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詩人來到黃鶴樓,留下一首詩,黃鶴樓從此就火了!

2020-12-03 青年文化觀察

提到武漢,很多人會想到黃鶴樓。黃鶴樓在今天雖然成了國家5A級著名旅遊景點,冠有「江南三大名樓」、「天下江山第一樓」等這些稱號,但是這還遠遠不能表達出它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地位。即使在今天,人們追隨黃鶴樓而來的原因,還是因為黃鶴樓最初火起來的一個小小事件,從此在歷代遊客心目中種下了登黃鶴樓的願望。

黃鶴樓的建造最遠可追溯到三國時期,經過歷代毀壞、重建、變遷,今天我們看到的黃鶴樓,遠不是歷史上的那個黃鶴樓模樣,但是黃鶴樓作為一種地標性建築的存在,從古到今一直都屹立不倒的。

今天的黃鶴樓屹立在武昌長江大橋橋頭、蛇山之上。黃鶴樓共5層,高51.4米。黃鶴樓有60個向外伸展的翹角,展翅欲飛。以及數量大72根內部圓柱支撐,整座樓面由10多萬塊黃色的琉璃瓦覆蓋,色彩絢麗氣勢恢宏。站在黃鶴樓頂層之上,武漢山鎮風光盡收眼底,尤其是觀賞江景位置最佳。

我們知道黃鶴樓名字的由來,是和一個神話故事有關,一個寓意美好的故事,大體是這樣講的:一位得道高人,在黃鶴樓停留(原址是一酒樓),在牆壁上畫了一隻仙鶴,從此這家酒樓生意大好。十年後得道高人又來了,用笛聲讓牆上的仙鶴現身,並乘鶴飛走了,店家便建造了這座黃鶴樓,並命名。

而黃鶴樓真正讓大眾所熟知的,還是和這兩位詩人有關,他們分別是唐代詩人崔顥和李白。有一天崔顥來到黃鶴樓之後,登樓遠眺,在黃鶴樓寫下一首七言律詩《登黃鶴樓》,頭兩句便是「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全詩不僅寫出了黃鶴樓由來的歷史典故,還有在黃鶴樓上眺望到的美麗江城美景。

崔顥寫完這首詩之後,已然是將黃鶴樓的美與名全然展現,只不過僅憑崔顥一人之力,還是很難將黃鶴樓宣傳出去。於是黃鶴樓又迎來了一位詩人,他便是我們熟知的詩仙李白,李白也寫過一首黃鶴樓的詩《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其中兩句是「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但是相比崔顥的《登黃鶴樓》,李白寫的這首詩自然不是奔著寫黃鶴樓去的。

據說李白也是想真正寫一首黃鶴樓的詩,但是當他看到崔顥已經寫的這首《登黃鶴樓》時,他覺得這已經是最好的了,已經沒有必要再寫了。於是他便去了南京,在鳳凰臺寫了一首和《登黃鶴樓》有異曲同工之處的詩《登金陵鳳凰臺》,幾乎是一樣。

