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富利:自動駕駛將重塑未來出行

2020-12-05 DOIT

來源:安富利公司

毫不誇張地說,物聯網正深刻改變著各行各業。而其中,汽車行業的迭代升級可以說是速度驚人。

目前,汽車行業正在步入以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為代表的新四化時代。所謂智能化,即自動駕駛,已成為全球車企的兵家必爭的之地。隨著5G技術的商用,自動駕駛也迎來了落地契機。近來,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武漢、滄州等多地持續開放自動駕駛車輛的道路測試範圍。9月10日,百度Apollo宣布在北京正式開放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Apollo Go。6月27日,滴滴在上海開啟自動駕駛網約車試運行。6月23日,廣州首批20輛自動駕駛網約車正式投入運營。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無人駕駛由熱炒的概念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

而自動駕駛的發展正在改變設計工程師對解決方案的要求。靈活性和可擴展性是自動駕駛技術在各個發展階段階段以及實現各等級自動駕駛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不斷變化的需求並非推動行業發展唯一的因素。從不斷完善的監管要求到 AI 驅動平臺的擴展能力,工程師們需要應對多種因素,以便運用現有的處理能力,在各種環境中針對不同應用和最終使用場景提供合適的方案。

為什麼如此呢? 因為汽車涵蓋了各種應用場景,包括:自動駕駛和ADAS, 車內AI、儀表組、信息娛樂和顯示,以及電氣化。

自動駕駛開啟」出行即服務」時代

試想一下,在 2025 年之前預計有 自動駕駛或半自動駕駛車輛上路行駛。它們全都需要依賴各種各樣的技術,來實現從駕駛員監控駕駛環境到使用自動化系統的轉變。

發展的空間正逐步從當前的計算機視覺,拓展到更廣泛的技術領域, 比如 利用邊緣傳感器、攝像頭、雷達和雷射雷達進行追蹤,通過 AI 實現防撞和障礙檢測等。

考慮到所有推動自動駕駛進程向前發展的其他技術 ,從數據聚合和預處理到傳感器融合、4D 雷達和後視鏡替代系統 ,這些技術會將有條件的車輛自動化演變到全自動駕駛,從而轉變出行理念,開啟」出行即服務」時代」。

車內 AI帶來駕乘新體驗

對於未來的低延遲、高性能計算需要,普通算法沒什麼用處。因此,機器學習、神經網絡和 AI 將會發揮巨大作用,改變汽車行業。

AI 將推動所有功能的發展 ,包括通過定製舒適度等級提供個性化駕駛體驗,或識別駕駛員的面部表情變化以啟動安全功能等。AI 可以通過駕駛員監控系統和手勢識別之類的技術來徹底地改變駕駛體驗。

同時, AI 還可以利用面向駕駛位之外的相似監控系統大幅地改變乘客體驗。設計工程師和汽車創新者還在擋風玻璃顯示及乘客監控系統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績。

從商業角度來說,汽車電子預計將成為推動技術市場向前發展的下一個巨大驅動力。由於汽車新增的特色和功能將促使車用半導體器件的需求擴張,車用半導體市場的增長率將超過整個行業的增長率。

隨著汽車和卡車將連接到雲端,以及車與車之間的互聯,車內 AI 有望掌控日益增加的電子功能,並且從高級車輛大量應用擴展到低價位、高銷量車型。

儀表組、信息娛樂和顯示屏,智能汽車的新入口

工程師們正在模擬汽車上其他設備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 ,到 2025 年它們所帶來的市場價值可達 370 億美元。從語音控制和藍牙連接到關於方向或交通情況的實時更新,顯示功能將非常豐富 , 同樣豐富的還有用於信息娛樂顯示和其他儀錶盤的 SBC、LED、變壓器、MCU、穩壓器和收發器等。

