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類」之「白茶」

2020-12-04 健康之路135

白茶,屬微發酵茶,中國獨有的茶類,是中國茶農獨創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茶葉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質特點。白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葉本身的營養價值,有著「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

白茶

白茶在「六大茶類」中屬於偏冷的茶,知名品牌不是很多,市場佔有率比較低,白茶類來講,品品香、綠雪芽、六妙、鼎白等等品牌很多,比較公認的兩家是品品香和綠雪芽,二者從規模、品質等各方面均是行業內最好的。口味方面則各有千秋,產品風格有一定的差異。

那如何選好白茶,首先產地不同,正宗原產地的白茶肯定要比外地的白茶貴,正宗原產地的白茶產量都是有限的,便宜茶裡外地茶的可能性更大。其次品級不同,白茶品級由高到低依次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品級越高價格越高。再者年份不同,同品級的白茶年份越久價格越高,白茶雖然歷史悠久,但真正興盛的時間不長,因此市場上以3-5年的老茶居多,年份再老的茶買的時候就要當心。 另外,傳統工藝白茶要優於新工藝白茶,拋荒茶要優於高山茶,高山茶要優於臺地茶等等。

白茶

製作工藝

採摘

白茶根據氣溫採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採、嫩採、勤採、淨採。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輕採輕放,竹簍盛裝,竹筐貯運。鮮葉採摘後,因時間人力等因素無法第一時間上篩萎凋,如果堆積存放,會因為自身發酵作用,出現紅梗紅葉,影響成茶質量,亦會影響茶葉的香氣,所以一定要注意好每個環節,才會出現高品質的白茶。

萎凋

萎凋,是指將茶葉鮮葉用竹匾按照一定厚度均勻攤放,不可翻動,通過晾曬,使鮮葉呈萎蔫狀態,分陰凋和陽凋。陰凋即陰涼萎凋,指將鮮葉均勻攤放在竹篩上,置空氣流通、陰涼乾燥處進行萎凋。陽凋即陽光萎凋,指將鮮葉均勻攤放於陽光下進行萎凋。

烘乾

烘乾機溫度100-120℃,時間:10分鐘,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80-90℃,低溫長烘70℃左右。

保存

茶葉幹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放入冰庫,溫度1-5℃。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後打開,進行包裝。白茶儲存歸納起來就八個字:通風、透氣、防曬、防潮 。白茶的保存,一定要注意存茶環境,不可將白茶置於高溫、強光、有異味的環境之下 ,最好能夠保證存茶環境可適當通風,乾燥、常溫、無異味。

白茶工藝

功效

白茶的藥效性能很好。具有解酒醒酒、清熱潤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壓減脂、消除疲勞等功效,尤其針對菸酒過度、油膩過多、肝火過旺引起的身體不適、消化功能障礙等症,具有獨特、靈妙的保健作用。

衝泡方法

就白茶而言,泡茶器具上首選蓋碗,蓋碗口大,散熱比較好,不容易悶壞白茶,而且比較容易留住白茶的香氣。投茶比1:30-50左右,就是1克茶配30-50毫升水,可按照個人口感喜好來定。水以純淨水為宜,不要使用礦泉水或自來水。水溫方面,新茶適宜85--90度左右,老茶適宜用100度的開水。第一泡時間約5分鐘,經過濾後將茶湯倒入茶盅即可飲用。第二泡只要3分鐘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隨飲隨泡。一般情況一杯白茶可衝泡四五次。

