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瑩透亮的玻璃花器,插花真的很美

2021-03-01 花藝在線

玻璃是一種沒有規則的非晶態固體,玻璃之美,取其晶瑩透亮,生如夏花般絢爛,生命之美便是如此吧?

生活中,玻璃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大多數用於建築,家具之類的。

玻璃花器的出現則讓整個家居都綻現出靈動與自然,而玻璃器皿或許是所有的花器中選擇性最多的一類,如果你不會插花那又能怎麼樣,將花器靜放在房間一角,它就可以散發出引人致勝的美好。

玻璃花器現代、簡潔,它的透明感和那耀眼的光澤才是它真正的魅力。

簡約透明的淡綠色、淡青色玻璃花器,流暢的線條透著晶瑩剔透的光澤度,更是帶來一種清新田園的家居氛圍。

一組藍色系的玻璃花器,能阻止烈日炎炎,送自己一個清涼剔透的夏天。

柔美浪漫的淡紫色花器配上同色系的鮮花,想必你插花的時候都能驚喜的倏忽間默然一笑吧!

淡粉色玻璃花器給人一種溫暖的力量,只要看一眼就會讓人充滿幸福的感覺。

沒有任何顏色的玻璃花器,就像冬天的冰一樣,光滑通透,和鮮花搭配在一起,暗含著安靜的生命力及這世間的美。

這樣的玻璃花器,你喜歡嗎?

————————

近期面對面課程推薦


點擊右下角閱讀原文即可查看詳情


《韓式時尚商業花禮設計》課程

講師

鄭華順(韓國) 李其蔓(翻譯)

