以後就已經成為西域的泱泱大國,她以庫車為中心,東起輪臺,西至巴楚,北靠天山,南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現在新疆的庫車、拜城、新和、沙雅、輪臺縣一帶,都曾是古代西域龜茲國的領地,其勢力範圍可見一斑。
龜茲古國遺存
古代西域這塊土地,最早的人類是何時出現的,似乎還沒有一個定論。不過,這應該是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的事情,與我們沒有多大關係。
但是我們必須知道這裡曾經是歐亞文明古國相互交融唯一的特殊區域,這裡匯聚著古印度、波斯、古希臘、古羅馬和我們古老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至今保留下來的大量石窟和數以萬計的出土文物,仍可窺見龜茲文化的概貌。
龜茲是古印度、希臘——羅馬、波斯、漢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惟一的交匯之處。同時還是地處絲綢之路上的中西交通要衝。
龜茲古國它扼守絲綢之路北道中段之咽喉,連接東西方之貿易,傳載東西方之文明,在世界經濟、文化歷史上佔據著重要的位置。現今這裡保存著包含古代印度犍陀羅、龜茲、吐番、中原漢地文明的大量文化遺存。
季羨林先生說:龜茲是古印度、希臘--羅馬、波斯、漢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惟一的交匯之處,這種評價對於一個地區來說,無疑是一種無上的榮耀,它可以使現代人們產生出無限的幻想,幻想著龜茲會是怎樣一種國家呢?
龜茲文化以歌舞、古樂聞名,唐僧當年西天取經,走到龜茲,寫下管弦伎樂,特善諸國八個字。
而且隋唐時期,龜茲歌舞、古樂一度風靡長安,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詩人都為之傾倒:胡旋女,胡旋 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搖轉篷舞。這首《胡旋女》便是白居易先生在看完龜茲歌舞后,對胡旋女那令人痴迷的西 、域樂舞所作的惟妙惟肖之記錄。
《胡旋女》
另外,《舊唐書·西戎傳》還曾記載龜茲富饒的葡萄酒,富室至數百石,這麼多的葡萄酒僅靠當地的人是喝不完的,所以盛唐時期長安城裡也到處都是胡人開的酒肆,當時的時尚人士,也是流行笑入胡姬酒肆中的。
美酒歌舞,是一種安定富足時期的文化表現,歷史上的龜茲不僅僅是如此使人感覺美妙的。由於她在絲綢之路的位置,作為一個軍事要塞也是非常厲害的。
唐朝時,在龜茲設安西都護府,實際上就是對整個西域地區進行全方位管理的最重要手段,那個年代,西域就是邊關,據說最多時軍隊人數能達到5萬。其他朝代主要這一邊關的敵人是那些還不清楚,突厥和匈奴?
安西都護府
不過,唐朝時,吐蕃對這裡的騷擾可沒斷,那個可媲美敦煌的克孜爾石窟群,裡面的壁畫堪稱是佛教藝術的經典,最後被僧人所遺棄的最主要理由就是吐蕃人的入侵所造成的。直到後來回鶻人佔領龜茲之後,佛教便開始在此消失了。
克孜爾石窟千佛洞
龜茲這地方氣候溫熱,盛產麻、麥、葡萄、梨、桃等。出良馬,能釀好酒;山中有礦,以黃金、銅、鐵等冶鑄業聞名西域;又因處在絲綢之路幹線上,中轉貿易發達,龜茲錦尤負盛名。
在伊斯蘭化以前,一直以佛教為國教,是西域小乘佛教的中心。
龜茲的音樂從前秦呂光西徵時傳入河西,再入中原。隋樂有西國龜茲、齊朝龜茲、上龜茲三部。
入唐後,龜茲樂又編為十部樂之一。應該是9世紀後,龜茲進入回鶻勢力範 圍,人種也逐漸回鶻化,現在的維吾爾族的祖先就是回鶻人。
大概到了11世紀後期,龜茲又脫離回鶻,歸附喀什噶爾汗,信仰伊斯蘭教,清朝乾隆年間定名庫車。如此之地,實在嚮往矣。
在歷史長河中,龜茲是絲綢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瑪幹沙漠北道的重鎮,宗教、文化、經濟等極為發達,龜茲擁有比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它被現代石窟藝術家稱做「第二個敦煌莫高窟」。
龜茲人擅長音樂,龜茲樂舞發源於此。
龜茲故城
龜茲故城位於新疆庫車縣城西約兩公裡的皮朗村。故城周長近8000米,北牆2000米、南牆1806米、東牆1646米、西牆約2200米。除東、南、北三面城牆尚可辨認外,西牆已蕩然無存。
1985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黃文弼曾在龜茲故城進行過發掘工作,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彩陶片,銅件、漢五銖錢、龜茲小錢、開元通寶等。
近期熱文:
埃及金字塔到底包含多少謎?
北虹南拱:北方虹橋與南方廊橋大PK
世界十大神秘古國——古羅馬帝國
埃及金字塔的建造,真的受到未來文明的影響嗎?
北宋孟皇后:經歷離奇,挽救大宋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