蓋碗泡白茶

註:白茶性寒涼,對於胃「熱」者可在空腹時適量飲用。胃中性者,隨時飲用都無妨,而胃「寒」者則要在飯後飲用。

相關焦點

  • 六大茶類——白茶
    白茶屬於微發酵茶,是六大茶類當中加工工藝最簡單的,可分為萎凋和乾燥兩步。兩道工序的作用我就不贅述了,今天想聊一聊關於白茶的題外話。2008年北京奧運前,曾舉辦過「五環茶,迎奧運」的茶文化節。其中,福建福鼎大白茶被選為「奧運五環茶」的底色。
  • 六大茶類 | 不能沒有的白茶
    白茶是中國的六大茶類之一歷史十分悠久白茶的緣起其實宋元時期已經看到了白茶的身影但其實那個時候的白茶,只是一個茶葉品種,並不是現在我們所熟知的白茶品類當代意義的白茶是由古代意義的白茶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的宋徽宗曾在他所著的《大觀茶論》中記載
  • 【白茶】為何六大茶類中白茶最特殊?
    日常喝白茶、泡白茶,大多數人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喜歡淡一點或者濃一點,會選擇即刻出湯或是悶一會兒,亦或者是為了達到這款白茶的最佳口感會選擇相應的泡法。 白茶一直是六大茶類中比較特殊的存在,跟其它五大茶類相比,白茶,可謂是中國茶裡的極簡主義:製作最為簡單自然,工序最少。
  • 白茶產量低又小眾,憑什麼成為六大茶類?
    作者 |遊識猷來源 |《茶源地理 福鼎》若拿白茶跟各大茶類相比,白茶頂多算是個小眾茶。根據《2019年中國六大茶類產量報告》的數據顯示,白茶的產量佔比僅為1.78%,若與佔比63.47%的綠茶相比,那簡直是九牛一毛了。不過你說要嘗茶葉的本真滋味,那白茶排名會靠前,大概它是最貼近「原生態」的茶類了。
  • 六大茶類如何保存——烏龍茶、白茶、黑茶
    六大茶類中,我們說過綠茶、黃茶、紅茶的存放,今天我們就看看六大茶類中的白茶、黑茶與烏龍茶。 白茶,輕微發酵茶,不炒不揉,只經萎凋、烘焙(或陰乾)、揀剔、復火等工序而製成的茶葉。
  • 如何科學鑑別六大茶類?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如何科學鑑別中國六大茶類?哪六大茶類眾所周知,中國具有十分厚重的飲茶歷史與文化,具體要追溯飲茶的起源或許就要從上古時期說起,茶聖陸羽在《茶經》中道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說完神話故事我們再返回來說說茶葉,茶的品種主要分為以下這六種,它們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以及黑茶:那麼茶葉為何要分為這6大茶類,面對這麼多茶類,我們又該如何科學的鑑別呢?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 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六大茶類的分類是按顏色區分嗎?
    為什麼白茶看起來不太白,為什麼還叫白茶? 烏龍茶到底又是什麼茶? 上述有關六大茶類的基礎分類知識,下文就來好好細說。
  • 六大茶類的區分方法
    六大茶類是怎麼區分的六大茶類到底是怎麼區分的?具體都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細分而來的呢?鍶姐最開始以為,是通過茶湯的顏色來區分六大茶類。八木春紅茶現在還是有很多茶友也和鍶姐一樣,以顏色來區分六大茶類,其實是不夠準確的。
  • 六大茶類工藝分類科普
    或者說六大茶葉的工藝區別到底在哪裡?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六大茶類的工藝分類。六大茶類按照發酵程度分別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除此之外還有再加工茶:花茶、緊壓茶、茶飲料等。茶葉加工從採摘開始,鮮葉——乾燥。
  • 六大茶類-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
    學習茶道,識茶是基本功,中國的六大茶類或綠或紅或黃或青或黑或白,茶產品更是數以千計,因不同茶類,在色澤、口感風味呈現鮮明的特點,如綠茶是清湯綠葉,紅茶則紅湯紅葉,人們常常認為綠茶樹上長著綠茶,紅茶樹上長著紅茶,事實上,不同的茶類製作的原料皆以綠色為主,是因為不同的加工工藝使得茶葉的內涵成分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品質特徵
  • 六大茶類 - 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