2018年4月23日-25日

北京


課程報名方式

微信回復「姓名+聯繫方式+課程名稱」,或加微信 15626168696我們會有課程顧問與您聯繫

相關焦點

  • 簡約透明玻璃花器 | 有了明淨清透的它,隨手摺枝或插花,皆是意境
    傳統器型改良而成,簡潔流暢有美感這款玻璃花器由傳統觀音瓶改良而來,身形更為簡潔,輕盈。將觀音瓶的經典器型與玻璃材質相結合,簡易大方又不失清逸之感。此花器不僅繼承了觀音瓶侈口、豐肩的特點,瓶體還改得更頎長雅致、俊秀高挺,似仙鶴引頸長鳴,散發著秀雅而高潔的氣質。器型整體修長靈動,曲線流暢柔美,結構穩固端莊,擺放自由。
  • 插花藝術的器皿用具
    1) 花器及花器的選擇花器一般為首選,主要作用是:盛放花材和水。以滿足花材吸收水分的要求,同時具有一定觀賞性。花器也是構圖造型的組成部分。特點:精良的工藝;豐富的色彩;品種繁多;美觀實用陶瓷花器玻璃花器
  • 花器的殘缺之美
    花器的殘缺之美(草月流派)【最陶瓷 周二 花器之美】草月流派著眼於現實生活,組織造形,將西方的藝術觀點糅合於插花藝術之中。鐵絲、塑料、玻璃、石膏等均成為草月流派使用的插花輔助材料。今天儘管日本人對草月流派的評價各不相同,但它仍然是有實力的花道流派之一。
  • 中國傳統插花——花器的選用(下)
    古銅器因為在土裡埋了很長時間,它受土氣的侵蝕(被土氣養過了),用它養花,花就像在枝頭開的一樣,開得特別快,謝得又很慢,花謝之後,還能在枝頭結出果子。「若水秀、傳世古則否。&34;乾淳奉親」條:「又別翦好色樣一千朵,安頓花架,並是水晶、玻璃、天青、汝窯、金瓶。就中間沉香卓兒一隻,安頓白玉碾花商尊,約高二尺,徑二尺三寸,獨插『照殿紅』十五枝。&34;這是用竹筒作為掛花的花器。
  • 還在用普通花瓶插花?這些ins花器才更有韻味,美出新高度
    奇居良品 北歐ins風小花瓶家居裝飾花器水培玻璃花瓶花插擺瓶ins款 金屬復古工業風仙人掌多肉植物盆栽 花瓶花器 桌面鐵罐收納ins花盆chi金屬工業風仿真仙人掌多肉盆栽鐵藝花瓶花器拍攝道具ins款北歐家居裝飾乾花插花瓶半透明玻璃花瓶歐式花屏小花器擺件
  • 露珠在微距鏡頭下,原來是這麼的漂亮,就像是晶瑩透亮的珍珠一般
    我們一直習慣看宏觀的物體,比如美麗的風景,美麗的山水等景象,其實微觀的世界也很美,今天小編整理了一組關於露珠的微觀的攝影作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清晨一隻昆蟲趴在植物上,晶瑩透亮的露珠將不遠處的花反射了進來,就像一顆顆露花一樣特別的漂亮。
  • 東方插花丨簡單的花器,卻美到極致!
    ....水瓶外邊套個編織物也是很好的花器了。....紅豆襯託白色的水仙,清新高貴,又仿佛聞到了淡淡的花香。買買買,買它....老舊生鏽的鐵皮花器,插幾枝白色的小花,是一種簡樸的美。扎草、結繩,女人愛花,情有獨鍾,簡簡單單,美到極致。推薦閱讀:☞植物設計沒招了嗎?超實用文章讓你成為時尚的花境師!☞節慶植材 | 聖誕植物知多少☞版權聲明:圖片源自網絡,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喜歡就轉發至朋友圈,轉載請聯繫授權,微信yuanyiliaofa (庭院設計)。
  • 中國傳統插花|花影婆娑 盡現雅趣之美
    中國傳統插花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與西方插花相比,中國傳統插花具有獨特的風格和藝術特點,主要表現在:追求花材的自然美;追求花材的意趣美;善用木本花材;採用不對稱式構圖形式;賦予花材豐富的內涵與象徵性;注重花材與花器、幾架、配件以及作品環境的統一
  • Isunflower花藝學院:家庭插花,花器和花束如何搭配
    花器是花藝裡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盛水滋養鮮花,不同的形狀、顏色的花器也能跟鮮花相互呼應,構築出完美的作品。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不同材質、形狀的花器和花束的搭配「竅門」。玻璃花器現在玻璃材質的花器形狀和顏色都很多,透明度也各有不同,既有無色透明的,也有磨砂半透明的。因此玻璃花器的可搭配範圍是相當廣的。比如說那些光澤感和透明感比較強,造型纖細的玻璃花器,就很適合搭配高貴優雅、纖細、富有空氣感的花束。
  • 中華花道六大花器之竹筒插花
    竹筒插花是中華花道六大花器之一,婉約大方,以花寓意抒情,為文人所喜愛。筒是從茶室發展而來的花器,有提筒、單窗筒、雙窗筒、無環雙窗筒、尺八、置筒等。竹筒插花源於後唐皇帝李煜,李後主喜歡用竹筒插花,在《清異緣》有記載:「李後主每春盛時,粱棟窗壁,柱拱階砌,並作隔筒,密插雜花,榜曰『錦洞天』」。古人崇尚自然,插花也愛表現天然之態,忌過分人工雕飾。這種對自然美的追求,一方面是通過疏密、虛實的巧妙安排,力求呈現出花木本身天然的形態和美感。
