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思如夢,夢境人生

2020-12-06 在詩歌裡暢遊

夜,微涼如水。

殘月如鉤,斜斜的掛在湖邊的柳梢上,清冷的月光,透過長長的柳條,灑落在湖面上,一陣夏風拂過,捲起一波波的漣漪,緩緩的蕩漾開去。

孤獨的徜徉在湖邊,孑孓獨行,腳下的青石板路,在斑駁的樹影裡,忽明忽暗,模糊的延伸向未知的遠方。湖岸的垂柳,搖曳著清冷的月光,似在如許流年的歲月裡,靜靜的訴說前世的憂思與今生的哀愁。

遠處,隱約傳來一曲笛音,如泣如訴,似夢似幻,紛亂的思緒隨著笛音,緩緩的飄散,仿若流沙在指縫間滑落,終化作一顆清涼的淚珠,滴落在時光的幽影裡,彈指間剎那芳華。

靜靜的坐在涼亭下,點燃一根發皺的香菸,看著明滅不定的火光,在暗夜裡如精靈般跳躍。湖面依舊寧靜,垂柳不再搖曳,只有微涼的夏風,在身邊輕柔的環繞,仿佛走進了一場夢境的人生。

是誰,走進了你的生命,你又走進了誰的人生?前塵,誰在佛前叩首三千年?今生,誰又在無語問蒼天? 夢境的人生,終在似水流年中蒼老,斑駁的記憶,亦在歲月如煙裡悲涼,只有亙古不變的孤寂,是,風也吹不散的煙火。