    學習茶道,識茶是基本功,中國的六大茶類或綠或紅或黃或青或黑或白,茶產品更是數以千計,因不同茶類,在色澤、口感風味呈現鮮明的特點,如綠茶是清湯綠葉,紅茶則紅湯紅葉,人們常常認為綠茶樹上長著綠茶,紅茶書上長著紅茶,事實上,不同的茶類製作的原料皆以綠色為主,是因為不同的加工工藝使得茶葉的內涵成分發生了不同的變化
  • 茶藝之六大茶類的基本知識
    按照茶葉加工主要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六大類;其次還有再加工茶類,再加工茶類則包括花茶、果味茶、保健茶、緊壓茶等,茶葉細分如下圖:綠茶:>國人愛喝綠茶,綠茶是世界上最早加工的茶類,其歷史悠久。
  • 六大茶類的名字由來,綠茶、白茶、紅茶,是根據自身顏色決定嗎?
    如此一來,說六大茶類按照顏色所分,不管是茶葉本身的顏色,還是湯色,都不正確。那麼,六大茶類是按照什麼標準分類?《2》一般情況下,提到六大茶類,是按照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不知情的人或許以為,只是單純的因為順口。但不了解的是,這背後藏著六大茶類的工藝。
  • 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一篇講清六大茶類分類,喝個明白
    按季節分為春茶,秋茶,像鐵觀音就有春水秋香之說。按產地分有閩茶,浙茶,滇茶等。按形態分,有散茶,有緊壓茶等。按銷區劃分,有內銷、外銷、邊銷(蒙藏等少數民族愛喝的茶。)古語有,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新聞有,投之以蒙古羊,報之以青磚茶。遊牧民族的飲食裡,肉奶等佔比多,蔬菜吃的少。
  • 六大茶類是怎麼區分的?根據什麼原理?
    此時開始,明代就開始發展各類散茶工藝,出現了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而到了清代,又產生了很多名茶,比如邊銷茶得到發展,產生很多緊壓茶類。到了清代初期,烏龍茶出現了,至此六大茶類全部現身,這也為以後的六大茶類的劃分有了一個基礎存在。
  • 中國六大茶類有哪些?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茶葉小知識,今天小茶想和各位分享一個知識點,中國六大茶類具體都有哪些?中國六大茶類分別是: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黑茶。每個不同的茶類是以發酵程度不同而分類的。其中比較有名的,比如西湖龍井,碧螺春,安吉白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口感:綠茶通常是在上半年採摘,大多情況下都是採摘嫩芽嫩葉口感通常是鮮爽,甘醇。以「綠葉綠湯」為顯著特徵。
  • 關於六大茶類洗茶常識
    一壺茗茶道禪味 半曲禪樂養性靈 己亥年 臘月廿二 編輯: 雲上文化 打開音樂 聆聽雲上的聲音 喝茶前,洗茶是可以去塵,還有醒茶,潤茶的作用,一起來看看六大茶類包含有什麼關洗茶的基本知識
  • 茶葉的分類之六大茶類
    知識簡介茶葉依製法與品質的系統性和內質主要變化,以及茶類的發展,將茶葉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六大茶類。知識拓展再加工茶的分類以品質確定,毛茶在加工過程中,品質變化不大,故各類花茶仍屬於毛茶所屬的茶類。但有些曬青綠茶經過後發酵加工,品質發生了較大變化,應屬於黑茶類。普洱茶比較特殊分普洱生茶和熟茶。
  • 六大茶類,你喝過多少種?
    中國的茶葉品種最為豐富齊全,六大茶類有哪些?這些茶葉是根據什麼來劃分的呢?我國的六大茶類包括了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烏龍茶)、黑茶。六大茶類是根據什麼劃分的?記得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時,我脫口而出說是根據顏色來劃分的,之後才知道六大茶類其實是根據加工工藝來劃分的。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有幹茶綠、茶湯綠、葉底綠的特點。
  • 中國六大茶類分類法
    六大茶類分類法是由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從茶葉品質系統性和製法系統性而提出的分類方法,並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六大茶類分別是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和烏龍茶,因其發酵程度不同有著不一樣的滋味。正山小種白茶製法的基本工序為萎凋與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