信息娛樂系統將成為大多數新車的標配,這大幅增加了對便攜和監護類消費電子產品、音頻播放器和視頻顯示屏幕的需求。目前,汽配市場對此領域貢獻的份額正在超過汽車製造商本身 ,這意味著中檔和豪華汽車的交通應用供應商,有機會爭取價格敏感型消費者購買更高價位的車輛。

除了北美以外,在德國和英國以及中國也存在著這樣的機會,整個亞洲市場的 CAGR 有望超過 11%。

電氣化攻勢正在全面展開

得益於政府政策的推動以及 OEM 廠商意識的增強,電動汽車的接受度正在提高,這將反過來推動技術進步,並更有助於提高客戶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

從複雜的電動機和/或牽引電機到某些外接電源和自給電源的組合(例如:電瓶、太陽能板、充電站基礎設施或發電機),技術領先者一步步地攀登,為充電系統、電動馬達控制和高能效計算提供所需的解決方案。

但是,要真正讓電動汽車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宣布在接下來幾年中發布 340 款 BEV 和 PHEV 車型,也不僅是需要從歐洲到中國的各國立法機關制定更嚴格的排放目標,我們需要的是企業抓住機會,利用其功能完備的電氣或牽引馬達以及電瓶、太陽能板或發電機等,為多種汽車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

此外,汽車的電氣化可能還會涉及較不顯眼的應用 ,包括空調系統、轉向、制動、啟動/停止系統和電力推動引擎,為推出創新的汽車應用提供更多機會。

技術推進汽車的未來發展

那麼,設計工程師們該何去何從?

汽車行業將會取得深入的發展,但由此而需要的支持也會超過大多數工程師的預期。從幫助客戶更快進入市場的系統級設計服務,到幫助完成生產零件審批流程、故障分析、國際材料數據系統注意事項和其他工作的專家,各機構需要通過端到端合作夥伴獲得推出創新所需的資源和業務網絡 , 並獲得其所在領域引領行業的技術。

這意味著從利用平臺啟動開發直到轉向晶片設計採用同一種技術 — 而絕不會給工程師製造障礙 — 其提供的靈活性讓業務部門經理能夠說服高層相信,他們的技術選擇將適合長期發展。

這意味著從利用平臺啟動開發直到轉向晶片設計採用同一種技術 , 而絕不會給工程師製造障礙 , 其提供的靈活性讓業務部門經理能夠說服高層相信,他們的技術選擇將適合長期發展。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安富利:自動駕駛將重塑未來出行