相關焦點

  • 人生如夢不曾覺,如夢人生覺什麼!
    "人生如夢不曾覺,如夢人生覺什麼。"這是素全法師的一句話。每次讀後總感覺要去想一想。人生如夢,夢如人生。人生在世,從出生到成年,到年老,捫心自問,一輩子幾十年不長也不短,真正能活得自由快樂的日子有多少?所以為什麼人在精神上要有信仰,也是因為我們的人生中有太多的情緒、壓力、快感、變故需要有個靈魂的對話空間和疏通渠道,你所信仰的力量就能及時發揮作用,往往事情就朝著你信仰的方向走了,這樣你的心就會暫時得到安寧。
  • 「滿船清夢壓星河」:詩人醉酒後,寫出一首如夢似幻的詩
    微風中的湖水,漾起了陣陣漣漪,好像一個人生起了皺紋,逐漸老去。一整夜的憂思,讓湘水之神也仿佛多了一些白髮。在這空曠寂寥的秋景中,詩人酒後長醉,酣然入夢。後兩句,詩人為人們描繪了一個夢境。醉酒之後,詩人做起了美夢,在夢裡,他物我兩忘,不知道自己是在湖面上還是在璀璨的星河中遊蕩,總之,這個夢太美好了,一個「壓」字,將虛無縹緲的夢境變得有形生動,表達得極為傳神,耐人尋味。
  • 「滿船清夢壓星河」:詩人醉酒後,寫出一首如夢似幻的詩
    微風中的湖水,漾起了陣陣漣漪,好像一個人生起了皺紋,逐漸老去。一整夜的憂思,讓湘水之神也仿佛多了一些白髮。在這空曠寂寥的秋景中,詩人酒後長醉,酣然入夢。在這個清麗的夢中,詩人仿佛泛舟天地之間,只見天上的銀河倒映在水中,徜徉在美麗的銀河中,不知今夕何夕。
  • 人生 如夢
    【人生 如夢】 南捷/文一幕濃稠的夜演義一處傳奇的故事一彎飄忽的月點燃一份深沉的鄉愁一場犀利的雨漂白一份清晰的遠方又是青稞飄香又是馬放南山似曾相識明月夜無可奈何花落去虛幻世界>夢幻人生
  • 如夢人生,追夢不止
    人生百年,匆匆而過,多少人瞬間白了頭,卻感覺20來歲仿佛就是昨天,一切都如夢般霎那而過,而我們卻還是像女角如夢一樣在無數次的「跑龍套」中度過。難道因為人生如夢,我們就這樣得過且過下去嗎?不,不,不!片中告訴我們的是,即使人生如夢,我們也要隨夢前行,永不放棄,堅持努力下去,就有可能成為「主角」,取得成功!
  • 讀《醒夢辯論歌》,體悟人生如夢(恍然大悟)
    人生就是如夢。從小到大,一段段的生活,日子一過,什麼也留不住。我們都是如夢一樣的生活。醒者開始慌亂了,就又舉出理由說:我醒時的顯現長久,而夢卻是很短的。夢者說:長時間短時間誰都有。人生如朝露轉瞬即逝其實我們來看醒的顯現有長有短,短的如蟬,生命只是一個夏季,長的如千年古樹。而有的人壽命很短,有的很長。
  • 《南華經》中五個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洞悉人生,如夢之夢!
    一,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釋義:人生長於天地之間,如同白色馬駒越過山隙,只是一瞬間而已。莊子以白駒過隙來形容生命的短暫,從而反映出莊子對於人生的看法,人生匆匆數十載,在宇宙的宏觀世界中,只不過不值一提的一瞬間。
  • 早知道是這樣,如夢一場,你會怎樣面對
    「早知道是這樣,如夢一場」,是一首歌《夢一場》裡的一句歌詞,我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人生如夢的虛幻,經歷了那麼多到頭來也不過如夢一場。人生如夢是無奈,那些讓人忘不掉的回憶,最後都成了過眼煙雲,人生短暫如夢一場。
  • 《送我上青雲》如夢似幻的結局,才是人生寫照
    這樣的美,不是景色秀麗的美,而是那種如夢似幻,似是而非的美。而電影想要告訴大家的故事亦是如此,放眼望去到處充斥著人生即是如此,即使你能看透卻也抓不住的迷離感。即使走出影院,片中傳達出來的這種迷離感,依舊縈繞在腦海中,久久不能散去。姑且憑著這股「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勁,和大家聊聊這部電影吧。
  • 七絕|人生如夢
    七絕|人生如夢文/宋秋生
  • 深度剖析:看破夢境裡的生老病死|夢境雜談
    比如夢裡從一個破舊的地方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或者自己從黑暗的山洞走出到一片廣闊的天地。不管是生理還是隱喻的層面。這類夢境往往象徵著自己的巨大改變、新的開始。夢境中出現生理上的出生還比較好識別和理解。那隱喻的「出生」,夢境又是怎麼表示的呢?我們的新生其實是經歷了3個步驟:在母親的羊水中孕育、從陰道中經過、到陌生的世界。
  • 夢境與人生
    人的夢境,大致可分為四類。 第一種夢,是各種意識、念頭的化現,是心對各種信息的歸類整理。80%以上的夢境,都屬於這種類型。 第二種夢,夢是願望的達成。比如:夢見上側所,結果卻尿床,這是心將自已的念頭、自已的願望,轉換成了圖像,相對於意念而言,圖像是一種更具體表達方式。 第三種夢,是生理與病理的反映。比如:夢見牙齒掉了,往往是腎氣不足。夢見在極高的懸崖絕壁之上,下不來,往往是虛陽上浮。夢見自已住在一個破敗的房子裡,往往意味著健康狀況出了問題。
  • 夢境就是預言,像夢一般神秘又深刻的電影!
    一語中的,其實也是展現了電影的魅力,電影,不僅僅有夢境一般的如夢似幻,還有一種神秘的「預言能力」。歷史不總是進步的,隨時都可能倒退回去,而歷史也許又是未來,電影裡的臺詞或許是虛構,卻又是活在現實裡的編劇創作的,所以電影裡的臺詞和情節也有可能映射到現實。
  • 紅樓夢裡的五場夢境,寫盡如夢似幻的悲喜人生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北宋大詩人蘇軾一生大起大落,對人生有著深刻的看法,在他的詩詞中,最喜歡寫的就是人生如夢,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如《西江月·平山堂》中的「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的確,人生就是一場大夢,夢亦如無常的人生。曠世奇書《紅樓夢》描寫的就是一個如夢如幻的故事。
  • 搜狐戲劇:觀《如夢之夢》 醒來方知身是客
    在這些故事中,一個線索引向另一個線索,你無法知道故事的端頭在那裡——正如我們那些複雜的夢境。賴聲川控制力極強的講述技巧使得這情節繁複的故事流暢自如,觀眾不會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變成什麼樣子,但上一秒的精巧敘述會讓人自然期待下一秒的發生。  《如夢之夢》360度的舞臺設計,更是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立體講述方式,讓觀眾不由自主地一遍遍轉身看向另一個場景。
  • 昆明對月樓畫意還原夢境 串燒編排人生「哈哈鏡」
    用很多人的話,王晶的畫,上演的是一場現實生活中的夢境。遊吟詩人很多人認為王晶是在編排夢境,而且把夢境放到了畫布這個舞臺上演出。她的作品不同於藝術圈盛行的卡通動漫風,而是用嚴謹的造型和細膩的筆觸娓娓講述著她要表達的情緒。
  • 12首如夢令:如夢,如夢,豈能真的似夢?
    歡迎大家來到閒耍堂,我是堂土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無夢令」等。以李存勖《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為正體,單調三十三字,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韻一疊韻的變體。何為如夢?舊時陌上如玉少年,而今垂垂老矣耄耋。何為如夢?那年賭書消得潑茶香,而今隻影對月向誰去。何為如夢?夢裡歌舞昇平,醒時亂紅飛過。
  • 喜劇《吃吃的愛》人生如夢,不管誰是誰的夢,我們都要珍惜眼前人
    主演小S的角色,也在夢境與現實中交叉進行,可以說上官娣娣角色本身就是小S,在娛樂圈中摸爬滾打,兢兢業業卻在別人的冷眼中,在一個個龍套中表達自己的演繹夢,美夢成真卻生命終結,虛幻而悲涼。其實,現實人生中許春梅不過是做著上官娣娣的夢,平凡的遊樂園員工,做著演繹的夢。也許,康永哥想傳遞的是,活在星空中的明星夢,和尋常百姓一般,互相羨慕。而我們又不得不扮演好本該扮演的角色。
  • 散文:人生如花,花開如夢,夢如人生
    晨起,在大雨初停後,呼吸著新鮮潤溼的空氣,第一縷柔和的光射進窗臺,窗外從成都駛來重慶的頭班動車正緩緩進站,人生就像一段旅程,在快到終點時終於慢了下來。而下車後,一段新的路途也許才剛剛開始。不談追憶,不說情懷,漫漫的人生旅途,自己亦山花一枚,只是在寂靜中吐露芳華,然後獨自離去,周而復始。生活沒有休止符,只有不停的輪迴和更迭,也許剛剛遇見,明天又要說分別。遇見如花開,分別如花落。在四季的輪迴中無可避免。
  • 《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夢境與人生
    《夢遊天姥吟留別》——在思辨中明晰夢境中呈現的精神世界,體悟詩人的人生追求一這個夢境是怎樣的精神寫照?其實對於本詩的「夢境」,評論界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美夢,有人認為是噩夢,也有人認為是美夢與噩夢的矛盾共同體。你怎麼看?「美夢」說——依據:1、夢境是美好的,作者醒來後是惋惜失落的。「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說明作者的這番遊歷是樂事,只可惜太短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