因為有了崔顥的《登黃鶴樓》,加上李白對崔顥這首詩的稱讚,黃鶴樓就火了起來。可謂是崔顥的好文案加上李白的明星效應,黃鶴樓不火也難啊。

相關焦點

  • 黃鶴樓名揚千古的背後,是兩個大唐詩人的鬥詩故事
    但牛人那麼多,不太有名氣的詩人要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詩文從眾人中脫穎而出呢?哦,有了,那就是題寫名勝。於是,大唐的每一處名勝、以及有可能成為名勝的所在,都變成了詩人鬥詩角逐的戰場。一如詩人王勃寫滕王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真的美翻了。
  • 黃鶴樓:名揚千古的背後,是兩個大唐詩人的鬥詩故事
    但牛人那麼多,不太有名氣的詩人要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詩文從眾人中脫穎而出呢?哦,有了,那就是題寫名勝。於是,大唐的每一處名勝、以及有可能成為名勝的所在,都變成了詩人鬥詩角逐的戰場。一如詩人王勃寫滕王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真的美翻了。
  • 1400年前,一個詩人來到黃鶴樓,寫下一首詩,被譽為盛唐七律第一
    在這裡湧現出了大量的歷史名人,也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故事,還留下了大量的歷史財富,一直到今天我們依然挖掘不盡。暫且就拿位於武漢的黃鶴樓來講,在歷史上就有很高的名氣。1400年前,一個詩人來到武漢登上了黃鶴樓,寫下了一首精彩的唐詩,被譽為盛唐七律第一。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 黃鶴樓的前世今生,詩人、詩詞與黃鶴樓相伴,譜寫黃鶴樓故事
    隨著時代的變遷,時間節點一下子來到了唐朝,這時候崔顥來到了黃鶴樓,被黃鶴樓的美景,於是觸景生情,寫下了一首千古名詩《黃鶴樓》。詩的內容如下: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 平生不登黃鶴樓,就稱詩人也枉然。有一首黃鶴樓,李白都自愧不如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起初是作「軍事樓」用,後來逐漸演變成了來往旅客「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閣,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與滕王閣、嶽陽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被譽為「天下江山第一樓」,在唐朝,詩壇中還聲稱「平生不登黃鶴樓,就稱詩人也枉然」,於是各大詩人紛紛摩拳擦掌,登臨黃鶴樓,都想在上面留下自己「到此一遊」的詩篇,詩仙李白也不例外。
  • 他的一首詩讓李白甘拜下風?在名勝黃鶴樓,都不敢提筆!
    詩仙李白,不用小編多說,大家都很了解,在小時候的課本中,都沒少見著他的名詩佳作。李白的詩能經久不衰,留下這麼多的名詩佳作,足可見李白絕對是一位真材實料的文人詩才。同樣著名的詩人杜甫,就曾評價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 黃鶴樓前的花開了,這2首寫黃鶴樓的詩,你更喜歡哪首?
    武漢的著名景點黃鶴樓也迎來了最美的春天,各類花朵爭相開放。關於「黃鶴樓」的古詩不少,但是最著名的就是李白和崔顥的這兩首。安久和大家一起細細品讀一番,看看你更喜歡哪一首?《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 一首《黃鶴樓》豈是一包「黃鶴樓」能企及的?
    2020的湖北,給每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樣湖北乃至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新冠疫情的不屈和頑強終將再次被載入史冊!關於黃鶴樓,太多太多的詩人留下了美好的詩篇。今天,咕咚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盛唐詩人崔顥的一首詩《黃鶴樓》!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 讀黃鶴樓詩,98天後攜詩情喜迎黃鶴樓開封
    從1月23月武漢封城起,黃鶴樓景區便暫停開放,閉園之後終於繼4月8月江城解封之後,傳來4月29日開封重新開放的好消息。黃鶴樓是與嶽陽樓、滕王閣、鸛雀樓等齊名的名樓,歷代文人墨客和樂遊之士來此登臨,欣賞江城美景,感受悠久的人文歷史情懷。多少風騷客,寫下多少不朽詩篇,留下多少感人詩情。直接今天,我們登上黃鶴樓仍能感受到詩人帶著溫度的詩情,看見詩人那跳動的詩心。
  • 重溫古詩《黃鶴樓》
    記得上學時,學過的一首唐詩《黃鶴樓》,在記憶中還是那麼猶新。有時想起來,還能朗朗上口的背誦過。《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描寫了詩人在黃鶴樓上遠眺美好景色,是一首念古懷鄉的佳作。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浩浩大筆,出神入化,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這首詩在當時就很有名,傳說李白登黃鶴樓,有人請他題詩,他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一來,崔顥的《黃鶴樓》的名氣就更大了。充分說明,這首詩在當時的名氣有多大。
