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書法家當眾寫大字,墨跡與旗袍紅襪對比鮮明,這算不算醜書?

2020-12-04 象棋名局

女書法家當眾寫大字,墨跡與旗袍紅襪對比鮮明,這算不算醜書?

談到書法,很少有人會想到女書法家,畢竟史上留名的書法名家大都是男性,即使到了當今書壇,女中豪傑也是寥寥無幾,但也正因如此,真正出類拔萃的女書法家就更加引人注目了,像第一書法女博士解小青,其書法作品就一直被人追捧。

不過,女書法家所寫的字一般都帶有女性的柔美,卻少了些陽剛之氣,尤其是很少有女書法家去寫大字,更不會去在眾目睽睽之下,現場作書,萬一稍有失誤,對自己的名聲將會帶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可有位女書家卻「偏向虎山行」,她就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胡朝霞。

胡朝霞出生於1971年,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和苦練,如今在書法界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相比其他女書法家喜歡寫小字、寫楷書,胡朝霞更喜歡濃墨重筆的大字和篆書。

其實在胡朝霞學習書法的前二十年,她也中規中矩,走著和無數書法家一樣的路子,但突然她卻一改往日風格,寫起了大字,這讓胡朝霞顯得特立獨行,但無數的獎項和書法界頭銜,也說明了圈內外人士對她的認可。

不但字體風格變了,胡朝霞還從私人空間走向了大眾,在眾多人的圍觀之下,在兩三米長的紙上,當眾展示自己的書法,渾厚磅礴的墨跡和她的紅色旗袍襪子形成了鮮明對比,這場面還真讓人心裡五味雜陳。

周圍圍觀的人爭相拿著手機拍照,臉上寫滿了敬佩和讚嘆之情,不過這些人也許只是被胡朝霞寫字時的氣魄所感染,很多置身事外的網友卻都有各自的看法,有網友說胡朝霞的書法字大而無力,其實就是醜書而已。

但是不管胡朝霞的字是不是醜書,但能走到臺前來,當眾展示自己的書法功底,這種勇氣還是值得肯定的,不知道大家對她的書法有何看法呢?

