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來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
孟子研究院
學術委員會主任
朱熹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繼孔子以後的第二座高峰,元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學基本上是朱熹的學說,其思想影響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後期長達數百年之久。13世紀後,這一學說體系先後傳人朝鮮和日本,成為兩國的重要思想,稍後,在東南亞地區也產生了深刻影響。作為東方文化的重要內容,朱熹的學說已經發展成為具有世界性的思想文化。當今,國際朱子學研究方興未艾,繼續向縱深發展。
為了支撐和推動朱子學研究的新發展,核心基礎文獻的高水平整理研究是關鍵。在朱熹的三部代表作中,《文集》在可靠性方面優於《朱子語類》,在內容的包羅萬象方面優於《四書集注》,因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1996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郭齊、尹波校點本《朱熹集》,其後臺灣德富文教基金會於2000年出版了校點本《朱子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於2002年出版了校點本《朱子全書》之《晦庵先生文集》。然而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既往的文集整理僅限於校點,研究者普遍反映大量朱熹詩文撰作年代不明;其詩詞創作背景、本事、人事、典故不易弄清,加上語言障礙,導致理解困難;歷代對朱熹詩文的研究評論散見於南宋以來群籍之中,難以檢尋;不斷發現的朱熹集外詩文魚龍混雜,真偽難辨,這些都對研究和閱讀造成了很大不便。朱子學發展到今天,顯然需要一部更為完備的朱熹文集。最近面世的郭齊、尹波編注《朱熹文集編年評註》13冊(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這樣一項應運而生的新成果。
文集中,有相當數量的詩文寫作年代不明,給使用者造成了很大困難。此次整理,作者對全部詩文逐篇考訂撰作年月時日,注於題下。這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有筆者《朱子書信編年考證》、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顧宏義《朱熹師友門人往還書札彙編》及郭齊《朱熹新考》一書中之《朱熹詩詞編年考》。此書以以上四書為基礎,凡已有定論者扼要採其結論,不再做詳細考辨。有四書漏考、失考、所考不當及錯誤者,則予詳細考辨,以期拾遺、補缺、糾謬。經新考定系年及糾正、補充前人結論,重要者凡二百餘條,一般性更正尚不在此數。
文集共收朱熹詩詞762篇,1218首,其創作背景、本事、人事、典故不易弄清,加上語言障礙,給使用者造成了不小的理解困難。此次整理,作者對全部詩詞逐篇做了解題和箋注。解題主要提供有關背景材料,從總體上提綱挈領地概括某些篇目的全篇意旨及疏釋篇題中有礙理解的個別詞語。箋注則旨在疏通文義,幫助讀者達到對作品的正確理解,主要注釋疑難詞句、典故、某些特殊的背景、思想內容及人、事,而一般詞語則不注、少注或略注。不串講,不賞析,不煩瑣考證,留待讀者咀嚼體味。全書總計注釋5300餘條,朱熹文集之有注釋,在史上尚屬首次。
歷代學者對朱熹詩文進行研究賞析,留下了大量的評論資料。但這些資料未經系統搜集整理,散見於南宋以來群籍之中,難以檢尋,難以為讀者利用。此次整理,作者在曾棗莊主編《中華大典·宋遼金元文學分典》朱熹部分基礎上,進行了相關的搜尋補充,首次將歷代學者關於朱熹詩文的研究評論資料附於集中,總計1300條左右。其中,有關某篇詩文的評論附於該篇之後,關於詩文的總體評論則附於全書之後,大大方便了讀者。
