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要恢復巴西大西洋森林的樹苗__攝影Adriano Gambarini
撰稿:安德魯·道尼
翻譯:吳鼎
恢復備受困擾的巴西大西洋森林需要種植至少10億棵本地樹木。大自然保護協會在這裡種下的幾千棵樹已經紮下了根。
淅淅瀝瀝的雨點落在巴西中南部連綿起伏的草原上。馬裡奧巴波薩· 羅薩費胡知道時機已經到了。羅薩費胡是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巴西氣候變化項目的負責人。眼下,他和他的助手們正把幾百棵樹苗裝上卡車,然後向山上進發。
卡車沿著鄉村公路行駛了半個小時,來到一條紅土路上並且開始爬坡,它拉著樹苗在布滿車轍和石頭的路上顛簸著,最後來到一個溪谷的谷底。小溪喧囂著從這裡流過。
羅薩費胡和他的助手們把樹苗從車上卸下,小心翼翼地穿過有倒鉤的鐵絲網。他們趕在黎明前來到這裡是為了做一件苦差事:清除雜草,然後挖樹坑。這片將要植樹的地方處於陡峭的山坡凹陷處。趁著小雨繼續下著的時候,他們抓緊時間往樹坑裡施肥,然後把樹苗栽進去。
在過去的幾天中,羅薩費胡和他的團隊在伊科椎瑪鎮周圍的幾座山上栽種了幾百棵樹苗。這裡離聖保羅有兩小時車程,位於廣闊的、以農業為主的米納斯吉拉斯州。這裡的土地大部分是草場,但奇怪的是沿著農舍和瀑布卻分布著一片片森林。據說在200年前,這裡曾是極其茂盛的原始森林,其生物多樣性可與亞馬遜流域媲美。
現在,大部分森林幾乎都已不知所蹤。一開始,人們是為了木材而砍伐,然後是為了給咖啡、甘蔗、大豆開闢種植園,給牛提供牧場,再後來是為了建設城鎮——其中包括裡約熱內盧和聖保羅——現在這些城鎮容納了多於1.2億的人口。大西洋森林現在已經被公認為世界上受到最大威脅的熱帶雨林。
TNC的目標是逆轉這些森林所受到的傷害。在全巴西,TNC正在依靠像羅薩費胡這樣的人和許多合作夥伴在這個地區種植10億棵樹苗,以此把目前尚存但卻破碎化的大西洋森林連接起來。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但卻是非常重要的。
「在大多數大自然保護協會開展工作的地方,我們並不把造林當做主要策略,但在大西洋森林這樣的地方,僅僅是保護現存的森林顯然是不夠的。」TNC財政和規劃董事Greg Fishbein說,「大西洋森林遭受了嚴重的採伐,而且大部分是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造成的,我們必須恢復很多重要的棲息地,這是非常緊迫的工作。」
巴西聖保羅__攝影Scott Warren
資金迷局
1500年,葡萄牙探險家來到巴西。那時的大西洋森林從南美洲的東北角突出部分開始,沿著大西洋海岸一直延伸到巴西南部。面積相當於從美國的緬因州到南卡羅來納州。在森林的西部邊界是被稱為Cerrado的熱帶高原草原,東邊則是大西洋,形成了與南美洲其他地區截然不同的生態系統。
儘管遭受過嚴重的破壞,現在這裡仍然擁有非常豐富的植物群落和動物群落。科學家們曾經在大西洋森林地區的一公頃面積內找到了大約450種樹種。這個數字多於在美國整個東海岸找到的樹種;這片森林還是20000種植物、1000種鳥類和26種靈長類的家園,其中,大約40%的植物,27%的哺乳類動物,38%的淡水魚和大約61%的兩棲動物都是這個區域所獨有的。
現在,只有7%的森林仍然完好,恢復這片森林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僅僅提到與這項工程相關聯的數字就會讓人倒吸一口冷氣:如果要靠植樹來完成的話,到2015年TNC和本地合作夥伴們將要在101萬公頃的區域內種植10億棵樹。這些區域分布在上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這將需要大約10億美元的資金,而且將會在樹種收集、育苗、植樹和維護等方面創造幾千個工作崗位,並且在相關行業很可能還會創造幾千個就業機會。
Fishbein說:「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計劃,但並非沒有先例。」哥斯大黎加曾經通過計算森林提供的水資源等生態服務功能價值,來給林地所有者付費的方式保護和恢復了40萬公頃以上的林地。中國自1998年長江大洪水後每年投資10億美元造林。目前已經造林101萬公頃以上。
在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羅斯福政府僱傭了300萬失業工人在9年內種植了30億棵樹,這是當時民間資源保護團隊(CCC)法案的一部分。
