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屬微發酵茶,中國獨有的茶類,是中國茶農獨創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茶葉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質特點。白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葉本身的營養價值,有著「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

白茶在「六大茶類」中屬於偏冷的茶,知名品牌不是很多,市場佔有率比較低,白茶類來講,品品香、綠雪芽、六妙、鼎白等等品牌很多,比較公認的兩家是品品香和綠雪芽,二者從規模、品質等各方面均是行業內最好的。口味方面則各有千秋,產品風格有一定的差異。
那如何選好白茶,首先產地不同,正宗原產地的白茶肯定要比外地的白茶貴,正宗原產地的白茶產量都是有限的,便宜茶裡外地茶的可能性更大。其次品級不同,白茶品級由高到低依次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品級越高價格越高。再者年份不同,同品級的白茶年份越久價格越高,白茶雖然歷史悠久,但真正興盛的時間不長,因此市場上以3-5年的老茶居多,年份再老的茶買的時候就要當心。 另外,傳統工藝白茶要優於新工藝白茶,拋荒茶要優於高山茶,高山茶要優於臺地茶等等。

製作工藝
採摘
白茶根據氣溫採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採、嫩採、勤採、淨採。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輕採輕放,竹簍盛裝,竹筐貯運。鮮葉採摘後,因時間人力等因素無法第一時間上篩萎凋,如果堆積存放,會因為自身發酵作用,出現紅梗紅葉,影響成茶質量,亦會影響茶葉的香氣,所以一定要注意好每個環節,才會出現高品質的白茶。
萎凋
萎凋,是指將茶葉鮮葉用竹匾按照一定厚度均勻攤放,不可翻動,通過晾曬,使鮮葉呈萎蔫狀態,分陰凋和陽凋。陰凋即陰涼萎凋,指將鮮葉均勻攤放在竹篩上,置空氣流通、陰涼乾燥處進行萎凋。陽凋即陽光萎凋,指將鮮葉均勻攤放於陽光下進行萎凋。
烘乾
烘乾機溫度100-120℃,時間:10分鐘,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80-90℃,低溫長烘70℃左右。
保存
茶葉幹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放入冰庫,溫度1-5℃。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後打開,進行包裝。白茶儲存歸納起來就八個字:通風、透氣、防曬、防潮 。白茶的保存,一定要注意存茶環境,不可將白茶置於高溫、強光、有異味的環境之下 ,最好能夠保證存茶環境可適當通風,乾燥、常溫、無異味。

功效
白茶的藥效性能很好。具有解酒醒酒、清熱潤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壓減脂、消除疲勞等功效,尤其針對菸酒過度、油膩過多、肝火過旺引起的身體不適、消化功能障礙等症,具有獨特、靈妙的保健作用。
衝泡方法
就白茶而言,泡茶器具上首選蓋碗,蓋碗口大,散熱比較好,不容易悶壞白茶,而且比較容易留住白茶的香氣。投茶比1:30-50左右,就是1克茶配30-50毫升水,可按照個人口感喜好來定。水以純淨水為宜,不要使用礦泉水或自來水。水溫方面,新茶適宜85--90度左右,老茶適宜用100度的開水。第一泡時間約5分鐘,經過濾後將茶湯倒入茶盅即可飲用。第二泡只要3分鐘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隨飲隨泡。一般情況一杯白茶可衝泡四五次。

註:白茶性寒涼,對於胃「熱」者可在空腹時適量飲用。胃中性者,隨時飲用都無妨,而胃「寒」者則要在飯後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