相關焦點

  • 集眾家之所長,安富利為汽車電氣化提供多種方案
    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為代表的汽車新四化,正在重塑汽車產業格局,成為未來汽車的主要發展方向。其中,電動化是基礎,網聯化是紐帶,智能化則是關鍵所在。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是相輔相成的。電動化是對傳統燃油車的顛覆,讓電動汽車成為網聯化、智能化技術的最佳載體。在行駛過程中,純電動汽車的系統可以收集更多數據和信息提供給AI晶片,輔助駕駛員更好地感知車身周圍的環境。
  • 安富利智能化轉身站上「百年TOP俱樂部」
    與此同時,安富利還基於自研算法分別開發了不同的ADAS的應用,該系統可實現2D高清環繞視圖標誌識別、盲點監測系統、偏離車道警示系統、高清夜間實時駕駛視圖和3D高清實時駕駛。在採訪時,華詩顯重點介紹了盲點監測具備的三大特點:第一,全景可視,沒有盲點、高解析度達到2cm像素。
  • 聚焦汽車智能化 安富利推出多種解決方案
    以已經投入應用的ADAS為例,鑑於多年的研發經驗,安富利在ADAS方面的相關算法已經領先於業界多數公司,並且具備極高的成熟度,可為業內一二級供應商提供專業的支持。例如,在2D高清環繞視圖/道路標誌識別、高清夜間實時駕駛視圖 (HDR)、偏離車道警示/碰撞警告系統、盲點監測系統以及3D高清實時駕駛等功能中,安富利所能提供的創新解決方案都能夠有效推動ADAS技術的發展。
  • 首汽約車平臺將上線百度自動駕駛服務 開啟出行新體驗
    首汽約車平臺將上線百度自動駕駛服務 開啟出行新體驗 2020-12-09 11:37
  • 智能駕駛 改變未來 第二屆全球自動駕駛論壇圓滿落幕
    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唐超表示:自動駕駛在創新創業的路途中,武漢東湖高新區是最堅定的參與者和最積極的推動者之一。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杰認為:自動駕駛將為汽車產業開創一個新的時代。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資深總工程師梅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資深總工程師梅學:汽車整體銷量增長將放緩,汽車產銷量在未來共享和自動駕駛的背景下甚至可能下降。但長期而言,隨著無人駕駛普及,出行需求將被逐步激發,從而整車需求量逐年回升。
  • 無人駕駛 擁有怎樣的過去和未來?
    如何消除駕駛、停車和加油方面的麻煩,甚至消除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對自動時代的到來抱以極為樂觀的期望:「我對無人駕駛技術發展前景和我們共同構建未來的能力非常樂觀。」百度總裁李彥宏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我覺得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認識到自動駕駛其實是比人類駕駛更安全的。」當然,我們也需要認識到,汽車時代的創新仍處於萌芽階段,沒有人確切知道未來將如何發展。
  • 新能源、共享、自動駕駛,哪一個才是未來汽車的形容詞?
    報告中認為,汽車行業的未來面貌正向著五大趨勢改變:電氣化、自動駕駛、共享、網聯、快速更新。由於技術迅猛發展導致行業更快轉型,未來汽車將呈現更高效使用、汽車保有量降低、更換註冊率快速提高的特點。而這其中最為顯著的一點就是,汽車逐漸由傳統的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方向發展,與之同時的是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
  • 有樂趣 有未來——smart未來出行互動體驗
    當下,我們的生活被科技無限賦能,十年前,恐怕我們誰也想不到今天的生活,會如此高效快捷,如果,我們將目光放至10年之後,人們的都市出行又將發生怎樣的改變呢?自誕生之初就具備純電基因並致力於為城市出行提出最佳解決方案的smart,通過此次「超可能DE研究所」未來出行互動體驗展,為我們暢想了2030的全新出行方式。
  • 引導未來駕駛科技π7打造全新智能出行
    π7的造型充滿未來設計感,彰顯純電動汽車領先時代的身份特徵。π7搭載的L3自動駕駛技術,實現了共計15項智能科技配置,集成了自動輔助駕駛和安全智能警示兩大核心模塊。包括前方碰撞預警系統、自動剎車系統、自適應巡航系統、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車道保持輔助系統、車道變化輔助系統等滿足特定條件下L3級別自動駕駛。
  • 地平線機器人李星宇:自動駕駛商業化在中國的機會和挑戰 | 未來...
