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生活中我們時常能夠看到各種宣傳標語及警示標語等,比如:1、嚴是生命的呼喚,松是自殺的開端。2、當你違章作業之際,正是災難降臨之時。3、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4、憑僥倖,耍大膽,出了事故後悔晚……等等許多標語,而這些標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有押韻有節奏感。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便是關於標語的,崑山人民路正陽橋上面便有著這樣一個標語:「亂扔垃圾的,處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這樣的標語乍一看沒問題啊,可為什麼越看越不對勁,總覺得哪裡出了問題呢?思來想去這關鍵點還是在於那個「的」字,果然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字之差,讀起來就是不一樣。
「亂扔垃圾的」這5個字越看越覺得幽默,官方說的話。如今也這麼接地氣了嗎?白話文是怎樣煉成的?也許會如《鋼鐵是怎樣煉成》一般火爆。不過無論是存在語病還是存在語氣詞,這對我們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大家只需要亂丟垃圾,那就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罰款!罰款!罰款!
一次不夠再來一次的罰款!特別是如今的社會風氣讓大家養成了習慣性隨手丟垃圾的習慣,若是說騎車載人被罰款讓一些人感到委屈,那麼隨手亂丟垃圾的罰款,是否還會再鬧一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