  • 零基礎學中式插花,推薦《瓶花之美》,跟著中式插花大師修行花道
    到了現代,許多插花大師在前人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將中式插花的傳統沿襲下來。寫出《瓶花之美》《瓶花六講》的徐文治老師,就是其中佼佼者。他本人原本從事空間陳列、茶席布置等工作。隨著工作的深入,從茶席花開始,逐漸接觸了解瓶花。後來通過川瀨敏郎先生的日式插花,進入插花世界。
  • 日式花道|盤點插花中的那些奇特花器~
    日式花道流派繁多,今天就先給大家盤點一下日式花道中最古老的流派——池坊流中「自由花」「生花」「立花」這三種花型所用到的奇特花器~一般來說簡約形,單一色彩的淺身闊口水盤是池坊流入門「>自由花」最常用的花器。
  • 說茶席插花意趣 | 花與花器、茶器配置如何黃金比例才更風姿清雅
    如果花器的口徑較大,不好固定花材時,可在瓶口製作井字型或十字花型的花配,也可在花材根部切一小口,嵌入竹片或木片,同樣能起到固定花枝的作用。茶席的插花,除了傳統的一枝花的插法,也經常會有兩三種花材的組合插法,但從上自然天趣、追求詩情畫意的原則不能改變。
  • 簡約又文藝的幾款ins花器,打造你的美家一角!
    ins創意火烈鳥個性家居玻璃水培透明花瓶容器裝飾房間擺件少女心北歐ins風透明玻璃花瓶 文藝風英文貼紙花器擺件 水培瓶 家居裝飾ins北歐風簡約創意插乾花小花瓶水培綠植歐式家居裝飾品擺件花器沐梵生活 北歐小棕瓶ins風家居裝飾玻璃花瓶復古簡約透明乾花花器
  • 以器入道,以花為媒-日式插花
    他不滿足於逐漸形式化了的立花,創造出了將花簡單地投入瓶中的樣式,稱為"生花",從此開了花道分為許多流派的端緒。在江戶時代中期,作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經誕生,它主要被放在壁龕上。生花是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現方法,因此使用的是鮮花。生花和盛花、投入花的不同之處在於插花的器具象徵著大地,生花主要表現的並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其伸展開來的生命力。
  • 插花品鑑要素:器具與環境,趣談插花藝術下的意境美與現實的融合
    花,一直在我國賦予了很多的品質特徵,例如最為聞名的梅蘭竹菊。而作為花文化的衍生,插花在花藝術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作為插花的花器更是精美。在插花藝術上,我國文人對此愛此不疲,而這種插花藝術也是古代文學美感上的重要體系。在東漢、魏晉的供花,再到唐宋的瓶插花,明代對於插花藝術的品鑑和對花器的研究更是達到了高潮。
  • 插花品鑑要素:器具與環境,趣談插花藝術下的意境美與現實的融合
    花,一直在我國賦予了很多的品質特徵,例如最為聞名的梅蘭竹菊。而作為花文化的衍生,插花在花藝術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作為插花的花器更是精美。在插花藝術上,我國文人對此愛此不疲,而這種插花藝術也是古代文學美感上的重要體系。在東漢、魏晉的供花,再到唐宋的瓶插花,明代對於插花藝術的品鑑和對花器的研究更是達到了高潮。
  • 美食,美器
    古語云:「美食不如美器中國是世界上最講究飲食的國度,華夏文明五千年的歷史,從茹毛飲血的原始文化沉澱到美食美器相映成趣的講究、食物為食器而生,兩者相遇,才算圓滿。】晶瑩通透的玻璃食器,透露著真實的覺悟,那些視感剔透的呈現,還原食物最本真的色彩。
  • poltrona frau 義大利百年品牌 | 花器之美
    事物之美,美在它們能夠融入我們的生活在俯仰之際,在方寸之間成為我們生活的點滴給予我們片刻或持久的美好感受Marianne花瓶由Michele De Lucchi設計,在Poltrona Frau的花器世界裡,沒有哪兩件絕對一模一樣,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創意作品,是吹制玻璃藝術的真正典範。
  • 《瓶花之美》:從文人案頭,到尋常百姓家的中國傳統插花初探
    而第54集,公主徽柔廣邀後宮眾人插花賞梅,暗鬥張貴妃,還引得宋仁宗忍不住點評花與花器不搭,插花藝術成了宮鬥工具。第68集宋仁宗率眾大臣在上元節賞燈,官員們頭上簪花的細節,也真實反映了宋朝人生活中的雅致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