    羅蘭貝格在《 2018 年中國共享出行市場分析》中說到,如果中國所有汽車都共享,將產生 8 倍於公交系統的運力。麥肯錫也提出,到 2030 年,共享出行將承載旅客周轉量的 50%,這意味著,人們一半的出行需求是以共享方式滿足的,而現在這個比例甚至不到 10%。同時,共享出行也會成為一個從消費者端出發,向上遊傳遞的變革,從而影響汽車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
  • 自動駕駛車輛遇到「小概率事件」怎麼辦
    自動駕駛正在重塑人們未來的出行方式。然而,零碎的場景、特殊極端情況、無法預測的人類行為等問題,依然困擾著自動駕駛領域。這些現實路測中「可遇而不可求」的臨界案例,亟需一個高質量、開放的智能駕駛仿真測試平臺。
  • 無人化自動駕駛車到來:Apollo回應技術路線:未來將不拘一格
    日前,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工作小組向百度Apollo頒發了首批5張無人化路測(第一階段)通知書。這是北京市首次允許測試主體在公開道路上,進行無人化自動駕駛測試。與"無人駕駛"相比"無人化駕駛"真正做到了車內無人,這不僅是政策支持的結果,也是相關的技術的進步與優化。
  • DEKRA 德凱集團攜手SAE International,共話自動駕駛安全
    深圳2018年9月4日電 /美通社/ -- 自動駕駛已然成為全球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並且快速成長。它將對傳統汽車製造業以及出行領域產生顛覆性變革,其安全性也是當下公眾關注的焦點話題。
  • smart讓未來出行擁有無限可能!
    這款smart全新電動緊湊SUV將於2022年在中國工廠下線,成為戴姆勒與吉利合作產生的第一款smart車,smart全新一代純電動SUV車型將基於SEA浩瀚架構研發,於明年投放市場並銷往全球。倡導精益出行 科技智趣並存smart可以堪稱為純電動車的鼻祖,在早年間就涉足純電動的研發,現如今全面轉型輕奢純電的smart品牌不斷將經典與創新相融,用科技重塑未來出行方式。Concept Car 2017是一臺具備L5級別的自動駕駛,之前編輯試駕的也只是L4級別的自動駕駛,而L5級自動駕駛是很多品牌渴望而不可求的jing'jie 。
  • 滴滴自動駕駛服務上線上海 沃爾沃開啟自動駕駛新元年
    近日,在上海,用戶通過滴滴APP報名,就可以在指定路段乘坐沃爾沃體驗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這是上海市首個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載人的示範應用,意味著人們乘坐自動駕駛汽車出行的夢想,已照進現實。有機構指出,自動駕駛發展的「黃金十年」已開啟,政策驅動下全球自動駕駛技術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 2019年自動駕駛的5大趨勢:純自動駕駛首現、買車將成歷史?
    從商業層面看,在測試中搶到「第1個」,將會為品牌帶來巨大的聲譽,我們很可能在2019年看到技術競賽的升溫。 3、自動駕駛卡車出現 自動駕駛不僅會改變普通人的出行方式,還有望徹底改變運輸和物流行業。實際上,相較於城市路況的複雜,彎慢路直的高速公路,以及跑在上面的卡車和HGV車輛才是自動駕駛測試的首選。
  • 自動駕駛的「數據新紀元」
    考慮到基於高清晰度地圖來輔助自動駕駛導航,這意味著新的汽車數據資產的出現。近日,Mobileye母公司英特爾以9億美元收購了MaaS(出行即服務)解決方案公司Moovit,基於102個國家的3100個城市,擁有超過8億用戶,這是另一大龐大的交通數據集。
  • 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廣州首飛 未來三年將迎來爆發
    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被科技界認為是未來出行的交通方式之一,然而,要真正實現市場量產卻要通過重重「大考」,比如能否獲得適航許可證、基礎配套設施充電樁等。但無論怎樣,億航184的成功試飛,標誌著人類向低空飛行夢又邁進了一步。
  • 潮趣先鋒 smart未來出行互動體驗展亮相北京
    smart「超可能DE研究所」未來出行互動體驗展在北京朝陽大悅城亮相科技重塑未來出行 賦能潮趣生活將目光放至10年之後,人們的都市出行將發生怎樣的改變自誕生之初就具備純電基因並致力於為城市出行提出最佳解決方案的smart,通過此次「超可能DE研究所」未來出行互動體驗展,為公眾勾勒出未來純電出行藍圖。smart用科技重塑未來出行方式,Concept Car 2017具備L5級別的自動駕駛,向人們展示了如何用科技使未來汽車共享出行變得更便捷、更簡單、更高效經濟。得益於集群智能和自動駕駛,車輛能夠自動找到乘客並完成接駁。
  • 開往未來的自動駕駛
    但未來刺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政策有望加速嗎,譬如汽車下鄉,國六標準。汽車主動補庫存周期有望提前到來。目前看,不要對4月份汽車銷量低預期這件事太在意,畢竟未來增量市場都在中國,肉爛在鍋裡,早吃晚吃而已,現在還有早吃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