  • 一首《黃鶴樓》,讓他名揚天下,連李白都甘拜下風
    但是,崔顥也有值得最為自豪的地方,那就是他僅憑一首《黃鶴樓》,幾乎讓他一舉成名。《黃鶴樓》是一首什麼樣的詩呢?全文如下:「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1300年前,一個詩人來到湖北武漢,寫出有關黃鶴樓名氣最大的唐詩
    尤其是此地的黃鶴樓,更是承載了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詩情才華。而其中的佼佼者,當屬1300年前一個詩人來到這裡所寫下的唐詩。這首唐詩雖然為很多人所詬病,但不可否認它是黃鶴樓、乃至於湖北武漢名氣最大的唐詩作品,被譽為盛唐七律第一。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從崔顥《黃鶴樓》,跟隨古人的足跡,品讀黃鶴樓
    當然以上兩種都是比較誇張的手法,按照歷史考證來看,黃鶴樓得名是因為其建在了黃鵠山上,古代人對於「鶴」與「鵠」讀音相差不多,因此逐漸轉變為了「黃鶴樓」。從崔顥《黃鶴樓》看歷史雖說在上文中有著許許多多關於黃鶴樓的傳說,不過真正意義上讓黃鶴樓火起來,還是要從幾位唐代的詩人說起。
  • 江山第一黃鶴樓,見證多少詩人的醉與愁
    作為山水田園派詩人代表的孟浩然,年紀比李白整整大了一輪。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夏秋之間相遇於維揚時,孟浩然38歲,李白26歲,誰知一交往,大有相見恨晚之意。當時的孟浩然可謂名滿天下,一首《春曉》足以令世人望其項背。
  • 崔顥《黃鶴樓》這首詩使黃鶴樓,這座普通的樓閣從此揚名千古
    黃鶴樓崔 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首詩使黃鶴樓這座普通的樓閣從此揚名千古。作者登樓而詠,他既看到了空間上的遙遠的家鄉,也看到了時間上的歷史的深處。關於仙人乘黃鶴而去的傳說,以及可能與懷才不遇的才子禰衡有關的鸚鵡洲的得名,和籠罩在煙波中的江水一樣,使詩歌瀰漫著一層悵惘的氣息;在這樣輕煙薄霧似的悵惘中,「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的思鄉之情也不禁瀰漫開來。
  • 李白很佩服崔顥的《黃鶴樓》,仿作了一首,卻不寫黃鶴樓
    開篇第一句主要是寫仙人,意在寫詩人仰憶仙姿;第二句寫樓,意在點題;第三句雖然名義上寫黃鶴,其實是以黃鶴代指仙人,表達出作者對仙人逍遙自在的思慕。因此前四句雖犯律詩大忌,卻讓讀者的思緒迷戀於詩中逸事的美好之中而渾然不覺。
  • 黃鶴樓詩賞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樓恢復開放,我們也趁此時機再給大家介紹下黃鶴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當時是夏口城一個瞭望守戍的「軍事樓」。當三國統一歸晉後,黃鶴樓也就失去了軍事價值,但隨著城市的發展,黃鶴樓就逐步變成了觀賞樓。但在戰火紛飛的封建時代,黃鶴樓屢屢被毀,重建之後又被毀,1884年,也就是光緒十年,黃鶴樓再次被毀,只遺留下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
  • 黃鶴樓的作者是誰 黃鶴樓的作者叫什麼名
    唐代的古詩是非常有名的,也留下了許多的傳世之作讓我們學習。《黃鶴樓》這首詩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學習過了,但是現在再讀這首詩,又有不一樣的體會,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首詩吧!  作者簡介  《黃鶴樓》的作者是崔顥,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以才名著稱。
  • 自古名揚四海,詩人來此皆讚嘆的黃鶴樓,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
    我是子睿,頭條旅行指路官,關注子睿,旅行不迷路黃鶴樓,自古便名揚天下,多少文人雅士聽聞其名、慕名而來,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但是黃鶴樓發生過很有意思的故事。你可能不一定知道。從此商人的酒樓生意門庭若市,紅紅火火,就這樣經營了十來年,道士再次光臨黃鶴樓,不過這一次,道士將牆上的黃鶴喚了出來、騎上它飛向天空,消失在浩浩雲海之中。商人為了紀念這位仙長,便在此地蓋了座樓,將此樓命名為「黃鶴樓」。
  • 李白在黃鶴樓寫的一首冷門詩,從開頭狂到結尾,囂張得令人嘆服
    黃鶴樓是「四大名樓」之一,歷朝歷代無數文人曾在此登樓賦詩,其中最為後人所推崇的當屬盛唐詩人崔顥的七律《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崔顥留下的作品,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難以與李白、杜甫、王維這些超一流詩人相提並論,然而這首七律卻極為出彩,就連一向狂傲的李白也不得不嘆服,「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傳聞當時李白登上黃鶴樓,逸興遄飛,正欲提筆賦詩,然而當他看到崔顥的題詩後,甚為驚嘆,便寫了這樣兩句充滿遺憾和讚美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