相關焦點

  • 79歲書協主席周慧珺書法,4米宣紙曾寫兩個大字,碾壓幾百醜書家
    在這個「醜書」、「亂書」、「吼書」、「竹書」等各種各樣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更奇葩的「行為藝術表演」頻出的時候。周慧珺曾用大毛筆,在4米的宣紙上,寫了兩個字。網友看後:不愧被稱為衛夫人,實力碾壓幾百位醜書大師好幾條街。本文遺留討論,對於周慧珺在4米宣紙上寫大字這件事情,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文末留下你的真知灼見。下面是周慧珺的書法作品。
  • 胡朝霞書法作品大氣磅礴,雋秀嫻雅,是擅長寫大字的女書法家
    ,在書法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胡朝霞的書法作品有其鮮明獨特的風格,作品能夠屢屢得獎,被書法界稱之為是擅長寫大字見長的女書法家。胡朝霞,女、寧波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女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寧波市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副主任、寧波市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寧波政協書畫院畫師、沙孟海書學院研究員、寧波市群眾藝術館專職書法幹部。
  • 書法博士跟醜書大師學書法,網友:寫得一樣醜,專家:這才是藝術
    王冬齡,他在書法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他的書法卻一直很有爭議,甚至被網友稱為「醜書大師」,這是怎麼回事吶? 其實在過去王冬齡的書法還是備受認可的,只是他後來書法風格大變,創造出另一種書法風格,他這種書法風格把字跡寫得十分潦草,讓人無法辨認,於是很多網友給他這種書法風格取名為「亂書」。 自從王冬齡的亂書亮相以後,並不被書法家認可,甚至還引起了網友的批評,很多網友認為他的亂書根本不能算是書法,只是塗鴉而已!
  • 「醜書」界的5位美女書法家,人長得漂亮,書法卻走錯了方向
    「醜書」界的5位美女書法家,人長得漂亮,書法卻走錯了方向。書法發展至今,「醜書」總算是被一些人弄出了名堂,邵巖的「射書」,王冬齡的「亂書」,都在大眾面前出盡了風頭, 越來越多不甘寂寞的書法人也紛紛加入到「醜書」行列,其中其包括一些美女書法家,讓我們一起來看下這五位。
  • 姚孟起算不算清朝歐楷第一人?
    姚孟起算不算清朝歐楷第一人?清朝寫歐者不止姚孟起一個。在清朝科舉制度八股文恣意橫行的年代,大量的應試考生,為了讓書法上給文章錦上添花,他們下了很多的功夫去研究書法。所以在那個時代湧現出一大批寫歐的大家,如黃自元、成親王、林則徐等。他們的歐可以說出神入化,各局風採。那麼問題來了。在眾多寫歐的大家中,姚孟起,算不算清朝歐楷第一人呢?或者說他的歐有比其他書家的獨特之處麼?繼續關注,我給你解答一下。
  • 為什麼當今那麼多書法家喜歡寫「醜書」?
    為什麼當今那麼多書法家喜歡寫「醜書」?.書壇流行寫「醜書」可以這樣理解:一是審美疲勞讓人追求新的書法風格。因為過去書法普遍是真、行、草、隸四種,看多了就覺得不美了,就想看新的形式和風格,所以就有很多人專門寫魏碑,或以魏碑筆法寫行楷書,如歐陽中石先生。凡是寫魏碑高手並創出自己的風格,就可以在發展中獲獎,胡立民就是個成功者。
  • 這五個大書法家,明明可以寫得很好,卻全都愛「不好好寫字」
    這五個大書法家,明明可以寫得很好,卻全都愛「不好好寫字」自稱是石壓蛤蟆的蘇東坡其實這是蘇東坡的一種自嘲方式,我們都知道蘇東坡的詩詞非常的豪放瀟灑,而他在書法上更是一流的。像是死蛇掛樹的黃庭堅蘇軾的書法對於黃庭堅的影響很深,黃庭堅的字長的時候像是一條死蛇,看起來綿軟無力的樣子,其實在綿軟之中有蘊含著一股氣力,與蘇東坡的石壓蛤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短的時候就很像蘇軾的石壓蛤蟆體了。
  • 書法家孫曉雲和方放,小字唯美,大字有丈夫氣,女書法家當如是
    書法家孫曉雲和方放,小字唯美,大字有丈夫氣,女書法家當如是,你喜歡誰的?當今書法界,女書法家越來越多,女書法家從當年的稀有,變成現在的遍地開花,除了活躍於一線的一些女書法名家,如孫曉雲、張改琴、胡秋萍、方放等等,書法家協會和大學書法專業也培養很多女書法家,雖然相對於男性書法家還是相對較少,但也已經佔了半壁江山,不再是以前的少數派了。
  • 大字書法,應該怎麼寫?
    三是風格趨同,參展作品以行草書居多,但風格沒有明顯區別,還是慣常各類全國展的樣貌,可以想見,參展者案頭一定少不了時人的入展作品集,這不僅導致了書風雷同,而且把傳統書法的古意關在了門外。我分析,可能是大家為了入展,走捷徑、迎合「展覽體」的思想在作怪。國展評選標準不改變,這一現象將長期存在。
  • 80後美女書法家,年紀輕輕就開始寫「醜書」?看她的師父就明白了