朱熹文集編刻源流複雜,版本眾多。此次整理,作者在釐清源流基礎上,對現存20餘種重要文集版本做了仔細校勘。其中,最重要的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淳熙、紹熙年間所刊《晦庵先生文集》前、後集為海內孤本,由作者首次進行了通校,並據此本增補內容數千字,糾正了今本文集若干錯誤,提供了《明筮佔》《皇極辨》《雲谷記》《少傅劉公神道碑》等眾多異文;對現存宋刊閩、浙兩大系統20餘種文集殘本第一次做了全面校勘;首次對元刻本《朱文公大同集》做了深人研究,並採校記60餘條。對以往學界了解不多的韓國、日本所藏朱子學文獻,如朝鮮樸世採《朱子大全拾遺》,洪啟禧《朱子大全·遺集》,宋時烈《朱子大全答疑》,金昌協《朱子大全答疑問目》,李恆老、李竣《朱子大全答疑輯補》,金邁淳《朱子大全答疑問目標補》,樸齊仁《篁喦先生文集》,李普《澗松集》,任聖周《朱子感興詩諸家註解集覽》,韓國國立圖書館、梨花女子大學藏《朱子性理吟》,朝鮮刻本《晦庵詩抄》《晦庵文抄》,日本慶長間抄本《養蒙大訓》,日本東北大學、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京都立中央圖書館藏《朱子訓蒙詩》,和刻本《朱子文範》《朱子心學錄》,山崎闇齋《山崎闇齋全集》,楠本端山等《楠本端山·碩水全集》,藤本幸夫《日本現存朝鮮本研究》等,作者也給予了特別關注和充分利用。總計全書凡出校勘記7000餘條。宋閩、浙二本卷末所附考異及底本之校勘記,清人賀瑞麟所作《朱子文集正訛》《朱子文集記疑》,也擇其重要者移人各篇校記。這在朱熹文集整理方面尚屬第一次。以上這些工作全面超越了前人的校勘水平,大大提升了整理本質量。
800餘年來,對朱熹集外佚文的搜集一直受到歷代學者的重視,其主要成果有明朱培《文公大全集補遺》8卷、清朱玉《朱子文集大全類編》補遺、清朱啟昆《朱子大全集補遺》2卷、清陳敬璋《朱子文集補遺》5卷等。當代學者束景南作《朱熹佚文輯考》一書,所輯佚詩文甚富。近年出版《朱子全書》,其中佚文部分仍由束景南負責,又有所增補。郭齊《朱熹新考》一書中之《朱熹佚文錄考》部分也有新的收穫。四川大學古籍所所編《全宋文》、北京大學古文獻所所編《全宋詩》在朱熹佚詩文收集方面也功不可沒。然而,即使在這樣的基礎上,也還有漏網遺珠陸續被發現,主要是散見的法帖碑刻及收藏於民間不見於著錄的文獻等。此次整理,作者對近年來新發現的佚詩文予以特別關注,力爭做到無所遺漏。整理者新發現的15篇佚文,經初步研究,已作為階段性成果發表於《光明日報》《文學遺產》等學術刊物。
如前所述,歷代至今朱熹佚文輯佚成果纍纍,但其中並非朱熹所作而為後人偽託誤題者也比比皆是。數十年來,關注朱熹佚文的人越來越多,被稱為朱熹所作的詩、文不斷出現於世。然而,從整體上講,這些「佚文」可謂百偽一真,絕大多數出於偽託或誤題。在該書整理過程中,作者對新出現的「佚文」展開了全面的辨偽,對於每一篇,皆進行深入考辨,甄別其真偽,並發表有《朱熹兩件手書作品真偽考辨》等。該書附錄的《偽託誤題朱熹詩文存目》,集800年來歷代學者辨偽之大成,為史上首個朱熹佚文偽託誤題目錄。
為儘可能方便讀者,本書編列了較為完善的附錄,包括傳記資料、文集序跋、版本考略、朱熹年表、歷代評論、偽託誤題朱熹詩文存目、主要參考文獻、本書篇名索引。其中文集序跋的部分特別注意收錄海外所藏、所刻朱熹文集之序跋,為目前所收海外序跋最多之本。
以上詩文系年、注釋、匯評均為新創整理內容,佚文的搜羅也是迄今為止最為完備的。因此,經重新整理的《朱熹文集編年評註》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書文獻整理研究的最新進展,相信將以其方便可靠、系統全面而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在這裡,我們以喜悅的心情對該書的出版表示由衷的祝賀!
當然,朱熹文集是一座百科全書式的資料寶庫,對其整理髮掘具有相當的難度,不可能一蹴而就。新問世的《朱熹文集編年評註》也存在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空間。如評論資料的收集範圍有待進一步擴展,尤其是港臺和國外文獻應予補充;各種版本的文集序跋浩如煙海,宜條件具備時進一步展開全面系統的收集;朱熹詩文的系年和佚文的真偽,歷來是朱熹文獻整理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成果的某些相關結論可能會引發不同意見,尚有商榷的餘地,等等。相信作者對這些問題已有充分的認識和後續計劃,我們期待該項成果在今後的修訂中得到不斷完善。
◎本文原載於《中國圖書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