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歷史上,陰麗華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所謂正史,也是人寫的。而陰麗華是最終勝利者,東漢的後來的皇帝全是她的後代,她又得到了皇帝的愛,自然會寫的十分完美。正史說,她年輕的時候就美貌過人,劉秀見了她就將娶她當成生平一大夙願。之後她又自動讓賢,將正妻的位置讓給郭聖通。最終,她登上皇后寶座。並未有迫害郭聖通兒子的必要。
郭聖通之所以嫁給劉秀,最後會被廢後,和她本人都沒什麼關係,因為一切都是政治的需要。所以最後,皇帝中比較心慈的劉秀在廢掉郭之後,也給了她很好的奉養。郭和劉秀生了5個兒子,可以推測,也曾經很得寵的。在當時的歷史時期,雖然劉秀心中更喜歡陰麗華,因為那代表著少年時代的夢想和榮光,但是郭聖通所作所為也值得劉秀尊敬和愛戴。所以我覺得,後宮是否融洽,其實還是看那個皇帝本人品質如何。劉秀這一點就做得很好。真心待人,人一般會真心待你。
而《甄嬛傳》中的皇帝,就做得很不好。他追求一個無法得到的夢(純元),傷害了曾經愛他的女人,皇后、甄嬛、眉莊,還有後來那個小皇子的母親,只喜愛美貌,不忠於感情,只講政治,所以最終,後宮女人就對他各種算計。歷史上的陰麗華,美貌動人,當然,是以劉秀當時的鄉野眼光,恪盡本分。當然,她也不用爭搶,因為她擁有劉秀的愛就夠了。後來,因在陰麗華母親和弟弟被盜匪殺死一事上,劉秀在詔告中對陰麗華毫不掩飾的真情流露,使得皇后郭聖通醋意大發,對陰麗華心生怨恨。皇后這樣的心態,造成和劉秀的夫妻關係很緊張。同時導致最後結果,劉秀下定決心廢后。廢掉郭聖通皇后位後,劉秀立陰麗華為皇后,劉秀對陰麗華的愧疚得到了補償。
劉秀駕崩後,他和陰麗華所生的兒子繼承皇位,是為漢明帝。明帝繼位後,尊陰麗華為皇太后。劉秀駕崩後的第七年,陰麗華追隨他而去,帝後合葬原陵。陰麗華生性善良,不苟言笑,顧大局識大體,不爭寵,相夫教子,不幹預朝政,是劉秀事業上的賢內助。陰麗華以其賢良淑德的風範,成為歷史上皇后的典範。
劉秀死後,雖然她當了太后,但她當時也對權勢沒有興趣了。就算她的親生兒子賜死她的弟弟夫妻,她也沒有阻攔。當時的情況,她的侄兒娶了劉秀的一個女兒,結果竟然殺了這個公主。殺人者償命是必須的,但是作為國戚,漢明帝的舅舅夫妻是否要自殺,是可以斟酌的。她的親情讓給了皇權,在古代會被認為是賢德。
歷史大概就是這樣了,不管我們後人再怎麼評價,這件事也都已經發生了,既然事實都已經是這樣了,我們也就沒什麼其他好說的了。因為他們那個時代發生的那些事,以及他們每個人所處的立場,也都和我們現在不一樣。因為他們那個時代的思想也和我們現在不一樣,所以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用我們現在的大腦來思考當時的問題,因為總會和他們的想法有些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