    先來看一下司燕飛現在的頭銜,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日新書會執事,她的作品還入展過書法最高獎項「蘭亭獎」,其他大大小小的書法展覽更是數不勝數。那個時候司燕飛的書法真是賞心悅目,既有女書法家的婉約,也不乏古代名家的厚重大氣,能夠入展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也是實至名歸。不過,司燕飛之後的書法路子卻有些讓人看不懂了,竟然轉向了「醜書」方向發展,難道是書法到了一定的境界,都離不開這種風格嗎,更何況,這樣的「醜書」作品出自一位85後的美女之手,更是讓人有些難以接受。
  • 民國女書法家蕭嫻,康有為門下唯一女弟子,大字雄強扛山舉鼎
    在中國書法史上,女書法家鳳毛麟角,蔡文姬,衛夫人已是代祀綿遠,薛濤以詩成名, 管道昇則妻憑夫貴,若非趙孟頫,天下誰識管道昇,總之在古代,女書法家的影響力和數量的存在感都很弱。在清末民初之際,社會風氣開化,女性開始以獨立的姿態進入社會的各個領域。書法亦然,竊以為,女書法家作為一個群體出現在書法藝術的舞臺上是從這個階段開始的。
  • 書法家算不算有學問的人?
    寫這樣的內容是因為經常有人會對寫字的人有這樣那樣的疑問和誤解,有些可能是善意的,有的則會帶點或多或少的輕蔑的意思,我以為應該從現實書法隊伍的實際情況上加以說明和解釋。要說清楚書法家是不是有學問的人,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樣的人才算是書法家的問題。
  • 顏真卿最牛的一幅楷書,磅礴大氣,卻被外行人說成是「醜書」!
    專業書法家跟普通人的區別是什麼?區別就在於對於書法的認知,其認知高度與審美角度不在同一個維度上,所以會導致一些認知分歧,大眾看不懂的一些「醜書」被譏斥為「鬼畫符」,而有一些「醜書」也並非不是優秀的書法作品。
  • 女書法家伏景:大字講究的是氣勢,用筆要輕鬆靈活,如寫小字
    湖南伏景入展十二屆國展的行書《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我楷書學習行書,是從米芾入手的,覺得米字耐人尋味,寫起來痛快,所以王鐸行書第一口奶就是米字,從此決定了我的創作總是米字味道。大字創作是一般女同志的弱項,寫得人少,而我典型女漢子,用大字形式結合我的性格特徵,想在創作上有些突破。把米字的大字帖找出,刷了一年多的大字,體力、臂力、筆力都提升了,寫起來也不費勁了。
  • 女書法家伏景:大字講究的是氣勢,用筆要輕鬆靈活,如寫小字
    湖南伏景入展十二屆國展的行書編輯作品局部湖南伏景入展十二屆國展的行書《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創作手記:我楷書學習行書,是從米芾入手的,覺得米字耐人尋味,寫起來痛快,所以王鐸行書第一口奶就是米字,從此決定了我的創作總是米字味道。大字創作是一般女同志的弱項,寫得人少,而我典型女漢子,用大字形式結合我的性格特徵,想在創作上有些突破。把米字的大字帖找出,刷了一年多的大字,體力、臂力、筆力都提升了,寫起來也不費勁了。
  • 莫言曾舉辦"墨跡展",被批評醜書、圈錢,本人:自己不過是塗鴉
    醜書的出現掀起了書法批評的巨浪,醜書是什麼?好的書法又有什麼標準?今天就讓我們一一道來。有些人以醜為美,並且將醜書提升到書法創作的高度,不得不說,有些醜書不是醜書,但有些醜書是真的醜,包括所有將書法藝術扭曲的人。
  • 女書法家林岫,32幅行草立軸書作展覽,網友:水平一流的書法家
    林岫畫像 林岫女士的書法在當代書壇也是屈指可數的大家,很多的網友表示林岫的書法非常具有觀賞性,被網友評價為:女書者中的翹楚這也得益於林岫書法的高深造詣,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刻苦鑽研。林岫的字體現了女性的一種柔美之意,而且收筆也並不像範曾一樣故意來收尾,她的收筆是十分的自然,並且是毫無拖泥帶水的做法。
  • 景堂臨古:褚遂良楷書《大字陰符經》,體會一下唐楷的對比變化
    《大字陰符經》是老師楷書教學的入手帖,這個字帖傳為褚遂良所書,是楷書史上最早的墨跡。經過專家研究,現在已經確定《大字陰符經》並非褚遂良書寫,應為後人仿作。然而此帖風格與褚遂良極為相近,其因為是墨跡,點畫線條清晰,是學習褚遂良不錯的範本。老師教學選擇此帖入手,通過臨習,於其基本特徵有所了解,然不夠深入。後於魏碑用功頗多,偏愛《張玄墓誌》,對《大字陰符經》有些疏遠。近覺自己書作對比變化不夠,考慮從其他魏碑汲取,選擇《李璧墓誌》一類臨寫。
  • 這七位書法家寫的《陋室銘》,你更喜歡哪一個?
    可以說,有明一代書家,京兆之後,當推徵仲擅代。其小楷從黃庭、樂毅中來,嚴謹純熟,筆鋒挺秀,至晚不衰,尤稱精絕;隸法鍾繇,獨步一時,小篆取徑陽冰,惟所作較少耳。文徵明傳世作品以行草書為最多:早歲師法懷素及宋四家,後出入懷仁《聖教序》;晚年大字仿黃庭堅,稍加放縱,風格勁挺,亦為世人稱道。文氏一生勤奮好學,筆耕不輟,聲名煊赫,以至於「文筆遍天下」。
  • 中書協著名女書法家郭雅君,精美書法墨跡欣賞,墨彩情韻渾厚功深
    沃興華先生用美術的角度解釋了「書法」這一名詞,就是黑色的線條在白色的紙上切割空間。這一說法僅僅是以現代人眼光在技法層面做了一些解釋,其實真正的書法家寫的是性情,胸懷,這就體現了書法的藝術性,現代人的書法摻雜了太多西方的東西,使得人們的眼光只能停留在技法層面,很難深入到美學和古典哲學這一層面,所以現代人的作品,只得算得上是作品,而算不得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