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春季廣州藝博會於6月22日如期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C館拉開帷幕,與往屆不同,此屆藝博會迎來了三件特殊的藝術作品。
在15.2展館a 29號展位,圍觀的觀眾將展位擠得水洩不通,儼然成為了藝博會人氣最高的展位,觀眾們紛紛掏出手機,對著三件(組)藝術品不停的拍照,邊拍照邊發出連連驚嘆:「太不可思議了」。
原來,a 29號展位展示的是來自中山大象東方蠟像藝術的三件(組)蠟像作品。
《藝術家》的原型是世界著名的超寫實油畫藝術大家冷軍,據悉,這尊作品創作出來之後,得到了冷軍老師本人的高度肯定,冷軍老師看過作品後給出了四個字的評價「天啦,傑作」,同樣在超寫實領域探索,油畫與蠟像通過不同的語言表達。能夠得到冷軍老師如此肯定,蠟像創作人周雪蓉老師表示「對我們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鞭策」。
《親家》表現的是兩位老者正在對弈,一位略有沉思,一位微笑得意,將日常生活中兩個溫情鮮活的形象定格下來,創作人捕捉到經典的片刻,作品的原型取自於創作人周雪蓉女士真實的兩位父親,正是在家裡看到父親與家公對弈的一幕,激發了創作的靈感,通過這組蠟像作品,和諧家庭,幸福畫面,直擊心靈。
《在路上》表現的是一種探索和冒險精神,作品的原型是一位哥倫比亞探險者,在一次從陽朔到廣州的自駕遊途中,蠟像創作人周雪蓉女士在收費站看到這位探險家,手裡拿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求搭車」,出於幫助他人,周雪蓉和夥伴們在路上「撿了」這位求助的人,當得知這位探險者身不帶分文窮遊歐亞大陸的行為後,深深被其勇氣和探索精神所打動,經過和這位探險者商議後,決定創作一尊蠟像,就是在藝博會上看到的《在路上》作品。
據悉,此次大象東方展出的三件蠟像作品,都是帶有DNA屬性的蠟像作品,以《藝術家》為例,蠟像的頭髮、服飾、眼鏡、椅子、畫筆等均是來自藝術家冷軍老師本人,為了對藝術的支持,冷軍老師慷慨的貢獻出了與蠟像有關的實物,使得蠟像作品具備了創作原型更深層的特質,其他兩組蠟像的頭髮與服飾同樣來自於創作原型。難怪藝術作品不僅僅是外形的形似,其打動人之處,在於作品內在的情感與溫度,甚至賦予了作品以生命和靈魂。
此次參展的大象東方蠟像藝術,自1999年開始從事蠟像創作,創始人周雪蓉女士是中國偉人蠟像館藝術總監,中山市工藝美術大師,創作超過600尊蠟像作品,是中國僅有的獲得名人明星授權的蠟像創作機構,目前獲得了包括袁隆平、楊利偉等80餘位各領域傑出人士的授權為他們創作蠟像,「我們創作的不僅僅是一尊蠟像,更是傳播一種精神」,周雪蓉女士面對記者如是說道,「我們希望打造中國自己的民族品牌蠟像館,為中國的文化自信做出自己的貢獻」。
此次展會將持續至25日,喜歡藝術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