但是在巴西,這個計劃最大的障礙是資金。巴西政府不太可能為如此浩大的項目負擔全額費用。按TNC的計劃,這個項目的資金只有一小部分來自於政府和捐助者;大部分資金可以從森林提供的生態服務中產生。例如,通過國際碳市場賣出森林碳匯再作為造林的費用。
然而,一個更直接的機會來自於森林提供的水資源。1997年,巴西出臺的一項法律創造了一個法律框架,允許地方委員會監督地方淡水流域。這個委員會是由州和地方官員、環保組織、企業和社區代表組成的,他們在一起商討可持續利用水資源的計劃和政策。
據巴西總統環境事務顧問、聖保羅供水公司的Marcelo Morgado說:「一些委員會最近開始向用水者如市政府和用水的公司收取費用,這些資金的一部分用來支付汙水處理費用,另外一部分用於造林。」TNC大西洋森林保護項目主管Miguel Calmon說:「這是巴西農民有史以來第一次因為保護了為上百萬人提供水資源的森林而收到的報酬。
用這些錢來植樹,特別是在江河和溪流兩岸植樹是有很意義的。在大西洋森林區域,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使聖保羅和周邊城市的水源面臨緊缺威脅,如果想逆轉這種趨勢,造林是最基本的步驟。
受到良好管理的森林生態系統能通過減少從土壤中進入河流的沉澱物和汙染物改善水質。不被打攪的森林能夠減少侵蝕效應,即使在旱季也能保持相當的水分。樹根能夠有效地把河岸的土壤固定住,防止洪水的發生。TNC確信在巴西會有更多的地方委員會把造林當做保持當地水資源的一項重要措施。來自為裡約熱內盧和聖保羅提供淡水區域的Calmon說:「我們希望能夠有一個持續的資金來源。這是關鍵。」
除了流域委員會、TNC籌措的資金,城鎮和州政府也劃撥了資金。城鎮還給當地農民支付了在河岸造林和森林保護的補償費。這些措施幫助巴西農民遵守了過去被忽視的巴西《林業法》,該法律規定:「大西洋森林地區的農民必須在其擁有全部土地20%的區域內,以及河岸和陡峭的山坡保持自然植被。」過去,在整個大西洋森林地區,無論是大豆生產商、甘蔗園主還是畜牧公司,都沒有遵守這個規定。
Calmon 說:「我們需要這樣的激勵措施,因為他們為社會提供了環境服務,就應該得到補償。」據悉,當地的農民多數隻擁有小塊的土地,以前是靠養牛、賣牛奶、奶酪等土特產十分艱難地維持生計。現在他們靠植樹獲得了更多收入。
巴西大西洋森林__攝影Gilberto Tiepolo
通向10億棵樹之路
儘管如此,說服農民的過程仍然是漫長而艱難的。這些生活在養牛場裡的人很難相信環保工作者和官員來到這裡就是為了不讓他們做他們唯一會做的事情,而且還要因此給他們報酬。
羅薩費胡說,「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說服農民。你必須親自走訪他們,坐下,喝咖啡,吃奶酪,從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開始,直到最後你終於說到重點。整個過程也許會延續兩周,一個月,甚至三個月。你真的要吃很多奶酪。」
羅薩費胡,一個受過專門訓練的農業工程師,非常了解當地的農場主。他和他的同事們首先與那些山上農場的人接觸。這樣,他們就能趕上雨水最充足的時候開始植樹計劃,然後再把工作向山下和河岸延伸。在與農場主達成協議之後,羅薩費胡查閱了由全球定位系統(GPS)繪製的地圖,和這些人的地契,確定哪些地方應該優先選作植樹地,並且用鐵絲網將其保護起來。
作為一個強壯的、精力充沛而且愛好戶外活動的人,羅薩費胡這樣一戶戶拜訪當地農民,勸說他們參與森林恢復計劃到現在已經有幾個月了。羅薩費胡挑選了11個需要首先關注的地區,大部分是在河流邊上或陡坡那些溪流流入雅瓜裡河的支流。雅瓜裡水庫給聖保羅和鄰近的坎皮納斯城提供飲用水。
TNC項目種植的樹苗中大約70%是生長十分迅速的先鋒樹種,其他30%則是生長緩慢的種類。先鋒樹種為生長緩慢的種類提供陰涼,這些生長緩慢的樹種將會構成森林重要部分,並為第三批種植的樹種提供更優良的條件,第三批樹木將會構成森林的主要組成部分。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羅薩費胡和他的團隊從計劃開始的2007年到現在已經種植了5萬棵樹,很難想像他們還要種9995萬棵樹。TNC已經開始在各級政府中尋找合作夥伴,讓整個目標更容易實現。在巴西這樣的發展中的大國,光是找到足夠的樹苗就是一個難題。
但這些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TNC相信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在巴西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人們對生態和環境會越來越關注,機會是存在的。